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
導語: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以下是小編整理關于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以供參考。
教材簡析:
平移和旋轉是新課程新增的一個內容。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對于學生建立空間觀念,掌握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有很大的作用。從兒童空間知覺的認知發展來說,是從靜態的前、后、左、右的空間知覺進入感悟平移和旋轉這一動態的空間知覺。物體的平移和旋轉在學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但作為數學概念則是第一次和學生見面。
因此本課教學應從大量感性、直觀的生活實例入手,讓學生在以往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感知平移和旋轉的運動特征,然后通過觀察思考,操作驗證的學習方法掌握平移的方法,為今后學習平行線和推導基本平面圖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等幾何知識作鋪墊。
對象分析:
學生對平移和旋轉的現象,在生活中已經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只是不知道這兩個專門術語,也不會有意識地體會平移和旋轉的特點。從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情景中引導學生感知平移和旋轉的特點,這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本學段的學生正處在直觀形象思維階段,他們觀察圖形的平移常常會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大部分學生會把兩幅圖之間的距離看作是平移的距離。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例,讓學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并能正確判斷平移和旋轉現象。
2、能正確判斷方格紙上圖形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并能在方格紙上按要求畫出簡單平面圖形平移后的圖形,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學習數學的價值。初步滲透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1、讓學生在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的基礎上會區別這兩種現象。
2、能正確判斷方格紙上圖形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并能在方格紙上按要求畫出簡單平面圖形平移后的.圖形。
教學難點:
1、能正確判斷方格紙上圖形平移的方向和距離。
2、在方格紙上按要求畫出簡單平面圖形平移后的圖形。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實驗用的方格紙,小房子紙片,學生畫圖用的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平移與旋轉。
1、呈現學生在學校快樂體育場活動的場面,讓學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
2、學生同桌交流,說說如何按不同的運動方式把它們分一分類。
3、學生匯報如何分類,建立平移和旋轉的表象。
4、教師小結:像剛才這些直直地移動是平移現象;而像吊環、旋轉椅和跑步器這樣轉動的現象是旋轉現象。
5、出示課題:平移和旋轉。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孩子們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導學生觀察和發現,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在按照運動方式的不同進行分類的過程中,讓學生經歷觀察、對比等思維過程,能對平移和旋轉的運動特點了解得更深刻,初步形成了比較清晰的表象。】
6、請孩子們靜靜地想一想物體平移的時候是怎么動的,旋轉的時候又是怎么動的。
7、想好的同學站起來做一個平移的動作。學生出來展示時,其他學生觀察歸納平移的特征:物體平移后,它自己的方向和大小都是沒有改變的。
8、想好的同學再做一個旋轉的動作。一學生出來展示。
9、結合課本練習和生活實例,判斷哪些現象是平移,哪些是旋轉?
10、舉例說說生活中平移和旋轉的現象。
【設計意圖:讓學生做一個表示平移和旋轉的動作,實際上是把學生放到主體地位上,讓他們用獨創的形體語言來表示這兩種運動方式的特征,從中獲得積極的體驗,充分感知這兩種運動方式。通過操作、判斷和發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的現象,幫助學生更深刻、更準確地理解概念,并能正確地區分幾何空間中的這兩個數學概念的特征,從而突破知識建構過程中的困難。】
二、探究平移的方向和距離。
1、初步感知平移的方向和距離。
(1)同學們,老師請來了5位熟悉的客人(課件出示5個福娃)。它們很愛運動,(課件演示前三個福娃逐一消失。)它跑到同學們中來了。
(2)找福娃。(以教室中比較中心的位置為標準)給學生提示:第一個向某同學的左邊平移了1個位置,猜猜它在誰的位置?第二個向某同學的右邊平移了2個位置,猜猜它在哪里?第三個向某同學的前面平移了3個位置,猜猜它在誰的位置上?
(3)用課件顯示福娃平移過程,總結回顧剛才找福娃是根據它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離來確定它的位置的。
【設計意圖:引入學生喜愛的福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猜一猜活動讓學生初步感知平移要關注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離這兩個參量。】
2、動手操作,驗證猜想。
(1)引入小故事:《螞蟻搬家》(視頻課件,兩只小螞蟻在房子的一前一后搬房子。)
(2)學生猜想:哪只螞蟻走的路長一點?
