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物質的量優秀教學設計

時間:2024-09-30 05:17:38 澤舜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物質的量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1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物質的量優秀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物質的量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1篇)

  物質的量優秀教學設計 篇1

  一、 教材分析

  1. 本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選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化學1(必修)第一章第二節《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第一課時。本節教材是在學習了“物質的量”的基礎上引入的新的表示物質組成的物理量,通過本節的探究既懂得了 “物質的量”這個新物理量的應用,又在初中化學的基礎上擴充對物質組成表示方法的認識,提高化學計算能力,同時為電解質溶液,中和滴定的學習奠定基礎。

  2. 教學內容

  本課題共包括三大內容:物質的量,阿伏加德羅常數,物質的量、阿伏加德羅常數與粒子數存在的關系。本節課的內容都是新的理論知識,同學們第一次接觸物質的量這個新物理量,所以本節課的重點是物質的量、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概念,單位以及應用。

  3. 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掌握物質的量、摩爾和摩爾質量的概念;掌握物質的量、物質的微粒數、物質的質量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對知識的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演繹推理、歸納推理、邏輯推理和運用化學知識進行計算的能力

  ⑵ 過程與方法:通過舉例分析和總結,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概念的透徹理解,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4.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分析】從達到本課題教學目標的重要內容,以及和本單元《從實驗中學化學》中心內容的聯系來看,《物質的量》這一內容的重點,可以確定為“物質的量的概念及單位”“ 物質的量、阿伏加德羅常數與粒子數之間的關系”和有關知識的應用。

  【教學難點分析】從學生的接受能力、已有的知識與技能水平來看,教學的難點應該是“通過舉例分析總結得出物質的量、阿伏加德羅常數這些新概念及如何應用” 。由于高一學生化學科學意識還比較缺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限,同時《物質的量》是純理論性的知識。要使學生感興趣、完全理解物質的量這一個新的化學概念,需要多聯系生活,通過舉例,把理論性知識生活化,并引導學生回想以前所學知識,通過例比的方法來學習本節課知識,從而加深理解和記憶。

  為了突破重點和難點,避免單一的授課方式,教師應該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教學。

 、庞螒。通過學生數粉筆的活動,調動課堂氣氛,同時為接下來的課題的引入做準備。

 、瀑|疑。游戲后,對游戲結果提出質疑,結合生活分析,引入物質的量的概念。

 、欠治隹偨Y。在“物質的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按“提出問題——結合生活的能力,運用已學知識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二、 學情學法分析

 、 學情分析

  ⑴ 學生起點能力分析

  物質的量是一個新的化學概念,比較抽象,以高一學生的已有化學知識和科學素養,要完全理解,并懂得運用比較困難。把化學與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從生活中去挖掘化學知識,并能運用已學知識,通過對比來理解記憶新知識。

 、 學生“認知方式”分析

  學生理解能力基本沒問題,但是處理信息能力及對信息的加工能力,整合知識,運用知識等能力較差,因而在此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這些能力的培養。

 、 學法分析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而學生是主體,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要教學生怎樣去學,是學生動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 思——敢思會思

  學生在課堂上要敢于思考,積極配合教師,改變“被動”、“灌輸式”的學習方式,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的理念,這樣,即活躍了思維活動,又使學生體會到思考的必要與快樂。

 、 探索——發現問題

  對生活中的一些例子進行分析,發現生活中的化學,用化學知識來解決生活問題。

 、 回顧對比——舉一反三

  本節教材是理論知識,通過回顧已學知識,再對比引入新知識,能更好的理解記憶新概念。

  三、 教學方法

  本節課主要以講述教學法為主,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從生活實際中發現和提出問題,學生通過自己觀察和思考去認知新知識,“發現”得出結論和規律性知識。從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探索發現的能力。

  通過舉例,讓學生從生活中的例子發現化學問題,引導學生用化學知識解決問題。同時引導學生回顧已學知識,類比的方式來學習理解新概念。

  綜上所述,可依據“創設情景——提出問題——引導探究——得出結論——回顧對比——加深理解——提問——學會應用”

  物質的量優秀教學設計 篇2

  一、教材分析

  《物質的量》是人教版化學必修1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鈉和氯》第三節內容。本節內容在學生學習鈉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后,建立宏觀物質與微觀粒子間的聯系,可以幫助我們從定量的角度認識物質及其變化。其中“配置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為學生必做實驗。

  二、學情分析

  對于定量認識物質及化學變化,學生初中學習過基于質量的化學方程式計算,并且掌握情況較好。所以當學生接觸“物質的量”這樣一個相對比較抽象的學科概念,是比較難主動使用的。所以教學過程,應該突出物質的量及相關概念的使用過程,在使用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物質的量及相關概念的的建立,確實為化學研究鏈接微觀和宏觀,提供了便捷的途徑。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并理解物質的量、摩爾概念的內涵,使學生初步了解物質的量的物理意義和阿伏加德羅常數,使學生初步掌握用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描述微觀粒子的量,學生初步掌握微粒數與物質的量之間的換算。

  2.能基于物質的量認識物質組成及其化學變化,運用物質的量、摩爾質量、氣體摩爾體積、物質的量濃度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簡單計算。

  3.認識物質的量在化學定量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能結合實驗或生產、生活中的實際數據,并應用物質的量計算物質的組成和物質轉化過程中的質量關系。

  四、教學重點

  1.“物質的量”的物理意義,對“物質的量”、“摩爾”、“阿伏加德羅常數”名稱和符號,以及他們之間的基本關系。

  2. 了解物質的量及其相關物理量的涵義和應用,體會定量研究對化學科學的重要作用。

  五、教學難點

  “物質的量”的物理意義,對“物質的量”、“摩爾”、“阿伏加德羅常數”名稱和符號,以及他們之間的基本關系。

  六、教學過程

 。ㄒ唬┉h節一 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

  [任務1]教師引導:討論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學生活動:

 。1)通過對化學方程式定量意義的討論,發現化學方程式既能定量地討論質量關系,也能夠定量地討論個數關系,而且個數關系要更加簡潔。

 。2)發現微粒數量太大,直接表述微粒數量不便于計算;

  (3)類比生活中用“堆量”處理較大個數的經驗,提出微粒個數的“堆”概念。

  [任務2]教師引導:如何設計“堆”的個數便于化學計算。

  學生活動:利用國際單位制的定義,嘗試計算,在計算中發現這樣的“堆量”設計,讓每一“堆”微粒的質量剛好等于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原子質量。

  [任務3]教師引導:明確物質的量、阿伏伽德羅車常數、摩爾質量等概念的定義。

  學生活動:

