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里的畫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四字格下面的雙橫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看圖和學文,使學生了解同學之間要互幫互助、互信互愛,從小培養良好的行為品質。
教學過程
一、猜謎引題,出示圖畫,設問揭題
1.在學習之前,教師出示謎語:“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進行猜謎活動。(謎底:畫)
2.談話揭題:學校里的畫究竟是什么樣子的呢?(出示課文中的兩幅插圖)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欣賞這兩幅“校園里的畫”(教師板書課題)。
3.學生讀準生字詞,讀通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l)讀準“板、彈、懇”的前鼻音,“炸”的翅舌音,“思”的平舌音以及多音字“血”的音。
(2)注意“夸、劃、救、串”的間架結構以及筆順,指導書寫練習。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二、觀察插圖,運用比較,培養能力
1.依文看圖,訓練觀察能力。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觀察圖畫。
(2)分別指導學生觀察這兩幅圖畫。提問:想一想誰在畫畫兒,都畫了什么畫?
2.緣圖悟文,強化學法指導。
(1)看圖找段:
①指名朗讀第四、五自然段,思考:卡佳和“我”在黑板上分別畫了一些什么圖畫?
②讓學生圍繞這段內容回答,從而理清寫作順序:卡佳畫一艘軍艦——“我”畫炸彈炸軍艦,水兵們都落水——卡佳“救起”被炸的水兵,坐上小船駛向岸邊——“我”畫鯨魚張開大嘴吃水兵。
③教師總結:通過他們兩個人的所作所為,你知道了什么?
(2)品詞誦讀:要理解自然段中語句的意思,必須要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以詞義貫穿句義。
①圖文結合,形象理解詞語:“不服氣、救起、生氣”等。可以教學生看插圖解釋“生氣”、“救起”,還可以聯系上下文理解“不服氣”,變抽象為形象。
②誦讀指導:在讀第四自然段中的“說實話”“可是”時語氣強調得要重些,表示“我”的心虛;“拿起”朗讀時語速要快,強調“我”的嫉妒心;“一個個”讀時語速要慢些,表示“我”的`得意。
3.自學第六、七自然段。
要求:
①回顧學習第四、五自然段的方法:看圖找段、讀文析句、品詞誦讀;
②依照這個方法進行自學。
三、聯系實際,發散思維,續編故事
1.朗讀表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分組競賽朗讀,集體朗讀)。讓學生戴上頭飾表演課文的主要情節,加深理解。
2.復述故事:指名讓學生練習用自己的語言看圖簡要地解說課文內容。
3.續編故事,發展思維:卡佳看到“我”滿臉不高興的樣子,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校園里的畫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玲玲的畫》教學設計07-29
《畫垂線》教學設計07-26
《畫楊桃》教學設計范文05-20
《我們的畫》教學設計8篇03-05
畫楊桃教學設計15篇04-02
《畫》教學設計(合集15篇)09-08
《畫》教學設計通用15篇03-04
《畫楊桃》教學設計匯編15篇11-09
一年級《畫》教學設計10-13
校園里表白的情書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