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有幾瓶牛奶》教學設計

時間:2023-06-17 07:10:3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有幾瓶牛奶》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幾瓶牛奶》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幾瓶牛奶》教學設計

《有幾瓶牛奶》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3課。

  教學目的:

  1、經歷探索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加法。

  2、感知算法多樣性,理解“湊十”的計算策略和進位的計算道理。

  3、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歸納、概括、遷移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湊十的計算策略。

  教學難點:理解進位的計算道理。

  教學方法:觀察法、討論法、

  學 法:觀察法、討論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準備:課前小研究、多媒體課件、小棒、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數學小故事。

  《加號和減號》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導入。

  2、如何解決一共有幾瓶牛奶的問題?

  3、提出探究任務和探究要求,四人小組交流討論。

  4、四人小組匯報計算方法,同學和老師互相質疑、補充。

  匯報用擺小棒計算時師質疑:

  (1)為什么要從5根小棒里拿1根給9根,怎么不拿2根、3根或是其他的根數?

  (2)看來,這1根小棒是有任務的,你知道它的任務嗎?

  (3)為什么要從9根小棒里拿5根給5根,怎么不和剛才一樣拿1根或是其他的根數?

  (4)看來,這5根小棒也是有任務的,你知道它的任務嗎?

  (5)這種方法和剛才的方法有什么不同之處?有什么相同之處?你能給這種方法取個名字嗎?

  匯報用計數器計算時師質疑:

  (1)為什么可以用十位上的1取代個位上的10?

  匯報用計數器計算時師補充:滿十進一的`計數法則。

  5、其他小組交流匯報。

  6、師小結:

  剛才我們用數數的方法,擺小棒的方法,湊十法,推算法、計數器計算等方法算出了9+5=14,請大家大聲讀一讀這個算式。

  7、練習:9+6=?怎樣移動蘋果,讓我們很快看出蘋果的總數?

  8、你喜歡哪種移動方法,為什么?

  9、計算4+9=? 9+2=?,你是怎樣算的?

  10、觀察剛才算的這幾道加法題,有什么共同特征?

  11、出示課題:9加幾,9加幾是怎樣計算的?

  12、練習:9+3= 9+7= 9+8= 9+9=

  13、觀察這些算式,你有什么發現?

  14、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15、小組匯報。

  16、填一填:9+()=1()

  三、游戲鞏固9加幾的進位加法。

  四、全課總結。

  五、板書設計:

  9加幾

  情境圖

  9+2=11

  9+3=12

  9+4=13

  湊十法: 9 + 5 = 14 5 + 9 = 14 9+5=14

  9+6=15

  1 4 5 4 9+7=16

  9+8=17

  10 10 9+9=18

  六、教學反思:

  崔小寧: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沒有機械地強調讓學生進行湊十練習,而是借助小棒的直觀操作活動,讓學生理解為何要從5里面拿1給9的道理,又為何要從9里面拿5給5的道理,然后利用計數器上珠子動態變化過程,借助學生對“10個一是1個十”的認識,幫助學生理解進位加法的計算道理,真正達到了“授之以漁”。另外,在課堂上,老師不僅肯定了學生把9湊成10,而且還引導學生用湊十法的原理把5湊成10這種不常見的湊十方法,為以后學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奠定了基礎,也為以后簡便算法中的湊十、湊整等計算方法奠定了基礎,生活中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其實他們是同根同源的,那時學生就會很容易地運用這種湊十的基本方法來解決了,也就發揮了數學的工具性作用。

《有幾瓶牛奶》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72頁、73頁《有幾瓶牛奶》。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自己得出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方法,初步感知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并理解“湊十”方法的簡便性。

  2、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探索意識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3、使其初步體會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增進對數學的積極情感,體驗與同伴合作、交流的快樂。

  教學重點:

  應用“湊十法”,正確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

  教學難點:

  滲透轉化思想,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優化算法。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準備兩種顏色的小棒(或圓片)各10根或計數器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在今天的數學課上,老師請來了一位老朋友,猜猜看是誰呢?(課件出示皺著眉頭的笑笑圖片)大家一起和她打個招呼吧。笑笑是個快樂的小女孩,今天怎么變得愁眉苦臉的呢?我們快來聽她說一說。(課件播放畫外音:小朋友們,我有一個表弟名字叫淘淘,他是個聰明可愛的孩子。可是他平時總是挑食,長得太瘦弱了,像個小豆芽,還經常生病,為這事家人都特別著急。小朋友們,有什么好辦法能使他變得健壯起來呢?)

