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曲教學設計
《夢幻曲》教案設計
課程類型:欣賞課
教學對象:小學四年級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感受、體驗、享受和表現音樂如詩如夢的浪漫意境,初步了解樂曲的音樂特點——主題重復而又帶有細微變化的反復出現。
2、通過聽、辯、看、說、話等活動理解樂曲,用肢體表現用畫筆描繪《夢幻曲》旋律線,體會音樂與美術是相通的。
3、通過欣賞樂曲《夢幻曲》的其他版本,從情感上喜愛這首樂曲,能從聲音上區別鋼琴與大提琴小提琴,體會不同演奏版本所帶來的不同感覺。
重點與難點:讓學生感受樂曲不同的音色和情緒,在聆聽、體驗的過程中,發展音樂感知力想象力。
過程與方法:
一、導入(能夠初步感受音樂特點,確定音樂標題)
1、 播放《夢幻曲》(童聲無伴奏合唱版),引導學生根據音樂特點,從《童年情景》套曲中的'三首作品(《捉迷藏》、《驚嚇》、《夢幻曲》)中選擇合適的標題。
2、 學生聆聽后選擇,并說明選擇的理由。
3、 教師明確《夢幻曲》是由德國作曲家舒曼創作的鋼琴套曲《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夢幻曲》,并進行簡要介紹。
二、再次聆聽,感知音樂
1、 設問:這首曲子會讓你聯想到什么,聽后會有怎樣的感覺?
(師:噢,有些小朋友說聽了想打瞌睡,有些小朋友說想睡覺,那小朋友你們平時是怎樣睡覺的呀?師:你是倒在床上就睡著的嗎?師:噢,有的小朋友上床了還要想想今天有哪些有趣的事情才睡覺,有的小朋友睡不著要翻幾個身,那大家能聽著音樂表現一下你是怎樣準備睡覺的嗎?)
2、(再播放)師:天色暗了下來,四周靜悄悄的,小朋友要睡覺了,你是怎樣睡覺的? 播放音樂,讓學生邊聽音樂邊用動作表演準備睡覺。
師:小朋友,你們覺得這段音樂是怎樣的感覺?很吵鬧嗎?(平靜,柔和)
師:好,現在有好多小朋友“睡著”了,老師想知道小朋友你們平時睡著了會怎樣?生:做夢。
師:你會夢見什么嗎?假如你現在睡著了,你會想些什么?
3、(感知旋律線)
師:大家一起跟著音樂哼唱,我們一起用手勢的上下來表示音樂旋律的起伏好嗎? 師生聽音樂哼唱,教師引導學生做相應的上下手勢,表現旋律的跌宕起伏。
師:同學們表現的非常棒,那現在我們拿出手中的彩筆和老師一起根據音樂一幅畫吧。 小朋友想想我們每一段音樂用哪一種線條或顏色來表現呢?(學生拿出彩筆練習) (音樂主題及三次變化共四條線)
4、 根據所畫的旋律線再次完整體驗。
師:舒曼叔叔寫的《夢幻曲》好聽嗎?喜歡不喜歡?那好,咱們再聽一遍。(這時放弦樂版的)
5、 體驗不同樂器版本演繹的《夢幻曲》
師:同學們有沒有發現剛才的這一遍和之前的有什么區別呢?你知道這么好聽的音樂是用什么樂器演奏出來的嗎?(大提琴)
介紹大提琴:(用課件對比認識)出示大提琴與小提琴的圖片,主要讓學生看圖片和聽聲音來區別和掌握認識大、小提琴。
師:這首樂曲好聽嗎?它還有用鋼琴來演奏的,你們想聽嗎?
(欣賞鋼琴演奏的《夢幻曲》)
三、小結
師:今天的音樂課大家都學到了什么?
生:(自由暢談)
師:看來每位同學都有自己的收獲,老師真為大家感到高興。今天我們通過聽賞優美的《夢幻曲》,共同感受了舒曼叔叔抒情、遐想的作品風格。有機會我們再欣賞他的更多作品,同學們再見!
【夢幻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采蓮曲教學設計02-09
《月光曲》教學設計11-13
月光曲教學設計01-29
《搖籃曲》教學設計02-25
人教版月光曲教學設計01-29
《搖籃曲》音樂教學設計02-22
《鍋碗瓢盆交響曲》教學設計02-25
《搖籃曲》的教學設計04-05
《月光曲》教學設計反思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