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影子》精選教學設計與反思
《我和我的影子》教學設計與反思
資中縣水南鎮幼兒園 蔣汝濤
活動目的:
1、初步感知影子與光的關系,發現有光的地方才有影子。
2、對探索影子產生興趣,提高幼兒觀察和運用較完整語言講述自己發現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選擇有陽光的日子。
2、能站立的布娃娃一個,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1、創設游戲情景,引出探究問題。
(1)找一找、猜一猜這是誰的影子。
(2)在陽光下觀察自己的影子是怎樣的。
ⅰ.幼兒在陽光下不斷變換動作,觀察影子的形狀、顏色。
幼兒:我跳舞,影子也跳舞;我走,影子也走;我插腰,影子也插腰、、、、、、
ⅱ.幼兒在陽光下站立不動,觀察影子。
幼兒:我不動,影子也不動。
老師:影子是跟著我們的,我們做什么動作,它們也做什么動作。
老師:咱們到大樹下去休息一下,看看地上有什么?
幼兒:咦?影子哪兒去了?
老師:有光的地方才會有影子。
2、借助布娃娃,比較布娃娃和影子的不同。
老師:這是誰?
幼兒:布娃娃。
老師:娃娃漂亮嗎?哪兒漂亮?
幼兒:黃黃的彎彎的長發漂亮,大大的眼睛漂亮。
老師:娃娃的'影子漂亮嗎?
幼兒:不漂亮,黑黑的,沒有眼睛,也沒有漂亮的衣服。
老師:娃娃和它自己的影子有什么不一樣?
幼兒:娃娃的頭發是黃黃的彎彎的,影子的頭發是黑黑的;娃娃的眼睛大大的,影子沒有眼睛、、、、、、
3、觀察比較自己和影子的不同。
老師:娃娃和它的影子不同,那小朋友的影子有什么不同?
幼兒:我衣服上有花,影子上沒有;我脖子上有項鏈,影子上沒有、、、、、、
老師:影子是黑色的,我們有好多東西在影子上看不到,影子只是我們的一個輪廓。
4、實驗記錄:畫自己和自己的影子。
老師:請你們做一個喜歡的動作,認真觀察后把自己和影子畫下來。
5、交流實驗過程與結果。
老師:誰愿意說說自己的記錄中哪個是自己,哪個是自己的影子?
幼兒 :漂亮的是我,黑黑的是影子、、、、、、
【《我和我的影子》精選教學設計與反思】相關文章:
《影子》教學設計(15篇)09-04
影子教學設計(15篇)03-03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與反思03-30
影子教學設計通用15篇09-07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03-31
音樂課教學設計與反思04-01
頭飾設計教學反思04-06
《我的信念》教學設計03-17
《我的舞臺》教學設計03-05
我和我的學生征文范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