(3)利用學具(方格紙和小房紙片),小組合作交流,操作驗證上面的猜想。
①引導學生找平移前后的對應點。
②四人小組合作,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驗證猜想。(學生可能用數方格或用小房紙片移一移的方法等,操作驗證誰走的路長。)
③學生匯報驗證方法和結果。回顧上面的猜想,對學生作出及時的評價。
④回顧數方格的方法,優化學習方法。讓學生直觀地感知小房子的平移過程。
(4)如果當時有一面小旗插在前屋檐上,小旗平移了幾格?
如果小旗插在后屋檐上呢,它又向哪邊平移了幾格?
小房子平移了幾格?
(5)引導學生說說發現了什么?
(6)小結:由于平移的過程中,圖形中每個點都向同一個方向移動了相同的距離。所以要知道圖形平移了幾格,只要找出對應點,數一數兩點之間有幾格就行了。
【設計意圖:用小故事引入,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通過操作驗證,讓學生知道物體平移的過程中,它的每個點走過的距離都是一樣的。知道物體平移了幾格,可以抓住特征點,數一數兩個對應點之間有幾格就行了。讓學生大膽猜想,并親身動手驗證猜想,目的是避免學生誤認為兩幅圖之間的距離就是平移的距離。】
三、實踐體驗,鞏固提高。
1、讓學生用自己的結論嘗試解決下面的問題。(課本41頁上的內容)。
(1)移:請全體學生把小房紙片一格一格地平移到目標的方向和距離。
(2)說:小房子向哪邊平移了幾格?(出示向右移的圖)你是怎么知道的?
(3)練:小房子向( )平移了( )格。
2、螞蟻發現搬家的時候漏了一些寶貝忘記拿了。于是馬上坐船回去,它們的船向右平移了4格。請你找出平移后的船,涂上你喜歡的顏色。(課本第43頁練習十的第1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題。)
(1)學生說說哪只船是?怎樣找的?
(2)其它兩只為什么不是?(一個是移動的方向和距離都錯,另一個是移動的距離錯。)(充分利用教材的資源進行教學)
3、撈寶貝:請你幫小螞蟻一個忙,畫出小正方形向上平移5格后的圖。一學生出來投影展評。
4、請你再幫幫小螞蟻:畫出大正方形向左平移5格后的圖。
(1)先想想你打算怎樣畫。
(2)畫法指導:先確定好每個點平移后的位置,再把每個點按原來的樣子連接起來。
(3)學生獨立動手畫一畫,投影評價。
【設計意圖:引入故事情節,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親手去移一移,再一次落實讓學生感知平移的過程。通過判斷物體向哪個方向平移了幾格和動手畫一畫,鞏固理解平移的方向和距離,發展學生的平面空間變換觀念。】
四、拓展應用,課外延伸。
1、小小設計師:請你幫老師一個忙,為這間洗手間設計一扇合適的門。已知:馬桶離門30厘米 ,門寬50厘米,你會選擇平移門,還是旋轉門?
指名說想法和理由。
2、今天老師給你們介紹一個世界奇跡上海音樂廳的平移。(播放上海音樂廳平移66.4米的新聞錄像。)
【設計意圖:喚醒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合理利用平移和旋轉的知識解決問題。體驗學習數學的重要價值。】
3、欣賞生活中平移和旋轉的美(課件配樂展示)。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和欣賞數學的美,初步滲透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把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外,實現可持續性的數學學習。】
五、自我評價,總結內化。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覺得自己學得怎么樣?
【設計意圖:為學生創設一個反思和回顧的平臺,讓學生學會把握知識的要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在傾聽中反思教學目標的達成程度,為今后改進課堂教學獲取更多的信息。】
【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09-20
《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02-26
平移和旋轉的教學設計01-10
數學《平移和旋轉》的教學設計04-04
旋轉和平移教學設計03-01
《平移與旋轉》教學設計03-16
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公開課例子02-22
《平移與旋轉》教學設計范文03-26
《平移與旋轉》教學設計與反思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