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數學實數教學設計
《實數》一節,是在數的開方的基礎上引進無理數的概念,并將數從有理數的范圍擴充到實數的范圍。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初二數學實數教學設計,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選自浙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二節(3.2實數)。目標是讓學生經歷無理數的產生過程;了解無理數、實數的概念,了解實數的分類;知道實數與數軸上的點一一對應;理解相反數、絕對值、數的大小比較法則同樣適用于實數。
在中學階段,大多數問題是在實數范圍內研究的。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平方根、立方根以后,接觸過如“《3.2實數》教學設計”、“π”等具體的無理數的基礎上,引入無理數的概念,使數從有理數擴展到實數,對今后數學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是進一步學習方程、復數、函數等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習自然科學等學科所不可缺少的。
二、教學設計:
本課的教學設計遵循新課程教學理念,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積極落實新課程理念。倡導“合作與探究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在教學設計中,既要關注學生的認知水平,又要關注學生的可挖掘潛能情況。
基于以上的認識,在本課的設計過程中充分體現了“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非常重視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新課引入中利用正方形的邊長及面積之間的關系回顧平方根及算術平方根的知識并順勢引入面積是a時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為后面的《3.2實數》教學設計 的得出做好鋪墊,之后利用“剪一剪,拼一拼”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得出《3.2實數》教學設計 ,進而借助EXCEL工作表來探索 《3.2實數》教學設計 到底有多大?發現 《3.2實數》教學設計 原來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從而給出無理數的概念結合前面學過的有理數將數的范圍進一步擴充到了實數。這里多媒體技術的恰當運用充分擴大了課堂的容量。之后利用練習得出“實數與數軸上的點一一對應”的關系,讓學生體會到“做中學”的樂趣。整堂課讓學生在認可,理解,探討中感受概念與性質的由來和應用。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是問題的發現者和解決者,而教師始終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上,具備了如下特色:
特《3.2實數》教學設計色一:問題的設置源于生活、貼近生活,充分給予學生動手實踐發現問題的機會,讓學生時刻感受“做中學”的樂趣。
特色二:在設計理念和思路上。本節課突出課程設計的矛盾統一性,內容設計層層遞進,在內容上以“溫故知新→合作探究(動手剪一剪,拼一拼)→探索發現(借助EXCEL工作表)→發現歸納→小試牛刀→大顯身手(練習拔高,發現性質)→實踐發現→知識拓展→小結分享”作為流程,,使整節課一氣呵成。
特色三:在教學模式和組織形式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中,以學生的獨立思考,動手實踐,合作探究為主。尤其在對《3.2實數》教學設計 的大小探索時借助EXCEL工作表使得計算時能夠隨機靈活讓無理數概念的得出更為自然,順利,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難點。利用數學課堂對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思維創新及良好數學素養的形成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三、亮點與反思:
通過動手實踐操作,師生互動交流探究,教給學生學習數學的切實方法,精心設問,設置懸念,適時、適度采用激勵性語言,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愉快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中來,從而較好地完成實數概念的建構,達到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培養學生閱讀質疑,以及抽象概括等思維方法。
采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顯示在數的發展歷史上曾作出過巨大貢獻的科學家的圖片,讓學生在數學中看到人的存在,培養人文主義精神,也讓學生了解數學發現的過程,同時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運用多媒體演示剪拼動態過程有利于數形結合,體現直觀性。借助EXCEL工作表來探索《3.2實數》教學設計 到底有多大?有利于激趣質疑,增大課堂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利用投影進行集體交流,及時反饋信息。
【初二數學實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學教學設計12-27
關于中考數學實數的運算核心考點總結04-08
數學教學設計13篇05-26
初中數學優秀教學設計04-21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找規律》04-06
數學課堂教學設計08-24
乘法分配律數學教學設計03-24
小數乘小數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3-20
數學《解簡易方程》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7-02
《圓柱的體積》數學教學設計(精選5篇)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