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易木蘭詩教學設計
劉易木蘭詩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古代勞動人民勇敢樂觀的愛國精神和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2、學習本文詳細得當的敘事方法,領會故事情節曲折,富于戲劇性,充滿傳奇色彩的特點。
教學重點:
1、復述故事
2、理解木蘭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現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學習北朝樂府民歌語言精練、豐富多彩、靈活多變的特點。 課時安排:
教學設計:
一、課前三分鐘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有沒有聽說過古代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故事?千百年來,這位花木蘭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的形象,成為中國婦女學習的榜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北朝民歌《木蘭詩》。《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樂府詩集》所載“梁鼓角橫吹曲” 為主,是當時北方民歌一種在馬上演奏的軍樂,因為樂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橫吹曲”。《木蘭詩》則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三、朗讀指導
1、請一學生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讀音
2、老師范讀,做到標準正確
3、優生范讀
4、自讀體會
5、抽查朗讀
四、疏通大意
1、學生自己疏通字詞含義,有不明白的問老師,準備復述這首詩的故事情節。
2、抽查三個學生復述
3、老師評價糾正
注:復述故事指導:復述故事情節不必像翻譯那樣,要求字字落實,復述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來敘述,必要時還可以增加一些細節描寫。人稱上可用第三人稱。
五、研討賞析
1、提問;文章開頭寫木蘭的停機嘆息已木蘭為什么要停機嘆息,她想到什么?表現了木蘭的什么性格?
木蘭看到皇上征兵的文告,上面每卷都有父親的名字。木蘭既考慮到父老弟幼,無人從軍的困難,又考慮到天子征兵是為保家衛國的大計,于是毅然女扮男裝替父從軍,表現她深明大義、勇敢、堅強的性格。
2、提問:這首詩在敘事的詳略上有什么特點?為什么這樣安排?
詳寫從軍緣由、出征想家、辭官還鄉、會見親人;略寫十年戰斗生涯和出征前的準備。因為詩歌緊扣“木蘭是女郎”的性格特征安排詳略,對能表現中心思想的材料詳寫。
3、提問:第5自然段寫木蘭辭官還家,運用哪些修辭手法,表現木蘭的什么情操?
運用夸張,寫木蘭功勞之大,天子賞賜之多,木蘭辭官不就,表現她不圖功名利祿,向往和平的勞動生活的高尚情操。
4、提問:這首詩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這首詩通過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故事,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勞動生活的向往。
六、小結
《木蘭詩》這首敘事詩塑造了花木蘭這個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個云鬢花黃的少女,又是一個金戈鐵馬的戰士。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她挺身而出,馳騁沙場,立下汗馬功勞。得勝歸來之后,她又謝絕官,返回家園,重新從事和平勞動。她愛親人也愛國家,把對國家對親人的責任感融合在一起。木蘭的形象,集中體現出中華民族的勤勞、善良機智、勇敢、剛毅、淳樸的優秀品質。 這首詩在敘事上有詳有略,對木蘭從軍緣由、戀別、辭官和還家寫得比較詳細,淋漓盡致地寫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對出征前的準備和軍旅生活則寫得比較簡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僅有六句,詳略得當,是這首詩寫作上的一個顯著特點。
七、作業
1、課后練習二、三題。
2、默寫。
3、抄寫生字詞。
板書設計: 10 木蘭詩
故事情節:一、代父從軍、踏上征途。 (詳寫)
二、奔赴前線,十年征戰。 (略寫)
三、還朝辭官,家人團聚。 (詳寫)
四、吟唱比喻,贊美木蘭。 (略寫)
木蘭形象:勤勞、善良、淳樸、謹慎 (女兒情懷)
機智、勇敢、剛毅、忠孝兩全(英雄氣概)
【劉易木蘭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木蘭詩的教學設計07-20
木蘭詩教學設計07-21
改寫《木蘭詩》教學設計03-21
木蘭詩的教學設計素材07-21
木蘭詩優秀教學設計07-23
《木蘭詩》語文教學設計03-30
木蘭詩教學設計15篇02-24
木蘭詩的互文教學設計07-21
木蘭詩教學設計ppt課件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