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學式與化合價》教學設計優秀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化學式與化合價》教學設計(精選6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化學式與化合價》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化學式與化合價》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設計思路
課題分析
本課題包括化學式、化合價和有關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三部分內容,它們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是“雙基”的重要部分。化學式的書寫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尤其是要能夠應用元素或根的化合價來推求化合物的化學式,這是教學中的重點。計算相對分子質量和組成物質各元素的質量比,計算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是初中學生應掌握的基本計算,也是教學中的重點,這些基本計算必須建立在對化學式涵義的理解透徹的基礎之上,因此這是教學中的難點。
設計思路
第一部分是化學式及其涵義。教學時采取游戲加上討論來完成該內容的教學,以便將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要利于突破化學式的涵義這個教學難點。
第二部分是化合價與化學式。教學中主要通過小組合作競賽記憶元素及原子團的化合價來突破記憶化合價的難點;利用化合價推求化合物的化學式主要是反復多次訓練便可實現教學目標。
第三部分是有關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教學中主要采取講練結合以讓學生熟練掌握計算相對分子質量和組成物質各元素的質量比,計算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是初中學生應掌握的基本計算。課后分小組到商店去調查幾種氮肥的價格,并通過計算得出購買哪種氮肥最劃算,以達到學以致用的功效。
二、教案設計
課 題
化學式
授 課 人
邵世祥
學 校
恩施市屯堡中學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化學式的涵義。
2、知道一些常見元素和根的化合價。
3、能用化學式表示某些物質的組成,并能利用化合價推求化學式。
4、計算相對分子質量和組成物質各元素的質量比,計算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
5、能看懂某些商品標簽或說明書上標示的物質成分和含量。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討論法來突破理解化學式涵義的教學難點。
2、通過游戲競賽法來解決元素或原子團化合價記憶的難關。
3、通過講練結合,反復多練的辦法讓學生熟練掌握計算相對分子質量和組成物質各元素的質量比,計算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等基本計算。
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于創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體驗探究成功的樂趣。
重 點
應用元素或根的'化合價來推求化合物的化學式;計算相對分子質量和組成物質各元素的質量比,計算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是初中學生應掌握的基本計算
難 點
對化學式涵義的理解
教學方法
合作討論法、講練法、調查實踐法、游戲競賽法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Flash小動畫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我們在前幾單元學習過的物質有哪些?并試著書寫它們的化學式。
學生回答,并書寫其化學式。
為了分散學生的記憶,在前面學習的過程中就已經書寫過了,在這里只是復習鞏固而已。通過學生的書寫以導出課題。
化學式
化學式的定義
學生回答:用元素符號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讓學生明白元素符號可以表示元素,還可以表示該種元素的一個原子。
學生分組游戲
學生分組活動:說明化學式H2O表示的意義。
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以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教師結合學生分組活動的情況作歸納小結。
小組長匯報討論結果。
通過教師的小結,讓
學生理解化學式表示的涵義。同時可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播放Flash小動畫
學生觀看。
讓學生通過形象生動的小動畫,更進一步理解化學式表示的意義。
學生分組討論。
學生分別討論下列各符號表示的意義:H、2H、H2、2H2
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基礎之上,鞏固舊知識。并能正確理解各種符號所表示的意義。
符號H、2H、H2、2H2的表示意義。
學生觀看,并作記錄。
起到綜合知識的效果。
物質的組成是通過實驗測定的,因此化學式的書寫必須依據實驗的結果。
讓學生清楚化學式的書寫不是隨意杜撰的,而要依據實驗事實。
教師依據已學過的化合物的化學式來引出──化合價
學生記住表4-6中常見元素或根的化合價
活動與探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化合價記憶比賽,看誰記得多,記得準。
以比賽的形式來記憶可提高學生興趣,并記得快。
確定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價,需要注意的幾點。
學生閱讀教材P81頁。
應用化合價推求實際存在的化合物的化學式。
學生練習。
講練結合以達到能熟練運用化合價推求化合物的化學式的方法。
學生利用表4-6中提供的化合價來書寫化合物的化學式,并試著讀出其名稱。
學生書寫化學式,并互相訂正。(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指正)
通過反復多練以達到學生熟練掌握的目的。
提供幾種化合物的化學式讓學生說出其中的各原子個數。
學生思考后回答。
學生通過計算分子中的原子個數,便于理解相對分子質量以及各元素質量比的計算。
分子有質量嗎?
