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評優課總結
本學期,我們把公開課改成了評優課,目的就是要為校本教研注入新的教科研含量,引導老師們邊實踐,邊研究,邊學習,邊反思。苦練內功,走內涵發展的道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建設有效課堂和高效課堂。
在參評的19多節課中,共評出了8節優質課,占40%,從總體看,大多數老師的課有了明顯的提高,在專業引領,同伴互助和校本教研的過程中,明確了課改的方向,掌握了相應的教學方法,教學方式有了明顯的轉變,關注到了學生的“學”。教師的頭腦、思路、方法都比較清晰,學生的興趣和狀態都呈現了樂學的趨勢,課堂有適合學情的精心的預設,也有動態和精彩的生成,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和教師共同發展的地方。但是,還有相當一部分老師的課不思進取,老生常談,沒有新意,沒有激情,更可怕的是沒有進步,可能老師自己也能感覺到課堂一點意思也沒有,這樣的課堂教學對自己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對學生是一種折磨。還有一部分老師在摸索,可以看出老師在摒棄不適應新課改的教學方式,在努力嘗試新的教學方法,但是由于自身、學生、教材等方方面面的原因,還沒有形成屬于自己的話語系統。不能駕馭教材,不能掌控課堂,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探求新知。
一、此次活動的優點:
1、這次評優課活動受到了每位教師的重視。
教師們非常重視本次活動,都能夠做到精心準備,主動找其他教師或家屬幫助修改教案,尋找課件、制作課件、修改課件。課件的設計體現出教師們的良苦用心,教師精到的構思隨處可見:米熱古麗老師《投影》一課,導入設計新穎獨特,有長方形的、有橢圓形的、有圓形的,畫面生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參與學習的興趣;熱孜萬古麗老師講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為了使學生理解南非洲,即為學生提供了非洲的地理位置圖片又為學生準備了關于非洲的地理位置,氣候,資源等有用的片段資源。阿里甫老師講的《杠桿》從大家關心的`熱點問題來導入,設計巧妙自然,主題體現了對課程的研究,許多環節體現了物理課的特點,并且課上關注學生方法的學習。阿依加瑪麗老師的語文課注重語文工具性的體現,課堂上注重對學生語言的訓練和運用語言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帶著問題默讀、帶著感情朗讀、想象、體會,讓學生在有聲和無聲的讀書中去感受課文優美的語言,感受文中生動的形象,感受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吾爾古麗老師的數學課總是那么規矩,學生的參與、經歷、體驗、習慣培養等方面在一些課堂上表現的比較充分,使學生在獲得知識技能的同時,其它方面得到同步發展。阿依先木老師的課很生動,一些環節的處理很巧妙,體現了教師的基本功,學生在思考中學習、操作中學習。總之,每位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在原來的基礎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團隊精神逐漸展現,教研組的互助作用不斷增強。
在講課的過程中,不斷涌現出讓人感動的一幕一幕。有的老師幫著選課,有的老師在一起討論課的設計,還有的教師幫忙制作教具,修改課件等,有的老師甚至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幫同事“磨課”此情此景,讓人感動。教研組是互相學習的“場”,是互相幫助的“場”,是溫馨的居所,是心靈的港灣。愿我們這樣合作的氛圍持續下去。
3、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讀書、理解、評價,采取不同的方法體會文章的特點,學生的能力有了較大的進步。尤其是這次的語文課,老師注意引導學生采取對比等學習方法,體會文章重點詞、句的特點,使學生體會到了這樣寫的好處,從中體會出文章的中心。
4、學校曾提出過:每課書的板書都要顯示文章的主題、脈絡、表達特點。老師們的板書設計簡明生動,極具概括性、條理性和欣賞性。并且能夠結合板書對所授課的內容進行歸納和總結。
5、在聽課上,多數老師們能積極參加聽課、評課。大家真正做到了互相學習的目的。
二、存在的問題:
從一些課上,我們看到了以下幾個問題,需要我們加以關注。
1、教學過程未實現本質上的互動。課堂上,教師雖然有意與學生平等對話,但因完不成教學任務,擔心學生的回答與自己的預案有差別,擔心放手讓學生探究會浪費時間等,致使教師不敢留下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自主探究。課堂上有些提問過細過碎,打乒乓球式的一問一答的對話現象依然存在。當學生出現思維障礙時,教師常等不到學生回顧與反思,便不由自主替學生回答。從課堂反饋的信息看,教師通常會關注學生與自己的對話,卻往往忽略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2、重視活動的開展,忽視活動中學生的體驗。有的課上老師安排了小組活動這一環節,可老師給的時間不夠充分,早早的就收場了,又匆匆進入下一個活動,活動的過程、活動的結果往往由部分優等生掌握。
3、我們有經驗的老教師給我們年輕教師提出來的就是我們的老師總說半句話,學生很自然的接后半句話,久而久之,學生的回答問題也就顯得不夠完整了,缺的就是老師的前半句話。我們要訓練學生說完整話,這不是一句空話,要落到實處。
4、課堂教學設計還不夠科學合理,課堂教學效率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課堂教學設計不夠科學合理首先表現在: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對教材的處理還未能完全走出教材的怪圈。教師要研究學生,了解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找準學生最近發展區,確定一節課40分鐘,學生學什么,不學什么。教師的任務就是引導學生在已知的基礎上探求未知。老師應該在學生有疑問之處,在學生忽略的精彩之處,在學生理解的膚淺之處給學生以點撥。這樣我們就不會拖堂了,拖堂的時間就盡可能的減少了。
5。鉆研教材方面。有些課堂可以看出教師對教材、對課標的鉆研不夠深入細致,對知識缺乏一個比較系統、完整的了解和把握,僅僅停留在所任教年級的教材上是遠遠不夠的。
6。課堂評價方面。有的只傾聽,不評價,也不引導;有的引導得過多,把學生的理解和感受往自己的設計上拉。部分教師評價的方式比較單一。個別老師不夠重視板書設計。
三、通過此次活動我們應該樹立的觀念:
1、我們的課堂評價方式要向學生轉移,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質量、關注學生課堂上的答問、質疑、討論等學習方式是否落實。
2、我們要樹立實用有效的觀念,此次評優課在這方面做得很好,流于形式的東西很少,采取的教學手段較有效。
3、要樹立貴在參與的觀念,樹立自己跟自己比的心態,只要自己這次的課講得比以前好,就行。青年老師要多講課,多鍛煉,才能講好課、挑大梁。
四、獲獎結果如下:
一等獎(2名):阿依加瑪麗買買提阿依先木吐爾地二等獎(2名):茹仙古麗尼亞孜吉米蘭艾山三等獎(4名):吾爾古麗司馬義阿里甫艾木都
【中學評優課總結】相關文章:
小學評優課總結01-18
數學評優課總結12-16
小學評優課總結08-29
語文評優課總結08-18
評優課總結12篇01-18
評優課活動總結模板01-07
評優課個人總結范文12-26
關于英語評優課總結08-01
評優課活動總結-工作總結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