  指名說。生可能回答:吃有營養的食物、看醫生、 做運動……

  師:同學們的建議可真不少。說起吃東西學問可大了。哪個小朋友愿意將營養豐富的食品介紹給笑笑?(指名說)在眾多的食品中牛奶的營養價值高可是大家公認的。笑笑知道了這個秘訣后就馬上把自己的牛奶拿出來準備給表弟送去。(課件出示:兩盒牛奶的畫面)仔細觀察畫面,你發現了什么?

  師:這節課我們先來解決有幾瓶牛奶的問題,其余的問題存到問題銀行以后再解決好嗎?(板書課題:有幾瓶牛奶)

  二、探索算法、解決問題

  1、指導列式

  (1)誰能把畫面中的數學信息和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指課題)連起來說一說。

  (2)誰能根據這個同學復述的圖意,來列出算式?

  2、探索算法

  師:其他的同學有什么辦法來幫助笑笑算一算9+5= ?呢?可先自己用學具擺一擺、說一說,或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決,再把你的方法說給同桌聽一聽。要注意用小棒或圓片的同學要用不同的顏色來代表兩箱牛奶。

  生動手操作學具探索算法。師注意巡視,了解學生的活動情況。

  師:同學們都有了自己的解決方法,如果能愿意與大家一起分享那將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在匯報或聽取同學們匯報時,相信會學習的你一定能做到這兩點:(課件出示下面要求)

  ①認真仔細聽其他同學的算法,如果有不同的意見,可以等同學匯報完后再提出。

  ②匯報時如果用到學具,最好能一邊動手操作一邊說。

  (1)生:我是先數出9根小棒,再拿出5根小棒,接著數下去,10、11、12、13、14。

  師:這位小朋友在9根小棒的基礎上一根一根的去加。(板貼小棒圖)列出的算式就是:9+1+1+1+1+1=14(板書算式)

  師:這是一個一個數的方法,誰的想法和他不一樣?

  (2)生:我是用圓片擺的,我先擺9個圓片,又拿出5個圓片,9個加一個是10個,再加4個就是14個。

  師:誰跟他的方法是一樣的,請再來說一說。

  師指一名用小棒計算的同學說。

  師相機板貼小棒圖,再板書計算過程。

  師點明:這兩個同學雖然用的學具不一樣,但計算的道理是一樣的。

  (3)生:我是用扳手指的方法計算的。我把9記在心里,再伸出5個手指數下去就是14。

  師:噢!你是用我們身體上的計算器——手指來幫忙的,那哪位同學聽清楚了,她的這種方法跟黑板上的哪種方法其實是一樣的。

  生:他這也是一個一個數的方法。

  師:看這位同學是個會聽課的孩子。老師看到有些同學是用計數器來幫忙,愿意說說你的想法嗎?

  指名學生到前面用計數器演示(師相機滲透“滿十進一”的思想,同時把用計數器計算的分解圖片貼在黑板上)那么我們看看用這種方法與前面匯報的那種方法是有聯系的。

  生觀察后匯報:與第二種方法有聯系。

  (如果學生能說出來更好,說不出來由老師點明)

  師質疑:為什么要把5分拆成1和幾,而不分拆成其他的數呢?

  生:因為9+1=10

  師:對,這兩種方法都是先把5分拆成1和4,然后再用9+1=10 最后算10+4=14。這種方法就是把一個加數分拆成1和幾,1把9湊成10,十加幾就等于十幾了,這在數學上叫湊十法。

  (4)師:誰還有和黑板上都不一樣的算法嗎?