學生回答:有
以此導入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
例題
學生練習。
講練結合,提高效率。
學生習題
學生合作練習,相互訂正。
合作完成,共同提高。
教師根據學生練習情況,矯正出現的不足。
學生再度練習。
鞏固提高。
學生到實驗室查看化學藥品標簽,了解藥品的成分,以及所含雜質的和種類和數量。
學生到實驗室觀看并作記錄。
學以致用。
安排學生到農資商店去調查幾種氮肥的價格。
學生分組調查,并通過計算,得出:用相同的錢購買哪種化肥最劃算。
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生產生活實際中,以此更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化學式與化合價》教學設計 篇2
目標與要求
知識與技能
l 能了解化學式和相對分子質量的涵義;初步掌握并運用化學語言——化學式的書寫及其意義。
l 知道并熟練記憶一些常見元素和根的化合價。
l 能用化學式表示某些物質的組成,并能利用化合價推求化學式。
過程與方法
l 能根據物質化學式進行如下計算:計算相對分子質量,計算物質組成元素的質量比,計算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l 通過調查和分析某些商品標簽或說明書上標示的物質成分和含量,感受并贊賞化學對改善個人生活和促進社會發展所起的積極作用。
教學建議
1、本課題內容較多,建議分兩課時完成。
2、關于圖4-11化學式H2O的教學,最好是從實物水以及水分子模型出發,來認識水的化學式H2O的宏觀和微觀意義。看整體還是看局部?突出數字還是強調符號?并引申出符號前面加數字的含義。然后來一個節目表演:超級模仿秀,我行你行他也行!完成課本P79 討論題。最后由學生概括總結出符號周圍數學的含義。
3、記憶化合價或編寫化合價韻語、歌謠或快板,在第一節課上布置,第二節課前5分鐘交流,檢查,選取其中瑯瑯上口的“作品”予以“推廣應用”。課后將所有交上來的口訣都張貼在教室里,以肯定同學們辛勤勞動的成果,保護他們探究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3、講練結合。對于化學式的寫法與讀法,其活動與探究應在課堂上完成,最好是采取小組競賽的方式看誰做得又快又準。
4、關于相對分子質量計算的教學。建議采用教師啟導學生自學討論互糾概括小結應用實踐形式組織教學。
5、創設問題情景,創新遷移應用。可以改編或自編聯系實際的題,培養學生的臨場閱讀能力、信息獲取能力、猜想假設能力和遷移創新能力。
6、關于藥品標簽的教學說明。收集一些化學藥品的標簽,教給學生如何查看它們的`成分、含量或純度,并適當講解化學試劑按純度分級的情況。課后布置學生探究:按組分配不同的任務,分別收集食品包裝、飲料標簽、洗滌用品標簽、涂改液標簽等,從中你了解哪些知識,談談你的收獲。將學生們的作品予以展示。此目的是培養學生關注和關心產品說明書的意識。
◆賽一賽,看誰填得快。
物質名稱
化學式
含幾種元素
哪幾種元素
屬于單質
還是化合物
一個分子中
含幾個原子
水銀
氫氣
二氧化硫
初中化學化合價與化學式
硝酸銨
NH4NO3
堿式碳酸銅
Cu2(OH)2CO3
初中化學化合價與化學式
《化學式與化合價》教學設計 篇3
課 題:
化學式(第一課時)
課 型:
新授
教學目標:
知識教學點:
1、理解化學式的含義及其表示的意義。
2、記住常見元素的化合價。
3、了解化合價的一般規律及化合價規則。
能力訓練點:
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及探究問題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德育滲透點:
對學生進行實事求是、按規律辦事的世界觀教育。
教學重點:
1、理解化學式的含義。
2、記住常見元素的化合價。
教學方法:
啟發式、討論歸納、講練結合等。
教學工具:
多媒體。
教學主線:
導入新課 化學式的含義 化學式表示的意義
常見元素的化合價 化合價的一般規律及化合價規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提問
1、什么是元素符號?
