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時間與速度》教學設計
《路程、時間與速度》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路程、時間與速度,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材第53頁 例5
【教學目標】
1.理解速度的含義,并會寫、會讀。
2.理解和掌握路程、時間與速度三者之間的數量關系。
3.提高學生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在學習中感知數學來源于生活,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并培養合作與交流意識。
【學情分析】
《路程、時間與速度》是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內容。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具備了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計算能力,能獨立解答求每分鐘行多少米的應用題,在已有的生活實踐中,經歷了初步感知路程、時間、速度的生活經驗,能模糊地感覺到它們之間可能存在的一定關系,這些知識、能力及經驗為學生掌握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建構行程問題中的數量關系模型,解決相應的`應用題提供了前提條件,并為以后學習較復雜的行程問題奠定了基礎。
【教學重點】讓學生理解和掌握行程問題中速度、時間、路程三個數量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速度”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談話
2.議一議:笑笑和淘氣走路上學用的時間:6分鐘、8分鐘,他們兩人誰走得快呢?
3.算一算,比一比
繼續出示420米、640米,(板書:路程)現在,你能準確地比較出誰快誰慢了嗎?
4.匯報反饋:笑笑快。
5.初步理解“速度”含義,引出“速度”一詞。
6.揭示課題:路程、時間與速度
二、激活內需,目標導學
1.看到這個課題,你想學習“路程、時間與速度”什么方面的知識?
2.出示學習目標
三、理解速度含義,構建路程、時間與速度的關系
1.寫法、讀法教學:70米/分,讀作70米每分;80米/分,讀作80米每分
2.構建三者之間的關系:路程÷時間=速度
3.練一練:
(1)一輛自行車2小時行駛16千米,自行車的速度是 。
(2)國產小型飛機6分鐘飛行了48千米,飛機的速度是 。
(3)神州七號飛船在太空5秒飛行了40千米,飛船的速度是 。
4.設置沖突,引發問題,進一步體會速度的含義
(1)它們的速度都是8千米,難道它們的速度相同?你有什么想法?
(2)小結:速度不是獨立存在的東西,不但要看路程還要看時間,它與路程和時間有關系,速度單位是由路程單位和時間單位復合而成的。
5.速度概念提練,概括
(1)小組交流:看了這幾個速度,你能概括地說說什么叫速度嗎?
(2)學生歸納,教師小結:物體每小時、每分鐘、每秒……行的路程,叫做速度。每小時、每分鐘、每秒……叫做單位時間。
四、聯系實際,體驗生活中速度的快慢
依次出示一組圖片,引導感受速度的快慢。
1.劉翔8.5米/秒
2.動物界的獵豹30米/秒
3.自然界的自然現象:雷電,聲音的傳播速度340米/秒,光的傳播速度30 0000千米/秒
五、解決實際問題,完善數量關系的構建
1.先出示圖片,認識限速標記。
2.再出示文字:張叔叔駕車經過這一路段時,想花2小時行完140千米。你想對張叔叔說些什么?那你建議張叔叔按( )的速度行駛。
3.同學們給出了合理的速度,那么我們按這個速度來解決兩個問題
(1)照這樣的速度,3小時能行多少千米?
(2)照這樣的速度,300千米的路程張叔叔需要開幾小時?
要求列式,解答,并說出數量關系式
六、閱讀課本第53頁的內容。
七、全課總結:
1.今天學習了什么知識?
2.你有什么收獲?
八、綜合運用,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問題:鎮政府與北團中小的距離大約是1500米。今天早上,吳老師7:30分從北團鎮政府出發,以100/分的速度趕往北團中小上課。我能在7:50分到達學校嗎?
板書設計:
路程、時間與速度
每分鐘行的路程
笑笑:420÷6=70米/秒 讀作:70米每秒
淘氣:640÷8=80米/秒 讀作:80米每秒
路程÷時間=速度
路程÷速度=時間
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時間與速度》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路程、時間與速度教學設計02-27
《速度時間和路程》教學設計11-19
高中物理速度教學設計02-08
《時間賽跑》教學設計03-17
時間的計算教學設計02-07
時間與數學的教學設計03-22
《時間的腳印》教學設計02-18
認識時間教學設計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