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團錦簇》教學設計和反思
教材分析
1 本課以“花”為主題,制作紙花——包裝紙花——送花是本課的主要線索。其中制作紙花是主要的學習內容。教學目標一是了解關于花藝的常識和習俗,并能運用于生活中去;二是掌握疊繞紙花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能抓住花形特征,制作出自己喜歡的花。
2 本課以花為主題,所以一開課我就通過讓學生欣賞美麗的鮮花圖片,以此來創設出一個花團錦簇的情境。課前我就布置了學生去收集有關花的常識及習俗,因此,通過和學生交流花藝的'基本知識和送花的意義引入學習的內容。
學情分析
1 讓學生課前自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然后再根據學生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加以示范解決本課的重難點,通過欣賞和觀察鮮花的原型,了解花朵的展開程度和花瓣的形狀。進一步激發他們對手工制作技能探究欲望,達到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從學生們認真觀看和聽課的情況來看,他們對這些知識是很感興趣,也從中增長了見識,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欲望。
2 在教材中,本課提出分為三個課時第一課時為調查,收集相關花藝的知識,將有關文字、圖片、鮮花等帶到教室,進行交流上一節欣賞課。而第二課時則主要制作紙花,第三課時為評價及學習包裝紙花的方法。但為了整節課的效果我把它們合成一節課。所以在使用教材上我也做了相應的處理。如書上是讓學生用各種細長狀的木棍或鐵絲作花莖,在疊繞紙條時用漿糊進行粘貼,這樣在實際操作中學生會因為對漿糊量的難以把握,使紙條因為漿糊過多而撕裂,或因漿糊過少難以成型,鐵絲和木棍也難以固定。所以我改用了市面上銷售的帶有細毛的綠色鐵絲并用捆扎的方法,固定花型,這樣即可以省去抹漿糊的麻煩,在制作過程中對紙條的疊繞程度也可以隨時進行調整,甚至還可以省去對花莖的包扎,所以這個改動為整個制作過程節省了不少時間。以至能順利的開展送花環節。
教學目標
1.了解關于花藝的常識和習俗,并能運用于生活中去。
2.掌握疊繞紙花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3.能抓住花形特征,制作出自己喜歡的花。
4.體驗制作和贈送自制紙花的愉悅感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掌握疊繞紙花的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如何疊繞紙條讓其產生褶皺并形成花朵。
【《花團錦簇》教學設計和反思】相關文章:
頭飾設計教學反思04-06
《牛和鵝》 教學設計03-24
《開花和結果》教學設計12-12
《銳角和鈍角》教學設計08-21
《比和比例復習》教學設計04-05
8和9的教學設計09-11
《元帥和小棋手》教學設計03-03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與反思03-30
牛和鵝教學設計15篇04-12
《獅子和兔子》教學設計9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