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的植物世界》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課標相關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因此,要達到上述目標,必須讓學生走入文本,充分地自己讀書,讀出聲,讀出意,讀出味,讀出情。在讀中整體感知,理解文意;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在讀中積累語言,學習表情達意的技巧。同時,也要鼓勵學生暢所欲言,珍視學生獨特的發現,獨特的感受、理解和體驗。
《奇異的植物世界》是S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的第三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一課所介紹的6種奇異植物是我們平時不曾見到的,因此在讓學生充分感知文本的同時,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以讀為本,讀中理解,讀中感悟。以“導——扶——放”為主要形式進行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分析
《奇異的植物世界》是語文S版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它是一篇參觀記。寫了小星和同學們在參觀植物園中所看到的幾種植物,展現了一個奇異的植物世界。作者通過講述生動.有趣的事例介紹了植物神奇的“感情”。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中描寫植物的奇異之處。
2.過程與方法:
(1) 以“導——扶——放”為主要形式進行教學。
(2) 合作探究,自主學習。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植物世界的神奇與奧妙,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1.理解文中所描寫植物的奇異之處,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2.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
(四)教材課型、課時
閱讀教學,共2課時。
三、教學方法設計
(一)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2.搜集有關奇異植物的圖片;3.多媒體課件
(二)教法與學法設計:
1.教法: 閱讀是語文課程中極其重要的學習內容之一,是學生認知課文.體會課文.理解作者寫作思維的一條最佳的途徑。在讀中學生可以獲取新知識,解決新問題,也可以使自己的情感得以升華。在這堂課中,我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與心理特點,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使學生能在自主.寬松的學生環境中獲取新的知識。主要抓住課文的二.三自然段進行有目的地教與學。整堂課都是緊緊圍繞“奇異的植物,奇異在哪里?”這一個問題來學習的。通過學習每一處植物的奇異來理解重點的詞語和句子。這樣學生在學習時思路清晰,目標明確。重視理解重點詞句,重點段落。做到“綱舉目張”,抓住重要問題,引領教學全過程。使教學的重點突出,難點得以突破。
2.學法: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導者,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合作者。為了能更大程度地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與他們自身的潛能,在整個教學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發揮主導者的作用,引領學生在學習第二三自然段的基礎上,利用所學的方法學習后面的其他段落,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課堂上,我要把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生,采用大量的激勵語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主動.自主地去理解重點字詞,誦讀相關段落,感受奇異植物帶來的欣喜。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解題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出示課件)認讀生字和詞語:嚼 醉 蚌 花棚 剝皮 低洼 荷花 柔和 縮回 捕蠅草
3.(放錄音)同學們認真聽,邊聽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從課題看,同學們想知道什么?
過渡:植物世界里的植物究竟有多么神奇呢?我們繼續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請同學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小星先后到了哪里?觀察到了什么奇異的植物?找到了用筆劃一劃。
師:你的思路真清晰,為什么能這樣呢?因為作者走到哪就看到哪,寫到哪。這是什么順序?(參觀順序)也可以叫移步換景。下面我們就跟隨作者一塊兒移步賞景。去感受每一種植物到底奇異在哪?
1.學習課文第一段
(1)全班齊讀第一段。
(2)提問:從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3)指名反饋。
小結:這一段交代了參觀的人物和地點以及向導。
2.學習課文第二段
(1)自由朗讀課文第二段,找出這段寫了哪種植物,細心體會它的奇異之處?(用——畫出植物的名稱,用~畫出植物的奇異之處)
(2)(投影出示)走進植物園,一陣風吹來,大家聽到哈哈的笑聲。這兒明明沒有別的游客,哪兒來的笑聲呢?大家正感到奇怪,李叔叔把他們帶到一棵長滿果子的樹下,說:“這叫哈哈樹,樹上的果子被風一吹,就會發出哈哈大笑的聲音。”
①討論交流,指名反饋。(老師相機板書:哈哈樹→發出笑聲)
②老師指導學生朗讀此段。a. 讀好問句,“這兒明明沒有別的游客,哪兒來的笑聲呢?”這個問句都是有疑而問,要讀得短而上揚,讀出因好奇而急切想知道其中原因的心情。
b.讀好描摹人物情狀的詞語,如:“大家正感到奇怪”,引導學生體會當時小星的心情,讀出人物的情感變化,讀時可稍重些。
c.你喜歡這種植物嗎?試著讀一讀,喜歡的站起來帶著你的感情讀一讀。
③師生共同總結學法。
讀,自然段
找,地點和植物的特點
想,植物奇異的地方
讀,帶著感情讀,讀出奇異的特點來。
3.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下面我們就用剛才這樣的方法自己試著學習這部分的內容。
(2)學生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重點引導學生抓住小星行為表情的語句來體會和理解植物的奇異之處。
(3)匯報交流。(教師相機板書:帶電花→帶微電)
(4)①讀句子:小星越看越喜歡,便伸手去摸。“啊!”
