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時間:2024-08-28 16:01:2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分數的產生和其它數學知識一樣是由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實際中產生的。

  2、使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單位“1”的含義及分子、分母的含義。

  3、培養學生形象思維,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4、使學生受到初步的辨證唯物主義觀念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與難點】讓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是本節課的重點,講清單位“1”的含義是本節課的難點。

  【教具準備】電腦軟件一套。

  【學具準備】長方形紙片2張、每組一個信封里面裝有一張圓形、正方形紙片,4個蘋果圖片,6個玩具熊貓圖片。

  【教學過程】

  課前互動:同學們,我們已經見過面了,同學們怎樣稱呼我(黃老師),同學們真有禮貌!今天能與咱的同學度過愉快的40分鐘,老師真是高興,同學們高興嗎?有沒有信心?好!我們可以上課了嗎?上課!(同學們好)

  (一)談話導入,初步概括分數的意義。

  1、分數的產生

  (1)師:我發現咱們班有幾個同學的個兒特別高,瞧,這位同學都快趕上老師的身高了,“你能告訴老師,你有多高嗎?”

  (1米55厘米或1.55米).

  (2)師:是夠高的,老師真羨慕你,小小年紀就長這么高,咱們班上有剛剛1米高的嗎?(沒有)有沒有2米高的嗎?有3米高的嗎?(沒有)

  (3)師:請同學們想一想,你們的身高能用整米數表示嗎?(不能)

  (4)是啊,大自然是千姿百態的,我們的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同學們剛才碰到的問題,以前的人們也碰到過。實際生活中,人們在進行測量和計算時往往不能得到整數的結果,為了適應這種實際的需要,于是人們就發明創造了分數。

  (板書:分數)

  2、創設情境,引發問題

  (1)師:課件出示:

  老師要把一張紙分給4個同學

  師:為什么不公平?(沒有平均分)

  師:要想公平就必須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2)師:課件出示一張平均分好的紙(右圖所示)

  師問:這樣分公平嗎?為什么?每份的大小是多少?

  2、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1/4)

  A、認識分數1/4的相關概念(分子、分母、分數線)

  師:其中的一份用分數怎么表示?

  生: 1/4.(師板書同時讓學生認識分數1/4的相關概念)

  B、指出其中的2份、3份各是多少?

  師:那其中的2份、3份各是多少?(指著這張紙上的圖形)

  生:2/4、3/4。

  3、初步概括分數的意義: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

  師:這些分數都是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

  (二)師生互動,整體感知,理解單位“1”的概念,概括分數的'意義。

  1、把單個物體看作單位“1”,并在生活中舉例。(出示課件)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些物體,它們各自都可以看成是一個整體。

  2、把多個物體看作單位“1”,并在生活中舉例。(做游戲)

  師:大家看,老師手里拿著什么?(出示一個蘋果)

  生:一個蘋果。

  師:一個蘋果我們用自然數“1”來表示,兩個蘋果你還能用自然數“1”來表示嗎?(出示兩個蘋果)

  生:-------

  師:非常好!這位同學換了一種眼光,他用“雙”(對)做單位,兩個蘋果也可以用“1”表示,老師要感謝他,為同學們開啟了另一扇思維的大門。

  師:四個蘋果呢?50個蘋果呢?

  生:一組----一盤-------一箱

  師:通過剛才的小游戲我們發現,自然數“1”不僅可以表示1個,還可以表示多個。其實我們是把2個、4個----看作了一個整體。

  3、利用身邊的材料,創造一個你喜歡的分數,并說說是怎么來的。

  創造分數,感悟分數的意義

  師:說到分數,我們不陌生吧?那我們一起來創造一個分數怎么樣?(師演示把兩個蘋果平均分的過程)這一份怎么表示?

  生:1/2

  師:嗯,很好,剛才我們一起創造了一個分數,你能不能也來創造一些分數!

  生:能。

  師:好!今天咱們就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來創造分數,如何進行呢?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出示:請同學們動手動腦來創造分數

  1、每人利用你們課桌上的材料任選一種,先分一分,再畫一畫(涂一涂)創造出一個分數。

  2、小組內互相說說你是怎樣得到這個分數的。

  師:知道怎么做了嗎?那我們就開始吧!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發現合適的分數讓學生展示)

  師:好了,大家都完成了嗎?我們請這個小組來把他們創造的分數給大家介紹介紹。如果有不完整的地方其他同學可以補充,咱們在座各位同學也要給以評價,好嗎?

  生:(上臺展示并介紹)

  (師注意展示不同的分數,介紹是把什么平均分的,一份是誰的幾分之幾,生生評價,師生、生生互動)

  師:其他小組還有不同的分數嗎?給大家介紹一下。

  同學們,瞧!這是我們經過動手動腦自己創造出的分數,多么了不起呀!(手指分數及圖片)剛才我們在創造這些分數的時候,是把什么平均分的?

  生:1個圓,1個正方形,1條線段,4個蘋果,6只熊貓-----

  師:1個圓,1個正方形我們可以把它稱為什么?(一個物體,師同時板書)

  師:1條線段,我們又可以把它稱為什么?(一個計量單位,師同時板書)

  師:4個蘋果,6只熊貓我們可以他們稱為什么?(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師同時板書)

  我們在表示不同分數的時候,是把這些(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看做了一個整體來平均分的,這個整體我們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板書)

  師:單位“1”可以指什么?

  生: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許多物體等等。

  單位“1”可以指一個物體比如一個圓-----還可以指一個計量單位比如一條線段-------還可以指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比如4個蘋果-----

  師:單位“1”還可以指什么?

  生回答

  師:通過舉例,同學們發現單位“1”可以指一個,還可以指多個。

  (手指分數及圖)剛才我們創造了這么多的分數,那么到底什么叫分數?小組內試著說說。

  師:誰來給大家說說你的想法?

  生1: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取其中的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生2:---------

  生3:----------

  (師注意引導“單位1”“平均分”“若干份”“表示這樣的幾份”)

  師:請同學們再來試著說說什么叫做分數。(生說,師板書)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這就是分數的意義。(板書課題)

  師:我發現咱們班的同學真得很棒,不僅創造了分數,還總結出了分數的意義。我們已經知道分數是由分子、分母、分數線組成的。那么分數中的分母表示什么,分子表示什么?

  生:分母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分子表示有這樣的幾份。

  師:同學們,看這個分數表示什么?(例3/4)

  生:------

  4、(游戲)理解單位“1”不同,所以同是一個1/5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

  師:大家學得累了,接下來我們做一個游戲,好么?

  (出示粉筆盒)猜一猜有幾支粉筆?

  如果拿出一支,拿出了全部的1/5,猜一猜盒子原有幾支粉筆?

  如果拿出兩支,拿出了全部的1/5,猜一猜盒子原有幾支粉筆?

  師:請同桌兩人,一人拿6枚棋子,一人拿8枚棋子,準備好了嗎?請你們都拿出全部的1/2。

  生行動----

  師:誰能說說是幾枚嗎?同樣都是1/2,為什么表示的數量不同?

  生回答(因為單位“1”不同,所以同是一個1/2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

  師:請同學們拿出你的學具,12枚棋子,準備好了嗎?

  請你拿出全部的1/2,是幾枚?請你拿出全部的1/3,是幾枚?

  請你拿出全部的1/4,是幾枚?

  師:同樣是取一份,為什么卻是不同的數量?

  生回答(同一個整體,因為平均分的份數不同,所以每一份的數量就不同)

  師:(指1/2、1/3、1/4)根據分數的意義,你能說說這幾個分數所表示的意義嗎?(學生回答)

  師:你能結合這幾個分數說一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嗎?生:在一個分數中,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數,分子表示有這樣的多少份。

  [反思: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意義之后,讓學生由抽象回到具體,結合具體的分數解釋意義,能深化學生對分數意義的認識。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進一步感悟了分子、分母的意義。]

  (三)、鞏固反饋,深化理解

  拿出我們的手來做個游戲,師:請你拿出一只手的五分之一

  一只手的五分之三一雙手的五分之三

  師:把一雙手分成5份,一份是多少?

  生:2個。

  師:那么3/5是多少?

  生:6個。

  (四)、課外拓展,開放練習,發散思維。

  老師先說。(請兩位同學站起來),這兩位同學的人數是小組人數的2/8,屏幕出示:這兩位同學的人數是__________人數的_____________。

  這兩位同學的人數是__________人數的_____________。

  [說明:讓學生的思維發散出去,有助于深化理解分數的意義,有助于他們創造性思維火花的閃現,有助于把課內的學習興趣延伸到課外。]

  (五)、全課小結,這節課大家有什么收獲?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于分數還有很多很多的知識哪!同學們課下繼續去學習、去探究吧!”(教師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了下節課。)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2

  一、教學內容:

  青島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材第67-69頁。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單位的含義。

  2、通過分數意義的學習,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學生體會到分數就在我們身邊,運用分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認識單位“1”和概括分數的意義

  四、設計理念:

  本課的教學設計注重學生的認知規律,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做數學中體驗分數的價值,激發學習的興趣,培養良好的數感。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為了比較完整的建立起分數的概念,利用學生已有對分數的初步認識已有的知識為基礎,提供平臺讓學生舉例說明分數的含義,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主動獲取知識,找到把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平均分與把一個物體平均分之間的內在聯系,抽象概括出分數的意義,并強調了單位“1”的概念,揭示了分數表示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五、教具準備:

  課件、圓形紙片、正方形紙片、卡紙。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師:有4只猴子,它們摘了8個桃子,需要平均分著吃,你覺得怎么分?每只猴子分到多少個?