 。1)延續之前關于“堆量”討論的思路,嘗試理解物質的量概念及阿伏伽德羅常數相關規定的目的。

 。2)通過實踐計算,熟悉相關概念的關系和計算方式。

 。ǘ┉h節二 氣體摩爾體積

  [任務1]教師引導:引導學生關注到電解水實驗中氫氣氧氣體積比與物質的量比之間的關系。

  學生活動:

 。1)明確電解水實驗中氫氣氧氣體積比與物質的量比剛好相等,提出。

  (2)提出“條件相同時,物質的量相同的氫氣與氧氣,它們的體積也是相同的”的猜想;

 。3)利用教師所給數據,完成對猜想的驗證。

  [任務2]教師引導:給出1mol不同固體、不同液體體積的數據,引導學生思考影響單位物質的量體積的影響因素,及氣體物質的特點。

  學生活動:

 。1)通過對比和計算,發現不同固體、不同液體單位物質的量體積不相同,而只有氣體在相同條件下單位物質的量的體積相同。

  (2)從微觀角度分析影響單位物質的量物質體積的因素,找到對于氣體,微粒之間的距離是遠大于微粒本身大小,是影響體積的'主要因素;

  [任務3]教師引導:明確摩爾體積的概念,分析專門討論氣體摩爾體積的價值。

  學生活動:建立摩爾體積的概念,明確相同條件下任何氣體的摩爾體積相等,宏觀上的氣體的體積比可以直接反應微觀上氣體微粒的個數關系。

 。ㄈ┉h節三 物質的量濃度

  [任務1]教師引導:回顧物質的量相關概念之間的關系。討論對于溶液,如何建立溶質物質的量和溶液體積的關系。

  學生活動:

 。1)回顧之前所學知識,明確物質的量相關概念的內涵和計算方式。

 。2)根據老師對于溶液問題所提出的計算要求,設計物質的量濃度概念。

  [任務2]教師引導:以精度為切入點,討論如何配置0.100mol/L的NaCl溶液。

  學生活動:

 。1)明確教師所提精度要求,反思已知實驗器材不能滿足精度要求;

 。2)在明確教師要求的前提下,設計出“大肚”“細頸”的容量瓶;

 。3)結合容量瓶的精度要求,明確使用容量瓶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任務3]教師引導:引導學生設計配置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完成操作流程。

  學生活動:

  (1)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設計操作流程,并明確操作的注意事項;

  (2)主動設計“燒杯中溶解在轉移至容量瓶中”“多次洗滌轉移至容量瓶中”等為實現實驗精度的“特殊操作”,并理解每步操作的目標以及不進行該操作的造成的誤差;

  (3)兩人一組完整完成實驗操作。

  物質的量優秀教學設計 篇3

  知識點和新大綱要求:

 。1)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C)

 。2)摩爾質量(B)

 。3)氣體摩爾體積(B)

 。4)物質的量的濃度(C)

  (5)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應用(C)

  一、有關概念(1課時)

  1.物質的量

 。1)概念:表示物質所含微粒數目多少的物理量

 。2)符號:

  (3)單位:mol

  2.摩爾

  (1)概念: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單位,每1mol物質含有阿伏加德羅常數個結構微粒。

 。2)符號:mol

 。3)說明:

 、佼斆枋鑫镔|的物質的.量(使用摩爾)時,必須指明物質微粒的名稱,不能是宏觀物質名稱

 、诔R姷奈⒂^粒子有:分子、原子、離子、電子、質子、中子或它們特定的組合

 、郛斢行┪镔|的微觀粒子只有一種時,可以省略其名稱

  3.阿伏加德羅常數

  (1)含義:實驗測定12g12C中碳原子的個數

 。2)符號:NA

  (3)單位:個/mol

 。4)說明:

 、貼A的基準是12g碳-12中的原子個數

  ②12C不僅是摩爾的基準對象,而且還是相對原子質量的基準

 、跱A是一個實驗值,現階段常取6.02×1023作計算

 、芤⒁釴A與6.02×1023的區別

  4.摩爾質量

 。1)概念: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的質量

 。2)符號:

 。3)單位:g·mol-1

  (4)說明:

  ①使用范圍:A.任何一種微觀粒子

  B.無論是否純凈

  C.無論物質的狀態

 、谂c式量的比較:

 、叟c1mol物質的質量的比較:

  5.氣體摩爾體積

  (1)概念: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的體積

  (2)符號:

 。3)單位:L·mol-1

 。4)標準狀況下的氣體摩爾體積

 、贅藴薁顩r:0℃、1atm即1.01×105Pa

  ②理想氣體:A.不計大小但計質量

  B.不計分子間的相互作用

  ③標準狀況下的氣體摩爾體積:約22.4L·mol-1

 。5)影響物質體積大小的因素:

 、贅嫵晌镔|的微粒的大小(物質的本性)

 、诮Y構微粒之間距離的大。囟扰c壓強來共同決定)

 、劢Y構微粒的多少(物質的量的大。

  6.物質的量濃度

 。1)概念:用單位體積的溶液中溶解溶質的物質的量的多少來表示溶液的濃度

 。2)符號:

 。3)單位:mol·L-1

  (4)說明:

 、傥镔|的量濃度是溶液的體積濃度

 、谌芤褐械娜苜|既可以為純凈物又可以為混合物,還可以是指某種離子或分子

  物質的量優秀教學設計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內容是在學習物質的量濃度之后學習配置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實驗課,此實驗在高中乃至高校實驗教學中都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因為在實際應用非常重要,因此學生必須掌握此實驗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基于此,本教學設計就應本著學生學會實驗操作為目的,想方設法的讓學生學會實驗操作步驟并注意細節問題;诖吮竟澱n的教學環節分為兩大部分,一、視頻演示。二、實地操作。教師應該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大膽的嘗試,總結和實驗,在實驗中體會怎樣操作和體會實驗的快樂。為此設計以下目標和重難點突破方法。

  二、三維目標:

 。ㄒ唬 知識目標

  1、掌握容量瓶的使用及注意事項。

  2、正確地理解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基礎上,學會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配制操作方法及各步的注意事項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耳聽、目看、書寫、腦思的協調能力。

  2、培養學生運用化學知識進行計算的能力,培養實驗操作技能。

 。ㄈ┣楦心繕

  1、通過對實驗的實地操作,培養學生嚴謹、認真對待科學實驗的品質。

  2、通過分組實驗,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與人合作的優秀品質,并通過實驗操作體會獲得成就的快樂。

  三、重點:掌握容量瓶的使用及注意事項。學會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配制操作方法。

  四、難點: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配制操作方法注意事項。

  五、重點突破方法:根據有效學習思想和教學應面向全體學生素質提高,采用視頻觀法達

  到初步掌握容量瓶的使用及溶液配制操作步驟學習,然后進行實地演練進一步鞏固容量瓶使用和配制溶液的方法,實地體會實驗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以使之深刻。

  六、教學方法:以學案-導學教學法為指導,讓學生上課有據可依。細節中采用視頻觀看、討論總結、自學閱讀、實驗實地操作、小組間自評互評、合作學習、快樂學習等教學方法。

  七、學習方法:自學閱讀法、觀察法、實驗操作法、互評自評法、合作學習法。

  八、導學過程:

  【復習回顧】溶液的概念: 一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中形成的均一穩定混合物。

  質量分數: 單位質量的溶液中含有溶質的質量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

  一定質量分數溶液的配制方法:

  一、計算;

  二、取固體和溶劑

  三、溶解。

  【問題導入】:即將收獲:如何才能配制一定物的量濃度溶液?我們將以配制100ml1.00mol/L的NaCl溶液為例獲取知識和實驗的快樂?

