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1一次函數的圖象》教學設計
《7.4.1一次函數的圖象(1)》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一次函數圖象的意義
2、會畫一次函數的圖象
3、會求一次函數的圖象與坐標軸的交點
教學重點:一次函數的圖象
教學難點:驗證圖象的完備性(坐標滿足一次函數解析式的點在直線上)、純粹性(圖象上的點的坐標滿足函數解析式),學生不容易理解其意義,是本節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師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知識回顧,引入新知
1、函數有哪幾種表示方式?
[解析法、列表法、圖象法]
舉例說明,
解析法:y=5x, y=-2x+3……,表示函數關系的等式;
列表法:
x…-2-1012…
y=5x…-10-50510…
把自變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數y的對應值列成一個表;
圖象法:如圖1,
圖象(粗線)表示速度
一定的情況下路程
S(米) 與時間t(秒)
之間的函數關系。
(如圖1)
2、引入:如圖(1)中的圖象是怎樣畫出來的?這就是今天要學的主要內容。
二、出示學習目標,學生自學P155-P156
1、什么是函數的圖象?它有哪些意義?
2、怎樣畫一次函數的圖象?它有哪些步驟?
3、一次函數的圖象特征是什么?
4、怎樣求函數的圖象與坐標軸交點的坐標?有哪些方法?
三、探究活動
1、活動一:畫函數y=2x的圖象。
1.1填表:
x…-2-1012…
y=2x……
點( x, y)……
1.2畫一個直角坐標系,如圖2,并在直角坐標系中畫出上面的各個點( x, y);
注:點( x, y)中橫坐標x、縱坐標y分別是表中 x、 y對應的一對值。
2、活動二:畫函數y=2x+1的圖象。
2.1填表:
x…-2-1012…
y=2x+1……
點( x, y)……
2.2畫一個直角坐標系,如圖3,并在直角坐標系中畫出上面的各個點( x, y);
(如圖3)
3、想一想、議一議:
問題一:觀察兩個坐標系中的點,有什么發現?
問題二:直線有幾個點組成?這些點的坐標滿足函數解析式嗎?
問題三:坐標滿足函數解析式的點在這條直線上嗎?
四、歸納知識點
1、函數圖象的的概念:把一個函數的自變量x與對應的函數y的值分別作為點的橫坐標和縱坐標,在直角坐標系中描出它的對應點,所有這些點組成的圖形叫這個函數的圖象;
2、一次函數的圖象特征:一次函數y=kx+b(k,b為常數,且k≠0)可以用直角坐標系中的一條直線來表示,這條直線也叫做一次函數y=kx+b的圖象,即叫直線y=kx+b.
3、畫函數圖象的步驟:
①列表;②描點;③連線.
五、試一試
例:在同一直角坐標系中畫出下列函數的圖象,并求出圖象與坐標軸的交點的坐標.
y=3x,y=-3x+2 .
分析:
問題一: y=3x,y=-3x+2是什么函數?它們的圖象是什么圖形?
問題二:在平面中確定一條直線需要幾個點?
問題三:找什么樣的點畫圖比較方便?
想一想:你能直接利用函數解析式求圖象與坐標軸的交點的坐標嗎?
六、圖象作用
甲、乙兩個在一次賽跑中,路程s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4所示,這是一次幾百米賽跑?甲、乙兩人誰先到達終點?乙在這次賽跑中的速度是多少?
函數的圖象是我們研究和處理有關問題的重要工具。
七、快速搶答
1.函數y=2x+3的圖象是( )
(A)過點(0,3),(0,-1.5)的直線。
(B)過點(0,-1.5),(1,5)的直線。
(C)過點(-1.5,0),(-1,1)的直線。
(D)過點(0,3),(1.5,0)的直線。
2、已知函數y=-8x+16,求該函數圖象與y軸的交點是 ,與x軸的交點是 ;
3、已知函數 y=-2x+6,則它的圖象形狀是 ,圖象與坐標軸圍成的三角形面積是 .
4、已知函數y=kx-2過點(1,1),則k= .
5、已知點(a,4)在直線y=x-2上,則a= .
6、不論k取何值,直線 y=kx+5一定經過的點是 .
八、鞏固練習
在同一條道路上,甲每小時走1千米,出發0. 5小時后,乙以每時2千米的速度追甲.設乙行走的時間為t時.
