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導教師總結三篇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于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總結一般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被指導教師總結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被指導教師總結 篇1
1.從講教育故事開始有話可說
可以建議教師講述他自己是怎樣遇到這個教育問題的,這個教育問題發生之后,又是怎樣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的,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是否發生了另外的教育事件,是否有值得敘說的細節。
當發現他們敘說出來的教育故事真實可信且令入感動時,可以建議教師有意識地收集和整理教育故事。教師講教育故事實質是以公開發表作為研究的突破口。而公開發表又不同于一般所謂的發表文章。它要求教師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決自己的教室里發生的教學問題,然后將自己怎樣遇到這個問題、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整個教學過程敘述出來。這里的發表實質上是一種敘述,敘述之后形成的文章是一種教育記敘文而不是教育論文。這種教育記敘文比傳統的論文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并由此而體現它的研究價值。教師寫教育記敘文或者說教師做敘事研究并不排斥教師寫教育論文,但教師最好在積累了大量的教育故事之后,再去講教育道理。
常有這種情況,教師在敘述教育故事時,有時感到無話可說。對此應提醒教師,敘說的關鍵是敘說之前的行動。教師的寫作實質是一種行動方式,如果教師不改變自己的行動,教師將無話可說。
因為寫教育故事不是為了炫耀某種研究成果,它的根本目的是通過教師寫自己的教育故事來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由于教師的反思總是以某種教學理念的眼光來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師的個人化的教學理論以及教學行為將經由這種反思發生轉化。
可見,教師寫教育事件在實際上是轉化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的突破口,是變革課堂教學的突破口。如果教師不改變教學實踐,教師就無話可說。在這個意義上,寫作實際成為一種行動方式,如果教師不行動,如果教師不改變自己的教學習慣和教學行為,教師的敘說自然會成為困難的事情。不少教師之所以感到無話可說,原因在于寫作之前沒有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
2.圍繞教師的日常生活基本方法
教師的日常生活主要是課堂教學生活,教師所尋求的對教育實踐的改進主要是對教學生活的改進,因此教師的敘事報告主要是由教師親自敘述課堂教學生活中發生的教學事件。這種對教學事件的敘述即稱為教學敘事。教學敘事類似教學案例,但教學敘事不僅強調所敘述的內容具有一定的情節(情節是案例的一個核心要素),而且強調敘述者是教師本人而不是外來者,另外,作為敘事的行動研究,教師所敘述的教學事件除了偶發事件之外,更多地屬于教師本人有意識地改變,是對改變之后所發生的事件的敘述。
除了參與課堂教學,教師還大量地居留于課堂教學之外。所以,教師的敘事除了教學敘事,還包括教師本人對課堂教學之外所發生的生活事件的敘述。這種對生活事件的敘述稱為生活敘事。
實際上,一旦教師敘述自己身邊的教育事件,就意味著教師開始進入一種撰寫自傳的狀態中。教師一旦以自傳方式敘述自己生活中的教育事件,也就意味著教師開始以自己的生命經歷為背景去觀察世界。如此,在敘事研究中將自傳敘事作為教師的教學敘事與生活敘事的理想狀態。
一份真實的教學敘事或生活敘事總是具有教師個人生活史的痕跡,是教師的自傳。因此在引導教師敘說教學事件、生活事件的同時,也可在某個階段建議教師集中整理自己的教育自傳。建議教師在整理教育自傳時,可指向我作為受教育者經歷的教育事件、我作為教育者經歷的教育事件、我在教育經歷中形成的我的教育信條(當教師以教育自傳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教育信條時,這種教育信條往往顯得真實、可信)等三個部分,這種教育自傳顯然已經包含了教師當下的日常生活中的教學事件和生活事件。
好的教學敘事與生活敘事其實是教師的教育自傳的一個部分。但在實際的敘事研究中,應建議教師以教學敘事作為日常研究的切入點和突破口。
自傳法、個案法、訪談法、檔案法等都是教育敘事研究的基本方法。這些方法從本質上來說都是對話,有的是自我的對話,有的是與他人的對話。無論是什么對話,都有著對個人經歷的反思。反思把內隱的觀念推到意識的前臺加以審視,使所發生過的行為和事件獲得了意義,使個人的內心世界更加清晰化,從而導致行為的改變。例如,教師在個人自傳中對自己學生時代對老師愛、恨、念、怨的事件與情感的回想,對自己今天應該怎么做,教師就有了更清晰的體驗。往往是,當教師作為教育者的身份出現時,就忘記了曾經作為學生的`自己的興趣、愿望,而以一種自己當年都不能接受的方式對待現在的學生。
