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乘法分配律》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義,概括出這個定律。
2.引導學生經歷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過程,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3.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并滲透通過現象看本質和變中不變的思想 。培養學生觀察、推理、比較、遷移、抽象概括等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義,并歸納出定律。
教學難點:抓住等號左右兩邊算式的特征和聯系,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二、 新授
1、 初步感知
看圖,列出綜合算式。
交流:教師板書65×5+45×5 (65+45)×5
猜一猜:這兩種方法的計算結果會怎么樣?
算一算,證明猜想。
用 “=”連接。
2、 類比展開。
問:假如我們要選擇另外兩種服裝,買的數量都是2件、3件或4件,你還能用兩種方法來求一共要付的錢嗎?
出示填空形式:買___和___,一共要付多少元?
交流。得到幾組等式,并板書。
發現規律。舉例驗證。
3、 體驗感悟,得出規律,書寫公式。
三、 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1
2.出示:橫著看,哪兩個算式的得數是相等的?用“=”連接。
(3+4)×5 3×5+4×5
3×17+3×5 3×(17+5)
74×(20+1) 74×20+74
40×50+50×90 40×(50+90)
3.出示第3 題。
這是一個長方形的菜地,請你用兩種方法算出這塊菜地的周長。指名板演。
問:這兩種算法有什么聯系?符合什么規律?
5.出示第4題。
出示第一組(1)64×8+36×8 (64+36)×8
比比誰算得快。
出示第2組:(2)25×4+25×10 25×(4+10)
補充第3組:(3)15×17+15×83 15×(17+83)
4.出示例題圖
改第一個問題,5件夾克衫比5條褲子貴多少元?
讓學生獨立解答。匯報交流。(得到兩種解法,板書)
現在你對乘法分配律有什么新的認識嗎?(a-b)×c=a×c-b×c。
【小學數學《乘法分配律》教學設計及反思】相關文章:
乘法分配律教學設計03-31
乘法分配律教學設計通用04-24
小學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01-07
《乘法分配律》優秀教學設計與評析范文(精選16篇)05-16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與反思06-16
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01-07
四年級《乘法分配律》教學設計06-30
小學乘法口訣教學設計07-16
“乘法估算”教學設計11-19
《乘法估算》教學設計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