  2、師:后來,它們又得到一個大西瓜,也需要平均分著吃,應該怎么分?每只猴子分到多少個?

  3、引出1/4這個分數。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單位“1”。

  (1)動手操作。

  師:如果用圖表示1/4,可能你們每人會有不同的表示方法,現在請你動手利用手中的小紙片通過折一折、畫一畫來表示1/4。學生先分小組合作,后匯報展示成果。

  (2)師投影出示圖片。(P61頁下方的香蕉圖和面包圖)

  師:投影片上的這些圖,你能在每一幅圖上表示出它的1/4嗎?學生先小組內交流,再集體反饋。

  A:把4根香蕉看作一個整體,一根香蕉是這個整體的1/4。

  B:把8個面包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兩個面包是這個整體的1/4。

  (3)概括總結。

  師:剛才同學們在表示1/4的過程中,有什么發現嗎?

  學生甲:都是把物體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一份。

  學生乙:我發現有的是把1個圖形平均分,有的是把一把香蕉、8個面包平均分。

  師:一個圖形比較好理解,我們把它稱為一個物體,那么4根香蕉8個面包是由許多單個物體組成的,我們稱作一些物體。一個物體,一些物體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一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

  (4)舉例。

  師:對于這個整體,你還能想出其他的例子嗎?

  學生:這個整體還可以是一個蘋果、一盒粉筆、一個班級的`學生人數、全校學生數、全中國人口、全世界人口等。

  2、概括分數意義。

  (1)概括意義。

  師:通過上面的學習,同學們對于單位“1”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可以表示一個物體、也可以表示一些物體。整體“1 ”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剛才同學們舉了很多分數的例子,那么到底什么是分數,你能嘗試用文字描述一下嗎?

  先引導學生交流:把“誰”平均分?它表示的是一個什么樣的數呢?

  學生試說,教師相機板書。

  板書:把單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分數。

  強調必須是平均分。

  揭示課題:分數的意義。

  (2)教學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學生一邊回答,教師一邊板書:

  3……分子

  —……分數線

  5……分母

  學生: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數,分子表示有這樣的多少份。

  3.學習分數單位。

  (1)投影出示。

  一堆糖,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堆糖的()/()。

  平均分成3份,2份是這堆糖的()/()。

  平均分成4份,3份是這堆糖的()/()。

  平均分成6份,5份這堆糖的()/()。

  (2)小組合作,動手操作。

  學生用小塑料方塊表示糖塊,動手分一分,然后把結果填在課本上。

  (3)集體訂正。

  請學生說出1/2,2/3,3/4,5/6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4)引導學生明確分數單位的意義。

  師:1/2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單位“1 ”平均分成2份,表示這樣的一份。)誰是單位“1 ”。(這堆糖是單位“1 ”。)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單位“1 ”平均分成3份,表示這樣的2份。)誰是單位“1 ” ? (還是這堆糖是單位“l ”。)

  師引導學生發現:1/2,2/3,3/4,5/6這些分數的分母分別是2 , 3 , 4 , 6 … …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單位“1 ”平均分成的份數。)分子又表示什么意思?(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

  講述:回想一下:自然數有哪些計數單位?346里包含哪些計數單位?分數也有計數單位,是什么你想知道嗎?

  師講解邊板書:把單位“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的數就是分數的分數單位。如,2/3的分數單位是1/3。

  老師指明說出黑板上其它分數的分數單位。

  小組內交流說一說自已寫出的另外三個分數的分數單位。

  (5)發現分數單位的特點。

  師:你們發現這些分數的分數單位有什么特點?(它們都是幾分之一。)為什么?(因為分數單位是把單位“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的數就是分數單位。)

  說一說黑板上這些分數分別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三)、鞏固練習

  1、自主練習第1、2、3題

  2、自主練習第5、8題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哪些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四)作業設計

  和同學們說說在生活中見過的分數,并說出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認識百分數的應用、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學會讀、寫百分數。

  2、通過觀察比較,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3、感受百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嗎,增強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意識。激發學生求知欲,并適時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重、難點】

  重點: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

  突破方法:借助方格圖來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難點:百分數的意義、百分數與分數、比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突破方法:讓學生通過比較、分析,明白百分數與分數的不同意義。

  【教學準備】:

  小黑板、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發探究需求

  談話導入:咋們班的學生穿的衣服有各種各樣的顏色,紅的多還是綠的多?

  提問:根據出示的表格,你認為紅的多還是綠的多?為什么?

  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全班匯報。

  二、自主探究,初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1.學生獨立計算紅的和綠的的比率。結合學生的匯報,教師完成統計表。

  指名說說16/

  25、3/5分別表示哪個數量是哪個數量的幾分之幾。

  2.引入百分數。

  提問:根據上面的計算結果,你能比較出哪種顏色的比率高一些嗎?

  學生自主坦率比較的方法。組織交流時,讓學生說清楚比較的過程和結果。

  指出:為了便于統計和比較,通常把這些分數用分母是100的分數來表示。

  指名口答改寫的`結果,教師適時填表。

  小結:為了便于統計和比較,在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時候,通常把結果用分母是100的分數來表示。

  提問:64/100表示什么?(紅的占全班的幾分之幾)

  第二個誰來說?

  這兩個數的共同特點?

  談話:有了這些分母是100的分數,比較大小就很容易了。

  指出: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百分數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3.介紹百分數的讀、寫方法

  (1)為了把百分數和一般的分數區別開來,百分數通常不寫成分數的形式,而在原來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號“%”來表示。例如:64/100 寫作64%,讀作 百分之六十四

  (2)讀出下面的百分數。5% 68% 0.37% 246.5%

  (3)寫出下面的百分數。百分之四十 百分之十九 百分之一百零二點五

  三、基礎練習

  1.指導完成“試一試”,加深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指導完成第(1)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要求說說思考過程。

  2.舉例說明,如:某次考試及格人數占全班人數的96%,也可以說及格率是96%,還可以說及格的百分比是96%。

  四、鞏固應用

  1.完成練習第6題。

  2.完成“練一練”第1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要求說說思考過程。

  五、綜合應用

  1.判斷下面說法是否正確。

  (1)所有的百分數分母都相同,所以它便于比較。()

  (2)分母是100的分數都是百分數。()

  (3)一堆煤重97%噸。()

  (4)5%的分數單位是1%,它有5個分數單位。()

  (5)民生小學的女生人數占48%,興光小學的女生人數占45%,民生小學女生人數一定比興光小學的多。()

  2.選擇合適的百分數填在括號里。

  110% 100% 8.49%

  (1)20xx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少數民族人數大約占人口總數的()。

  (2)李師傅某天生產了110個零件,經過檢驗全部合格,合格率是()。

  (3)小明家十月份的用電量比九月份增加了,相當于九月份的()。

  【評析】:這些練習題的安排可以說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既有基本題的訓練,也有具有一定難度的加深題。可以說訓練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學生練習起來一點也不感到枯燥。在比較百分數與分數的異同時,我并不急于讓學生來討論,而是讓學生先做,再來感受、體會,從而很好地突破了這一教學難點。】

  三、小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你有些什么收獲?

  四、課外延伸

  你能用百分數表示下面的成語嗎?

  十拿九穩 百里挑一 一箭雙雕 半信半疑

  教師:同學們,今天學習了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最后老師送你們一句名人名,與大家共勉:

  天才等于99%的汗水加1%的靈感。

  【評析】:這些課外延伸題,不僅又一次加深了學生對于百分數意義的理解與掌握,而且使學生看了這些內容后,潛移默化在他們的心靈深出受到了感染。而用百分數來表達成語,就是把語文與數學知識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感到新鮮而好奇。】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4

  一、教學內容

  分數與除法

  教材第66頁的例3及做一做。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2,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三、重點難點

  1.理解、歸納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2.用除法的意義理解分數的意義。

  四、教具準備

  圓片。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

  老師:5除以9,商是多少?(板書:5÷9=)如果商不用小數表示,還有其他方法嗎?學習了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后,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板書課題: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二)教學實施

  1.學習例3。

  (1)板書例題。

  小新家養鵝7只,養鴨10只。養鵝的只數是鴨的幾分之幾?

  (2)指名讀題,理解題意并列出算式。板書:7÷10

  (3)利用除法和分數的關系得出結果。

  7÷10=

  所以養鵝的只數是鴨的。

  四)思維訓練

  1.把8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13段,每段長多少米?

  2.把一個5平方米的圓形花壇分成大小相同的6塊,每一塊是多少平方米?(用分數表示)

  (五)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觀察、操作,同學們發現了分數與除法之間的關系。分數的分子相當于除法的被除數,分數的分母相當于除法的除數,除號相當于分數的分數線。

  2.真分數和假分數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真分數和假分數

  教材第69頁的例1、例2及第70頁的“做一做”。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及特征,并能辨別真分數和假分數。

  2.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概括的能力。

  3.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三重點難點

  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及特征。

  四教具準備

  例1及例2中圖形的教具。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復習:什么叫分數?