2、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哪幾種?
3、什么叫單質?什么叫化合物?
三、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在化學上用元素符號來表示元素,那么由元素組成的單質和化合物怎樣表示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單質和化合物的表示方法——化學式(板書課題)。
四、講授新課
(板書)(一)化學式的定義
(首先請同學們思考下面的問題)
1、思考(多媒體展示)
下列物質中哪些是單質?哪些是化合物?并將其化學符號寫在相應橫線上。
(1) 銅 (2)硫 (3)二氧化碳 (4)氧氣 (5)水 (6)氯化氫 (7)氦氣
(8)氨氣
單 質
純凈物
化合物
2、討論
(1)物質的名稱能表示出物質的組成情況嗎?
(2)表示這些物質的化學符號能表示出物質的組成情況嗎?
3、請以水的化學符號—H2O為例說明這種符號是通過什么來表示物質的組成的?
(1)元素符號。
(2)元素符號右下角的角碼(說明:沒有角碼是將“1”省略)。
4、通過以上的分析,你能總結出什么是化學式嗎?
(板書) 定義: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叫化學式。
過渡:1、我們已經學習了元素符號,你能以Cu以為例說出元素符號表示哪些意義嗎?
2、現在,我們學習了化學式;那么化學式能表示哪些意義呢?
(板書)(二)化學式表示的意義
1、你看到“H2O2”最想知道什么呢?(它表示什么物質) 我來告訴同學們,H2O2——表示雙氧水這種物質(化學式表示的第一個意義——(1)表示一種物質)。
2、“H2O2 ”這個化學式還能表示出什么意義呢?
《化學式與化合價》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化學式的含義,掌握化學式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在學習如何依照規律書寫常見單質和簡單化合物的化學式的過程中,通過討論交流,活動探究,提高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增強對化學現象的探究欲望,培養學習化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知道化學式的含義。
【難點】
知道化學式及其中所含數字所表示的微觀含義。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引導】我們在之前已經了解了元素可以用元素符號來表示,那么我們前面學習的氧氣、二氧化碳這些由元素組成的各種單質和化合物怎樣來表示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進入今天的內容。
環節二:新課講授
1.化學式的概念
【教師投影】氧氣O2、氯化鈉NaCl、氫氧化鈉NaOH、鹽酸HCl、稀硫酸H2SO4、硫酸鋇BaSO4。
【教師提問】這些用元素符號表示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學生回答】用元素符合和數字表示。
【教師引導】我們把這種用元素符號和數字表示的式子叫化學式。
2.化學式的意義
【教師提問】剛才那些化學式都表示了什么意義呢?
【學生回答】表示了一種物質。
【教師提問】如何理解化學式是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教師投影】水的微觀圖
【學生回答】從圖中可以看出H2O可以表示水這種物質。
【教師引導】以水為例,說說化學式H2O的各種意義。
【學生回答】表示水這種物質,由兩種物質組成,由氫氧兩種原子夠成。
【教師引導】(1)表示一種物質:水;
(2)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由氫元素、氧元素組成;
(3)表示物質的一個分子:一個水分子;
(4)表示物質的分子構成:一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教師提問】符號H、2H、H2、2H2表示什么意義?
【學生回答】H:氫元素或一個氫原子;2H:2個氫原子;H2:氫氣(一種物質)、一個氫分子(由2個氫原子構成);2H2:2個氫氣分子。
【提出問題】這些數字表示什么意義?
【學生回答】右下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個數,前面的數字表示該種類的個數
3.化學式的書寫規則
【提出問題】從卡片中找出哪些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單質,哪些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并進行分類?
【小組討論】單質:(1)金屬:銅Cu、鐵Fe;(2)固態非金屬:碳C、磷P;(3)稀有氣體:氦He、氖Ne;(4)雙原子分子:氧氣O2、氫氣H2;其余都是化合物。
【提出問題】這些單質和化合物的化學式有何特點?
