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的優質課教學設計
苯酚是我們在化學教學中需要接觸的,那么苯酚的優質課應該怎么樣設計呢?看看下面的苯酚的優質課教學設計方案吧!
苯酚的優質課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苯酚是芳香烴的重要羥基衍生物,本節教材安排在苯和乙醇之后,想讓學生認識到多官能團對有機物性質的影響與制約。讓學生認識到官能團是物質化學性質的決定因素;還要注意有機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團的相互影響,從而理解分子結構與化學性質的辯證關系。本節課在整個有機化學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以后的有機化學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 學情分析
從知識水平上看,學生已經學完了烴和烴的衍生物中的乙醇等內容。對有機物的學習,特別是有機分子中的官能團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之間的相互聯系有了一定的認識,能掌握常見的幾種有機反應類型,具備了一定的實驗設計能力,希望自己能獨立完成實驗,有很強的求知欲。
三、教學目標要求
1、知識技能
(1). 通過觀察掌握苯酚的物理性質、結構,并了解其用途;
(2). 通過實驗探究掌握掌握苯酚的化學性質;
(3). 通過與乙醇、水、苯的對比,了解有機物基團之間的互相影響。
2、過程方法
(1).通過對苯酚結構分析,認識有機化合物結構與性質的關系;
(2).通過苯酚與苯、醇羥基的比較學習,培養學生猜想和預測能力和比較學習的思想;
(3).通過實驗活動觀察、記錄、總結,培養學生實驗能力和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
(1).通過實驗來研究苯酚這一新物質的學習過程,來培激發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興趣;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團結協作精神;
(2).通過工業含酚物質排放引發的環境問題,促使學生養成關注社會,關注環境,珍視生存環境,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觀。
四、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酚羥基的弱酸性、苯酚的取代反應。
2、教學難點
羥基與苯環相互影響對苯酚性質的影響,以及與醇、苯性質比較的差異。
五、課前準備
1. 試劑:苯酚晶體、苯酚稀溶液、氫氧化鈉溶液、濃溴水、醋酸溶液、蒸餾水、乙醇、苯、鈉、稀鹽酸、酚酞試液、石蕊試液、等。
2. 用品:火柴、試管、玻璃棒、表面皿、鑰匙、膠頭滴管等。
六、教學設計
流程 | 教 師 活 動 | 學 生 活 動 | 活動目標 |
情景引入 | 展現林則徐的照片,問學生關于虎門消煙的歷史典故,引入酚和醇的區別。 | 隨堂練習,區分醇類和酚類 |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帶著好奇進入教室 |
實體展現 | 讓學生打開密封的苯酚,請學生們聞氣味 | 觀察苯酚的顏色、狀態、氣味等物理性質 | 培養最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 |
介紹 | 苯酚有哪些物理性? 強調:苯酚的濃溶液對皮膚有強烈的腐蝕性,使用時要小心,如不慎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酒精洗滌! | 【閱讀教材P52歸納】: 色:無色 態:晶體 味:特殊的氣味 溶解性:易溶于乙醇有機溶劑,可溶于水,當溫度高于65℃,與水混容。 | 培養學生概括總結能力 |
介紹 | 引導學生認識苯酚的分子模型,找出苯酚分子和苯分子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寫出苯酚的分子式、結構式及結構簡式。 | 【觀察,分析】 苯酚可以看作苯分子中的一個氫原子被羥基取代所得的產物。 1.分子式:C6H6O 3.結構簡式: |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總結能力 |
設疑 | 既然酚和醇有相同的官能團,請同學們回顧醇的性質,大膽預測酚類可能有哪些性質? | 【同學分組討論:】 1、與金屬鈉反應,置換出氫氣 2、消去反應 3、與O2催化氧化 4、燃燒氧化 5. 與乙酸發生酯化反應 …… | 激發學生思維,培養知識遷移能力 |
演示實驗 | | 學生觀察實驗,對比得出結論 | 培養觀察實驗的能力 |
演示實驗 | 鈉與乙醇和苯酚的實驗。 強調實驗安全! | 【描述現象:】 水:劇烈反應,有大量氣泡產生 苯酚:比水反應劇烈,有大量氣泡產生 | 培養合作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以及科學探究的實驗方法 |
提示設疑 | 回憶水與鈉反應生成氫氣的原理。通過現象對比,可以得到什么結論? | 【思考討論:】 1. 酚羥基比醇羥基活潑 2. 苯酚和金屬鈉反應更容易,苯酚可能顯酸性。 | 培養學生推理能力 |
設疑 | | 用紫色石蕊 學生實驗:發現無顏色變化。 | 培養實驗設計和實驗探究的能力 |
追問 | | 【思考討論】 學生一:苯酚溶解度太小 學生二:苯酚酸性太弱 | 培養學生推理能力 |