  2.用分數表示出下面各圖的涂色部分。(出示教具)

  請學生分別說出每個分數的意義。

  (二)教學實施

  1.提問:比較上面三個分數的分子與分母的大小?這些分數比1大還是比1小?并說明理由。

  2.學生觀察后,試著回答。

  學生:(第一個圓)平均分成了3份,這樣的3份也就是一個整圓,表示1,而陰影部分只有1份,所以比l小。

  再請學生分別說出另外兩個分數。

  3.老師指出:像上面的3個分數都是真分數。我們過去接觸過的分數,大都是真分數。那么,你能說說什么叫真分數嗎?

  4.讓學生獨立思考后,與同桌交流一下,再指名回答。

  5.小結: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小于1。

  6.老師再出示例2中圖形的教具。

  7.請學生分別用分數表示每組圖形中的陰影部分。

  提問:第一幅圖中,把一個圓平均分成幾份?表示有這樣的幾份?怎樣用分數表示?

  老師強調:第二組圖和第三組圖中每個圓都表示“1”。

  8.比較,,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再與1比較。學生觀察圖,試著進行比較,與同桌交流。老師指名回答:所表示的陰影部分占據了整個圓,所以等于1;所表示的陰影部分占據了1個圓還多,所表示的陰影部分占據了2個圓還多,所以和都比1大。

  9.老師指出:像,,這樣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于1或等于1。

  請學生舉出一些假分數的例子,引導學生多舉一些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假分數。

  10.引導學生完成教材第70頁的`“做一做”。

  (l)學生先獨立完成第1題,然后訂正。

  (2)學生再獨立完成第2題,引導學生觀察:表示真分數的點和表示假分數的點,分別在直線的哪一段上?

  (四)思維訓練

  1.在分數中,當a小于()時,它是真分數;當a大于或等于()時,它是假分數。

  2.在分數(a>0)中,當a小于或等于()時,它是假分數;當a大于()時,它是真分數。

  3.分數單位是的最小真分數是(),最小假分數是()。

  4.寫出兩個大于的真分數()和()。

  (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真分數和假分數的特征,真分數的分子比分母小,真分數小于1;假分數的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數相等,假分數大于或等于1。通過學習,要會正確區分哪個分數是真分數,哪個分數是假分數,并會正確應用概念靈活解題。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假分數

  教材第70頁的例3。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帶分數,學會把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的方法。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三重點難點

  掌握把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的方法。

  四教具準備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百分數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非常廣泛,它源于分數,又有別于一般分數。教材在安排教學百分數意義時,從實例出發,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入生活中去學習百分數。通過比較得出百分數的概念,即“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要特別注意的是百分數只表示兩個數相比的一種關系,不表示一個數值。百分數的后面不能帶單位表示一個具體的量。這就是百分數與分數之間的區別,所以百分數也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教學中,要注意孕含百分數應用題的基本思想,通過讓學生分析一些百分數表示誰與誰比,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并抓住一些有說服力的數據和統計資料,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教育。

  學情分析

  學生對于百分數并不陌生,他們有的可能已經認識百分數,并且能夠正確讀出百分數,但大多數學生對百分數的意義的認識和理解還不十分準確,因此,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了百分數表示的是一個數量是另一個數量的百分之幾,也就是百分率的含義尤為重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認識百分數,感知和理解百分數的意義;能正確讀寫百分數;理解百分數與分數在意義上的區別;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概括等思維能力。

  2、過程與方法:組織與引導學生經歷學習過程,通過討論交流,體驗百分數的意義及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及合作、交流能力和自學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體會百分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及在實踐中的廣泛應用。激發數學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充分體驗,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讓學生理解百分數和分數在意義上的區別和聯系。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創設生活情景,學生體驗百分數的價值;在體驗大量生活實例的基礎上,概括出百分數的意義,并了解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系及區別。會讀寫百分數,能利用百分數的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情意目標: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與交流意識。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實例,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百分數意義的理解,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系與區別。

  教學具準備:商品標簽、復習題卡片

  教學設計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喜歡運動嗎?喜歡怎樣的`球類運動呀?(乒乓球等)。我們學校運動會上舉行了小學生投球入盆比賽,從賽場得到部分信息是:(出示表格)一號選手投中9個;二號選手投中19個;三號選手投中23個。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1、引出百分數。

  師:通過上述信息,三位選手中,你會選誰當冠軍呢?

  生1:我選擇投中23個的,因為他投中的最多。

  師:有不同意見嗎?

  生2:我覺得沒有辦法選擇,因為我們不知道他們投了多少次?

  師:看來只知道投中的個數這一個數量還不行,必須知道投的次數。請看:(出示表格)

  一號:投了10次二號:投了20次三號:投了25次

  師:你能用分數表示出他們投中的個數占總次數的幾分之幾嗎?

  生1:一號選手投中的個數占投球次數的9/10;(板書:9/10)

  生2:二號選手投中的個數占投球次數的19/20;(板書:19/20)

  生3:三號選手投中的個數占投球次數的23/25;(板書:23/25)

  師:現在,能看出誰是冠軍嗎?

  生:比較難。

  師:誰來想個辦法?

  生:通分,把它們變成分母相同的分數。

  師:好,誰來匯報?你把這三個分數轉化成分母是多少的分數?

  生1:9/10=90/100

  生2:19/20=95/100

  生3:23/25=92/100

  師:現在看,哪位選手投得最準?因此我們應該選幾號選手當冠軍?

  生齊聲:我們應該選擇二號選手當冠軍。

  師:像這樣分母是100的分數,還有其他的表示方法,看教師是怎樣書寫的。

  師板書:90%

  師:你能把這個數讀出來嗎?

  生:讀作一百分之九十。

  師:讀作百分之九十。大家齊讀一遍。

  師:像這樣的數我們把它叫做百分數,這節課我們共同研究百分數的意義。(板書:百分數的意義)

  師:%叫做百分號。你能把其它兩個分數改寫成百分數嗎?(指名板演)

  2、指導寫法、讀法

  師:百分數通常不寫成分數的形式,怎么寫,讓書本告訴你,書本是最好的老師,自學這一段并口答:

  (1)如何書寫百分數?

  (2)怎樣寫百分號,寫百分號時應注意什么?

  (3)把上面的三個分數改寫成百分數,讀作什么?

  (4)練習:百分之九十百分之六十四百分之一百零八點五

  (5)百分號前面可以是什么數?

  師:這樣百分數的讀寫也解決了。板書:(讀寫)

  3、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師:結合剛才投球入盆的游戲,你能說出90%表示什么意思嗎?

  生1:一號選手投中的個數占投的次數的90%

  師:用自己的話說說95%和92%表示什么意思嗎?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人教課標實驗教材十一冊 P.77-79

  教學目標

  1.從生活實際出發感知和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2.掌握百分數的寫法,明確百分數與分數在意義上的區別;

  3.組織和引導學生經歷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及合作、交流能力和自學能力。

  教學重點:百分數意義的理解

  教學難點:百分數與分數在意義上的區別

  教學準備

  1.師生共同搜集身邊或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數。

  2.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形式:

  學生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交流相結合,教師組織、引導與師生互動、交流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信息發布,感知百分數

  (一)教師發布信息

  以聲音、圖片、文字結合的方式,出示下列信息(見課件)

  課件1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兒童的近視率已經由十年前的18%上升到25% 。

  在全國每年的意外死亡統計中,車禍約占37.3%。

  長江素有“黃金水道”之稱,年貨運量約占全國河流總運量的70%。

  我國的耕地約占世界的7%,我國的人口約占世界的22%。

  談話:我們雖然已經認識了許多的數,但,像18%,25%,37.3%,7%,22%,70% 這樣的數,仍需要我們來認識和了解。人們稱這樣的數為百分數(板書:百分數)

  (二)學生發布信息

  師:生活中,你們見過這樣的數(百分數)嗎?在哪兒見過的?請說來聽聽。

  信息交流分兩步進行

  1.分小組交流。

  2.每組推薦一人在班上交流。

  (三)小結

  同學們真了不起,從生活中找到了這么多百分數。

  二、質疑問難,明確學習目標

  師:百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這么廣泛,請問:同學們想知道有關百分數的哪些知識呢?

  此時,教師要肯定學生提出的每個問題,并及時地在黑板上作簡要的記錄(如意義,讀,寫等)

  當學生談不到分數與百分數的區別時,教師便質疑:人們為什么不用分數來表示這些關系,而大量地使用百分數?難道百分數與分數不同嗎?

  (板書:百分數與分數有什么不同?)

  師:好!我們一道帶著這些問題學習教材P.104-105。看能否從書中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三、自學釋疑,達成共識

  (一)學生自學(課件出示要解決的問題)

  課件2

  自學教材P.104-105,回答下列問題:

  1.人們為什么喜歡用百分數?

  2.什么叫百分數?

  3.百分數如何讀、寫?

  (二)分小組交流自學情況

  師:通過自學,你明白了哪個或哪幾個問題?自己是怎么理解的?請同學們在組長的組織下進行交流。

  教師了解、指導學生解決問題,為釋疑做準備。

  (三)師生釋疑、解難

  1.組長匯報本組同學自學、交流和解決問題的情況。

  提示:一個組選取一個問題來重點匯報,主要介紹你們組是怎么理解的?

