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教學設計
導語: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的思品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參考。
思品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提高環境適應能力的意義,掌握提高環境適應能力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環境適應能力
3、愿意并且喜歡接觸新的生活環境,接納新同學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環境適應能力
教學難點:了解提高環境適應能力的意義,掌握提高環境適應能力的方法
教法學法:自主、合作、交流
教具準備:校園平面圖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明標(《政治導學》第3頁“問題導學”)
(這一環節意在引導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問題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教師也可自己設置問題或其它形式導入。問題導學起一個導入作用,如果馬上解決不了,教師可強調學生別著急,帶著這些問題學習本站內容。)
心理學家將幾只小貓放進一間背景全是豎線條的生活空間里,讓它們自由自在地生活了一段時間,然后又將它們放進一間全是橫線條的生活空間里,結果這幾只小貓東倒西歪,總也站不穩。
上述實驗反映了什么問題?對于這一問題你是如何認識的?你覺得我們進入
七年級后應如何盡快融入新的環境中?
二、自學質疑
。ㄟ@一環節,通過幾個問題的設計,一一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材內容。體現了課標要求中的培養學生的環境適應能力。教師可放心讓學生自主地學習,注意提示學生記錄自學中的難點。學生可能在“如何適應新環境”的第3點:“要有積極的.心理狀態”這一點難突破,教師可引導學生從班級開學初期學生的各種表現加以引導。)
教材導讀
(1)、閱讀教材“思想驛站”中的內容(第3頁)及第4頁第1自然段,想一想,自己在新的學校里有什么新的打算和愿望?擺在我們面前的第一個任務是什么?所有優秀中學生的共同經驗是什么?思考我們為什么要主動適應新的學校環境?
(2)、閱讀教材中“環境適應能力”的知識鏈接,以及學校環境的小字內容(第4頁),了解學校環境的內容。填寫教材第5頁中的校訓及含義與理解,繪制校園平面圖,談談我眼里的新學校。
。3)、閱讀教材中的小字部分和“各抒己見”(第7頁),思考應如何理解“人既會受環境影響,也能改變和塑造環境”這句話。并就校園設施維護提出自己的建議。
。4)、閱讀教材中的文字,從愛護校園環境、凈化校園風氣等方面,談談自己能為學校做些什么,你為班級制定的文明公約是什么。
。5)通過學習,你知道該如何適應新環境嗎?
三、合作交流
(此環節通過小組交流、合作探究,使學生完成學習目標要求。教師注意巡視,及時發現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問題,以便教師點撥,突破難點。注意在此環節中的學生評價。)
請四人小組先嘗試解決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要求:①提出自己學習中的問題和小組同學交流。②注意傾聽別人的發言。③討論中及時記錄自己的收獲和感受。)
四、展示點撥
(這一環節通過小組展示,教師補充點撥,突破教學重難點。教師結合小組合作交流及展示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加以點撥。)
各小組選出代表在全班進行展示分享小組合作中的問題。(教師有針對性地予以點撥。)
教師點撥:“教材導讀”2、3
、、要完成2小題,教師應要求學生提前觀察校園,了解學校的物理環境與人文環境,了解本校的校訓,詢問有關人士了解校訓的含義。(這一任務要求學生課前準備)
、凇⑷思葧墉h境影響,也能改變和塑造環境。通過列舉自身受環境影響養成好習慣之外,也說說自己為學校的環境建設做了些什么,如:愛護花草樹木、自覺撿拾垃圾、使用文明用語,遵守校規校紀等。
五、達標檢測
。ㄟ@一環節三類試題層層遞進,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類試題教師也可選擇中考題,以便與中考接軌。)
1、基礎反思
完成《新課程問題解決導學方案》第5頁的基礎反思題
2、能力提升
完成《新課程問題解決導學方案》第6頁的能力提升題
3、創新實踐
完成《新課程問題解決導學方案》第6頁的創新實踐題
六、小結反思
(這一環節旨在讓學生通過知識框架整體把握本節課的知識點。教師可與同學共同完成這一任務。之后學生寫出學后記,教師寫出教后記。)
請同學們概括自己本節課學習的收獲與問題,以便和同學、老師分享。
【思品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人教版思品教學設計01-17
小學思品有毅力教學設計03-18
《我是參與者》思品教學設計01-30
小學思品課《誠實守信》教學設計02-07
關于九年級思品的教學設計03-26
一年級思品教學設計01-22
品社教學設計02-07
靜夜思教學設計05-07
《靜夜思》的教學設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