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業與樂業的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1.課標中對本節內容的要求;本單元選取的課文都是一些表現一代文化大師思想風采的文章。學習本單元,在感受人類精英活躍的思維、豐富的情感、閃光的思想的同時,體會口語和書面語的差異,品味不同場合、不同背景下口語運用的技巧。《敬業與樂業》是一篇演講辭。文章開始援引古籍提出中心論點,闡明“敬業與樂業”的主旨;接著論述有業的必要,再轉入論述主體,分別從敬業和樂業兩方面逐一論述;最后用“責任心”和“趣味”總結精神旨意,收束全文學習本文,應引導學生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內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積累經典語句、格言,提高語言感悟力。
學情分析
1.九年級上冊要重點學習的表達方式是議論,學生雖然對議論這種表達方式并不陌生,但對相關知識點的了解還不夠系統,因此在該課的教學前,先要有一個知識的準備,簡介議論文的一些相關知識,學習議論文閱讀的一般方法。
2.學生認知發展分析:學生畢竟只有十四、五歲,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與理解還非常有限。因此,既要注重拓寬學生的'視野,又應盡量和他們自身的生活體驗相結合,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理解“敬業樂群、安居樂業、斷章取義、不二法門、言不及義、褻瀆、強聒不舍”等詞語。2.體會演講辭的文體特點。3.初步學習舉例子和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能力目標:1.理清作者的思路,體會作者是怎樣層層深入地論述自己的觀點。2.仔細體會演講和口語特色的巧妙結合。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引導學生品位與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2.建立快樂學習觀。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1.仔細體會演講和口語特色的巧妙結合。2.指導學生了解“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并聯系自己的實際,用敬業與樂業的態度對待生活。
突破方法:通過范讀、跟讀、自由讀等方式體會演講辭的特點。本文教學擬設一系列緊扣文本又貼近生活的話題,在對話中推動學生的閱讀、思考和探究。
難點:對:“敬業與樂業”精神的真切領悟與質疑問難。
突破方法:結合練習四,組織學生進行研討和辯論;還可以結合練習二提出兩種論證方法,進行小論文和論證提綱的寫作。領悟作者精神旨意時,結合學生生活、學習的體驗,同時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定背景,來領會梁啟超先生提倡敬業與樂業的良苦用心.
【敬業與樂業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10-31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03-31
《紙船與風箏》教學設計03-28
《位置與方向》教學設計09-22
《數字與編碼》教學設計07-12
排列與組合教學設計04-16
分類與整理教學設計04-08
《燃燒與滅火》教學設計03-04
質數與合數教學設計03-02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與反思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