  匯報時,教師還要提醒:其余同學注意傾聽,并準備針對別人的發言發表自己的見解。

  2.針對組長匯報,引領或指導學生以教材為依托把一個一個的問題加以理解(做到不流于形式,不規定學生必須先回答什么問題,再回答什么問題。)

  人們為什么喜歡百分數?

  引導學生從教材中的實例出發去領會——將分母統一為100便于比較的道理。

  關于百分數的意義

  引導學生從教材中的實例入手,逐步感受——百分數是把“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中的“幾分之幾”轉化成“百分之幾”的一種特殊表達方式。即,百分數是“分率”中的一種特殊情形。所以,百分數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其意義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同時,輔以練習。

  [練習]

  說一說,自己搜集信息中百分數的意義。

  教師指導:將百分數的意義敘述成“……是……的百分之幾”的.形式

  關于百分數的寫法

  先抽取幾名學生從自己搜集來的百分數中各選取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寫在黑板上,其余學生注意觀察他們的寫法;再師生互評,并談自己搜集時的寫法是否正確,從而規范寫法。

  關于百分數與分數在意義上的區別

  先讓學生談一談,當學生談不到或談不清楚時,教師再組織學生討論。

  課件3(討論)

  一只鉛筆長米,可不可以說“一只鉛筆長17%米”?

  一只鉛筆用去了它的,可不可以說“用去了它的17%”?

  結論:

  課件4(結論百分數與分數在意義上的區別)

  從意義上講,百分數只能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而分數不僅能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而且能表示一個具體的數量,如米。

  也就是說,分數后可以帶單位名稱,也可以不帶單位名稱。百分數的后面是不可帶單位名稱的。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8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乘除法以及解簡易方程,學習了分數乘法知識的基礎上,學習分數除法和比的初步知識.這些知識為學生學習分數除法打下了基礎,學習本單元的知識對加深學生對計算方法的理解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有很好的作用.教材內容包括:分數除法,解決問題,比和比的應用.這些知識都是學生進一步學習的重要基礎,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一方面基本上完成了分數加,減,除的學習任務,比較系統地掌握了分數四則運算;另一方面又開始了比的初步知識的學習,為后面學習百分數和比例提供了基礎.兩方面的收獲,都將在進一步的學習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景中,感知分數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用口算或筆算的方法進行分數除法的計算.

  2、使學生學分用分數除法來解決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實際問題.

  3、理解比的意義和比的基本性質,知道比與分數,除法之間的關系,能正確地求比值和化簡比,能運用比的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4、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景中感受學習數學的價值.

  單元教學重點

  1、分數除法的計算;

  2、分數除法問題的解答;

  3、比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理解與運用.

  單元教學難點

  1、理解分數除法計算法則的算理;

  2、比的應用.

  1、分數除法

  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指導并初步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法則,能正確地計算分數除以整數。

  2、使學生理解整數除以分數的算理,掌握一個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一個數除以分數的計算,并培養學生的推理歸納能力。

  教學重點

  1、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

  2、學會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法則,并能應用法則正確計算。

  3、一個數除以分數的算理。

  4、掌握分數除法的統一法則。

  教學難點

  1、學會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法則,并能應用法則正確計算。

  2、引導學生推導出整數除以分數的方法。

  3、對于一個數除以分數的算理的理解。

  第一課時分數除法的意義和分數除以整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

  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分數乘法,掌握了它的意義和計算法則,并用它解決了相應的實際問題。這節課開始老師將和你們一起去逐步探究分數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還要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本節課我們先探究分數除法的意義和分數除以整數。

  二、新知探究:

  (一)分數除法的意義

  1、出示例1的教學掛圖,讓學生看圖觀察圖意,指名口答圖意和應該怎樣列式.

  2、你能把上面的問題改編成用除法計算的問題嗎?(學生獨立思考,口答問題和列式)

  3、100g=1/10kg,你能將上面的問題改成用kg作單位的嗎(引導學生將整數乘除法應用題改變成分數乘除法應用題)

  4、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整數乘除法的問題和改寫后的問題,分析得出整數除法和分數除法的聯系以及分數除法的意義.

  5、練習:課本28頁做一做.學生獨立練習,訂正時讓學生說明為什么這樣填.

  (二)分數除以整數

  1、小組學習活動:

  問題⑴把一張紙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張長方形紙的幾分之幾?

  問題⑵把一張紙的4/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這張長方形紙的幾分之幾?

  [活動要求]

  ①先獨立動手操作,再在組內交流,

  ②討論:通過折紙操作和計算,你發現了幾種折紙方式,每種方式應怎樣列式計算?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2、匯報學習結果:

  3、學生獨立閱讀教材

  4、歸納總結:這節課你們學會了什么?

  指導學生歸納出:分數除以一個不等于0的整數,等于分數乘以這個整數的倒數.

  三、鞏固與提高

  ①把7/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什么數乘6等于3/17?

  ②如果a是一個不等于0的自然數,1/3÷a等于多少?1/a÷3等于多少?你能用一個具體的數檢驗上面的結果嗎

  四、課后作業

  練習八第1、2、3題

  五、板書設計:

  分數除法的意義和分數除以整數

  例1.100×3=300(ɡ)1/10×3=3/10(㎏)

  300÷3=100(ɡ)3/10÷3=1/10(㎏)

  300÷100=3(盒)3/10÷1/10=3(盒)

  例2.4/5÷2=4÷2/5=2/54/5÷2=4/5×1/2=2/5

  4/5÷3=4/5×1/3=4/15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分數,理解分數的意義。

  2、認識分數單位,感受到單位的價值。

  3、體會到數學好玩,進一步喜歡數學。

  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調節氣氛

  二、簡單提問,找準學生知識起點

  師:這兒有一個關于分數的問題,一起來看看,說是豬八戒吃西瓜,他把一個西瓜平均分成4份,吃了3份,怎么用分數表示豬八戒吃的西瓜?

  生:

  師:能說說是怎么想的嗎?

  生: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就是

  師:那么,還有這樣一個問題:孫悟空拔出一根毫毛,變成6只猴子,3只公的,3只母的,你想到了什么分數?

  生:

  師:說說怎么想的?這個分數表示什么?

  生:表示公猴或母猴占猴子總數的六分之三

  師:還想到了什么分數?

  生:

  師:說說是怎么想的。

  ……

  三、探究新知

  (一)、大頭兒子的難題----引出單位

  (課件播放動畫片:小頭爸爸出去買沙發套,到了商店發現忘了測量沙發的長度,于是打電話讓大頭兒子測量一下,可是家中沒有尺子)

  師:這可怎么辦?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生:可以找個東西代替尺子測量。

  師:一起來看看大頭兒子是怎么解決的.。

  (課件繼續播放故事:大頭兒子想起可以找個東西代替尺子測量,于是他問爸爸戴領帶了沒有,爸爸回答戴了,于是他從家中找出一條爸爸的領帶進行測量,他先將領帶對折,發現不行,再對折,還是不行,又對折了一次,折出這很后放在沙發前)

  師:你知道大頭兒子將領帶平均分成了幾份嗎?

  生:8份。

  師:那你知道沙發的長度了嗎?

  生:知道。

  師:請大家獨立把答案寫在作業本上。

  (指名交流結果)

  生:

  師:為什么是?

  生:大頭兒子把領帶平均分成了8份,一份就是,沙發的長度占其中的7份,也就是有7個,所以表示為

  師:爸爸叫大頭兒子測量沙發長度,為什么大頭兒子首先想得到的是找尺子

  生:因為尺子有單位,比較容易看出長度

  師:那大頭兒子沒有尺子上的單位,又怎么測量出了沙發長度的呢?

  生:將領帶平均分成8份,就有了這個單位,然后數數有幾個這樣的單位就可以了。

  師:原來分數就是這樣產生的,今天我們就進一步來認識分數。

  (板書課題)

  師:分數的再認識究竟是認識什么?你對分數有哪些問題?

  生1:分數是什么?

  生2:為什么要認識分數?

  生3:怎么確定一個分數?

  師:現在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認識分數。

  師:大頭兒子在測量沙發長度是產生了這個分數,那這個分數是怎么產生的?

  生:先把領帶平均分成8分,這樣就有了八分之一這個分數單位,然后再數數有幾個這樣的單位就行了。

  師:也就是說,首先要創造一個單位,這在測量中很重要,那么如果要量一個教室的長要用什么單位?

  生:米。

  師:量一枝鉛筆的長用什么做單位?

  生:厘米。

  師:為什么你會做這樣的選擇?

  生:因為測量較長的物體就會選擇較大的長度單位,測量較短的物體就選擇較短的單位

  師:正是這樣,不光是測量長度,測量面子、重量等都是這樣的。也就是說不同的尺子就是單位不同。大頭兒子用領帶來測量沙發的長度,他創造了一把尺子,其實就是創造了一個新的單位。

  師:一起來看一組分數,你知道他的單位嗎?

  (出示一組分數,指名說出分數單位,教室板書)

  師:觀察一下這些分數單位,你發現了什么?