  生如果匯報:把9分成4和5 ,5+5=10 10+4=14

  師就注意把這種方法與板書的湊十法聯系起來。

  生如果匯報:先算10+5=15 然后15-1=14 教師要追問:為什么最后要減1?

  (5)師:9+5=14 ,那5+9=?呢 ?

  3、優化算法

  (1)師:比較幾種算法,你最喜歡哪種?為什么?

  笑笑看到你們這么喜歡幫助別人,她一定很高興,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笑笑最喜歡你們的哪一種方法吧。(電腦演示湊十法。)

  師:這種方法你覺得好嗎?你能試著再說一說嗎?(同桌學生相互說一說。)

  (2)媽媽知道笑笑要給表弟送牛奶,就拿來了一些水果讓她一同帶去。我們一起去看看。

  課件出示 一盤9個 另一盤6個的蘋果圖 讓學生列出求一共有多少個的算式 : 9+6

  師: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來計算?我們分兩組,剛才想用湊十法的為一組,其他方法的同學為一組,比一比誰算得快好嗎?

  (3)出示7+9 先讓學生說說這個算式可以表示什么,再進行試算。

  三、實踐應用、深化認知

  1、圈一圈,算一算(73頁1題)

  小淘淘接受了笑笑的禮物,聽取了同學們的健康小秘訣,沒過多久真的變得強壯起來。他為了感謝大家特意寄來了一些鉛筆想送給每個小組,但是老師不知道寄來了多少枝,想請你們幫忙圈一圈、算一算。下面老師發題卡,請四人小組合作,每人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選做一題,并把你的算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四人全部完成后算順利通過。

  ①學生看圖,明確怎么圈,然后圈一圈,獨立完成每一個小題。

  ②小組內交流,任選一小題說說自己是怎么做的。

  ③小組代表匯報、展示,集體交流訂正。

  2、做媽媽的小幫手

  師:同學們,其實每位媽媽都關心孩子的健康,總是注意營養搭配合理。今天媽媽帶了20元去上街購買一些青菜和魚、肉等,下面有商品的標簽和每袋的價錢。她只想好了豬肉必須買,其它的卻不知怎么選,你能做媽媽的小幫手嗎?

  西紅柿圖片 豬肉圖片 鯉魚圖片 蘑菇圖片 茄子圖片 白菜圖片

  3元 9元 5元 4元 6元 2元

  請聽清要求,除了豬肉外,你還想選哪些,就在練習本上把圖片下的號碼記下來,再列出算式。要注意一共花的錢數不能超過20元。我們看誰設計的方案多,同時會注意合理搭配?

  學生計算后讓同桌互相檢查算式的正誤,集體交流時注意不但要關注學生的計算準確性,還要讓學生初步懂得副食的葷素搭配是比較合理的。

  3、數學游戲——比比誰算得多

  笑笑和他的表弟想請同學們做數學游戲,你們喜歡嗎?

  老師發給每個小組分別寫上1、2、3、4、5、6、7、8、9、10這十個數的小紙片,然后折起來,用輪流抓的方式,抓到幾就把它與9相加,組長記錄算對的題數,看在相同的時間里哪個小組算得又對又多。

  四、暢談收獲、總結評價

  同學們,今天我們在笑笑的陪伴下度過了充實的四十分鐘,你都有哪些收獲呢?愿意說給她聽一聽嗎?

  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健康是最重要的。老師也真誠希望你們在平日里能珍愛自己,做到營養合理搭配、多運動,擁有一個強壯的身體,才能更好的學習生活。

  課下我們自己留心自己的身邊還有哪些關于9加幾的問題,請記下來。我們下節課交流好嗎?

《有幾瓶牛奶》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探索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加法。

  2.借助擺小棒、撥計數器的直觀操作活動,初步感知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并理解“湊十”的計算策略和進位的計算道理。

  3.在具體計算中,養成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重點:理解“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理解湊十法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出示口算題卡

  師:同學們,我們昨天學習了什么數學知識?

  生:搭積木,不進位加法,不退位減法。

  師:你能運用我們昨天學習的知識直接說出這些算式的得數嗎?

