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細胞器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細胞器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會舉例說明幾種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
(2)知道分離各種細胞器的科學方法。
(3)了解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區別。
2、能力目標
(1)讓學生通過類比認識細胞內各細胞器及其分工。通過課本內容的閱讀和實際的問題的引導,培養學生分析和理解問題的能力,進而發展綜合的能力。
(2)利用課本插圖和課件,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讀圖能力,提高分析、類比歸納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建立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部分與整體統一的觀點,有利于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細胞中的幾種主要細胞器的結構和功。
2、教學難點
(1)掌握幾種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嘗試構建細胞模型。
(2)將這些細胞器的功能和生物體的相關生命現象聯系起來并靈活運用。
三、教學方法和手段
利用自制的多媒體課件,創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氛圍,同時應用自主探究法、講述法、比較法等,引導學生思考一系列問題,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動手、觀察、比較和總結的能力。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1、導入
(1)復習細胞的基本結構。
(2)介紹亞顯微結構,提示細胞內有很多具有不同功能的結構――細胞器。
(3)提示學生分離細胞器的方法――差速離心法。
2、自主學習
讓學生自主閱讀書本P45-47,了解書本的細胞器種類以及各種細胞器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的特點。
3、“你我來搶答,猜猜我是誰”
(1)教師在屏幕上分別投影出八種細胞器的特點介紹,讓學生猜測所描述的是哪種細胞器,并進行搶答,答對的小組將加分。
(2)每一種細胞器猜測完成后,教師均對每種細胞器進行進一步的介紹,并且對具有相似結構的細胞器進行分析比較,幫助學生更好地分辨細胞器。
4、細胞器特點的分類和歸納
(1)八種細胞器的特點介紹完成后,教師再對細胞器的分類進行鞏固,重溫雙層膜、單層膜和非膜結構的細胞器分別有哪些。
(2)通過動植物細胞的比較,讓學生了解動物和植物細胞當中特有的細胞器,并能根據圖對細胞的種類進行辨別。
5、嘗試組裝特定的細胞模型
(1)教師介紹不同功能的細胞,所含有的細胞器種類有所不同。
(2)教師提出需要組裝合成胰島素的細胞。
(3)學生上臺,從八種細胞器中選取需要的細胞器,粘貼到相應的細胞中,完成組裝。
(4)教師對學生的組裝結構進行點評和修正。
6、鞏固練習
教師引導學生完成導學案上的練習。
7、小結
教師簡單小結本節課所學內容,并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我們已經組裝出了一個能合成胰島素的細胞,那么胰島素合成的過程是怎樣的?細胞器之間如何協調配合?我們下一節課再詳細學習。
【細胞器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模板-教學設計模板08-02
蟬教學設計優秀教學設計04-05
ai教學設計 ai的教學設計05-29
流程設計教學設計12-09
《鳥島》教學設計小島教學設計及設計意圖11-11
怎樣教學生構思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及教學思路12-28
教學設計04-19
教與教學教學設計01-12
課程設計教學設計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