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教學設計素材
(一)新課標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學習并運用聯想和想像來寫景狀物,抒發觀賞景物時的感受。
2、 學習并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
過程與方法 1、 體會文中的“我”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描寫。
2、 誦讀課文并揣摩作者由眼前實景產生的聯想和想像。
情感、態度、價值觀 從文中感悟作者的童心、童趣、并體味其酷愛星天的深切感受,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由景物引發的聯想和不同感受。
2、運用比喻、擬人生動、形象、恰當地表達感情
(三)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自主學習:
1、布置學生預習課文,掃除字詞障礙,熟讀課文
2、向學生提供以下資料:①作者簡介②寫作背景(見附一、二)
(五)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導入語設計:
繁星是常見的,引起過古今中外無數人的遐想,你一定也觀察過天上的繁星,你是怎樣觀察的.?有什么感受?(學生回答)好,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燦爛,當我們仰望星空時,常常會有許多遐思幽想,我們女學生常常把心里話告訴星星,讓星星分享我們的快樂、憂愁……五四運動之后,有一位中國作家,經常獨自仰望星空,他不僅用眼睛眺望繁星,更用心靈感受星星,讓心靈與宇宙直接對話。下面我們來看看著名作家巴金是怎樣觀察繁星的,有哪些感受呢?(板書課題)
二、指名學生介紹巴金和寫作背景(口述)。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1、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其余同學:
① 用波浪線勾畫出寫巴金三次觀察繁星的時間、地點和三次看星感受的詞句;
② 思考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用橫線畫出相關的詞句;
③ 理清文章結構。
2、學生分小組討論課文。要求學生先回憶自己觀察繁星的方法和感受;再看看巴金是怎樣觀察繁星的,有哪些感受,并與之比較不同之處。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參考答案)
①“望著星天,我就會忘記一切,仿佛回到了母親的懷里似的。”“好象它們就是我的朋友,它們常常在和我說話一樣。”“我仿佛看見它們在對我霎眼,我仿佛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在星的懷抱中,我微笑著,我沉睡著。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在睡在母親的懷里了。”“那四顆明亮的星星是頭,下面幾顆……看,那個三人還在跑呢!”
②按時間順序。標志有“從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③第一部分(第一段):描寫“我”最愛看繁星,回憶從前在家鄉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第二段):描寫“我”三年前在南京讀書時看望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第三~第四段):描寫“我”在海上觀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如學生將第3,4段內容分開為“在海上的每一天觀看的情景與感受”,“有一夜看到的情景與感受”,也應加以肯定、認可)
【《繁星》教學設計素材】相關文章:
繁星春水閱讀心得05-02
《繁星春水》讀書心得04-22
讀繁星春水有感05-11
讀《繁星春水》有感05-11
食品安全黑板報設計素材11-15
《繁星·春水》讀書筆記04-01
拼音教學設計04-05
《早》教學設計04-04
氓教學設計04-04
牧童教學設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