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現代家庭,我們怎樣做教師”的專題研討總結
我校黨總支組織全體教工進行了為期四天的暑期師德集中培訓,通過專家講座、演講比賽、小組研討、大會交流等形式就“面對現代家庭,我們怎樣做教師”進行了專題研究。8月29日-31日,全體教工通過閱讀《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教學行為和班主任工作》、撰寫心得體會等自學形式進一步進行了學習、內化。通過學習研討,我校對“面對現代家庭,我們怎樣做教師”達成了幾點共識:
現代社會、現代家庭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新的發展趨勢,這既給教育帶來了挑戰,也激發了教育的活力,在迎接挑戰中,使教育更新,更活。面對現代家庭,教師更要著重做好兩件事:一是多與家長聯系,了解現代家庭;二是要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每一個學生后面都有一個家庭,要教育好學生,一定要了解家庭。教師要像一面凸透鏡,先是通過家訪、校訪、家校聯系本等收集各種信息,再是聚焦到一個學生,這樣才能知道學生之所以有這樣那樣的優點或缺點,原來是背后有這樣那樣的原因,而不能看到學生的某一點去臆測他背后有怎樣的家庭。作為教師我們要主動與家長聯系,不僅使我們的家長了解學校教育的長處,也使他們認識到學校教育的不足,從而要讓家長深刻領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謀求學校、家庭教育的一致步調,以不同的方式更好地解決學生的問題。擁有聽取家長意見、取得家長支持、調動家長參加學校教育活動的積極性、爭取家長和學校,老師共同教育學生的能力是新時期教師所必要的素質。
面對現代家庭,要求我們教師從自身做起,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一)思想道德素質。新的.時期對教師思想道德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用正確的思想教育學生,引導學生,讓他們學會用“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態度面對各種信息;而且必須樹立包括時間觀念、效益觀念、信息觀念、創新觀念等的現代觀念和包括變通思維、綜合思維、多元化思維等的現代化思維方式。
(二)職業素質。新時期教師必須具備高尚的師德:
1、敬業精神,新時期外界各種誘惑多,要做一個好教師就要有誨人不倦精神。
2、有良好的行為修養,不要盲目把時代中流行的錯誤行為帶給學生,而應有文明的儀表舉止、文明的教育言行。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須做到,做好榜樣作用。
3、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1)信任學生。教師要相信學生的潛在能力、內在積極性和發展的可能性,用信任喚起學生心靈中的美好東西,激發他們的上進心。
(2)公平對待每個學生,教師不能憑自己的好惡,偏袒一部分學生,冷淡另一部分學生,而應一視同仁。同樣對于學生家長,也不能因為他們身份、地位的不同而以不同的態度對待,要尊重每一個學生家長,做好學校和家庭的聯系工作。
(3)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對于不同學生出現的矛盾心理和不同的個性特點,教師應當給予理解和幫助。
(三)身心素質。
(1)身體素質是其它素質的物質保證。
(2)心理素質,育人先育心,教師自身沒有健康的身心素質,就很難教育出身心健康的學生。
(四)科學文化素質。身處新時代,由于信息傳遞媒介的廣泛性,傳遞速度的快捷性,學生的知識面較以往廣了很多,這就給教師的科學文化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包括:
(1)精深的專業知識,這不僅是教師自身素質提高的要求,也是其樹立教師權威的需要。
(2)擁有教育科學的知識,育人本身就是一門大學問。教師必須學習諸如教育學、心理學等一些育人科學的知識。
(3)具有豐富而廣泛的社會科學知識,如法律知識、文化知識等作為自身修養和工作的要求。
(4)不斷充實、學習新知識。21世紀社會全面發展,新的東西層出不窮,只有陳舊知識結構的教師很難適應時代的要求,新時期教師必須學會走在新知識的前列,懂得利用新的教學設備教育培養學生。
總之,面對現代家庭,我們教師應該在工作中、生活中做個有心人,提高自己,遵守原則,尊重家庭,共創和諧的教育事業!
【“面對現代家庭,我們怎樣做教師”的專題研討總結】相關文章:
怎樣面對中考11-29
怎樣面對員工的“職場尊嚴”03-03
怎樣做春卷皮的做法11-29
企業員工培訓怎樣做11-14
怎樣給員工做培訓03-03
做銷售怎樣發展客戶03-01
面對毒舌上司該怎樣應對04-22
壓力面試應對技巧應該怎樣面對?02-27
應聘護士怎樣面對面試02-25
創業者怎樣面對不可預的風險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