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防暑降溫通知三篇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接觸并使用通知的人越來越多,通知具有使用范圍的廣泛性、文種使用的曉諭性和行文方向的不確定性等特點。怎么寫通知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防暑降溫通知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防暑降溫通知 篇1
園區各企業:
進入盛夏酷暑季節,高溫天氣持續,為改善企業職工作業環境、保障職工身體健康,防止因高溫天氣引發職工中暑及其他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確保企業正常、安全生產,維持園區穩定,現就做好高溫天氣防暑降溫工作通知如下:
一、認真落實防暑降溫責任。各企業要認真貫徹落實防暑降溫工作一系列要求,要以對一線職工生命和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加強對防暑降溫工作的組織領導,不斷完善和認真落實相關責任,制定應急預案,抓好各類防范措施落實。
二、科學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各企業要密切關注有關高溫天氣氣象預報,嚴格實行避高溫措施,適當調整高溫天氣作業勞動和休息制度,減輕勞動強度,嚴格控制室外作業時間,避免高溫時段作業,特別要加強對女職工的勞動保護,對于孕期、哺乳期的職工及時調整工作崗位,確保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產品生產工藝過程,盡可能調整勞動班次,采取勤倒班的方式,縮短一次連續作業時間,確保職工工作中的輪換休息。
三、積極改善勞動作業環境。各企業要認真落實車間現場管理規定,特別是高溫作業車間,要積極采取措施,加強通風降溫,確保車間風扇等設施滿足防暑降溫需要,并為職工提供合乎衛生要求的.清涼飲料,配備應急藥箱,補足常用藥品,配備各類防暑降溫藥品,避免因通風不暢和高溫悶熱引發中暑事件發生。要加強現場巡查,加大防暑降溫知識和中暑急救知識宣傳,組織開展相關救援演練,提高職工安全防范意識。
四、做好內部衛生防疫工作。各企業要做好車間現場和職工生活區衛生防疫工作,加強對飲用水、食品的衛生管理,科學搭配,嚴格執行食品衛生制度,防止食物中毒和腸胃道傳染病的發生,切實保障一線職工的安全健康,確保職工平安度夏。要加強對高溫天氣易發疾病的監控,現場作業人員發生法定傳染病、食物中毒時,應及時向園區等主管部門報告。
五、持續抓好消防隱患排查。針對高溫天氣持續高溫、天氣干燥,火災事故易于發生的實際情況,各入園企業要進一步強調消防安全,確保消防設施齊備,保障消防通道暢通,對配電房、倉庫、油漆房等易燃場所以及生產車間、職工宿舍等人員密集場所進行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防暑降溫通知 篇2
各區縣安全監管局、衛生計生委、人力社保局、總工會,各有關單位:
近期,我市天氣異常,提前出現高溫酷暑天氣,其中5月29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同期極值,達到41.1℃,部分地區達到42℃。為切實做好夏季防暑降溫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各區縣、各用人單位要深刻認識做好防暑降溫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做好迎接持續高溫的思想準備,切實加強領導,把防暑降溫工作作為當前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結合本轄區和單位工作實際,制定工作方案,抓好工作安排部署,做到任務明確,責任落實、措施到位,切實做好防暑降溫工作,改善作業環境,保障勞動者身心健康。
二、強化管理,落實責任
各用人單位要認真貫徹落實《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安監總安健〔20xx〕89號)要求,結合本單位的作業特點,做好防暑降溫的各項管理措施落實工作。
(一)認真貫徹作業時間要求
用人單位應按照《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的要求,按照氣象部門發布的天氣預報的信息,嚴格遵守高溫作業時間要求:
1、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為強高溫天氣,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
2、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為中度高溫天氣,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并暫停**時至15時高溫時段露天作業;
3、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為一般高溫天氣,用人單位應當采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
4、因生產工藝要求,應急搶險需要,不能按規定停止高溫作業或不能暫停高溫時段露天工作的單位,應做好防暑降溫工作,減少高溫接觸時間,同時做好防止高溫中暑的應急準備工作。
(二)落實各項防暑降溫措施
1、用人單位要制定防暑降溫應急預案,定期組織演練,落實各項防暑降溫措施,加強高溫作業勞動保護工作;
2、對高溫作業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對患有心、肺、腦血管性疾病、肺結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其他身體狀況不適合高溫作業環境的勞動者,應當調整作業崗位;