  【學生活動1】:請認真觀看視頻容量配的使用,討論總結容量瓶使用情況。

  二、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

 。ㄒ唬┤萘科康氖褂眉白⒁馐马

  1、用途:用來配制一定體積、準確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長頸平底細口磨口瓶。

  2、規格:

  50mL 100mL 250mL 1000mL

  容量瓶上標注的內容: 溫度 ,容量 , 刻度線 。

  選用:與所配溶液體積相等或大于所配溶液體積。

  3、使用:

 。1) 檢漏 :檢查是否漏水。方法:注入少量自來水,蓋好瓶塞,將瓶外水珠拭凈,用左手按住瓶塞,右手手指頂住瓶底邊緣,倒立半分鐘左右,觀察瓶塞周圍是否有水滲出,如果不漏,將瓶直立,把瓶塞旋轉約180°再倒立過來試一次,如不漏水即可使用。

  (2) 洗滌 :用自來水、蒸餾水依次分別洗滌2-3次。待用。

  【學生活動2】:自學閱讀容量瓶使用注意事項。

  4、注意事項:

  (1)不能溶解固體或稀釋濃溶液,更不能作反應容器。

 。2)讀數:眼睛視線與刻度線呈水平,溶液凹液面的最低處和刻度線相切。加入水過多,則配制過程失敗,不能用吸管再將溶液從容量瓶中吸出到刻度。

 。3)搖勻后,發現液面低于刻線,不能再補加蒸餾水。

  因為用膠頭滴管加入蒸餾水定容到液面正好與刻線相切時,溶液體積恰好為容量瓶的標定容量。搖勻后,豎直容量瓶時會出現液面低于刻線,這是因為 有極少量的液體沾在瓶塞或磨口處。所以搖勻以后不需要再補加蒸餾水。

  (4) 容量瓶不能用來保存溶液,特別是堿性溶液,配好的溶液需轉移到試劑瓶中保存。

  【學生活動3】:請自學認真閱讀課本16頁,并認真觀看視頻配制100ml1.00mol/L的NaCl溶液,回答配制溶液所需儀器,并使用簡單幾個字概括各步驟內容。

  (二)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配制

  1、實驗儀器及用品:托盤天平、稱量紙、燒杯、玻璃棒、容量瓶、膠頭滴管、試劑瓶。

  藥品:固體氯化鈉、蒸餾水。

  2、步驟概括:計算、稱量、溶解、轉移、洗滌、定容、搖勻、保存。

  【學生活動4】:根據視頻內容及案例中提示,分組配制100ml1.00mol/L的

  NaCl溶液。學生總結收獲。

  案例:配制100ml1.00mol/L的NaCl溶液。

  ⑴ 計算:

  n(NaCl)=c(NaCl)·V[NaCl(aq)]=0.1L×1.0mol/L=0.1mol

  m(NaCl)=n(NaCl) ·M(NaCl)=0.1mol×58.5g/mol=5.85g

  ⑵ 稱量:用托盤天平稱。蝍Cl固體溶質的質量5.9 g

 、 溶解:將溶質倒入小燒杯,加入適量的水攪拌溶解,冷卻致室溫

 、 轉移:將上述溶液轉入指定容積的容量瓶。

 、 洗滌:用蒸餾水洗滌小燒杯和玻璃棒2—3次,將洗滌液一并注入容量瓶。

 、 定容:在容量瓶中繼續加水至距刻度線1—2cm處,改用膠頭滴管滴加至刻度(液體凹液面最低處與刻度線相切)。

  ⑺ 搖勻:把定容好的容量瓶瓶塞塞緊,用食指頂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轉和搖動幾次,混合均勻。

  (8)保存。

  【實驗所獲】:總 結:

  一算二稱三溶解;四轉五洗六定溶;

  七搖然后八保存;溶解勿碰燒杯壁;

  轉移需在刻線下;定溶平視要相切 ;

  上下顛倒來搖勻;配制溶液要記牢。

  【學生課后完成】

  3.誤差分析(所配溶液中溶質的實際濃度與理論濃度的比較)

  ⑴ 稱量時所用砝碼生銹。( )

  ⑵ 將燒杯中的溶液轉移至容量瓶后,未對燒杯進行蕩洗。( )

 、 定容時,俯視(或仰視)容量瓶刻度線。( )

  仰視讀數、本來到刻度線卻以為沒到 俯視讀數時到達刻度線卻以為超過了

 、 固體溶解或濃溶液稀釋時有散熱,溶液未冷卻即轉移到容量瓶中進行定容。( )

  ⑸ 將燒杯中的溶液轉移到容量瓶內時,不慎將液體灑到容量瓶外。( )

 、 將定容后的溶液搖勻后,靜置,發現液面低于刻度線,用滴管加少量水使液面重新恢復至與刻度線相平。( )

 、 定容時,液面不小心超過了刻度線,并用滴管將超出的部分吸去。( )

 。8)其它情況下可能引起的誤差,應由同學們在實驗研究中補充、總結。

  板書

  一、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

 。ㄒ唬┤萘科康氖褂眉白⒁馐马

  (二)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配制

  1、實驗儀器:

  2、步驟概括:

  計算、稱量、溶解、轉移及洗滌、定容、搖勻、保存

  物質的量優秀教學設計 篇5

  知識目標:

  1.使學生了解摩爾質量的概念。了解摩爾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之間的關系。

  2.使學生了解物質的量、摩爾質量、物質的質量之間的關系。掌握有關概念的計算。

  3.進一步加深理解鞏固物質的量和摩爾的概念。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并通過計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運用、鞏固概念。

  情感目標:

  使學生認識到微觀和宏觀的相互轉化是研究化學的科學方法之一。培養學生尊重科學的思想。

  強調解題規范化,單位使用準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摩爾質量的概念和相關計算

  教學難點:

  摩爾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之間的關系

  教學方法:

  探究式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什么是物質的量?什么是摩爾?它們的使用范圍是什么?

