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的生命周期教學設計
蠶是變態類昆蟲,最常見的是桑蠶,又稱家蠶,小編收集了蠶的生命周期教學設計,歡迎閱讀。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蠶的一生要經歷蠶卵蠶蛹蠶蛾四個階段。
2、蠶是蠶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蟲,蠶蛾是蠶的成蟲,蠶蛾交配繁殖后死亡。
3、蠶的一生經歷了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這就是蠶的生命周期。
過程與方法
整理資料,歸納概括蠶的一生。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對生命的珍愛之情。
2、認識資料積累和整理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點】整理觀察記錄,認識蠶的一生所經歷的卵幼蟲蛹成蟲幾個階段。
【教學難點】認識到蠶的一生分為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自己的觀察記錄、畫的圖和拍的.照片、制作的標本和小報等資料,并上網查找有關蠶的一生的資料。
教師演示器材:有關蠶的一生的圖片或課件。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來回顧我們的養蠶過程,整理我們的觀察記錄。
二、學習新課
1、用投影儀展示學生的觀察記錄,然后提問。
蠶的一生經歷了幾個階段?各個階段的形態和行為有什么不同。
2、小結蠶的一生
(1)播放科教短片《蠶的一生》,學生邊看邊思考,小結:蠶的一生,主要圍繞經歷了幾個階段,各個階段的形態和行為有什么不同來進行。
(2)討論上面的問題,在填表的基礎上,讓學生把蠶的一生用循環圖表示出來。(說明最后表格中“共計多少天”,指的是蠶從卵中孵出開始,到蠶蛾死亡結束的時間。)
啟發學生:蠶在蠶的整個生命周期中是幼蟲,蠶蛾是成蟲。蠶的一生應為:卵——幼蟲——蛹——成蟲,然后從卵開始又產生一個新的循環。
3、蠶的生命周期
這個活動要幫助學生從蠶的一生為:卵——幼蟲——蛹——成蟲,上升為: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幾個階段,并且依據前面填寫的表格把各階段經歷的時間統計出來。認識到這就是蠶的生命周期。
4、什么因素影響蠶的生命和變化
蠶健康生長需要什么條件,自己是怎么滿足它的;(目的是通過尋求同學們養蠶的成功和失敗的原因進行驗證。讓學生認識到生命和環境因素息息相關。)
5。展示會
讓學生把自己的記錄表、制作的小報、標本、拍的照片、專題研究報告等資料都展示出來,大家互相觀看、學習。
三、作業
課后把自己資料整理一下發布到小博客上進一步與全班同學交流,也可以就養蠶中印象最深刻的事,寫成一篇心得體會發布到網絡上與同學們分享。
教學后記:
城里的孩子由于采桑葉不方便,這學期有不少學生沒有養蠶,這些學生雖然以前養過蠶,但是沒有系統的觀察,對蠶的印象還是不夠深。學校也沒辦法組織學生統一養蠶,所以,學生要觀察蠶的一生不是很方便。因此在教學中,我盡量搜集一些蠶的圖片和視頻播放給學生看,這樣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學生觀察的不足。而這一節課上播放給學生看的科教片《蠶的一生》系統地向學生介紹了蠶從出生到繁殖、死亡的全過程,還介紹了蠶農怎樣養蠶的,以及蠶絲制成絲綢的過程。詳細的介紹,即使是這學期剛剛親身養過蠶的學生也長了見識,因此在觀看視頻的時候學生都特別的認真,哪怕是平時調皮搗蛋的學生也都看得津津有味。我覺得信息技術運用的恰當可以很好地發揮作用,補充和擴展學生的知識。在最后交流和展示的環節,有的學生也運用電子小報或PPT來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資料,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課后作業讓學生把自己資料整理一下發布到小博客上進一步與全班同學交流,就養蠶中印象最深刻的事,寫成一篇心得體會發布到網絡上與同學們分享。這樣,培養了學生通過網絡進行學習和交流的好習慣,學生參與意識和學習主動性也增強了。
【蠶的生命周期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民間習俗照田蠶10-30
蠶的生命力說明文12-14
芽莊蠶島旅游攻略04-13
《荷花》的教學設計03-03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燈光》的教學設計06-12
趙州橋的教學設計04-23
民間舞蹈蠶燈舞12-20
《背影》的教學設計范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