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教學設計
從生活入手創設情景,引出課題,分析其結構特征,猜想推測苯酚性質。以下是苯酚教學設計,歡迎閱讀。
一、教材與學情分析
1.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是學生初次運用所學規律預測一類物質可能發生的反應,并通過各自代表物的性質的對比,理解官能團與取代基之間的相互影響,為后續的有機化學的學習提供方法打下基礎,苯酚苯酚教案。
2、學情分析
從知識層面看,在必修階段已經具備有機化學基本的類別概念,知道一些典型有機物的性質。在選修5第一、二章的學習過程中對官能團決定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基團的相互影響都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有待完善。
從能力層面看,具備了一定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設計分析簡單實驗的能力;對"結構決定性質"這一普遍規律比較熟悉,因此具有性質預測的知識基礎,知道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和流程,具備進行探究活動的能力。本節課授課對象是實驗班學生,他們樂于展示自我,生生交流、師生交流容易展開。但他們自主探究的意識、合作創新的精神還有一定程度欠缺,需要老師引導和支持。
二、教學目標與重點難點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a、認識酚類物質,能夠識別酚和醇
b、掌握苯酚的結構、性質及用途
c、理解苯環和羥基的相互影響
(2)過程與方法方面
a、通過以問題為驅動的自主實驗探究過程,培養學生類比推測、分析解決問題和觀察的能力以及實驗綜合能力
b、在苯酚結構與性質的理論探討過程中,培養思維的全面性、深刻性,提升思維品質。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a、通過對苯環和羥基的相互影響理解,讓學生體會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
b、通過苯酚的用途與毒性引導學生從化學的視角認識生活、認識社會,學會辯證的看待化學物質
c、訓練學生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與人溝通、爭辯、交流的勇氣
2、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苯酚的化學性質(酸性、苯環上的三元取代)
(2)難點:建立官能團之間相互影響的基本觀念。
三、教法與學法分析
1、學法
本節課,引導學生采用實驗探究學習法、類比學習法來完成學習任務。
2、教法
為了實現以上教學目標,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本節課采用與學法相對應的類比教學法和實驗探究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力求以組織者、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身份與學生共同獲取知識解決問題。
此外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關鍵,是信息技術課程和其它課程雙贏的一種教學方式。因此本課教學我積極采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進行研究性學習。
四、教學流程:
教學第一環節--激發興趣,引出課題
【情景一】播放視頻
首先我給學生播放了一段錄像---劉謙的魔術表演,引入本節課的課題---苯酚。然后,我利用生活中的化學,向學生展示了藥皂、苯酚軟膏以及其說明書.
【情景二】初識苯酚
然后根據學生的認知特征,引導學生初識苯酚,指導學生動手實驗。
【探究實驗一】探究苯酚的物理性質
分組實驗:(1)組織學生觀察苯酚的色、態,并小心的聞它的氣味。
(2)溶解性實驗(溶劑分別為冷水、熱水和乙醇)
重點歸納出苯酚的色、態、味和溶解性。
教學第二環節--分析結構,預測性質
【情景三】苯酚的結構特點和軟膏說明書
結構分析:通過苯酚模型的觀察,寫出苯酚的分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官能團,教案《苯酚苯酚教案》。
讓學生閱讀苯酚軟膏說明書,類比醇、酚、酸中羥基的性質通過對比方法使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預測苯酚的化學性質。提問:從化學的角度分析苯酚可能具有哪些性質?
同學們提出很多預測:
①易被氧化(苯酚的氧化是對學生觀察苯酚物理性質中提出的粉紅色的解釋,可以簡略帶過)
②可能具有酸性
③可以與溴水發生取代反應
④可能和Na反應
預測是否正確,需要實踐證明,選擇了②和③重點探究
教學第三環節--設計實驗,探究驗證
【情景四】是否有酸性
【探究實驗一】1、分組活動,自己設計實驗方案,探究苯酚的酸性,讓學生經歷設計方案、交流方案、實施方案、匯報交流的全過程。
學生設計有如下方案:1、向苯酚濁液中加入NaOH溶液2、使用pH試紙測量3、使用紫色石蕊試液看是否變紅色。…
同學們根據實驗總結苯酚具有弱酸性。苯酚的酸性究竟有多弱呢?學生聯想到二氧化碳和次氯酸鈣的反應證明碳酸比次氯酸酸性強,這樣自然的過渡到二氧化碳與苯酚鈉的反應,演示實驗---苯酚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緊接著我進一步提問演示實驗:向苯酚鈉中通入CO2,證明了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同時引出問題"反應的另外一種產物是什么?"。有些同學說是Na2CO3,有人認為是NaHCO3,通過苯酚濁液中加碳酸鈉變澄清,說明Na2CO3反應不能共存,加以解決。
2、做出解釋
接著組織學生討論:乙醇和苯酚同樣含有羥基,但為什么乙醇不呈酸性,而苯酚呈弱酸性?點撥學生:由乙醇和苯酚的結構上分析,并展示他們的分子結構以幫助理解,得出是苯環對羥基的影響,使羥基具有一定的特性,這同時也更進步加深化學環境對官能團性質的影響,突破了難點。繼續設疑,那羥基對苯基是否也有影響?
學生認識到在苯酚分子中苯環對羥基有活化作用。反過來,羥基會不會影響苯環的活性呢?
【情景五】是否能與溴水發生取代反應然后我給學生播放視頻--苯酚與溴水反應的演示實驗。
該方法可以用來檢驗苯酚的存在。根據已有知識學生很容易得出是取代反應,那么,是幾元取代呢?引導學生回憶甲苯與濃硝酸反應的產物,類比類推苯酚與溴水反應的產物是三元取代。播放模擬反應過程的動畫,要求學生寫出苯酚與溴反應的方程式
之后我引導學生分析,苯酚和苯都可以與溴反應,有何異同?如何解釋?
學生:苯酚不用任何條件直接反應,苯需要催化劑。
學生得出羥基對苯環具有活化作用。
【情景六】、顯色反應
濃溴水對環境污染較大,有沒有其他的檢驗方法給學生演示實驗:加入氯化鐵溶液,變色。由此,劉謙魔術揭秘。
其實生活中,很多物質中都存在酚類物質,播放芬必得廣告視頻,由此教學推進到苯酚的用途。
教學第四環節--學以致用,整合提升
【情景七】、苯酚用途
展示酚類物質的用途。
酚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同時化工系統和煉焦工業廢水中常常含酚類物質,是最常見的水體污染物。如何處理。
然后課堂就推動到了第八個情境--學以致用,整合提升。
【情景八】、整合提升:
展示工業流程圖,學生通過分析工業流程圖,感受到了學習的成就感,將所學知識和實際生產聯系起來,最后用一道習題來運用本節課的知識。
【情景九】、作業
1、課外探究
給學生布置課外探究作業,要求學生利用網絡,書籍等工具,調查研究苯酚及酚類物質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及有可能帶來的問題,完成小論文《我是苯酚》,發帖交流。我還建立了留言論壇,可以發布自己所要討論的課題,還可以去討論區回答問題,展開討論,獲取信息。
題庫地址:五、板書設計
分子結構1、易被氧化
↑2、極弱酸性:
↓3、取代反應:
用途4、顯色反應:遇FeCl3溶液顯紫色
歷史上的今天:
再見再見!最后的暗黑破壞神!2011-06-21保山騰沖猴橋騰沖民族風情2011-06-21老師喂學生喝母乳幼兒早教課程到底有沒有用?201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