  [回答]物質的量是表示物質所含粒子多少的物理量,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單位。每摩爾物質都含有阿伏加德羅常數個粒子,阿伏加德羅常數的近似值為。物質的量和摩爾都只適用于微觀粒子,不能用于宏觀物體。在使用物質的量時應該用化學式指明粒子的種類。

  [引言]既然物質的量是聯系微觀粒子和宏觀物質的橋梁,那么如何通過物質的量求出物質的質量呢?也就是說1mol物質的質量到底有多大呢?我們先填寫下面的表格,看是否可以從這些數據中得出有用的結論。粒子符號

  物質的式量

  每個粒子的質量(g/個)

  1摩爾物質含有的粒子數(個)

  1摩爾物質質量(g)

  [答案]C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1mol碳原子含有個碳原子,1mol碳原子的質量為個。同理Fe的相對原子質量是56,1mol鐵原子含個鐵原子,是56g。的相對分子質量是98,1mol硫酸含個硫酸分子,是98g。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8,1mol水含個水分子,質量是18g。電子質量過于微小,因此失去或得到電子的質量可忽略不計,所以的式量是23。1mol鈉離子含有個鈉離子,是23g。的式量為17。1mol氫氧根離子含個氫氧根離子,是17g。

  [學生思考]由以上計算結果可得出什么規律?

  [結論]①1mol任何原子的質量在數值上等于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1mol任何分子的質量在數值上等于這種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

  ③1mol任何離子的質量在數值上等于這種離子的式量。

  (此處還可以用其他方法引入得出結論。例如:通過推導得出

  [講解]因為任何一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以12C的1/12為標準所得的比值。所以,1mol任何原子的質量比,就等于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比。由此我們可求出x值和y值。

  計算得出x=16gy=32g

  [得出結論]1mol任何原子的質量,若以克為單位,在數值上等于其相對原子質量。那么由原子構成的分子,1mol分子的質量應該在數值上等于其相對分子質量。而對于離子,由于電子的質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計。因此1mol任何離子的質量在數值上等于這種離子的式量。)

  [板書]二、摩爾質量

  1.1mol物質質量

  1mol任何粒子或物質的質量是以克為單位,在數值上都與該粒子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相等。

  [討論]為什么1mol任何物質質量在數值上等于該物質的式量?

  [分析]相對原子質量是以質量的1/12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的比值。如氧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6。一個碳原子的質量跟一個氧原子的質量之比是12:16,因1mol碳原子與1mol氧原子含有的原子數相等,都約為,所以1摩爾碳原子質量跟1摩爾氧原子質量之比也應該是12:16。1mol碳原子質量是12g,那么1mol氧原子質量就是16g,同理1mol任何原子的質量就是以克為單位,數值上等于該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對于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由于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相對分子質量是各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因此1mol任何分子的質量就是以克為單位,數值上等于該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離子是通過原子失去或得到電子形成的,電子質量微小,可忽略不計,所以1mol任何離子的質量在數值上等于該離子的式量。根據以上分析得出1mol任何物質的質量,以克為單位,數值上等于該物質的式量。

  [投影]課堂練習

  1.填寫下列空白

  (1)原子質量是克

  (2)分子質量是克

  (3)分子質量是克

  (4)離子質量是克

  (5)離子質量是克

  (6)質量是克

  [回答]原子是64g;分子是32g;分子是44g;離子為35.5g;離子是23g;質量為58.5g。

  [設問]能否說一說什么是摩爾質量?它的單位是什么?數值怎樣確定?

  我們將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做摩爾質量。也就是說物質的摩爾質量是該物質的質量與該物質的量之比。摩爾質量的符號是M,常用的單位為g/mol或kg/mol。

  [板書]2.摩爾質量

  (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做摩爾質量。符號M。

  (2)單位:g/mol或kg/mol。

  (3)數值:等于物質或粒子的式量。

  [投影]課堂練習

  2.回答下列問題

  (1)的摩爾質量是多少?

  (2)的摩爾質量是多少?

  回答:(1);

  [投影]課堂練習

  3.下列物質各多少克?含粒子數多少個?

  回答:(1)質量是1800g,含有個分子。

  (2)質量是1.7g,含個

  4.下列物質的物質的.量是多少?含有多少個粒子?

  (1)90g水(2)56g氮氣

  [回答](1)90g水物質的量為5mol,含個分子

  (2)56g氮氣物質的量為2mol,含個分子

  [設問]通過以上練習,能不能總結出物質的質量、物質的量、摩爾質量三者間的關系?

  [回答]物質的摩爾質量是該物質的質量與該物質的量之比。

  [講述]根據物質的質量和摩爾質量可求出物質的量,反之根據物質的量和摩爾質量也可求出物質的質量。

  [板書]三、關于物質的量的計算

  (-)依據

  [板書]1.準確掌握物質的量、摩爾、摩爾質量等概念。

  2.掌握好有關物質的質量(m)、物質的量(n)和粒子數(N)之間的關系。

  (二)類型

  1.物質的質量、物質的量和粒子數之間的相互換算。

  [投影]例1的物質的量是多少?

  [分析]我們可以通過的相對分子質量,得知的摩爾質量。然后利用關系式計算出的物質的量。

  解:的相對分子質量為98,摩爾質量為。

  答:的物質的量為0.25mol

  [投影]例2中含有和的物質的量各是多少?

  [分析]的電離方程式為:

  從的電離方程式中我們可以看出,可以電離出和。

  我們可以利用的關系,首先計算出的物質的量,然后再計算出和的物質的量。

  解: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42,摩爾質量為。

  則的物質的量為1mol,的物質的量為0.5mol。

  答:中含有的物質的量為1mol,的物質的量為0.5mol。

  [講述]通過以上例題,明確了解這類型題的步驟和方法。在今后的計算中應該注意解題規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投影]練習1.中,氧元素的質量是多少克?

  [分析]氧元素是所有氧原子的總稱。由已知條件可先求出的物質的量,再根據如下關系:求出氧原子的物質的量,進而求出氧元素的質量。

  參考答案:中,氧元素的質量是12.8g。

  [投影]練習2.含有個分子的物質,其質量為0.7g,求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

  [分析]根據所給粒子數和阿伏加德羅常數,首先求出物質的量,再根據已有的質量和物質的量求摩爾質量,因為物質的摩爾質量在數值上等于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所以通過求算出摩爾質量即可知道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

  參考答案: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是28。

  [板書]2.不同物質中,某粒子數相當的計算

  [投影]例3多少克硫酸所含的分子數與3.65g10%鹽酸所含的分子數相等。

  分析:要滿足二者分子數相等,只要滿足二者的物質的量相等即可。

  解:設質量為的硫酸所含分子數與3.65g10%鹽酸所含分子數相等。

  (硫酸)(鹽酸)

  答:0.98克硫酸所含的分子數與3.65g10%鹽酸所含分子數相等。

  [講述]解此類型題的思路是:找準不同物質間的物質的量關系,然后列方程求解。

  [投影]課堂檢測題

  中所含的原子數與多少克中所含的離子個數相等?