  生1:所有的分數單位分子都是1。

  生2:分數單位與原分數比較,分母不變,分子都變成了1。

  師:是的,像這樣分子是1的分數又叫分數單位。你知道為什么大頭兒子在測量沙發時要創造八分之一這個單位,而不是創造二分之一、四分之一這樣的分數單位呢?

  生1:因為只有創造八分之一這個單位才好數。

  生2:如果是二分之一、四分之一這樣的分數單位,就數不出有幾個這樣的整單位。

  師:原來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單位呀!

  師:古埃及人在進行分數運算時,只使用分子是1的分數,因此這種分數也叫做埃及分數。埃及分數,曾經是一個被人瞧不起的,古老的課題,但它隱含著十分豐富的內容,許多新奇的迷等待著人們去揭開。

  (二)、大臣們的難題-----規定單位

  (課件演示動畫過程,古代君臣一行幾人正在花園中賞景,皇帝一時心血來潮,詢問大臣們眼前的池塘中有幾桶水,并限時回答否則重罰,這下可忙壞了大臣們,大家七手八腳的拿桶來測量,可怎么也搞不清楚,這時旁邊的一個小孩哈哈大笑說:這么簡單的問題還要這樣大動干戈嗎?我知道)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9單元認識百分數的百分數的認識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能夠正確地讀、寫百分數,運用百分數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 能力目標:使學生經歷收集、分析、處理信息的過程,培養學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與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促進個性化的教學理解與表達,初步建立自我評價與反思意識。

  3. 情感目標:使學生感受百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同時結合相關信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滲透數學應用思想。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理解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系和區別。

  教學準備:小黑板、學生課前收集含有百分數的信息、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感受百分數的應用價值(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

  2、出示例題:

  姓名李明張華吳軍

  投中次數157235

  投籃次數2010050

  提問:從上面這張表格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提問:從表中呈現的信息來看,冠軍將屬于誰?

  學生匯報結果

  3、小結:像這些分母是100的分數還可以表示成75%、72%、70%這樣的形式。這樣的數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百分數。(板書課題:百分數)

  二、感悟、體驗生活中的百分數。

  (一)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1、嘗試理解每個百分數的具體意義。

  2、概括百分數的意義。

  (1)師生交流概括:百分數表示的是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

  (2)師生交流深化百分數的概念

  提問:這句話提到幾個量?

  小結:這2個量表示一種倍比關系,所以百分數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3)生活中百分數意義的練習

  ①理解:羊毛衣成份:山羊絨10%, 羊毛85%,錦綸5%,每個百分數的意義。

  ②四人小組內交流,說說自己收集的百分數表示什么意思?(組內交流,教師巡視)

  (二)引導學生嘗試百分數的讀與寫

  (1)學生讀例題中的百分數,教師指正。特別強調100%的讀法。

  比較:百分數與分數的讀法的區別

  (2)教師寫百分數,學生觀察,并小結出寫百分數的步驟

  寫百分數時先寫分子,再寫百分號(%),百分號先寫左上角的圓圈,再寫斜線,最后寫右下角的圓圈,兩個圓圈寫的要比分子小。

  (3)用百分數進行練習

  比賽:寫10個自己最喜歡的百分數,看誰寫得又快又好。

  10秒后讓學生匯報完成的任務(我完成了任務的( )%),并提問:為什么?

  特別強調指剛好完成任務與超任務的情況。

  三、鞏固、拓展與應用。

  (一)書本練習p99/試一試,

  (二)選百分數

  1、出示練習

  2、思考:百分號前面可以是哪些數呢?

  3、學生思考后匯報結果。

  4、提問:最小的百分數是1%嗎?最大的百分數是100%嗎?鞏固概念,辨析異同。

  (二)1、思考:百分數和我們學過的哪種數比較相似?(和分數比較相似),那么百分數和分數完全一樣嗎?

  2、下面哪幾個分數可以寫成百分數的形式,哪幾個不能?說說為什么?

  出示練習題:我校占地面積 公頃,其中教學樓的占地面積約占( )%,足球場的占地面積約( )公頃,約占總面積的( )%,

  3、學生獨立思考,匯報結果。

  4、出示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和聯系。

  區別:分數不僅可以表示兩個數之間比的關系,還可以表示成某個具體數量,可以帶上單位名稱;百分數只能表示兩個數之間比的關系,后面沒有單位名稱。

  聯系:百分數是一種特殊的分數。

  (三)判斷對錯。

  (三)成語猜百分數

  四、全課小結

  老師希望同學們用1%的靈感+99%的汗水去換得100%的成功,祝愿我們班100%的同學都成為人才。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教科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60-62頁。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認識分數,發展數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理解有關單位“1”的數學內涵,進而揭示分數的意義,認識分數單位的含義。

  教學重點:

  分數意義的歸納與單位“1”的抽象。

  教學難點:

  把多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看作單位“1”。

  課前談話:

  同學們猜一猜,在課堂上,老師最喜歡什么樣的學生?(用心聽講的學生;踴躍發言,并且敢于表達和堅持自己的觀點;)老師會不會批評回答錯誤的學生?(孩子是什么?錯誤中成長的天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老師想考考同學們,看看同學們能不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敢接受老師的挑戰嗎?同學們一定要認真聽啊。星期天,亮亮媽媽去逛商場了,商場里的沙發坐墊正在打折,亮亮媽媽想買一套。但是,她遇到麻煩了,她不知道家里沙發的長和寬呀。亮亮媽媽就給家里打了個電話:亮亮,量一量家里沙發的長和寬,好嗎?遺憾的是亮亮找不到的尺子。亮亮呀可聰明了,他想了一個絕妙的辦法。他說,媽媽,家里還有一條絲巾,和你戴的絲巾一模一樣,我用絲巾量好嗎?用絲巾量,這個辦法很好啊。亮亮開始量沙發了:沙發的長正好是兩個絲巾的長,沙發的寬么,哦,沙發的寬比絲巾的長度短許多,亮亮把絲巾對折后再量,沙發的寬比對折后的絲巾短一些,亮亮把絲巾折了三次后再量,這時沙發的寬正好是三折后絲巾的長。

  同學們,老師的問題來了,

  1、“把絲巾折了三次”實際上就是把一條絲巾怎么分成了3份?(把絲巾平均分成三份或三等分)

  2、把絲巾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三等分(生:)。沙發的寬就是絲巾長的。

  師:是一個什么樣的數?

  生:分數

  師:關于分數,同學們在三年級的時候已經學過。你們還知道哪些有關分數的知識?

  生說。

  大家知道的挺多的,有關分數的知識,還有很多很多,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分數。板書課題:分數的意義)

  二、導學導探,建構分數

  1、整體感知

  ①請同學們思考,你們能結合下面的圖形說說1/4的含義嗎?

  師:讓學生說說4個圖形的意義。(提示:能結合下面這一句話來說一說1/4表示的意思嗎?)

  注意:把圓形和長方形的面積、香蕉的個數、一條線段、8個面包都可以看做一個整體。

  教師總結并板書1/4的意義:上面的這些物體我們都可以把它看做一個整體,即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一份的數,就是1/4。

  板書: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一份的數。

  ②師:請看第5副圖,老師有點納悶,2個面包和1/4是什么關系?

  生回答后小結:2個面包占8個面包這個整體的1/4;8個面包的1/4是2個面包;把8個面包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個面包,每份也可以用1/4來表示,

  ③師:還有點納悶,(手指著)這5個圖形的形狀、大小、數量都不一樣,為什么都能用1/4來表示呢?

  師總結:上面的這些物體都可以看做一個整體,都平均分成了4份,都取出了其中的一份,所以都可以用1/4來表示。

  ④一個整體還可以用什么來表示呢?下面老師告訴同學們一個知識點,誰來念一遍:一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

  強調:一個圓形的面積、長方形的面積、香蕉的個數、一條線段、8個面包都可以用單位“1”來表示。這里的1不僅可以表示一個物體,還可以表示多個物體,它的含義非常特殊,所以1的上面需加上雙引號。

  誰來舉一個單位“1”的例子。

  改寫板書:1/4的意義該怎么修改呢:把一個整體改為單位“1”,即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一份的`數就是1/4。

  2、抽象概括

  ①1/4的意義明白了,誰來說說5/7的意義(把4和1擦掉)

  ②師:出示5/(),讓學生說把單位“1”平均分成……(這里有幾種不同的聲音出現),表示這樣5份的數。

  師:平均分成的份數不確定,可以用“若干份”來概括。板書若干份,師生完整說一遍含義。

  ③師:出示()/(),誰又能說說它表示的意義。

  生: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若干份的數。

  師:同學們好聰明呀,懂得類推,但是用若干份代替這不確定的數,好像與前面有重復的感覺,換個詞?