【學生回答】稀有氣體、金屬或固態非金屬單質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非金屬氣體單質需要在元素符號的右下角寫出分子中所含的原子個數。
【提出問題】在書寫化合物的化學式時,除了要知道該化合物含有的元素種類及不同元素的原子個數比之外,還需要注意什么?
【學生回答】(1)當組成元素原子個數比是1時,1省略不寫;(2)氧化物化學式書寫時,一般氧元素符號寫在右邊,另一個元素符號寫在左邊。
【提出問題】KCl、Fe3O4分別如何讀?,對于簡單的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般如何讀?
【學生回答】KCl氯化鉀,Fe3O4“四氧化三鐵”;化合物讀法:一般從右向左讀“某化某”,如KCl氯化鉀,有時還要讀出化學式中元素原子個數,例如Fe3O4“四氧化三鐵”
環節三:鞏固提高
2N2表示什么及SO2的讀法是什么?
環節四:小結作業
請學生回答本堂課的收獲。
布置作業:根據本節課所學習的化學式,預習下節課有關化合價的知識內容。
四、板書設計
《化學式與化合價》教學設計 篇5
一、設計思路
本課題包括化學式、化合價和有關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三部分內容,“化學式”這部分內容屬于化學用語教學,在研究物質組成、構成的基礎上用元素符號和數字連接而成的式子即化學式。
本節內容即是對前一部分知識的總結,同時也為學好化合價打下了基礎,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本節課在教學時采取分散法完成該內容的教學,對于化學式的定義較容易理解,因此可將其放在預習中自主學習,為了更好的理解化學式表示的意義,可借助模型,通過形象的事物加深學生的理解以便將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要利于突破化學式的意義這個教學重點。對于單質的化學式的書寫方法可通過書寫常見單質的化學式進行分類總結。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化學式及其意義。能用化學式表示一些物質的組成。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物展示,理解化學式及數字的意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結合對物質從宏觀到微觀的認識,進一步發展學生科學的想象力。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化學式的寫法、讀法、意義。
2、難點:化學式周圍數字的意義
四、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 實物展示啟發、歸納分析
五、學情分析
本課題的內容比較抽象,教材首先講述了化學式的概念,以學生最熟悉的純凈物——水為例,介紹了化學式表示的意義;
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具有了有關元素符號的知識,用元素符號來表示某種元素,學生興致很高;但是,對于物質能否用專門的符號來表示呢?學生比較茫然,因此通過實物展示以及討論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生更易接受。
六、教學過程
(一)課前展示
1.寫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號。
鈉銅鋅鋁鎂鐵 硫磷碳氦氖 氫氧氮氟
2.請寫出這些物質的化學符號。
(1)紅磷(2)硫(3)二氧化碳(4)氧氣(5)水(6)過氧化氫(7) 氧hua汞(8)四氧化三鐵
(二)課堂探究
新課導入:同學們剛才寫的這些化學符號像CO2、H2O等就叫化學式,本節課我們
就來學習化學式。
活動與探究一、化學式的定義:
師:請同學們結合老師剛才介紹的和教材中83頁1、2自然段內容總結出化學式的定義并完成導學案中的討論
生:完成導學案中的內容。
1、 化學式是用元素符號和數字的組合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2、討論: ①任何物質都有化學式嗎?
②同種物質可以有不同的化學式嗎?
3、練習:用你手中的氣球可以表示出哪些物質的化學式?
活動與探究二、化學式的意義。
師:回憶元素符號有哪些意義以Fe、O為例。那么化學式有哪些意義呢?以H2O
為例看看你能說出幾條?
生:總結歸納。
師:請用你手中的氣球表示出水的化學式,看看能否幫到你呢?
生:總結出化學式的意義。
化學式能表示:①某種物質 ②該物質由哪些元素組成
③表示某種物質的一個分子 ④還表示一個分子中原子的構成。 師:請用球擺出CO2的化學式,并說出有哪些意義。
生: 回答
知識補充:Fe、NaCl 這兩個化學式有哪些意義?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活動與探究三:化學式周圍數字的意義。
師:用你手中的球還能擺出哪些形狀,它們有什么意義呢?