探究實驗 | 請同學們再設計實驗來驗證你的觀點。 分析現象: 根據這些現象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呢? | 【實驗1】在試管中取2mL氫氧化鈉溶液,滴加2~3滴酚酞試液,再加入少量苯酚固體,振蕩,觀察顏色變化。 【實驗2】在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2ml苯酚濁液,并分別向其中滴加Na2CO3溶液、NaHCO3溶液,充分振蕩,觀察并比較現象 【實驗3】在試管中加入2ml苯酚鈉溶液,然后通入二氧化碳氣體 現象: 1. 苯酚使紅色溶液(滴有酚酞試液的氫氧化鈉溶液)逐漸變淺。 2. 加Na2CO3的'苯酚溶液變澄清,無氣泡產生;加NaHCO3溶液的苯酚溶液無變化。 3. 澄清的苯酚鈉溶液出現渾濁 苯酚具有弱酸性,俗稱石炭酸。酸性介于H2CO3和HCO3-離子之間。由于苯酚的酸性太弱,以至于不能使石蕊試劑變紅。 | 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同時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的猜想和預測。 培養推理概括總結能力。 |
探究實驗 | 苯酚能否發生氧化反應?展示一瓶放置時間較長的苯酚,讓學生觀察顏色。 為什么顏色變化,設計實驗驗證? | 【描述】: 【實驗】將苯酚晶體取出少許,置于表面皿上一段時間 現象:苯酚逐漸轉變成粉紅色 結論:苯酚在常溫常壓下直接被空氣中氧氣氧化。 | 培養學生學會理論與事實結合的能力。 |
講解 | 苯酚的消去反應 | 通過引導學生復習醇的消去反應的外在條件和內在條件,可知它不能發生消去反應。 | 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 |
過渡 總結 | 從以上的實驗我們能得到什么結論? 那么,苯酚中羥基對苯環的性質是否有影響呢,再請同學們預測苯酚可能具有哪些性質? | 【同學討論總結:】 酚羥基比醇羥基活潑。苯酚中羥基由于受到苯環的影響,使得羥基上氫原子的活潑性比醇強 。 【同學分組討論:】 2、與H2等發生加成反應 …… | 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激發學生思維,培養知識遷移能力 |
探究 實驗 | 苯酚和溴的反應。 為什么沉淀會消失呢,分析出現該現象的原因? 通過這個實驗你得到什么結論? 苯酚與濃溴水的反應很靈敏,所以經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檢驗和定量測定。 | 【實驗】 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試管里滴加過量的飽和溴水 現象: 學生一: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學生二:一開始見到白色沉淀,但振蕩試管后,發現沉淀又消失了。 【學生思考討論】 酚與濃溴水反應生成的三溴苯酚是一種難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機溶劑的固體。 因此做該實驗時,一定要注意苯酚要少量,濃溴水要過量。否則,生成的三溴苯酚會溶于過量的苯酚,而看不到白色沉淀。 【學生思考討論】 羥基也會對苯環產生影響。苯與液溴需要在鐵做催化劑條件下發生反應,而苯酚中的苯環由于受到羥基的影響,鄰對位的氫變得活潑,容易被其它的原子或原子團取代,所以苯酚與濃溴水在常溫下即可反應。 | 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利用化學知識處理問題的方法,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思維方式,提高了他們的科學素養。 |
過渡 | 苯酚除了可以用上述方法鑒別以外,還可以用FeCl3溶液來鑒別。 | 【學生實驗:】 向盛有少量苯酚溶液的試管中滴加幾滴FeCl3溶液,溶液變為紫色。 | 培養實驗操作能力。 |
講解 | 苯酚有哪些用途? | 【閱讀教材】總結用途。 | 培養其概括總結能力。 |
社會實踐 | | 隨著石油化工、有機合成和煉焦、煉油等化學工業的發展,產生的含有酚及其衍生物的廢水都是有害的。酚的毒性會影響到水生物的生長和繁殖,污染飲用水源,因此含酚廢水的處理是環境保護工作中的重要課題。常用減少含酚廢水的產生及回收利用的方法,以做到化害為利,保護環境。 | 關注生活關注環境,與生活相聯系,學以致用。 |
總結 | 1.苯酚的定義。 2.掌握苯酚的物理性質。注意苯酚的毒性以及保存。 3.掌握苯酚的化學性質與結構的關系:①由于苯環對羥基的影響,使酚羥基顯弱酸性;②由于羥基對苯環的影響,使苯環性質活化,易發生取代反應。 4.根據苯酚的性質掌握其檢驗方法和主要用途。 | ||
課后反思 | 本節課老師帶領學生從分析苯酚的結構出發,回憶和比較苯、醇的性質,討論分析然后猜想和預測苯酚性質,讓學生通過“活動探究”方式進行實驗驗證,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構建知識。經過探究教學,學生對苯酚的性質有了較全面正確的認識,不僅幫助學生建構新舊知識的聯系,而且培養了學生“提出猜想--設計方案--得出結論“的科學研究精神。 在授課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預測,但是對于學生預測的很多苯酚的性質,由于知識水平和實驗條件的限制,只好一帶而過。我們挑選力所能及的幾點性質來實驗探究,這就要求老師要控制好節奏和方向。 |
【苯酚的優質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荷花》的教學設計03-03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燈光》的教學設計06-12
趙州橋的教學設計04-23
《背影》的教學設計范文04-09
《毫米的認識》教學設計04-07
《散步》的教學設計范文03-30
《郵票的張數》教學設計03-25
《種子的萌發》教學設計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