  生:幾份

  老師把它換成:一份或幾份并板書: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老師今天講的內容在書上60-62頁,但是還有三個問題老師沒有講到,希望同學們認真看書,自己研究明白。(問1/2的分數單位)

  出示自學提綱

  板書:5/6分數單位1/6

  三、拓展延伸

  今天。我們學習了分數的意義,你們學得怎么樣,老師要檢驗一下:

  1、圖中的涂色部分表示幾分之幾?(糖塊)(挑幾個說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單位)

  2、3、書上的題

  4、判斷

  5、寫出合適的分數:

  (1)(2)略(3)這道題是我們以后學習的內容,同學們回答得這么好,很了不起。

  四、自我小結,升華認識

  師:今天我們進一步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分數的意義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做分數。馬上下課了,老師想說一句含有一個分數的話:今天我們班有3/4的學生發言積極,有4/5的學生語言流暢,有5/6的學生思維敏捷,如果老師有機會再來上課的話,老師希望100%的學生都是好樣的。中午回家給爸爸媽媽說一句話,讓這一句話里含有一個分數。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12

  教學內容

  教材第60—61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分數的產生過程,理解分數的意義,能對具體情景中分數的意義作出解釋,能有條理地運用分數知識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掌握分數單位的特點。

  2、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是在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產生的`,培養對數學的興趣,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對把多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看作單位“1”的理解。

  教具準備

  米尺,課件,幾張長方形、正方形的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測量。

  師生合作測量黑板的長是多少米?觀察用米尺量了幾次后還剩下一段,不夠一米,還能否用整數表示?(不能)

  2、計算。

  老師把一個西紅柿平均分給兩個同學,每人分得的西紅柿的個數怎樣表示?(1/2)

  3、講述。

  在人們實際生產和生活中,人類在進行測量、分物和計算時,往往不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就需要用一種新的數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13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青島版)第十冊(第23頁)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小數、分數的意義和應用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百分數源于分數,又有別于一般分數,是小學數學中重要的基礎知識之一,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因而本節課從實例出發,創設生活情境,把學生帶入生活中學習百分數。

  三、學情分析

  百分數是在學生學過了整數、小數、分數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特別是分數的意義和用分數解決實際問題同本課知識有著密切的聯系。課前可以讓學生廣泛的搜集整理百分數的信息,課上再說說這些百分數的意義,既可以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又有利于學生感受百分數的意義,體會百分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其次,教學時還要注意加強知識間的聯系,放手讓學生在已有的經驗的基礎上類推、辨別,培養學生遷移類推能力和分析辨別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

  1、結合現實情境,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地讀、寫百分數。

  2、在用百分數表達和交流生活現象、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百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百分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增強思維的深刻性,發展數感。

  五、教學要點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理解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系和區別。

  六、教學準備

  學生:搜集標有百分數的實物(商標、說明書、合格證、報刊信息……)

  教師:多媒體教學課件等。

  七、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百分數產生的必要

  1、情境出示:

  同學們,為了豐富大家的課余生活,學校準備組織一場投籃比賽,規定每班派一名選手參賽,不過五(1)班有三名同學報名,他們投籃的水平都不錯,這是他們平時練習的情況:

  隊員投中的個數

  1號隊員22

  2號隊員17

  3號隊員43

  (1)同學們,如果你是五(1)班的班長,你會推薦第幾號同學參賽?為什么?

  (2)學生談自己的想法:可能會有如下幾種回答:

  會推薦3號隊員參賽,因為他投中的個數最多。

  我覺得光比較投中個數不夠公平,還需要看他們共投了多少個。

  2、師小結后,繼續出示:

  隊員投籃的個數投中的個數

  1號隊員2522

  2號隊員20xx

  3號隊員5043

  (1)有了投籃總數,現在你準備推薦誰呢?(學生思考過后,會想到:直接算出投中個數是投籃總數的幾分之幾,再去比較。)

  (2)那誰來說說怎么算?(生交流,師板書:22÷25=17÷20=43÷50=,然后再通分===)

  (3)是呀,得出后仍不便于比較,進一步通分為分母是100的分數就便于比較了。現在誰能說說這三個分數所表示的意思呢?(學生回答出三個分數的意義)

  3、小結,引出百分數。

  (1)我們一起來看這三個分數,這三個分數比較特別,分母都是100,都表示某一個同學投中個數與投籃總數的一種關系,這些特殊的數數學上通常不把它們寫成分數形式,而是寫成88%。(板書:88%)讀作:百分之八十八,也就是在原來分子的后面加上百分號“%”來表示,一起再看一遍。(板書:85%)。你會了嗎?拿出手指來,我們寫寫看。畫個圈,畫條斜線,再畫個圈。(眾生高舉一手在空中書寫)這就是百分數的寫法。會不會寫?像這一類的數就是百分數。(板書課題:百分數)

  (2)誰能說說這三個百分數所表示的意思。(學生分別說出這3個百分數的意思)。

  (3)現在你能確定幾號隊員投籃水平高些了嗎?借助這三個百分數,很好地解決了選擇哪個學生參加投籃比賽的問題了,看來百分數是我們日常工作學習的好幫手!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設置一個個問題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進而更深入地進行思考,從而引出本節課的主角——百分數,這樣的引入,使學生不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同時在教學伊始就將百分數的讀寫法呈現給學生,也為后面的學習交流提供了方便。

  (二)聯系生活,感悟意義

  1、從具體實例中,理解百分數意義。

  同學們,日常生活中你們見過百分數嗎?各是在什么地方見到的?稍微留心一下,在我們生活周圍到處可見百分數,這是一件衣服的合格證,(課件出示:合格證),在上面你能找到百分數嗎?請你讀出來。(學生讀:棉75%滌25%)75%、25%表示什么意思呢?

  2、小組交流自己搜集的百分數的意義。

  同學們,課前老師也布置大家收集標有百分數的標簽、合格證等,都帶來了嗎?請大家在小組內交流交流,互相說說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這些百分數又表示什么意思?(學生展開交流,教師參與其中)

  3、全班交流。下面想請幾位同學帶著你的收集到前面來展示給大家看一下。

  4、補充練習。

  (1)老師這兒還有幾個百分數,一起來看,(課件出示課本中的情境圖)從中能看到百分數嗎?它們又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呢?(學生交流)

  (2)一起再來看老師從網上搜索到的一條信息,(出示網絡信息:20xx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出口金額比同期增長110。7%,預計全年汽車出口將繼續保持較高增長。)自己輕聲地讀一遍。這兒的110。7%又表示什么意思呢?(板書:109。1%)從這段話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通過學生自主交流收集到的各百分數所表示的意義,使學生感悟百分數的意義,同時體驗百分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又出示了幾個百分數,看似隨意,實則是別有用心,這幾個百分數不只是與學生收集的百分數的簡單重復,而正好是學生所收集的空白所在,它們的出示使學生的認知結構更趨完善。

  (三)分析比較,深化認識

  1、回顧整理。

  剛才我們一起研究了這么多百分數,那現在讓我們一起再來回顧一下,我們剛才在交流這些百分數的意義時,全都采用了怎樣的說法呀?(引導學生交流出:誰是誰的百分之幾。)

  2、歸納小結。

  百分數的意義:百分數就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百分之幾的數。(板書: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

  3、觀察分析。

  同學們,到目前為止,關于百分數的有關知識咱們也了解得很多了,但不知大家有沒有疑問,百分數和分數一樣嗎?百分數有哪些特別之處呢?下面讓我們仍以四人為小組,去研究研究,看看百分數有什么特別之處。

  4、學生談發現,師引導整理。

  (1)分數和百分數的意義不同。(百分數的分母只有是100,而分數的分母是可以變動的;分數既可以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也可以表示一個具體的數量,而百分數只能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百分數后面不能帶單位名稱。小學教學設計網)

  (2)寫法不一樣。

  (3)讀法不一樣。

  (4)百分號前面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小數。

  (5)百分號前面的數可以小于100,可以等于100,也可以大于100。(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意義不同、寫法不同、讀法不同、百分數的前面可以是小數……)

  5、實例中體會不同。

  同學們真善于觀察,發現了百分數和分數是不同的,有很多特別之處,現在請你來看一看下面哪幾個分數可以用百分數來表示?哪幾個不能?(課件出示:一堆煤噸,運走了它的。米相當于米的'。)為什么?(引導學生明白:、這兩個分數都表示一種關系,而其余幾個分數都是一個具體的數量)那你能不能將這兩句話讀一讀,讓別人能聽出其中的區別?

  設計意圖: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學生往往把百分數僅僅“形象化”地理解為分母是100的分數,教材中又沒有涉及百分數與分數區別這一內容,因而此時教師引導學生討論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并設計練習,讓學生結合實際去辨析、去感知二者的不同之處,幫助學生撥開心中迷霧,認識“廬山”真面目。

  (四)多層練習,鞏固深化

  1、出示:1%、18%、50%、89%、100%、125%、7。5%、0。05%、300%

  要求:喜歡讀哪個就讀哪個,并說說為什么喜歡它。(生讀,并說出自己喜歡的理由。)

  設計意圖:在這一個練習中,不是一味地讓學生機械地讀,而是讓學生帶著問題有選擇地讀。學生在回答哪些百分數比較特別,以及這些百分數的分子為什么千姿百態時,其求異思維和求同思維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通過問題包裝、形式變化,枯燥的百分數的知識放射出迷人的色彩。每個學生都樂意讀出自己感到特別的百分數,都樂意讀出自己的思考,表述自己的發現,進入積極的求知狀態,成為學習的主人。

  2、小游戲:讓學生寫出10個喜歡的百分數,學生動筆寫了一小會,教師突然喊停筆。要求學生用今天學的百分數向全體同學匯報寫了多少?