  (參考答案:)

  板書設計

  二、摩爾質量

  1.1mol物質的質量

  1mol任何粒子或物質的質量是以克為單位,在數值上都與該粒子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相等。

  2.摩爾質量

  (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做摩爾質量,符號M。

  (2)單位:g/mol或kg/mol

  (3)數值:等于物質或粒子的式量

  符號表示:

  三、關于物質的量的計算

  (-)依據

  1.準確掌握物質的量、摩爾、摩爾質量等概念。

  2.掌握好有關物質質量(m)、物質的量(n)和粒子數(N)之間的關系。

  (二)類型

  1.物質的質量,物質的量和粒子數之間的相互換算。

  2.不同物質中,某粒子數相當的計算。

  物質的量優秀教學設計 篇6

  一. 教學背景分析

  根據《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所確定的“內容標準”,在必修課程的6個主題中,《化學實驗基礎》是必修課程的核心。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要讓學生學好化學首先要學生了解化學的這一特征并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去學習化學。物質的量作為化學基本概念學習。物質的量是學生在前面學習了化學實驗基本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的新概念,為以后物質的量濃度配制,化學計算的學習作了鋪墊。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物質的量”這個物理量及其單位摩爾;

  2、初步學會“物質的量、微粒數”之間的相互轉化。

  3、了解引進摩爾這一單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涵義。

  過程與方法

  1、學會用類比的方法從熟悉、具體的概念入手來認識未知、抽象的概念。

  2、學會選用合適的集合概念來計量物質。

  3、學會從化學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抽象出解決該問題的數學本質,并將其進一步應用到化學問題的解決中。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驗引入“物質的'量”的概念在化學研究、學習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培養學生演繹推理、歸納推理和運用化學知識進行計算的能力。

  三、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物質的量的概念;物質的量和微粒數之間的相互轉化。

  教學難點:物質的量的概念。

  四、教學方法:實例引入,逐步抽象,揭示實質,清晰脈絡關系,結合練習。

  物質的量優秀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使學生理解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會運用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進行簡單的計算;學會配制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能力培養:從概念的應用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科學思想:通過概念的學習和溶液的配制,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自然科學的思想。

  科學品質:培養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學習興趣以及嚴謹求實的學習態度。

  科學方法:通過實驗的教學培養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現象,發現問題的本質以及獨立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

  重點、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

  教具準備:容量瓶、天平、量筒、燒杯、膠頭滴管、玻璃棒、試劑瓶、藥匙、投影儀、膽礬

  教學方法:設疑、啟發、實驗、講解等。

  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新課】

  我們在初中學習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應用這種表示溶液濃度的方法,可以計算一定質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質的質量。但是,很多化學反應都在溶液中進行,對于溶液我們通常不稱其質量,而是量它的體積。同時,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物質的量相互間有一定的關系:

  例如:2NaOH~H2SO4

  2mol∶1mol

  在化學反應的溶液中如何體現出溶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呢?

  【講述】初中時學習過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在使用時有很多不方便之處。溶質如果是固體物質,還可以稱量,如果是氣體或液體,稱量它的質量就很不方便。至于溶液的質量就更不好稱量,實驗室常用量筒來量液體的體積。

  【設問】能否用所量出的溶液的體積來表示溶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呢?

  【過渡】知道一定體積的溶液里含有多少摩溶質,運算起來很方便。通常我們取溶液的體積為1L。而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就是使用溶液的體積,用升做單位。

  【板書】

  【設問】溶質的量在溶液中用什么表示呢?

  【板書】 一、物質的量濃度

  單位通常是用mol/L表示。

  【講述】(1)溶液體積為1升,而不是溶劑體積是1升;

  (2)溶質是物質的量表示,而不是用摩爾質量表示。

  【投影】課堂練習

  1.用5molNaOH配成500mL溶液,其濃度為___mol/L,取5mL該溶液,其濃度為___mol/L。

  【設問】如何應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計算?

  【設問】5mL與500mL的NaOH溶液,它們所含的溶質的物質的量(或質量)相等嗎?你能舉出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嗎?

  【投影】課堂練習

  2.從1L1mol/LNaCl溶液中,分別取出100mL、10mL和1mL溶液,它們的物質的量濃度是否相等?所含溶質各是多少克?

  【過渡】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是生產上和科學實驗上常用的一種表示溶液組成的重要方法。因此,我們要學會配制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板書】二、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

  例:配制100mL0.5mol/L的CuSO4溶液。

  【設問】配制溶液的第一步首先應知道什么?

  【板書】1.計算

  【設問】⑴實驗室中只存在膽礬晶體,我們可以來計算出所需的溶質的質量,那么如何計算出需要膽礬的質量?⑵若所取溶質為液體,應如何取?

  【板書】2.稱量

  【設問】用托盤天平來稱量固體藥品應注意哪些?

  【演示】稱量12.5g膽礬晶體。

  【設問】若稱量有腐蝕性的物質,例如:NaOH能否放在紙上稱量?應如何稱量?

  【講述】我們配制溶液用的主要儀器之一是容量瓶。容量瓶是配制準確濃度溶液的儀器,它上邊標有溫度和體積。

  【設問】⑴容量瓶上邊標有溫度和體積說明了什么?

  ⑵能否用容量瓶來溶解固體物質?

  【板書】3.溶解

  【設問】根據我們前面所學的知識,溶解固體物質應在哪兒溶解?用到哪些儀器?在溶解過程中還應注意哪些問題?

  【演示實驗】用小燒杯加水溶解12.5g膽礬,并用玻璃棒攪拌。

  【設問】溶質溶解后是否可馬上放到容量瓶中呢?

  【講述】把溶解好的溶液冷卻后,從小燒杯轉移到100mL的容量瓶里。

  【板書】4.轉移

  【講述】把小燒杯里的溶液往容量瓶中轉移,由于容量瓶的.瓶口較細,為避免溶液灑出,用玻璃棒引流。

  【演示】把小燒杯里的溶液沿玻璃棒轉移到容量瓶中。

  【設問】燒杯和玻璃棒是否需要處理?應如何處理?