  (口算題卡開火車,將“10+4”貼在黑板上)

  師: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新的知識。

  板書:有幾瓶牛奶----9加幾的進位加法

  二、教學新授

  1.擺小棒

  師:今天我們的`好朋友笑笑給我們帶來了牛奶,仔細觀察,說一說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生:左邊有9瓶牛奶,右邊有5瓶牛奶,一共有幾瓶牛奶?

  師:誰能列式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生:9+5=14,一共有14瓶牛奶。

  師:很好,老師幫你把算式寫出來,“9+5”這個算式我們以前沒接觸過,但是我們學過“10+4”,還知道10加幾就是十幾,那能不能把“9+5”也變成“10+幾”這種形式呢?(此處大家可以酌情修改)

  師:現在就請出了我們的計算好幫手---“小棒”,通過擺小棒來解決這個問題,誰能幫老師擺一擺。

  學生擺老師評價

  師: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有什么快速數數的方法?

  生:記大數數小數,10、11、12、13、14

  師:小棒一共有多少根,表示牛奶一共有多少瓶?

  生:一共有14根小棒,表示一共有14瓶牛奶

  師:還可以怎樣借助我們的小棒來計算“9+5”,究竟能不能把它變成“10+幾”,請你認真觀察老師是怎么做的?

  生:先把5根小棒拆成1根和4根,1根和9根湊成10根,10根和4根合在一起一共是14根。(學生說,教師板書:5分成1和4,9+1=10,10+4=14,此處要湊成10的兩個數可用彩色粉筆寫,更直觀)

  師:老師為什么要從5根小棒里拿出1根放在左邊,而不是拿出2根?

  生:因為拿出1根能和9湊成10。

  師:評價鼓勵,看來這1根小棒不是白拿的,它是有任務的,它的任務是什么?

  生:是和9湊成10.師: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說一說,請你和我說,“計算9+5,先把5分成1和4,9+1=10,10+4=14,所以9+5=14”我說清楚了嗎?請同學們擺一擺你們的小棒,邊擺像老師這樣說一說。

  生:邊擺邊說(1分鐘)

  師:剛才我們把誰湊成了10?還可以把誰湊成10?

  生:剛才把9和1湊成了10,還可以把5和5湊成10.師:誰來前邊試著擺一擺?邊擺邊說。

  生:先把9根小棒拆成5根和4根,5根和5根湊成10根,10根和4根合起來得到14根。

  師:老師有個問題想問你,為什么從9根里拿出5根,而不是3根,2根?

  生:為了湊成10

  師:請你和我說,計算9+5,先把9分成5和4,5+5=10,10+4=14,9+5=14。

  請大家在你的桌面上邊擺邊說(1分鐘)

  教師巡視

  師:請大家觀察這兩種方法有什么共同特點?

  生:都是先湊成10

  師:這種計算方法有一個名字,叫湊十法,在今后的課程當中我們還會應用湊十法來進行計算,板書領讀。

  2.撥計數器

  師:同學們我們除了好幫手“小棒”,還有一個計算小助手“計數器”,智慧老人帶著他的計數器來了,請你看看智慧老人是怎樣通過撥珠子來計算9+5=?

  生:先在個位上撥過來9顆珠子,再在個位上撥過來5顆珠子,又圈住了10顆珠子。

  師:把哪10顆珠子圈在一起了?

  生:把上面的5顆白珠子和下面的5顆橙色珠子圈在一起。

  師:下面的5顆橙色珠子是從哪里來的?

  生:從最開始的9顆橙色珠子里分出來的。

  師:個位上圈起來的10個珠子表示10個一,也是1個十,滿十要進一,把個位上圈起來的10個珠子撥過去,再在十位上撥過來一顆珠子。

  師:現在十位上有幾顆珠子?表示?個位上有幾顆珠子?表示?

  生:十位上有一顆珠子,表示1個十,個位上有4顆珠子,表示4個一,1個十,4個一是14,9+5=14

  師:老師請同學來前面像智慧老人那樣撥一撥,邊撥邊說。

  生:先在個位上撥過來9顆珠子,再在個位上撥過來5顆珠子。

  師:同學們你們發現了什么?(把計數器側過來讓同學們看)

  生:個位上不夠5顆珠子了。

  師:那怎么辦?

