九九重陽節活動通知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到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重陽節活動通知,歡迎閱讀!
關于重陽節活動的通知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留給后人的一首千古佳詩。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就要來臨。剛才由11位老博參加的第二屆桂花節上,專門就重陽節活動事宜展開了討論,一致同意于10月5日重陽節在茱萸灣公園開展活動,熱情歡迎晚博博老們前來參加,當然也歡迎中青年博友參與。據說,茱萸灣公園還準備了很多有意義的活動,不去會遺憾的。
有關活動內容通知如下:
1) 集合時間:10月9日上午八點前,在公園大門口集中;
2) 務請帶上公園證。茶水、干果、零食等各人自愿準備;
3) 風雨無阻,量力而行;
4) 中午有吃有喝,暫時保密;
5) 中途休息有文娛及詩朗誦表演。
揚州晚報老博客活動委員會
201x.9.30.
【附】重陽節起源小故事:
重陽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作為古代季節星宿標志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隱退,《夏小正》稱“九月內火”,“大火”星的退隱,不僅使一向以大火星為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坐標,同時使將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產生莫名的恐懼,火神的休眠意味著漫漫長冬的到來,因此,在“內火”時節,一如其出現時要有迎火儀式那樣,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還是可以從后世的重陽節儀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痕。如江南部分地區有重陽祭灶的習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見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絲馬跡。古人長將重陽與上巳或寒食、九月九與三月三作為對應的春秋大節。漢劉歆《西京雜記》稱:“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使女游戲,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與重陽的對應,是以“大火”出沒為依據的。
隨著人們謀生技術的進步,人們對時間有了新的.認識,“火歷”讓位于一般歷法。九月祭火的儀式衰亡,但人們對九月因陽氣的衰減而引起的自然物侯變化仍然有著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舊傳承,雖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釋。
重陽在民眾生活中成為夏冬交接的時間界標。如果說上巳、寒食是人們渡過漫長冬季后出室暢游的春節,那么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陽“辭青”。重陽節俗就圍繞著人們的這一時季感受展開。
【九九重陽節活動通知】相關文章:
重陽節車間活動通知10-13
重陽節敬老活動通知10-04
關于開展敬老月和九九重陽節活動的通知10-07
學校開展重陽節活動通知10-13
關于重陽節的活動通知10-13
九九重陽節活動方案10-30
九九重陽節活動策劃10-04
九九重陽節活動標語09-26
社區九九重陽節活動策劃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