②小星越看越喜歡,便伸手去摸。誰知,他的手指剛碰到葉子,就感到一陣麻木,好像觸了電似的。“啊!”他驚叫著把手縮了回來。(指名讀,比較不同)
指名學生朗讀本段,要讀出我們“不可思議.神奇”的感覺。
4.學生自學(4—7)自然段。
(1)學生根據學法,自主地學習這部分的內容。
(2)出示合作學習要求:(投影出示自學提示)
①朗讀課文第4——7自然段,“—”線劃出介紹哪種植物,找出最能體現小星行為表情的語句。用~畫出李叔叔介紹這種植物的奇異之處。
② 同桌進行交流,分享學習成果。
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3)指名反饋,教師相機板書。
(4)(出示課件)指名讀4自然段,你能用自己的話來形容一下蠟燭樹的樣子嗎?師生合作讀讀。
(5)自由讀5自然段,想一想:為什么管這種草叫醉草呢?自由讀6自然段,畫出書中描寫捕蠅草捕蟲的句子,讀一讀。
分角色朗讀7自然段:女生讀小星的話;男生讀李叔叔的話;老師讀敘述部分。
5.學習第八自然段
過渡:同學們,李叔叔帶領大家參觀了這么多奇異的植物,你們最想說什么呢?
(1)指名反饋。
(2)自由讀最后一段。
(3)為什么結尾用了“奇異”這個詞語,引導學生知道最后這句話是同學們發自內心的感嘆,是全文的中心句。(投影出示:多么奇異的植物世界啊!)
(4)指導學生感情朗讀這句話。
(三)對照板書,總結全文 。
課文通過記敘小星和同學們參觀植物園,李叔叔向我們介紹了六種奇異的植物,它們分別是……大自然的植物千姿百態,那學習了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呢?
(四)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五)教師總結:在自然界里有許許多多的植物,它們猶如天上的繁星數也數不清。老師希望你們平時多留心觀察,多看課外書籍,將來去探索植物世界的奧秘。
(六)課外延伸,拓展視野。
1.播放世界上其他奇異的植物,學生觀察,看看有什么特性。
2.把自己知道的奇異植物,說給大家聽。
五、教學效果預測及反思
(一)預測教學過程的成功之處及原因
1.教師要準備充分,教態要自然大方,對學生要有一種親和力。導入新課時,采用生字詞卡片進行復習,還通過聽課文錄音,讓學生學會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為學習新課打下基礎。在新授課時,播放多媒體課件進行展示,形象直觀,使學生對奇異的植物世界充滿期待和聯想,激起學生熱愛大自然,探索自然奧妙的興趣。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力求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2.課堂上,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由于這篇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到第七自然段結構大致相同,都介紹了一種植物的奇異之處。所以在教學時,抓住課文的二、三自然段進行有目的地學與扶。教師以引導者的身份,引導學生掌握二、三自然段的內容,圍繞“奇異的植物,奇異在哪里?”這一個問題來學習。在學習后面幾自然段內容時,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呈現,充分相信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性還給學生。通過學習每一處植物的奇異來理解重點的詞語和句子。這樣學生在學習時思路清晰,目標明確。重視理解重點詞句,重點段落。做到“綱舉目張”,抓住重要問題,引領教學全過程。教學目標基本實現。使教學的重點突出,難點得以突破。取得較好教學效果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在上課前,能認真鉆研教材,準確把握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結合本班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準備的也比較充分。
(3)創設了一種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極大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習4-7自然段時,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去參觀學習植物園里的奇異植物。學生們都躍躍欲試,把自己當成了課文里的主人公。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通常以朋友的身份出現在課堂上,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敢于質疑。在教學時,能以讀為本,通過自讀.齊讀.互讀、互聽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在讀中悟,為準確理解課文內容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二)預測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足。
(1)由于本節課安排的內容比較多,擔心在講解的過程中,各環節銜接的不夠緊湊,過渡語不夠豐富。教師語言有時比較啰嗦,不夠簡練。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產生不利的影響。(2)在指導有感情朗讀時,采用的方法不夠豐富,導致收到的效果與預設的產生一定的差距。
(3)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由于教學時間的拖延,導致留給學生學習的時間不夠充裕,不能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預設改進的設想。
1.教師備課時要認真研讀教學大綱,準確把握課文的重難點,不但要備教材,更重要的是備學生,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找出教材內容與學生認知結構之間的結合點,變“教材內容”為學生的“學習內容”。
2.作為教師,在教學中,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準確把握教學進程,及時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采取相應的教學手段,調控教學進度,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教會學生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采取激勵語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教師要加強自身教學基本功的強化訓練,包括教學語言.調控能力.體態語和運用教材的能力等。平時多讀一讀相關的書籍,汲取更多的精華,靈活地運用到自己的教學過程中來。
六、板書設計
(一)呈現板書設計
15.奇異的植物世界(參觀)
樹下 花棚旁 小路旁 草地上 水草地 荷花池
哈哈樹 帶電花 蠟燭樹 醉草 捕蠅草 水笛荷
出笑聲 帶微電 能點亮 含酒精 會吃蟲 可發音
(二)說明板書設計意圖、目的
板書能根據課文教學內容進行設計,簡單明了,重難點突出,層次分明。學生結合板書,可以幫助他們理清全文的寫作思路。
【《奇異的植物世界》教學設計與反思】相關文章: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與反思03-30
音樂課教學設計與反思04-01
《無刺蜂的奇異世界》閱讀答案01-30
《植物寫生》教學設計08-19
植物細胞教學設計模板05-13
頭飾設計教學反思04-06
語文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設計09-13
《復式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與反思2篇03-06
分類與整理教學設計04-08
《燃燒與滅火》教學設計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