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子的故事》教學設計
《釘子的故事》講了一個小男孩愛發脾氣,他爸爸要他每發一次脾氣,就釘顆釘子。以下是《釘子的故事》教學設計,歡迎閱讀。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了解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反復朗讀父親的話,明白“口頭上對人造成的傷害與傷害人的身體沒什么兩樣”的道理。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或課件, 釘子和木板。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實驗激趣,導入課文題目
1教師拿出一塊木板和一顆釘子,把釘子釘入木板。接著請一個同學上臺拔出。師:同學們,木板上留下了什么?板書:小孔。(順勢過渡)小孔雖小,卻凝聚著一位父親的智慧。
齊讀課文題目。
2 讀了課文題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 匯報交流,檢查預習情況
1大家帶著問題自己小聲地讀一讀課文,注意把預習中遇到的較難的字詞,多讀兩遍。
2指名分段讀課文,注意要求學生讀得正確通順。
3齊讀課文。要求學生讀得正確流利。
4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只要學生說個大概就給予肯定)
5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問題嗎?
。1)爸爸的話是什么意思?
。2)為什么父親要以這種方式教育孩子,不覺得太費時間嗎?
。3)壞脾氣真的有那么大的危害嗎?
三、 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再讀課文,針對黑板上的問題,把你讀懂的`內容、獲得的啟發、自己的感受講給全班同學聽。
2團結就是力量,我們一起解決了問題,讀懂了課文,學會了在合作交流中集思廣益,真是受益匪淺。請大家帶著自己的感悟再讀課文,勾畫出啟發你的句子。
3釘子的故事給我們哪些啟發?引導學生重點理解父親的話。
。1)用“”把父親的話勾畫下來,多讀幾遍。
。2)聯系課文和自己的感受理解父親的話。
(3)從父親的話中你明白了什么?
。4)父親的話對我們有什么意義?
在交流中總結本文主旨:口頭的傷害與傷害身體沒什么兩樣。
四、 拓展與升華,運用與積累
1結合實際,讓學生談一談壞脾氣在生活中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的傷害與懊悔、不便與煩惱。
2教師用搜集的資料說明:壞脾氣不但傷害別人,還危害自己的健康。
3積累園:把本文中給你印象最深的語句抄寫在“采蜜本”上,多讀幾遍,最好能背下來。
【《釘子的故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天鵝的故事》教學設計09-24
求職易碰釘子的簡歷04-19
釘子和籬笆考研英語作文05-01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燈光》的教學設計06-12
趙州橋的教學設計04-23
《荷花》的教學設計03-03
上天的螞蟻教學設計04-06
電流的磁場教學設計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