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紀念白求恩及教學設計
諾爾曼·白求恩(全名亨利·諾曼·白求恩),加拿大共產黨員,國際主義戰士,著名胸外科醫師。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課文紀念白求恩及教學設計 ,歡迎閱讀。
紀念白求恩課文
白求恩⑴同志是加拿大共產黨員,五十多歲了,為了幫助中國的抗日戰爭,受加拿大共產黨和美國共產黨的派遣,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去年春上到延安,后來到五臺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職。
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他自己的事業,這是什么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的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的精神,每一個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列寧主義認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要擁護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無產階級要擁護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的解放斗爭,世界革命才能勝利⑵。白求恩同志是實踐了這一條列寧主義路線的。我們中國共產黨員也要實踐這一條路線。我們要和一切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聯合起來,要和日本的、英國的、美國的、德國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聯合起來,才能打倒帝國主義,解放我們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這就是我們的國際主義,這就是我們用以反對狹隘民族主義和狹隘愛國主義的國際主義。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他。不少的人對工作不負責任,拈輕怕重,把重擔子推給人家,自己挑輕的。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別人打算。出了一點力就覺得了不起,喜歡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對同志對人民不是滿腔熱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關心,麻木不仁。這種人其實不是共產黨員,至少不能算一個純粹的共產黨員。從前線回來的人說到白求恩,沒有一個不佩服,沒有一個不為他的精神所感動。晉察冀邊區的軍民,凡親身受過白求恩醫生的治療和親眼看過白求恩醫生的工作的,無不為之感動。每一個共產黨員,一定要學習白求恩同志的這種真正共產主義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個醫生,他以醫療為職業,對技術精益求精;在整個八路軍醫務系統中,他的醫術是很高明的。這對于一班見異思遷的人,對于一班鄙薄技術工作以為不足道、以為無出路的人,也是一個極好的教訓。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見過一面。后來他給我來過許多信。可是因為忙,僅回過他一封信,還不知他收到沒有。對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現在大家紀念他,可見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從這點出發,就可以變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紀念白求恩》注釋
1、諾爾曼·白求恩(1890—1939),加拿大共產黨員,著名的醫生。一九三六年德意法西斯侵犯西班牙時,他曾經親赴前線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務。一九三七年中國的抗日戰爭爆發,他率領加拿大美國醫療隊,于一九三八年初來中國,三月底到達延安,不久赴晉察冀邊區,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他的犧牲精神、工作熱忱、責任心,均稱模范。由于在一次為傷員施行急救手術時受感染,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二日在河北省唐縣逝世。
2、參見列寧《民族和殖民地問題提綱初稿》和《民族和殖民地問題委員會的報告》(《列寧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9—166、229—234頁)。
紀念白求恩教學設計
教學要點
1.夾敘夾議的寫法。
2.正反對比的作用。
3.概括而有力的語言表達。
教學設計
(一)
一、解題
這篇文章是毛澤東同志為紀念以身殉職的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而寫的,初稿寫于1939年12月21日,發表在延安刊物《黨的工作》上,原題為《學習白求恩》。在此之前,延安各界于12月1日舉行了追悼大會,毛澤東同志送了花圈,并題寫了挽詞:“學習白求恩同志的國際精神,學習他的犧牲精神、責任心與工作熱忱。”這或許就是《紀念白求恩》這篇文章的最初構思。半個多月后考慮進一步成熟,這一篇意義重大的紀念文章終于寫成。
作者在文中高度贊揚了白求恩同志的國際主義精神,號召全黨同志學習白求恩同志的這種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共產主義精神。并對白求恩同志逝世表示沉痛悼念。全文以說理為主,兼敘述和抒情,是紀念文章的典范之作。
提問:誰能簡述白求恩的事跡?
諾爾曼·白求恩(1890-1939),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加拿大共產黨員,著名的胸外科醫生。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后,受加拿大共產黨的派遣,率領由加拿大和美國人組成的醫療隊于1938年初來到中國,1月間經延安到達晉察冀邊區。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淶源摩天嶺前線醫院醫治傷員時,不牽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堅持工作,肘關節又發生轉移性膿瘍,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縣逝世。他最后一句話是:“努力吧!向著偉大的路,開辟前面的事業!”
另見課文開頭兩句。(指出:表達方式為記敘。)
二、學習第一段:
提問:開頭兩句介紹了白求恩的簡歷,有什么作用?
