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文字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課文是一篇科普文學作品,生動形象地介紹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辯識這些文字的意義,從而教育學生從小學會認識大自然,樹立探索大自然奧秘的志向。全文共七個自然段,可分為三段。
閱讀重點是第二段。
“大自然的文字”這一標題,讓我們有如下思考:1、所謂“文字”指的是記錄語言的書面符號,這是從通常意義上詮釋的;2、“大自然的文字” “大自然”何來“文字”?既然標題明確了這是文本的說明對象,那么,這一對象可能是從比喻意義上講的,并非我們平常所指的記錄語言的書面符號。其實,“大自然的文字”指的是大自然的一些事物現象所顯露出來的某種意義,讓我們可以從中領悟意義,作出解讀。
課文的思路清晰流暢,語言通俗淺顯,借助一個形象生動的比喻,大自然的文字,將深奧的科學知識通俗化、大眾化,適合學生閱讀。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學為主,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了解,探究與熱愛的情感。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大自然的文字”是指什么。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觀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情感和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滿各種知識,激發學生觀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天上的每一顆星就是一個字……”等句子。
教學準備:
投影、視頻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由“文字”引出課題。
1.板書“文字”。
問:你知道什么是文字嗎?
2.還記得以前學過的課文《石頭書》嗎?除了石頭,大自然中還有哪些事物有文字呢?
揭示課題。
二、自學課文。
要求:
1、讀通、讀順課文。
2、勾畫出不理解的字詞,查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3、弄懂為什么用“大自然的文字”作為課文題目。
三、檢查自學情況。
1、開火車分節朗讀課文。正音,評議。
2、交流字詞的`意思。
鐵砧 星座 羅盤……
3、說說為什么用大自然的文字作為課文題目?
四、引導學生琢磨、體味重點句子,讓學生體會從小怎樣學會認識大自然的文字。
1、默讀課文,找一找課文舉了哪些例子說明認識“大自然的文字”對人類的作用,劃出有關句子。
2、交流勾畫的句子。談一談自己的認識。
如:“飛行員知道,砧狀云是雷雨的征兆,應該離它遠些才好!睆倪@句話我知道了云也是大自然的文字,飛行員可以根據砧狀云的位置預測到雷雨,及時避開它,從而避免事故的發生。
3、朗讀課文2-6自然段。概括主要內容。
。ㄕJ識大自然的文字可以辨別方向,觀察氣象,了解歷史的滄桑。)
4、認識大自然的文字有很多的好處,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學會認識大自然的文字呢?
、拧⒆杂勺x課文最后一段,想一想。
、、指名說一說。
⑶、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五、小結課文,拓展延伸。
1、小結課文。
談一談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2、拓展延伸。
、、你還收集到大自然的哪些文字?四人小組交流。
、、各組指定人員向全班匯報。
六、課后實踐活動。
【大自然的文字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大自然的文字》教學設計9篇03-06
《大自然的啟示》優秀教學設計12-02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15篇)04-30
畢業設計論文字體格式04-25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燈光》的教學設計06-12
趙州橋的教學設計04-23
《荷花》的教學設計03-03
帶文字的女孩名字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