(1)寫出甲、乙兩人所走的.路程s與時間t的關系式;
(2)在同一直角坐標系中畫出它們的圖象;
(3)求出兩條直線的交點坐標,并說明它的實際意義.
注意:畫函數圖象時要注意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九、課堂小結
從這節課中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課前提出的學習目標達到了嗎?
你還有哪些疑問?
十、布置作業
1、課堂作業;
2、課外作業.
復習回顧,回答問題
學生觀察可得
所畫的點在一條直線上,教師畫出直線。
問題二、三舉例說明
師生共同歸納知識點
師生共同分析題意,并歸納出解題方法
師生共同完成,得到另一種解題方法
學生口答
教師說明
學生動手獨立完成,教師個別指導,最后校對答案
實際應用題
回憶并小結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入手
學生先學,感受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在師生共同經歷函數y=2x圖象的畫法后,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從直觀上讓學生初步認識這兩個圖象的差異,了解平移直線的解析式特點。
通過理性思考,建立數形結合的思維。同時也培養他們實是求是的作風。
由上面的鋪墊,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形成知識系統
引導學生取兩點整數點畫圖象。并結合坐標軸特點求出圖象與坐標軸交點坐標。
讓學生了解多種方法
讓學生了解函數圖象的作用
進一步鞏固一次函數圖象的畫法;會求一次函數圖象與坐標軸的交點坐標;并做變形練習,有進一步提高。
在實際問題中函數知識的應用要注意符合實際
平方根
課題:2.3.1平方根
時間(日期、課時):
教材分析:
學情分析:
教學目標:
1、掌握平方根的定義,會用符號表示一個非負數的平方根。
2、會求一個數的平方根,理解平方與開平方是互逆運算。
教學準備
《數學學與練》
集體備課意見和主要參考資料
頁邊批注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我們已經學過哪些數的運算?加和減,乘與除之間有什么關系?
若一個正方形的面積是25cm2,則它的邊長是多少?
若一個正方形的面積是5cm2,則它的邊長是多少?
二.新課講授
[探究 1]課本 圖2-7中,小方格的邊長為1,如何求出長方形的對角線AB、A'B'的長?
(1)由勾股定理可知 ,所以長方形的對角線AB的長是13。
(2)由勾股定理可知:A'B'2 ,那么A'B'等于多少呢?
[探究2]如果一個數的平方等于9 ,這個數是多少?
如果一個數的平方等于5,這個數是多少?
[定義]一般地,如果一個數的 平方等于 ,那么 這個數叫做 的平方根,也稱為二次方根。也就是說,如果 ,那么 就叫做 的平方根。
例如: ±3叫做9的平方根。
± 叫做 的平方根。
,± 叫做 的平方根。
一個正數的平方根有兩個,它們互為相反數。
一個正數 的正的平方根,記作“ ”,正數 的負的平方根記作“ ”,這兩個平方根合起來記作“ ”,讀作“正、負根號 ”。
例如:9的平方根記作 ,2的平方根記作
[思考]⑴9的平方根是什么?5的平方根是什么?
⑵0的平方根是什么?0的平方根有幾個?
⑶ 有平方根嗎?為什么?
[平方根的性質]
⑴一個正數有兩個平方根,它們互為相反數
⑵0的平方根是0,記作 ; ⑶負數沒有平方根
[定義]求一數 的平方根的運算,叫做開平方
說明:⑴“開平方 ”就是求一個數的平方根
⑵開平方與平方互為逆運算
(三)應用遷移 鞏 固提高
1、求平方根
例1:求下列各數的平 方根:
⑴25,⑵ ,⑶15,⑷0,⑸
例2:求下列各數的平方根
⑴ ,⑵0.01,⑶ ,⑷
[拓展]
⑴ 的平方根是多少?⑵ 的平方根是多少?
三.鞏固練習
補充習題1 —3題
四.小結
⑴掌握平方根的定義,表示法和性質
⑵掌握開平方的意義
(3)道平方與開平方互為逆運算
【《7.4.1一次函數的圖象》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建筑設計圖簡歷封面10-31
施工圖設計師求職簡歷樣本03-05
施工圖設計師個人簡歷模板范本03-10
萬圣節主題海報設計圖10-18
3D效果圖設計師簡歷表格06-20
春卷的做法步驟圖12-15
四象星座的職場幸運色是什么04-08
四川傳統戰舞巴象鼓舞01-05
為什么要和火象星座人談戀愛04-30
關于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設計的范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