前兩句用高度概括的語言敘述白求恩來華幫助中國抗日的經過,交代議論對象的情況,為下文的議論提供所需要的概括性的事實,成為全文論述的基礎。這是第一層。
第二層(第3、4句),先在概述的基礎上加以設問,啟發讀者思考,接著引出這段文字的論點——學習白求恩的國際主義精神。共產主義精神的廣義解釋包括國際主義精神。
第三層(第5~9句),引用列寧主義的觀點分析什么叫國際主義精神,提出我們應如何履行“我們的國際主義”。
研究語言的表達:比較下面的句子,說說后一句突出強調了什么內容。(探究·練習二)
A.這就是我們的國際主義。
B.這就是我們的國際主義,這就是我們用以反對狹隘民族主義和狹隘愛國主義的國際主義。
B句突出表明“我們的國際主義”是“反對狹隘民族主義和狹隘愛國主義”的,有著鮮明的針對性。
小結:簡述白求恩來中國的經歷,贊揚白求恩的國際主義精神。
敘議結合的寫法。
三、學習第二段
找出這段文字中贊揚白求恩的語句,劃分層次。
1.(①②句)正面介紹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的兩點表現。
兩個“極端”,強調了白求恩對工作的負責和對同志對人民的熱忱達到了極點。
2.(③—⑦句)批評我們隊伍中“不少的人”的種種錯誤表現。
③—⑤句,寫“不少的人”對工作的不負責任的態度,與白求恩“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相對比。 [拈輕怕重]
⑥句,寫這些人“對同志對人民不是滿腔熱忱”的幾種表現與白求恩“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相對比。 [漠不關心][麻木不仁]
對比的作用:兩組對比,正反映襯,褒貶分明,既突出了白求恩的高尚品質,又聯系實際批評了我們隊伍中的“不少的人”,闡明了學習白求恩的現實意義,突出了本段的論點:贊揚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拿“不少的人”跟白求恩作對比,從反面論證學習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的必要性。)
3.(⑧—⑩句)側面介紹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精神的感人之深,進一步贊揚白求恩精神。
△研究語言的表達:比較下面的句子,說說后一句突出強調了什么內容。(探究·練習二)
A. 晉察冀邊區的軍民,無不為之感動。
B. 晉察冀邊區的軍民,凡親身受過白求恩醫生的治療和親眼看過白求恩醫生的工作的,無不為之感動。
B句突出了晉察冀邊區的軍民中“親身受過白求恩醫生的治療和親眼看過白求恩醫生的工作的”這一部分人,既顯得合理,又突出表明白求恩醫生“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
△討論雙重否定句的作用:一般肯定句不如雙重否定句強烈,用雙重否定句更能體現作者對白求恩的贊揚。
△“白求恩——白求恩醫生——白求恩同志”稱呼的選擇。三句話根據不同的情況,對白求恩分別使用不同的稱呼,顯得十分得體。轉述從前線回來的人說的話,直稱人名;以直接就醫和目睹行醫的.人而言,用人們的通稱“白求恩醫生”;從黨組織的角度來說,則稱“同志”。這體現了作者錘煉語言的高超技巧。
小結:贊揚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
四、布置作業
(二)
一、復習前兩段內容
二、學習第三段:
第一句從鉆研精神和醫療水平兩個方面概述,突出白求恩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記敘) [精益求精]
第二句用一班人“見異思遷”“鄙薄技術工作”的表現作對比,突出白求恩對技術精益求精這一精神的可貴,強調向白求恩學習的必要。(議論)
[一班] [見異思遷] [鄙薄]
小結:贊揚白求恩同志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
對比方法的好處是,突出了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產主義精神,強調了向白求恩學習的必要。明確了應該克服的缺點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從而有力地證明和闡述了論點。
三、學習第四段:
第一層(第1~4句),回憶同白求恩的交往,表示沉痛哀悼的心情。(記敘)
“只見過一面”的“只”字流露出怎樣的心情?“后來他給我來過許多信”說明了什么?
“只”表達了一種遺憾之情。“后來他給我來過許多信”,可見白求恩同志對中國共產黨及其領袖那種傾心的熱愛和忠誠。
第二層(第5~8句),論述學習白求恩精神的意義。
這幾句緊緊圍繞“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議論,“從這點出發,就可以變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這是提出學習的出發點和學習的目的。以下,五個短語“一個……的人”組成排比形式,是從哪幾個角度來說的?
“高尚”指人格,“純粹”指品質;“有道德”指修養;“脫離了低級趣味”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義。
五個短語形成排比,有如贊美詩一般,把“這點精神”闡述得更加突出,更加具體,進一步說明了學習白求恩精神的必要。
小結:回顧與白求恩的交往,表現對白求恩的悼念,再次號召全黨學習白求恩。
四、總結課文:
作者概述了白求恩為幫助中國的抗日戰爭來華的經歷,贊揚了白求恩同志的國際主義精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和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號召全黨學習白求恩的共產主義者的精神,并對他的逝世表示悼念。
研究寫作特點:
1.夾敘夾議,以議為主
本文運用夾敘夾議的寫法,敘述簡明扼要,議論精辟懇切,為議而敘,議從敘出,敘議有機結合。
第1、3、4段都是先敘后議,第2段分三個層次,每一層都是先敘后議,整段夾敘夾議的特點更加明顯。
作為一篇紀念為抗日戰爭而獻身的國際主義戰士的文章,夾敘夾議,既能使讀者由表及里地認識白求恩同志,又能使讀者懂得向白求恩同志學習什么,為什么要向他學習,怎樣向他學習。
2.用對比的方法擺事實,講道理
本文前三段中都有對比。第2段里的對比明顯,白求恩同志“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與“不少的人對工作不負責任”相對比;白求恩同志“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與不少的人“對同志對人民不是滿腔熱忱”等的四種主要表現相對比;一種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另一種是自私自利,“其實不是共產黨員,至少不能算一個純粹的共產黨員”,一正一反,分外鮮明。第3段用對比,批判那“一般人”的見異思遷,鄙薄技術工作以為不足道,以為無出路,把這一內容組織在一個議論性的句子里,內容針對性強,富有現實意義,也使筆鋒所指集中,句式富有變化。
3.語言精練優美
成語的恰當運用,使語言生動、簡潔,有較大的容量,又有鮮明的感情色彩,音節整齊均勻,便于誦讀。雙重否定句式和重疊加深的長句子的使用,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和論證的鮮明性,使論證更準確、具體、嚴密。對比句式和排比句式的運用,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增添了說理的雄辯力量。
五、布置作業
【課文紀念白求恩及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讀《白求恩》有感05-21
課文《花鐘》的教學設計(通用3篇)04-27
課文《刷子李》優秀教學設計(通用5篇)04-14
讀《白求恩》有感(8篇)05-21
讀《白求恩》有感8篇05-21
讀《白求恩》有感精選8篇05-21
《貓》教學設計及反思10篇03-30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修訂版05-27
《關雎》教學設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