生:練習,然后擺出H、2H、H2、2H2并說出意義。
鞏固練習:說出屏幕上顯示的圖示表示什么?
①元素符號前邊的數字表示 原子的個數
②化學式前面的數字表示 分子的個數
③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數字表示 一個分子中該原子的個數。
④化學式周圍的數字只要大于1時就只具有 微觀 (填“宏觀”“微觀”) 活動與探究四:化學式的寫法和讀法。
給出一些常見的單質引導學生總結其讀法與寫法
有些單質由原子構成 寫法:用 元素符號 直接表示
讀法:直接讀出元素名稱。
由分子構成的單質 寫法:用“Xn”表示
讀法:元素名稱后一般加“氣”字
根據HgO、 SO2、 Fe3O4 NaCl KCl 的寫法和讀法總結出化合物的寫法和讀法。
寫法:氧化物 氧在后 ,金屬左 非金屬右 ,原子個數比為1時“1”省略 讀法: 某化某
練習:請擺出常見物質的化學式,同桌寫出并讀出該化學式。
生:完成屏幕上顯示的題。
(三)課堂小結:通過對化學式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
(四)課堂檢測:檢驗一下你真的收獲這些了么?
完成屏幕上顯示的內容。
(五)挑戰中考:
展示近三年的中考題,看看學生是否能挑戰成功
(六)布置作業:“我”的化學式是H2O,向不認識“我”的人介紹一下“我”自己。
七、板書設計:
課題4 化學式與化合價
八、教學反思:
本節內容是學生在初中化學學習時碰到的一個難點,很重要但難掌握.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在保證教學三維目標完成的情況下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為了降低初中化學難度,讓學生用氣球擺出常見物質的化學式,這樣更容易表述其意義。
九、教學點評
單欣 葫蘆島市建昌縣初中教育研訓部化學教研員
本節課的優點:采用了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自主探究,教師點撥引導。應用了自制的教學工具,氣球上標注了元素符號,并用氣球擺出了一些物質的化學式。突破了難點,突出了重點。缺點:設計的內容過多,時間安排上前松后緊。
李廣金 娘娘廟中學副校長兼初三化學教師
本節課的優點:學生動的較多,課堂比較活躍,教師只是起到了引導作用,做到了學生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缺點講解習題時應更深入一些,爭取使大多數學生都能接受。
《化學式與化合價》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理解化學式概念的涵義,掌握一些簡單的化學式的書寫和讀法,化學式式量。
了解相對分子質量的概念。
初步掌握根據化學式的計算。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將化學概念與數學計算相結合的思維方法。熟練計算技能,提高化學計算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化學式的引入,對學生進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的教育。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課化學式的學習,在化學用語的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學生學好化學的基礎。多年的教學經驗證明,此節課是學生是否學好化學的一個分化點,對于元素符號記不下來的學生,要及時做好補救工作。所以必須高度重視本節課內容的學習,教學要精講、精練,抓規律、做示范。使學生理解化學式的意義,對化學式的計算必須做到“正確”、“規范”、“熟練”。
教學建議:
從檢查學生對元素符號、名稱及物質的分類入手設疑激趣:元素可用元素符號來表示,而由元素組成的各種單質和化合物怎樣來表示呢?即用元素符號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化學式。引導學生閱讀討論,得出化學式的概念。讓學生明確化學式不是憑空寫出來的,而是前人經過多次的精密實驗,測定物質的組成后推算得出來的。每一個純凈物都有固定的組成,都可以用一個化學式來表示。
同時可展示球棍式分子模型,使學生形成一種直觀概念。
通過學生的閱讀討論,歸納總結出化學式的意義以及書寫化學式的方法。然后用課堂練習對化學式加以鞏固、熟練。
根據化學式計算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及組成物質各成分元素的質量比和質量分數。學生對計算應不成問題,關鍵在于對化學式的真實涵義的理解,尤其是對化學式中的符號、系數、右下角碼的意義的理解,應及時分析、強調。培養學生依據化學概念、運用數學工具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規范學生的解題格式,使學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起來,為化學方程式的學習奠定基礎。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理解化學式概念的涵義,掌握一些簡單的化學式的書寫和讀法。
②了解相對分子質量的概念。
③初步掌握根據化學式的計算。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將化學概念與數學計算相結合的思維方法。熟練計算技能,提高化學計算能力。
3、德育目標:
通過化學式的引入,對學生進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的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理解化學式的涵義,書寫化學式。
2、難點:化學式表示的意義。
教學過程:
小測驗:
①寫出下列元素的符號:
鐵、鎂、氧、碳、硫、磷、汞、銀、銅、鋇、鈣、氯
②指出物質類別:
水、空氣、二氧化碳、氧化汞、鐵、氧氣、糖水
(學生整體測試,一名學生到黑板上板書,5分鐘后講評)
元素可用元素符號來表示,化學教案《化學式式量》。那么,由元素組成的各種單質和化合物怎樣來表示呢?