  設計意圖:這個練習要求學生用含有百分數的句子,來說明已經寫的百分號的個數,對于剛學習百分數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思維難度。但是通過這個練習,形成思維的階梯,不僅讓學生練習了寫百分號,更重要的是將學生所學的知識用到了實踐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開拓了學生的思維,為后續知識的教學做好了鋪墊。

  3、讀出下面的句子,并說說自己的理解。

  (1)屏幕出示:“我國的耕地面積約占世界的7%,我國人口約占世界的22%。”

  (2)學生談自己的理解與體會。

  設計意圖: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不僅鞏固了百分數的讀法,而且從這兩句話中受到了愛國主義的教育。用僅占世界7%的土地卻能夠養活占世界22%的人口,從中足以看出我國的強大。讓學生感到身為中國人而驕傲、自豪。(?感覺從珍惜土地的角度出發更好一些,強大?有點勉強)

  (五)總結提升,體現價值

  同學們,短短一節課很快就要結束了,想在一節課時間里真正弄清百分數的所有知識那是不現實的,今天只是一個開始,希望大家以此為起點,不斷去研究更多有關百分數的知識,好嗎?最后老師還想給大家留個調查作業。這幾年,我們煙臺的變化可太大了,這一點咱們是有目共睹,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展開專題研究,向家長、親戚了解了解,或者到報紙上、網絡上去查找查找,收集收集有關我們煙臺近幾年各方面發展變化情況的百分數,相信當我們把收集來的數據進行全班交流時,你一定會被我們煙臺的變化之大以及變化之快所折服!

  設計意圖:現實中豐富鮮活的素材,使學生從“單純從書本中學數學”變為“密切聯系生活做數學”。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理解了百分數的意義及價值,感受到了數學學習的價值,激發學生對數學探索的興趣和求知欲望。

  八、板書設計

  百88%、85%、9。3%、100%、110。7%,……

  分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

  數和分數區別:意義不同、讀法不同、寫法不同、百分數的前面可以是小數……

  九、創新特色

  和諧高效的數學課堂,追求的是思維對話與碰撞。為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本節課:

  (一)0把數學引向生活,引向學生身邊實際。

  《新課標》強調了“數學教學要體現生活性”,“要學有用的數學”,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情趣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本節課中,我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緊密聯系生活實際,發動學生去尋找生活中的百分數,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系起來,讓學生初步感知百分數;然后讓學生合作討論,自主探索發現,自我感悟并初步得出百分數的意義,學生學得既輕松、快樂,又扎實、靈活。

  (二)把數學學習活動建立在認知的沖突處,思維的提升處。

  1、把數學學習活動建立在認知的沖突處。

  本節課伊始,圍繞推薦幾號學生參加籃球比賽,引發學生思考。在否定了學生知識結構中已有的各種比較方案后,無形中“逼迫”學生思考思考、創造出更趨完美的比較方案,百分數也就在這樣特定的背景下應運而出了。

  2、把數學活動建立在思維的提升處。

  在學生自主交流收集的百分數,對百分數的意義有了初步的感悟之后,引導學生深入的探討百分數和分數的區別與聯系,通過辨析與感知,使學生準確的把握住了百分數的本質,理解了百分數的意義。

  十、評析

  本節課較好地的解決了數學與生活,數學學習過程與思維過程和諧統一的問題。

  (一)現實情境與數學問題的產生和諧統一。

  數學的魅力在現實,數學學習的魅力在現實問題。教學中,我們找到學生經歷過、體驗過的本真現實,也就找到了吸引學生的魅力。本節課,執教者追索到籃球比賽派誰上場這一現實。在學生的經歷中,派誰上場就是一個簡單的、指令性行為,其實不然,在教師巧妙設計的懸念和設問中,抖露出一系列學生熟視無睹的內在的學向和發人深省的數學問題,數學價值、數學學習的價值昭然若揭,學生在派誰上場的研究中,獲得的體驗是真實的、具體的,思維必然由感而發。

  (二)問題解決與事實解讀和諧統一。

  數學學習的過程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與新的數學問題發生碰撞,通過思維對話,尋求問題解決策略。本節課,執教者通過該派誰上場的確定過程,讓學生算出答案——每人投中個數占投籃總數的幾分之幾。結果是表示三個人投中率的分母不同,不容易比較。此時,事實說明和呼喚新的表示方法,使大家容易比較的方法,至此,百分數在“呼喚”中閃亮登場,這是人心所向,眾望所歸的。在百分數意義的解讀過程中,執教者又再次運用已有的事實。

  (1)從投籃比賽結果生成的的百分數中去解釋每個百分數的意思。

  (2)從日常生活中所見所用的百分數各自表示的具體含義去解讀。

  這樣把百分數的學習納入到一個個具體的事實研討與解讀過程中,既讓學生體會百分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又為學生認識、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提供了足夠的支持。

  (三)知識的學習與有效建構和諧統一。

  數學知識是延續的,數學學習與探究的空間永無止境。在數學知識中,探求其聯系性,在數學學習中,把握知識的生成與聯系,這是組織建立和諧的知識結構,形成良好的的認知結構的重要途徑。本節課,為使學生形成結構,執教者組織學生去解析分數、百分數之間的異同,這是建構的得力舉措。

  (四)教書和育人和諧統一。

  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指向是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解讀本節課的設計,執教者既重視了通過百分數的引入與學習,使學生在經歷百分數的產生過程,百分數意義的認知過程,獲得了應有的體驗和感悟,思維能力得到了發展,更重要的是,執教者對教材、教學處理的人性化、教育化。從課的引入開始,教師就把教學活動設計成教給學生做人做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在練習設計中,又透露出種種人文關懷:“你喜歡讀哪個就讀哪個,并說說為什么喜歡它”;“我國的耕地面積約占世界的7%,我國人口約占世界的22%”,談談自己的體會。這些正是時代賦予教育者的責任。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14

  教材分析

  《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系統學習的,也是把分數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開始。分數的意義是今后學習分數四則運算和分數應用題的重要前提,對發展學生的思維潛力有著重要作用。學生已經明白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能夠用分數來表示。本節課重點是讓學生理解不僅僅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許多物體看作的一個整體也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進而總結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以及分數單位的意義。

  潛力與方法:透過主動學習探究,理解并構成分數的概念,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和實踐潛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借助為分數配圖,發展學生對美的體驗與欣賞;揭示分數的產生,豐富學生的數學文化;透過同學間的合作,養成學生傾聽、質疑等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能從具體實例中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準確理解單位”1”。

  教學方法

  本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采用啟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透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整堂課層層推進、步步深入。課堂中教師力求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在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讓他們歸納總結。

  教學用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準備圓形紙,正方形紙、練習紙、小木棒等多種學具。

  教學過程

  一、理解單位“1”

  1、談話交流引入

  教師板書“1”,同學們老師在黑板上寫的是幾?這天我們就從這個小小的“1”來開始展開學習這節課的資料。

  老師往這一站就能夠用幾來表示?“1”除了能夠表示一個人,還能夠表示什么?(生答:一臺電腦、一塊黑板、一張桌子等等)

  這個問題太簡單了,一年級的孩子都明白,但此刻我們是五年級的同學了。“1”除了能夠表示一個人、一臺電腦、一塊黑板等等,還能夠有其它的表示方法嗎?(引導學生說出“1”還能夠表示一群人、一堆物品、一排桌子等等)

  演示:課件出示生活中的物體,深入理解一個物體和一些物體都能夠用“1”來表示,加深對整體單位“1”的理解。

  比較:此刻的“1”和以前的“1”還是一樣的意思嗎?(此刻的“1”不但能夠表示一個個物體,還能夠表示一堆物體、一群物體等等。)

  結論:透過我們剛才的談話和觀察我們發現一個物體或是一些物體都能夠看做一個整體,都能夠用“1”來表示。在數學中我們通常把這個廣義的“1”叫做單位“1”。

  2、深入理解單位“1”

  課件出示:三個西瓜你會用幾來表示?如果我想用單位“1”來表示就應怎樣辦?(用集合圈把它圈起來)。六個西瓜還能用一來表示嗎?那就應用幾來表示呢?為什么?12個西瓜呢?為什么?(因為那里有四圈也就是4個“1”)

  總結:原先我們發現有一個單位“1”就能夠用1來表示。有幾個單位“1”就能夠用幾來表示。

  導入新課:這些都是我們了解的整數,可要是不足單位“1”那還能用整數來表示嗎?那你會想到什么數?揭示課題:分數的意義

  二、理解分數的意義

  課件出示四分之一,看到這個分數你想到了什么?(讓學生自由回答,回憶三年級學過的資料。)

  1、理解一個物體的四分之一

  同學們剛才說的很好,課前老師給同學們準備了一些學具圓片、正方形紙、和練習冊等等,利用這些材料折一折、分一分、畫一畫,找出四分之一。

  可引導學生想想:你是把什么看做一個整體單位“1”的?分成了幾份?其中的幾份就是四分之一?

  學生可能會有以下的想法:

  生:把一個圓片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圓片的四分之一。

  生:把一張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就是這張正方形紙的四分之一。

  生: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張圓片的四分之一。

  ……強調:你在分時就應怎樣分才合理?你找到的四分之一是把什么看作單位“1”?是誰的四分之一?。

  2、理解一個整體的四分之一

  課件出示下方一些物體:你能不能從下方這些物體中找到出四分之一呢?我想讓同學們先交流交流,在練習紙上分一分,畫一畫找出四分之一,小組交流后匯報。

  在學生找的同時,引導他們思考:你是把什么看作單位“1”的?平均分成了幾份?取其中的幾份就是單位的`“1”的四分之一?