  【講述】為保證溶質盡可能全部轉移到容量瓶中,應該用蒸餾水洗滌燒杯和玻璃棒二、三次。

  【板書】5.洗滌

  【講述】當往容量瓶里加蒸餾水時,距刻度線2~3cm處停止,為避免加水的體積過多,改用膠頭滴管加蒸餾水到刻度線,這個操作叫做定容。

  【板書】6.定容

  【設問】定容時如果不小心水加多了,可否用膠頭滴管取出多余的溶液呢?

  【講述】所以,定容失敗,只好重新做。定容時還要注意凹液面下緣和刻度線相切,眼睛視線與刻度線呈水

  平,不能俯視或仰視,否則,都會造成誤差。最后把容量瓶瓶塞塞緊,把容量瓶倒轉過來搖動多次,使溶液混合均勻叫做搖勻。

  【板書】7.搖勻

  【設問】容量瓶搖勻的操作具有特殊性,那么應如何操作呢?

  【演示】搖勻后,再把配好的溶液倒入試劑瓶中,蓋上瓶塞,貼上標簽。

  【設問】在溶液配制過程中哪些操作可能引起溶液濃度的誤差?定容時若俯視或仰視刻度線,對溶液的濃度有何影響?

  【小結】①物質的量濃度與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樣,都是用來表示溶液組成的,但在應用中物質的量濃度有很多方便之處。

  單位是mol/L。

 、谂渲莆镔|的量濃度溶液的操作步驟:計算、稱量(或量取)、溶解、轉移、洗滌、定容、搖勻、裝瓶貼簽。

  【作業】課本第61頁,第1題⑴⑸⑹,第⒊題⑵⑶。

  【隨堂檢測】(1)配制200mL0.1mol/L的NaCl溶液,需NaCl的質量為多少克?

  (2)欲配制1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250mL,完成下列步驟:

  ①用天平稱取氫氧化鈉固體___g。

  ②將稱好氫氧化鈉固體放入___中加___蒸餾水將其溶解,待___后,將溶液沿___移入___mL的容量瓶中。

  ③用少量蒸餾水沖洗___次,將沖洗液移入___中,在操作過程中不能損失點滴液體,否則會使溶液的濃度偏___(低或高)。

 、芟蛉萘科績燃铀量潭染___時,改用___小心加水至溶液凹液面與刻度線相切,若加水超過刻度線,會造成溶液濃度偏___,應該___。

 、葑詈笊w好瓶蓋___,將配好的溶液移入___中并貼好標簽。

  物質的量優秀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初步學會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能力目標: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德育目標: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嚴謹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初步學會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難點:正確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及誤差分析

  教學過程

  一、投影: 溶質的質量分數 物質的量濃度

  異:

  1、溶質: 以質量表示 以物質的量表示

  溶液: 以質量表示 以體積表示

  2、單位: 1摩/升

  同: 都表示溶質和溶液的相對比值

  提問:如何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講解:以配制0.05mol/L的溶液250mL為例,講解有關儀器和步驟以及注

  意事項。

  二、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1、儀器:容量瓶、天平、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

  2、過程:

 。1) 準備工作:檢漏

  (2)操作步驟: 計算—稱量—溶解—轉移—洗滌—定容—搖勻

  (3)結束工作:存放,整理清洗

  三、誤差分析

  依據公式 C=n/V 造成濃度誤差的原因可由n或V引起。造成n的.誤差可由⑴稱量⑵轉移洗滌造成V的誤差可由⑴俯視或仰視造成,⑵未冷卻等

  例如:

  稱量時,砝碼有油污或生銹

  稱量時,藥品與砝碼顛倒

  量取液體時,量筒內壁上有水

  稱 NaOH固體時,把 NaOH放在紙上

  量取濃鹽酸、動作太慢

  溶解或稀釋溶質的小燒杯未用蒸餾水洗滌

  容量瓶未干燥

  攪拌或移液時,有溶液飛濺出來

  定容時,俯視刻度線

  搖勻后,液面低于刻度線

  四、討論

  國外教材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方法,請評價。

  例題:

  1、溶液配制:

  欲配制 1000 mL 濃度為 012 mol·L—1 的 NaOH 溶液,需要的儀器是 ( )

  請選擇配制過程所必須的操作,按操作先后順序編號,為( )

  1)用適量蒸餾水洗滌燒杯2~3次,洗滌液也注入容量瓶,使混合均勻。

  2)用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使溶液凹液面與刻度相切。

  3)在托盤天平上先稱取潔凈干燥燒杯的質量后稱。 )g NaOH

  4)將容量瓶瓶塞蓋緊,反復搖勻。

  5)向燒杯中加適量蒸餾水,用玻璃棒攪拌,使其溶解,并使其恢復室溫。

  6)將溶液沿玻璃棒注入( )mL 容量瓶。

  2、要配制濃度約為2mol·L—1 NaOH溶液100mL,下面的操作正確的是 (填代號)。

  A 稱取8g NaOH固體,放入250mL燒杯中,用100mL量筒量 100mL蒸餾水,加入燒杯中,同時不斷攪拌至固體溶解

  B 稱取8g NaOH固體,放入100mL量筒中,邊攪拌,邊慢慢加入蒸餾水,待固體完全溶解后用蒸餾水稀釋100mL

  C 稱取8g NaOH固體,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適量蒸餾水,振蕩容量瓶使固體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蓋好瓶塞,反復搖勻

  D 用100mL量筒量取 40mL 5mol·L—1NaOH溶液,倒入250mL燒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60mL蒸餾水,不斷攪拌,慢慢倒入燒杯中

  練習:略

  物質的量優秀教學設計 篇9

  知識目標

  進一步鞏固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

  使學生初步學會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方法。

  能力目標

  通過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動手實驗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實驗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作風。

  教學重點:

  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教學方法:

  啟發式

  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物質的量濃度是表示溶液濃度的一種重要的方法,在學習了概念之后,今天我們學習如何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方法。

  板書:

  二、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

  例如:配制500L0.1l/LNa2CO3溶液。

  提問:配制的第一步要做什么?

  板書:1.計算

  學生計算,教師加以訂正。

  提問:知道了質量如果取固體?如果是液體呢?

  板書:2.稱量

  提問:天平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演示:用托盤天平稱量無水碳酸鈉。

  設問:如果需要配制氫氧化鈉溶液,如果稱量其固體?

  講述:配制用的主要儀器――容量瓶。讓學生觀察容量瓶,注意有體積、溫度和刻度線。介紹其規格,如何檢驗是否漏水及其使用方法。(此處也可以播放動畫“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中的相關部分。

  板書:3.溶解

  提問:溶解能夠在容量瓶中進行嗎?