學生閱讀課本P39,討論,得出化學式的概念。
一、化學式:
1、定義: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叫化學式。
注意:化學式是通過實驗(定性、定量分析)測定物質的組成,然后計算的出來得。每種純凈物都有它固定的組成,所以一種物質只有一個化學式。
用分子模型展示一些物質分子的結構。例如:
氫氣 氧氣 二氧化碳 水 等。
化學式除了能表示這種物質外,還可以表示什么意義?
2、意義:(學生看書,歸納總結)
①表示一種物質。
②表示組成這種物質的元素。
③表示構成這種物質的一個分子。
④表示構成這種分子的原子。
例: :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個碳原子和二個氧原子構成的。
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3、寫法:(學生閱讀課本,討論,歸納)
①單質化學式的寫法:
a、金屬單質和固態非金屬單質用元素符號表示它們的化學式:
碳C 硫S 鐵Fe 鋁Al
b、稀有氣體是由單原子構成的。
氦He 氖Ne 氖Ar
c、非金屬氣態單質分子大多數為雙原子分子。
氫氣 氧氣 氮氣 氯氣
②化合物的化學式的寫法:(只討論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小結:氧化物、氧在后:
非氧化物、金前非后:
練習:
1、根據名稱寫化學式: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一氧化碳、氧化鉀
2、指出下列符號中“2”的含義:
二、相對分子質量:
化學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單位為1,一般不寫出)
學生先閱讀課本P41,教師再舉例分析、規范格式。
投影例題:
已知尿素的化學式為 ,求:
①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
②尿素中各元素的質量比。
③尿素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
④要使某農田增加5.64千克的氮元素,問應向這塊地施加尿素多少千克?
⑤若改施硝酸銨( ),則需硝酸銨多少千克?
解:
① 的相對分子質量
注意:明確化學式中角標數字的意義;元素符號之間用“+”號;元素符號與數字之間用“*”號。
②尿素中各元素的質量比為
注意: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質量比,即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總和之比。元素是宏觀概念,只講種類,不講個數,所以,不可寫成: 或 。
③
注意:表達式不能寫成 的形式,應為
④設應施加的尿素的質量為 ,
則:
注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化合物的質量×該元素的質量分數
⑤設需硝酸銨的質量為 ,
則:
探究活動
以鄰桌同學為一組,做下列有關元素符號和化學式書寫的練習,并互相訂正。
1.用化學符號表示:①兩個氫原子 ②三個氮分子 ③幾個水分子 ④5個氦分子 。
2.寫出氯化鈉、氧化銅、氧化鋁、三氧化硫的化學式。
3.讀出下列化學式的名稱:
【《化學式與化合價》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化學式與化合價》教學設計優秀08-19
《化學式》的教學設計03-17
教學設計的設計07-17
ai教學設計 ai的教學設計05-29
蟬教學設計優秀教學設計04-05
流程設計教學設計12-09
《》教學設計09-27
教學設計04-19
怎樣教學生構思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及教學思路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