3、根據生產特點和具體條件,合理安排工作時間、輪換作業,盡量縮短一次連續作業時間,適當增加高溫工作環境下勞動者的休息時間和減輕勞動強度;
4、勞動者出現中暑癥狀時,應當立即采取救助措施,迅速脫離高溫環境,采取必要的對癥處理措施。病情嚴重者,用人單位應當及時送醫療衛生機構救治。勞動者因高溫作業或者高溫天氣作業引起的中暑,經診斷為職業病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三)做好高溫津貼和防暑降溫用品發放工作
1、用人單位每年6月至8月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
2、自20xx年6月起,室外露天作業人員高溫津貼調整為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的人員,高溫津貼調整為每人每月不低于**0元。高溫津貼屬于勞動者工資組成部分,應計入企業工資總額。
3、用人單位應當為從事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提供防暑降溫飲料和必需藥品,不得以發放錢物替代防暑降溫飲料和必需藥品,防暑降溫飲料和必需藥品不得充抵高溫津貼。
三、明確責任,強化監管
防暑降溫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工作,各區縣安全監管局、衛生計生委、人力社保局和總工會要按照職責分工,認真做好相關工作,加強協調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工作合力,針對夏季高溫安全生產工作的特點,組成聯合檢查組,加大對建筑工地、露天作業場所、存在高溫作業崗位用人單位監督檢查力度,重點對用人單位防暑降溫各項措施落實、高溫津貼發放、中暑職工工傷保險待遇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加強對發生中暑勞動者的醫療救治。對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危害職工身體健康的行為,有關部門要依據職責分工,依法進行查處,責令用人單位認真整改,問題嚴重的',要嚴肅查處,并加強對整改情況的跟蹤檢查,確保整改措施落實到位。
四、工作要求
(一)密切配合,形成監管合力
各區縣安監、衛生、人力社保及工會等部門要加強協調、溝通與配合,聯合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工作任務。制定聯合執法計劃,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形成上下聯動、部門聯動的齊抓共管局面。
(二)加強宣傳,強化氛圍
各區縣有關部門充分運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各種宣傳手段,普及防暑降溫和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各用人單位要對所有高溫作業的勞動者進行上崗前和在崗期間的培訓,普及高溫防護、中暑急救等知識。
(三)認真總結,報送信息
各區縣安監、衛生、人力社保及工會等部門要認真做好防暑降溫工作有關材料的收集和總結報告的撰寫工作。于9月30日前,將書面總結分別報送市安全監管局、市衛生計生委、市人力社保局及市總工會。
20xx年5月30日
防暑降溫通知 篇3
各市、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各有關單位:
為加強高溫天氣作業勞動保護,切實保障勞動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等各項權益,現就做好夏季防暑降溫工作通知如下:
一、切實保障職工高溫勞動保護權益。各級人力社保部門要把防暑降溫工作作為推進“雙愛”活動的重要舉措,積極開展“送清涼送關愛”等慰問活動。企業要進一步增進對職工的關愛,建立健全防暑降溫工作制度,切實減輕高溫工作環境下職工的勞動強度并適當增加休息時間,為職工提供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防暑降溫飲料及必需的藥品,切實改善職工生產生活條件。要嚴格執行高溫津貼發放有關規定,企業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具體標準按浙人社發〔20xx〕94號文件執行。
二、嚴格執行高溫條件下的'勞動禁忌標準。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國家規定,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用人單位應當采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期間從事室外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
三、加強對防暑降溫工作的監督檢查。各級人力社保部門要會同安監、衛計、工會等部門加強對企業的指導服務,幫助落實職工工作時間、休息時間、高溫津貼以及高溫勞動保護等規定。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要加大執法力度,加強對用工場所的檢查,嚴格執行高溫津貼發放等規定,對于存在的問題要督促企業及時整改,依法處置,切實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和身心健康。
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20xx年6月30日
【防暑降溫通知】相關文章:
防暑降溫通知06-20
夏天防暑降溫的通知12-26
車間防暑降溫通知12-28
2016防暑降溫通知12-30
單位防暑降溫通知范文01-05
16年防暑降溫通知12-30
精選防暑降溫通知15篇03-20
關于發放防暑降溫物品的通知12-26
夏季職工防暑降溫工作的通知12-26
關于防暑降溫的通知(精選7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