個案分析是一種敘事表達方式,它通過敘述圍繞著研究對象的一系列事件所構成的故事,展現出問題、原因、對策和結果,使人們從中得到啟發。自傳或傳記也是一種敘事表達方式,自傳方式通過教師對自己學生時代經歷的反思,能挖掘出自己心靈中的曾經有的,但日漸被世俗和時日塵封的真知真情,從而更好地理解當前的學生,更加靠近求真的教育。當教師通過檔案法、個案法收集、整理學生的有關資料時,也就是在建構關于學生的故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就獲得了對學生外部和內部世界的深入了解,從而能以一種有如審視自己作品的全新眼光來對待學生,抱著完成一件新的創作的美好期望心態去修改、潤色、完善他。
被指導教師總結 篇2
我非常榮幸參加了濰坊市教育局舉辦的20xx-20xx學年上學期義務教育階段家庭教育教師培訓。聆聽了他們的報告,我的心靈無時無刻不被蕩滌著、虛空著,做為一名教育管理者既是教師又是家長的雙重身份,能在如此隆重的盛會中去主動碰撞、交流、提高,無疑是一次生命激情和教育理念的蛻變和升華。愿將收獲點滴,與同仁共勉,教育不屬于學校的專利,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同樣重要,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應該形成三位一體。家庭教育決定著學校教育的起點和水平,決定著社會教育的基礎與發展趨勢;學校教育對家庭教育起著導向和支撐的作用,對社會教育起著輔助與優化的作用;社會教育對家庭教育起著提供條件和人文環境的作用,對學校教育提供了氛圍與反饋。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更該有一種做“大教育”的“大格局”胸懷,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構成三位一體,相互滲透、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1、首先要力爭作好為人父母這個角色,認真去領會、學習、鉆研、踐行諸多專家、教授報告中的思想觀點和育人方法,以自己的孩子為培養教育對象,讓他們健康成長、進步,真正做一個“為國教子、為世育人”的教育楷模。在教育自己孩子的同時,我們還可以匯集身邊的好友父母,共同探討培養孩子的好方法,一方面使各自的所學所知得到相互印證,另一方面也使大家能夠相互促進、共同成長,同時更能夠形成正確的、良性家庭育人氛圍。
2、作為一名教師,家庭教育方面的寶貴經驗同樣適合于我們的學校教育,有了正確的育人理念、科學的育人方法,更能夠指導我們的班級管理,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如果能與學生家長共同攜起手來擔負起教育學生的任務,效果將會更加突出,家長會、家訪、家長學校、校訊通等方式都是我們施展教育才能的廣闊空間。
3、為真正做好家校溝通,使學校和家庭共同擔負起培養教育學生的任務,要利用所學理論知識加強對各級家長學校的有效指導,把我們的家長學校辦好,辦出效果來。
被指導教師總結 篇3
畢業設計是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大學四年中最后學習階段和綜合訓練階段,是對學生學習與實踐成果的全面總結,更是對教學計劃和培養目標的全面檢驗。畢業設計不僅對所學知識起到深化和提高的作用,也是畢業資格認定的重要依據。
我作為一名畢業設計指導教師,在畢業設計的各個環節上嚴格按要求執行。定期進行畢業設計進度檢查和學生設計作品指導,隨時為學生解決各類問題,使畢業設計工作順利進行。
本次畢業設計我指導的是08級攝影專業的12名同學。畢業設計共分五個階段完成:(1)畢業設計調研階段;(2)擬定任務階段;(3)開題階段;(4)任務實施階段;(5)畢業設計說明撰寫和評閱階段;
(6)成績評定階段。為了保證整個過程按計劃執行,提高學生的畢業設計質量,在擬定任務階段,首先根據畢業設計選題原則和學生畢業設計調研情況填寫畢業設計任務書。經再與學生討論,最后明確畢業設計選題,并實施設計創作。 通過師生共同努力,本組同學均按計劃完成了畢業設計,大部分攝影作品設計水平較高,極具個性,充分的反映了學生的創作激情和對現代攝影藝術設計思潮的理解。其中王慧媛設計的《商業產品廣告系列》和李漢寧設計的《上海瞬間系列》尤為突出,代表了08級攝影專業同學的最高水平。畢業設計評分主要是針對如下幾個方面考核、評分:(1)工作態度與紀律(2)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3)獨立工作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4)完成任務的情況和水
平及主要創新點.。畢業設計答辯也是畢業設計的一個重要環節,答辯前先對學生進行答辯資格審查,答辯方式采用以小組為單位,答辯時學生先陳述其設計工作的內容及其特點10~15分鐘,然后答辯小組進行提問、學生給予解答10~15分鐘。
畢業設計指導工作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總結和改進:(1)少部分學生態度不端正,不能主動與老師溝通。(2)資料缺乏,許多學生感到圖書館參考資料不夠或找不到想要的資料;有的同學缺少自己查資料的主動性。(3)存在就業和畢業設計發生沖突現象,在畢業設計期間不能按時到校,集中輔導。在今后的畢業設計工作中,還需注意加強與用人單位的聯系溝通,建立一個良好的、相互理解的實習就業通道。
本次畢業設計工作通過畢業生和教師的辛勤努力圓滿結束了,我將認真總結經驗,在今后畢業設計指導工作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績。
【被指導教師總結三篇】相關文章:
被指導教師總結07-10
被指導青年教師總結4篇07-27
指導教師工作總結09-12
實習指導教師總結15篇04-07
指導實習教師工作總結03-11
生活指導教師工作總結01-15
培養指導青年教師總結09-20
實訓指導教師工作總結07-05
實習指導教師工作總結7篇09-14
指導青年教師總結(通用6篇)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