  演示:在燒杯中溶解固體,用玻璃棒攪拌加速溶解。邊演示邊講解注意事項:溶解時不能加入太多的水;攪拌時玻璃棒不能碰燒杯壁;不能把玻璃棒直接放在實驗臺上;待溶液冷卻后,再轉移到容量瓶中,因此第四步是轉移。

  板書:4.轉移

  講述:由于容量瓶瓶頸很細,為了避免溶液灑落,應用玻璃棒引流。

  演示:把燒杯中的溶液轉移到容量瓶中

  提問:燒杯和玻璃棒上殘留的液體應如何處理?

  板書:5.洗滌

  演示:洗滌2~3次,每次的洗滌液也轉移到容量瓶中。邊演示邊講解注意事項。提示:如果用量筒量取液體藥品,量筒不必洗滌。因為這是量筒的“自然殘留液”,若洗滌后轉移到容量瓶中會導致所配溶液濃度偏高。但是使用量筒時應注意選擇的量筒與量取液體的`體積相匹配。

  板書:6.定容

  演示: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餾水,據刻度線2~3c時停止。改用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至刻度線。

  提問:若水加多了,超過了刻度線,如何處理?定容后的溶液各處的濃度一樣嗎?

  板書:7.搖勻

  演示:把容量瓶倒轉和搖動數次,使得溶液混合均勻。

  提問:此時溶液的液面不再與刻度線相切,如何處理?需要再加入蒸餾水嗎?

  不能再加入蒸餾水,因為定容時體積一定,搖勻后,液面低于刻度線是因為少量液體沾在瓶塞或磨口處。

  講述:由于容量瓶不能長期存放溶液,因此應將配好的溶液裝入試劑瓶中,貼好標簽,注明溶液名稱和濃度。

  板書:8.裝瓶貼簽

  演示:將配好的溶液裝入試劑瓶中,貼好標簽。

  小結: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方法,進行誤差分析。

  微機演示: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課堂練習:

  1. 用98%的濃硫酸( =1.84g/c3) 配制250L10l/L的稀硫酸。用量筒量取_____L濃硫酸,把_______緩緩注入到__________中,并用__________不斷攪拌,待溶液_______后,將溶液沿著玻璃棒移入_________中,用少量蒸餾水洗滌_________和_______2~3次,將洗滌液移入_____中,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餾水至刻度線___________時,改用________小心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于刻度線相切,最后蓋好瓶塞_________,將配好的溶液轉移到_________中并貼好標簽。

  2. 在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實驗中,下列操作對所配得溶液無影響的是(寫序號) ;會使所配溶液的濃度偏大的是 ;會使所配溶液的濃度偏小的是 。

 。1)在燒杯中溶解溶質,攪拌時不慎濺出少量溶液;

 。2)未將洗滌燒杯內壁的溶液轉移入容量瓶;

 。3)容量瓶中所配的溶液液面未到刻度線便停止加水;

 。4)將配得的溶液從容量瓶轉移到干燥、潔凈的試劑瓶中時,有少量濺出;

 。5)將燒杯中溶液轉移到容量瓶之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餾水;

 。6)將容量瓶中液面將達到刻度線時,俯視刻度線和液面。

  物質的量優秀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使學生理解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讓學生會運用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進行簡單的計算并學會配制物質的量濃度的方法和技能。

  能力培養目標

  從概念的應用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科學思想目標

  通過對物質的量濃度概念的學習和溶液的配制,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自然科學的思想。

  科學品質目標

  培養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學習興趣以及嚴謹求實的學習態度。

  科學方法目標

  通過實驗的教學培養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現象,發現問題的本質以及獨立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

  重點,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物質的量濃度的配制

  教具準備:

  容量瓶、天平、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試劑瓶、藥匙、小黑板、氯化鈉

  教學方法:

  設疑、啟發、實驗、講解等

  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新課]

  初中化學課中我們已經學過溶質的質量分數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是指溶液中溶質質量占溶液質量的百分數,我們都知道,它不涉及溶液的體積。但是,化工生產和科學實驗中往往是量取溶液的體積,而很少稱量溶液的質量。此外,在進行有關化學反應計算時,利用前幾節課所學的物質的量計算很方便。所以,我們很有必要引入一種新的表示溶液濃度的方法———只要我們量取一定體積的溶液,就可知道所取溶液中含有多少摩爾的物質。根據這個設想,人們就找到了“物質的量濃度”這種新的表示溶液濃度的方法。這種方法可用單位體積溶液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所以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物質的量濃度。

  [講述]

  首先,我想和大家一起完成課本23頁的活動探究小實驗。課本中給出的是配制0.5L,0.2molNaCl溶液,在做實驗之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種新的儀器。大家看,我手里拿的是容量瓶,先介紹它的構造:容量瓶是細頸、梨行的平底玻璃瓶,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

  容量瓶上標有溫度和容積,瓶頸處標有刻度線,表示在所指溫度下,瓶內液體的凹液面與容量瓶頸部的刻度線相切時,溶液體積恰好與瓶上標注的體積相等

  容量瓶的規格實驗室里常用的容量瓶有100ml,200ml,500ml,1000ml

  容量瓶突出的特點:

  1常用于配制一定體積的濃度準確的溶液

  2是一種精確量器

  3不能用于溶解或稀釋,也不能用于保存溶液,即配制好的溶液要立即轉移到細口試劑瓶中。

  為了避免溶質在溶解或稀釋時因吸熱、放熱而影響容量瓶的容積,溶質應該首先在燒杯中溶解或稀釋,待溶液溫度達到室溫后,再將其轉移至容量瓶中。

  介紹完了儀器后,我們再回到實驗中。

  [設問]同學們想一想,配制溶液的第一步應該做什么?

  [學生]計算所需溶質的量

  [板書] 1計算

  [講述]好,我們來一起計算一下所需NaCl的質量,由前幾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0.2molNaCl的質量為0。2molx58.5g/mol=11.7g我們已經算出NaCl的質量為11.7g,那么我們用什么來稱取NaCl的質量呢?

  [學生]托盤天平

  [板書] 2稱量

  [講述]對,因此第2步就應是用托盤天平稱取NaCl11.7g

  [講述]我們在初中已經學會了它的使用,今天我請一位同學來稱量一下,看看同學們對托盤天平的使用是否掌握。

  請一位同學上講臺稱量(在同學稱量時老師邊說托盤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項)大家再想想,如果溶質是液體,它用什么來量。

  [學生]量筒。

  [講述]對,如果所取的溶質為液體時我們應用量筒來量取。稱量好之后,我們將它倒入燒杯中加蒸餾水溶解(大家注意一下,因為我們今天所配制的溶液為500ml,所以所加水不能超過500ml

  [板書] 3溶解

  [演示]溶解過程

  [設問]溶質溶解后能否馬上轉入容量瓶中呢?

