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長大》的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的內容是冀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生長與變化的第16課《我在長大》第一課時。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親自觀察認識多種生物的生長與變化(小雞慢慢長大、茄苗逐漸長高、毛毛蟲變成蝴蝶、小蝌蚪變成青蛙)所以從興趣開始,學生會認識自己的慢慢長大,自己的生長發育變化,并能設計圖表記錄變化中的一些特征。同時學好本課內容將為以后《遺傳和變異》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聯系生活實際,能用兩種以上的方法證明自己在不斷生長發育;能通過分析成長記錄圖標發現身高、體重等變化規律。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自己在成長變化,并為此高興;體會生長變化的神奇與不凡,生命的奧妙與偉大;樹立健康的意識,明白身心健康才會快樂成長。教育學生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科學知識目標:能將人生長發育變化情況用表格、曲線圖、柱形圖等表示出來。能描述人類生長的大致過程和變化特征。形成一些對生命活動和生命現象的基本認識。
重點難點:
能將人生長發育變化情況用表格、曲線圖、柱形圖等表示出來。比較全面地認識成長的含義,產生成長的喜悅感。對生命活動和生命現象的基本認識,人的成長和衰老是正常現象,懂得思考怎樣是使限的人生活的更精彩!
教法學法:
教法:創設情景,啟發引導,激發質疑,師生互動。
學法:自主探究,分組合作,記錄匯報,交流展示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體驗成長
1,出示課件:猜猜我是誰?
提問:照片上的人現在就在我們中間,同學們能猜出他是誰嗎?
(以身邊的人為例,展示長大的過程,使學生很有親切感,一下子拉近了和學生的距離,體現了生活性。)
提問:誰來說說,剛才為什么猜不出?)
通過照片的對比,感受人在不斷的生長,體驗成長的快樂!
2,教師小結:
猜不出是老師是因為老師長大了,同學們和小時候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也在長大。 (板書:我在長大)
二、探究新知,交流活動
活動一:怎樣知道自己在生長?
1、提出問題:
我們在長大,用什么方法來證明呢?
2、自由探索:
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生活情景,尋找了自己長大的證據。
3、小組交流:
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學生開動腦筋,想出更多的辦法證明自己在成長。
(通過交流學生知道的證據會更多,會更全面的了解人在個方面的生長變化。在這里要給學生充分
的交流時間。)
4、匯報結果:
下面我們比比看,哪個小組的方法多,證據更豐富。
(激勵評價,發揮學生主動性,積極參與評價活動。)
△不同年齡時的照片比較;△不同時期身高、體重記錄;
△不同時期勾畫的輪廓圖;△不同時期鞋子尺碼比;
△不同時期衣服尺寸比; △不同階段筆錄,日記;
△力氣,飯量△和一些不變的參照物之間的對比;
(通過匯報活動,引導學生說出具體的變化。比如,去年多大鞋碼,今年多少,增加了多少?讓學生真實感受到自己在長大,并為此高興。)
只要細心找,證據還很多,那么你們長大的感覺怎樣?
5、教師小結:
通過照片、紀念物等的展示,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個伴著成長與幸福的美好時光,體驗生長變化的神奇與不凡,生命的奧妙與偉大。
【《我在長大》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習作那一刻,我長大了》優秀的教學設計07-17
《不愿長大的小姑娘》教學設計9篇09-16
《我的信念》教學設計03-17
《我的舞臺》教學設計03-05
《我的小制作》教學設計03-04
《說說我自己》教學設計04-26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03-31
《我的舞臺》教學設計13篇12-19
《我做的文具》教學設計范文07-02
《我的老師》教學設計10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