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從低年級開始培養學生的數感教師總結

時間:2020-11-13 11:02:56 教師總結 我要投稿

從低年級開始培養學生的數感教師總結

  什么是數感呢?《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指出:“數感主要表現在: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能為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的算法;能估計運算的結果,并對結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釋。”說的概括一點,數感就是一個人對數的意義和運算的直覺感知,具有良好數感的人,對數的意義和運算有靈敏而強烈的感覺、感受和感知的能力,并能作出迅速準確的反應。由此可以看出,幫助學生建立數感是數學教育的重要任務。學生學習數和計算不只是學習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數和運算的實際意義,用數及其關系表達和交流信息,用數的觀點來解決現實問題。數感是學生基本的數學素養,培養學生數感比幫助學生記住一個等式更重要。

從低年級開始培養學生的數感教師總結

  那么怎樣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感呢?我認為應該從低年級開始,逐步培養,下面我就從以下四個方面談一談自己的觀點。

  一、聯系生活,培養數感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指出:“在低年級階段的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系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用來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數感。”兒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探索性學習方式,“數感”不是通過傳授而能得到培養的,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自己去感知、發現,主動去探索,這樣在習得知識的同時,還能發展學生多種能力,調動非智力因素。

  例如:在“認數”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數學素材,努力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并向兒童展示數的概念的現實來源和實際應用,創設有助于兒童理解數學的教學情境,以幫助學生把握數概念的實質,真正理解數的意義,建立良好的數感。在教學“4”的認識時,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書上的主題圖。主題圖上鮮艷的顏色以及富有童趣的畫面,會把學生很快帶入對幼兒生活的美好回憶之中,學生們會興致盎然地數出畫面上能夠用“4”表示的物體:4棵大樹,4個小動物,4面彩旗等,從而抽象出“4”這個數。于是,數是他們之間進行交流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因為如果沒有數,想說清圖中有些什么幾乎是不可能的。

  再比如:教學“0的認識”時,讓學生觀看老師的實物演示,由盤子里有2個蘋果,到1個蘋果,到沒有蘋果,使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體會到“0表示沒有”。另外還在“想一想”,“練一練”中安排了“生活中常見的0”,豐富了學生對“0”的意義的理解。正因為聯系了學生的生活,數學變得看得見,摸得著,又有著實實在在的作用。

  二、在自主探索中,培養數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探索性的學習方式。數學教學中,教師就要能夠將靜態的結論性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動態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使學生有充分的機會從事數學活動,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體驗數的意義和作用,建立良好的數感。比如:教學“認識11到20各數的認識”時,讓學生數出12根小棒,數的過程就是一個探索的過程,由于生活經驗、知識背景和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們數的方式也可能是不同的:有的是1根1根地數,直到數出12根;有的是2根2根地數,直到數出12根;有的是先把10根捆成一捆,就很容易看出是12根了。然后通過交流,學生們形象地感受到“把10根捆成一捆”的方法的優越性,也對“10個一是1個十”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理解,為以后認識更大的數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三、在動手實踐中,培養數感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教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小學數學實踐活動強調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來學習數學,是動手做數學、用數學,而不是僅僅聽數學、記數學。數學實踐活動是學生主動發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實踐活動的數學課堂將成為學生探索的樂園,創新的搖籃。同樣,數感的培養和發展,更離不開實踐活動。一年級小同學好奇好動,簡單的實踐活動如操作、觀察、猜測、交流等對他們來說是充滿吸引力的,因此,為了培養學生的數感,課堂教學中應更多為學生設計有趣的實踐活動。

  比如:在教學“認識幾和第幾”時,讓學生看著書上小動物們拔蘿卜的情景圖,說一說“參加拔蘿卜的小動物有幾只?誰第一?誰第二?小狗排第幾?第四是誰?”使學生在交流中加深了對“幾和第幾”的體驗。又如在“認識11到20的數”時,讓學生抓一把小棒,數一數有多少根。讓學生對一堆草莓先猜猜是多少,再數出來,還讓學生根據數軸統計:18接近10還是接近20?13呢?這樣,把數感培養落實到具體的活動中,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聯系,可以使學生對數有一個鮮明的表象,再遇到相似的情境時,他們會在頭腦中有一個具體的參照物,真正建立起良好的數感。

  四、在相互交流中,培養數感

  建構主義心理學認為,學習并非是對于教師授予的知識被動的接受,而是學習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的建構過程。《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中也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于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數學學習的起始階段,學生認識數的時候,對數的意義和作用的理解都帶有各自鮮明的生活烙印,反映了各自獨特的思維方式。因此,要培養學生的良好的數感,就一定要努力創造條件,讓學生自由、充分地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相互啟發,共同進步。

  60

  比如:在教學“數的順序”一課中,我為同學們精心設計了這樣一道按順序填數的題:

  題目出來以后,我 首先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從不同的角度探究可能隱含的規律,并在全班進行交流。在解答這道題時,只要學生給出一個答案,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釋,就及時給予肯定。下面就是學生的一些答案:

  (一)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

  6261605958

  1、1個1個地數:

  6462605856

  2、2個2個地數:

  7065605550

  3、5個5個地數:

  8070605040

  4、10個10個地數:

  (二)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

  5859606162

  1、1個1個地數:

  5658606264

  2、2個2個地數:

  5055606570

  3、5個5個地數:

  4050607080

  4、10個10個地數:

  這樣的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尋求數的規律的能力,同時,學生的數感也得到了加強。

  數感說到底是一種心智技能。如果說動作技能主要靠肌肉運動,表現于外部運動,那么心智技能主要是靠意識活動,它存在于人的頭腦之中,是一種高級的智力活動。有良好數感的人,在需要數感發揮作用的時候,它便會自然出現,仿佛不需要人有意識地去探索一般。要達到這樣的境界,需要一個長期的培養過程。總之,數感的形成不是通過一節課,一個單元或一個學期的教學就能完成的,它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用較長時間逐步培養。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努力鉆研教材,認真學習《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并以此為依據來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把幫助學生建立數感作為數學教育的基本目標,并且落實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

【從低年級開始培養學生的數感教師總結】相關文章:

培養年輕教師總結10-15

培養年輕教師總結5篇10-15

培養指導青年教師總結09-20

青年教師培養總結15篇10-15

培養青年教師總結15篇11-27

青年教師培養總結(通用6篇)11-11

青年教師培養總結范文(精選6篇)10-23

培養學生的寫作個性論文10-28

幼兒園骨干教師培養工作總結03-25

學生教師實習總結03-2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厦门市| 东丰县| 中西区| 大兴区| 永寿县| 金阳县| 闵行区| 泰和县| 乌恰县| 台州市| 大理市| 西乌珠穆沁旗| 麦盖提县| 苏尼特右旗| 桂阳县| 图片| 八宿县| 当阳市| 襄汾县| 濉溪县| 石城县| 中牟县| 山东省| 宁波市| 连云港市| 尉犁县| 巫山县| 石门县| 建始县| 招远市| 和田县| 桐梓县| 惠州市| 平江县| 金山区| 剑阁县| 醴陵市| 宿松县| 巴塘县| 上饶市| 乌兰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