  [講述]是的,不能。因為我剛才給大家介紹了容量瓶的使用注意事項,容量瓶上標有溫度,為了避免溶質在溶解或稀釋時因吸熱,放熱而影響容量瓶的容積,應待恢復室溫后轉移至容量瓶。

  [板書] 4轉移

  [講述]把小燒杯里的溶液往容量瓶中轉移時應注意,由于容量瓶的瓶口較細,為了避免溶液灑出,應用玻璃棒引流

  [演示]把小燒杯里的溶液沿玻璃棒轉移至容量瓶中

  [設問]大家再想一想,現在這個燒杯和玻璃棒是否需要處理?

  [講述]目的是為保證溶質盡可能的全部轉移至容量瓶中,我們應用蒸餾水洗滌玻璃棒和小燒杯2——3次。將洗滌后的溶液全部轉移到容量瓶中

  [板書] 5洗滌(目的是盡可能將溶質全部轉移到容量瓶)

  [講述]當往容量瓶中加蒸餾水距刻度線1——2CM處應停止,為避免加水的體積過多,應改用膠頭滴管加至刻度線,這個操作叫做定容。

  [板書] 6定容(目的是確保向容量瓶中加水不超過瓶頸上的刻度線)

  [演示]定容

  [設問]定容時如果不小心水加多了,能否用膠頭滴管取出多余的溶液呢?

  [講述]不能,因為此時溶液中溶劑便多,溶液濃度低于所要配制的溶液的濃度,所以,定容失敗了,只好重來。在定容時還要注意凹液面下緣和刻度線相切,眼睛視線與刻度線呈水平,切忌俯視或仰視。

  [演示]定容完后,應把容量瓶瓶塞塞上,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復反轉,使溶液混合均勻,這一過程叫搖勻

  [板書] 7搖勻

  [演示]最后,我們將已配好的溶液倒入試劑瓶,貼上標簽

  [板書] 8貼標簽

  [設問]定容時俯視或仰視刻度線,對溶液的濃度有何影響?

  [講述]俯視刻度偏小濃度偏大

  仰視刻度偏大濃度偏小

  [講述]配制完溶液后,我們再回到課前我給大家所提出的新的表示溶液濃度的方法———物質的量濃度,它是用單位體積溶液所含的溶質的物質的量表示,例如,上述實驗所配制的溶液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為,也就是說,1L這樣的溶液里含有0.4molNaCl,所以溶液的組成可表示為0.4mol/l。像這樣,以單位體積溶液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質B的物質的量濃度。用表示,常用的單位為由定義可知,在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中,溶質B的物質的量、溶液的體積和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之間存在以下關系

  [板書]物質的量濃度=溶質的物質的量/溶液的體積

  [講述]大家注意一下,這里分母上是溶液體積,而不是溶劑體積。分子上是用物質的量表示,而不是摩爾質量。為了鞏固一下概念,我們來做道練習題。

  [小黑板]用5molNaOH配成500ml溶液,其濃度為________mol/l,取5ml該溶液,其濃度_______mol/l

  物質的量優秀教學設計 篇11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理解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含義;初步學會物質的量、微粒數和阿伏加德羅常數之間的簡單計算。

  2、通過對物質的量的概念的理解,體會定量研究的方法對研究和學習化學的重要作用;通過物質的.量、微粒數和阿伏加德羅常數間的簡單計算,運用和鞏固概念,提高化學計算能力。

  3、通過概念的構建和公式推導計算,形成相信科學、尊重科學、依靠科學的思想,養成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及不斷進取、創新的優良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物質的量及其單位、阿伏加德羅常數;物質的量、微粒數和阿伏加德羅常數的計算。

  【難點】

  理解物質的量含義、阿伏加德羅常數的靈活運用。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提問】日常生活中,我們買米、買面,如何購買?家里蓋房子,建筑高樓大廈,如何買石子、沙子呢?學生很自然地會回答論斤買米,論袋買面,石子、沙子等用噸計。為什么不買一粒米、一顆石子呢?學生很自然會說米粒質量太小,不易稱量,只有大量的米粒,才方便稱量。

  【教師過渡】在化學變化中,原子、分子等微觀粒子按一定的比例定量地進行化學反應,但我們只能從宏觀上測量其質量、體積等,無法一個一個地進行稱量。怎樣將微觀的粒子數目與宏觀的物質的質量聯系起來,來研究分子、原子或離子所進行的化學反應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新的衡量物質的物理量。

  環節二:觀察計算,學習新知識

  1、物質的量

  【教師展示】水與水的微觀構成示意圖。

  【教師提問】怎樣才能既科學又方便地知道一定量的水中含有多少個水分子呢?

  【教師過渡】建立一個橋梁,把多個微粒當作一個整體來計量,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新的物理量—物質的量。

  【教師講解】生活中相對較小的物體常用許多個體的集合作為一個整體來表示,比如去超市買米,常用“斤”或“千克”來表示米的多少。對于肉眼看不見的微觀粒子,用“個”描述物質的粒子的數目非常的不方便。因此用“摩爾”作為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來源于拉丁文moles,原意是大量和堆積!澳枴眒ol描述許多微粒集合的單位,它可以計量所有微觀粒子。

  2、阿伏加德羅常數

  【教師總結】題目中的表示容易產生分歧,需要注意在使用摩爾表示物質的量時,應該用化學式指明粒子的種類。應該如何問,如何回答呢?

  【學生討論】1mol氫氣分子中有2mol氫原子。

  環節三:回顧新知識,小結作業

  小結:學生回顧表述本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

【物質的量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常見的量教學設計06-07

基本營養物質的教學設計07-07

《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的課程教學設計10-18

蟬教學設計優秀教學設計04-05

優秀教學設計02-24

掌聲教學設計 《掌聲》教學設計優秀07-16

(優秀)《村居》教學設計優秀09-21

《軍神》教學設計優秀(優秀)08-22

慈母情深教學設計,優秀獲獎教學設計04-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朔州市| 澜沧| 龙门县| 侯马市| 枣庄市| 广南县| 泗阳县| 马鞍山市| 钟山县| 和田市| 延庆县| 阳原县| 温州市| 庆元县| 宿迁市| 关岭| 克东县| 青冈县| 新绛县| 邢台市| 武山县| 越西县| 伊川县| 昌邑市| 苏尼特左旗| 枣阳市| 宜阳县| 曲沃县| 正安县| 商城县| 通化市| 库尔勒市| 大荔县| 鹤山市| 宁安市| 南投市| 开江县| 凤阳县| 宜兰市| 广东省| 晋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