  生:把這四個蘋果平均分成4份,一份就是這4個蘋果的四分之一。

  生:把八個正方體看做單位“1”平均分成4份,1份就是這八個正方體的四分之一?

  生:把十二個五角星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4份,1份就是這十二個五角星的四分之一。

  這個四分之一是把誰看做單位一呢?怎樣才能把這四個蘋果看做單位“1”呢?課件展示四分之一的構成過程。

  操作:你們的學具袋中也有一些像老師這樣許多物體組成的單位“1”,拿出來畫一畫、分一分,從單位“1”中找出四分之一,并和同學們交流交流。

  生:我把8個圓圈看做單位“1”,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這8個圓圈的四分之一。

  ……強調:你在分時是把誰看作單位“1”。

  3、比較總結

  我們找到了這么多的四分之一,這些四分之一的單位“1”相同嗎?各是把誰看作單位“1”?可為什么都用四分之一來表示呢?

  引導學生理解:雖然它們的單位“1”不相同,但它們都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四份,取了其中的1份。

  4、尋找分母是四的其他分數

  課件出示剛剛同學們的操作材料想:除了四分之一你還能找到其他分母是4的分數嗎?說說你是怎樣找到的?

  5、創造分數

  拿出學具中的12根小棒,利用這些小棒擺一擺、分一分,看看你能從小棒中發現哪些分數。思考:你把這些小棒分成了幾份其中的幾份就是這12根小棒的幾分之幾?

  生:我把這些小棒分成了6份,我找到了六分之一,六分之二等等。

  生:我把這些小棒分成了3份,我找到了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等等。

  ……教師順勢板書學生找到的分數。

  6、總結分數的意義

  在前面觀察、操作、交流的基礎上我們能夠總結出分數的意義: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幾份都能夠用分數來表示。

  三、認識分數單位

  告訴學生:分數和整數一樣也有它的分數單位。在分數中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就是分數單位。如:四分之一、六分之一、三分之一、十二分之一都是分數單位。并讓學生說說都是哪些分數的分數單位。如六分之一是六分之五的分數單位等等。

  練習:老師報數學生說出這個分數的分數單位,并說說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四、深化練習

  1、讀讀下方有關分數的資料,說說每個分數的具體含義,并談談你的感受。

  (1)我國小學生的近視人數約占總數的五分之一。

  (2)小學生睡眠不足的人數大約占總人數的三分之二,小學生每一天的睡眠時光應占一天(24小時)的八分之三。

  (3)死海的表層的海水中含鹽量到達了十分之三。

  2、用分數表示下方各圖的涂色部分(見課件)

  3、下方各圖中用分數表示的陰影部分對嗎?說說理由。(見課件)

  4、圖形中找分數

  圖中藍色部分是由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重疊后得到的,根據圖形填空。

  圖形中的藍色部分面積各占大正方形面積的,占大長方形面積的()、占整個圖形面積的()。

  5、數學智慧

  那里有三盒巧克力,老師要求只能拿走每盒巧克力的1/5,但是小玲卻從第一盒中拿走了1顆,從第二盒中拿走了2顆,從第三盒中拿走了3顆,這是為什么?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百分數的應用,感悟百分數的意義,理解百分數和分數在意義上的不同點,體會百分數與比的知識的內在聯系,能說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學會寫百分數。

  2、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滲透事物是普通聯系的,并且不斷發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4、了解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廣泛用途。

  教學重點:

  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明確分數與百分數的聯系與區別。

  學生準備:

  課前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數,通過查找資料,請教他人,知曉關于百分數的有關知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生活導入,板書課題。

  上一周,白蒲鎮組織了期中考試,周老師把白蒲小學六年級數學成績做了一個簡單的統計:

  白蒲小學六年級數學期中考試,及格的人數占98%,高分人數占89.2%,有12%的同學進步很大。

  (1)哪位同學愿意把這一句話讀一讀。

  (2)再請哪位同學讀一讀。

  (3)這句話中有3個特殊的數,你知道他們是什么數嗎?(百分數)

  對,他們是百分數。百分數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運用。今天這一堂課,周老師就我同學們一起來認識百分數。板書課題--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

  二、尋找生活中的百分數,感悟百分數的意義

  1、尋找身邊的百分數。

  課前周老師請同學們尋找收集身邊的'百分數,都帶來了嗎?誰愿意介紹一下你尋找的百分數。

  (1)衣服:棉60%,滌淪40%

  (2)酒:酒精度42%。

  x  【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本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系統學習分數的開始,為后續學習分數的除法,真分數和假分數以及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四則運算、分數應用題等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歸納,明確單位“1”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分數的意義,知道分數單位的含義。

  2.通過分一分,涂一涂等不同形式的操作活動和小組內的交流活動,明確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3.在探究分數的意義過程中,培養分析綜合與抽象概括能力;感受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掌握單位“1”概念的建立。

  【教學難點】

  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具】

  實物投影,課件,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新知

  課件出示數學書46頁情境圖,從圖中你能知道哪些數學信息?

  學生匯報預設:

  學生1:在進行測量時,有時不能正好測量出整數的線段。

  學生2:兩個學生平分食物,每人只能得到1/2。

  教師小結:是啊,像這樣的測量、計算、分物的時候不能正好用整數表示的情形在生活中經常出現,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古代人們就引出了新的計數方法——分數。關于分數,我們在三年級就已經初步接觸過,今天我們進一步研究分數。(板書:分數的意義)

  【設計意圖】簡潔談話,自然引入,學生能夠認識到分數產生的必要性,體會數學就在身邊,隨時應用于生活中。

  二、自主概括,理解意義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幾幅圖,請大家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涂色部分,并說出每個分數各表示什么,先寫出來,再同桌交流一下。

  1.我們來匯報一下所填寫的分數。

  2.說說這些分數各表示什么?(學生說)

  板書: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表示這樣的3份,就是3/4。

  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涂色部分表示這樣的5份,就是5/8。

  把1米平均分成5份,涂色部分表示這樣的3份,就是3/5。

  把6個圓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表示這樣的1份,就是1/3。

  3.圖上這四個分數分別是把什么平均分得到的?(一個餅、一個長方形、1米、6個圓平均分得到的。)

  教師說明:一個餅可以稱為一個物體,一個長方形是一個圖形,1米是一個計量單位,6個圓就是一個整體。

  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我們把它叫做單位“1”,看屏幕,自己讀一讀。

  問:單位“1”可以是什么?

  4.那么,剛才這幾幅圖中我們分別是把什么看作單位“1”?把單位“1”平均分成了幾份?表示這樣的幾份?

  5.揭示概念。從這些例子中看,怎樣的數叫做分數?你能用一句話概括嗎?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自己寫一個分數,說說表示的意義。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

  6.試一試:說出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這個分數里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設計意圖】通過多媒體課件及學生動手操作等活動,引導學生從平均分一個物體過渡到平均分多個物體,培養觀察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從而更好的理解單位“1”與分數單位的概念。

  三、闖關練習,深化認識

  1.練一練:

  出示:練一練,用分數表示涂色部分,并說說每個分數表示的意義。說出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這個分數里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怎樣用分數表示圖中的未涂色部分?

  2.涂一涂:練習十一第2題。在圖中涂色表示2/3。

  3.說一說:練習十一的第3題。說出每個分數表示的意義。

  4.找一找:練習十一第4題。在直線上畫出表示下面各分數的點。

  5.議一議:練習十一第5題。有12枝鉛筆,平均分給2個同學。

  每支鉛筆是鉛筆總數的幾分之幾?每人分得的鉛筆數是總數的幾分之幾?

  【設計意圖】通過鞏固練習,加深學生對單位“1”的理解,促進知識的形成,最大限度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總結梳理,拓展延伸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剛才我們一起又一次認識了分數,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分數無處不在。比如說,我們班級有多少名同學?男同學,女同學,第一組,第二組各有多少人?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想到哪些分數?同學們課后去說一說吧!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五、板書設計

  分數的意義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表示這樣的3份,就是3/4。

  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涂色部分表示這樣的5份,就是5/8。

  把1米平均分成5份,涂色部分表示這樣的3份,就是3/5。

  把6個圓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表示這樣的1份,就是1/3。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分數的意義 教學設計10-27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02-16

《分數的意義》的教學設計04-20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03-03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優秀04-10

《分數的意義》的優秀教學設計05-23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通用10-10

分數的意義人教版教學設計03-29

《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精03-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中市| 天等县| 长宁区| 广水市| 香格里拉县| 长丰县| 安泽县| 秦皇岛市| 图片| 咸宁市| 平乡县| 黑水县| 浦江县| 斗六市| 延安市| 罗山县| 尉犁县| 罗源县| 博白县| 时尚| 双流县| 新巴尔虎左旗| 黑河市| 拉孜县| 宣恩县| 宁武县| 普安县| 竹山县| 天镇县| 县级市| 刚察县| 雷山县| 哈尔滨市| 深水埗区| 习水县| 邵武市| 高台县| 明水县| 冕宁县| 建阳市| 隆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