  生:把個位上的1顆撥過來。

  師:這一顆珠子哪來的?

  生:把5顆珠子拆分成1顆和4顆。

  師:然后呢?

  生: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還有4顆珠子沒撥,再在個位上撥過來4顆珠子。

  師:評價,無論是哪種方法,這過程當中我們都利用了我們之前學過的滿十進一。

  現在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邊撥邊說,請你和我說,先在個位上撥9顆珠子,把5分成1和4,9+1=10,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還有4顆珠子沒撥,再在個位上撥4顆珠子,9+5=14.生:......三.鞏固練習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通過擺小棒和撥計數器來計算9+5等于幾,現在老師想請同學們一起開始今天的闖關,你們準備好了嗎?

  1.圈一圈,說一說

  師:一起讀題,幾個要求,你打算把幾個圈到一起?

  生:把10個圈到一起

  師:怎么圈?

  生:我把左邊的9只和右邊的1只圈到了一起,湊成10,10+2=12,所以9+3=12

  師:還可以怎么圈?

  生:把右邊的3只小貓和左邊的7只小貓圈到一起,湊成10,10+2=12.所以9+3=12

  2.數線

  師:想要計算9+6等于幾,怎么通過數線來表示?

  生:可以在數線上跳格子

  師:怎么跳?來前邊畫一畫說一說

  生1:從9開始,向大數的方向跳格子,一下跳6個格子,跳到哪里,得數就是幾。

  生2:從9開始,向大數的方向跳格子,一個格子一個格子跳,一共跳6個格子,跳到幾,得數就是幾。

  生3:從9開始,先向大數方向跳1個格子,跳到10,再從10開始,向大數方向繼續跳5個格子,跳到幾,得數就是幾。

  (在學生邊畫邊說的過程中,提醒向大數方向跳一個格子要在上邊標注+1,跳6個格子要在上邊標注+6)

  生4:可以在數線上數數,從9開始,像大數方向繼續數6個數,數到幾,得數就是幾.四.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生:學會了湊十法,學會了個位滿十要向十位進一,會計算9+6、9+5這樣9加幾的加法算式。

  師:很好,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在數學世界里發現探索,下課!

《有幾瓶牛奶》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20以內進位加法》的第一課時“有幾瓶牛奶”。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初步理解用“湊十法”計算9+幾的進位加法。

  2、能力目標: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經歷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這一過程,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獲得成功解決數學問題的喜悅,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用“湊十法”計算9+幾。

  教學難點:

  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具準備:

  掛圖。

  學具準備:

  每人20根小棒、算式卡片、數字牌。

  設計思路:

  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數學)的編寫特點是以學生活動為主線進行安排,關注學生數學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在設計和實施教學時,應充分注意并恰當把握教材的這些特點,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中實現三維目標的有機統一、協調發展。為此,本設計力求突出以下幾點:

  1、創設情境,突出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創設學生熟悉的具體生活情境,讓學生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法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2、運用直觀手段,讓學生在“做數學”中體驗數學,培養學生數學地思考問題的意識。本設計力求改變以單純被動接受方式為主要特征的傳統的數學學習方式,重視對學生主動獲取知識能力的培養。

  教學過程:

  一、游戲鋪墊。

  湊十“對口令”游戲。

  師:看!誰來啦?齊天大圣孫悟空想和大家一起做游戲呢!

  指定學生戴上孫悟空頭飾:孫悟空說一個數,你們也說一個數,這兩個數合起來是10。

  ( 策略建議:游戲活動,為學習新知識做了鋪墊,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主嘗試,探究算法。

  1、創設情境。

  師:小芳今天幫媽媽送牛奶,現在這有兩箱牛奶,可一共有多少瓶呢?這可難倒了她。聰明的小朋友們能告訴她“有幾瓶牛奶”嗎?(板書課題)

  生:一共有14瓶牛奶。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說給同桌聽一聽。

  生:討論、匯報。

  (小組內同學交流,然后各組匯報。學生們有的一瓶一瓶數,還有的用接著數的方法,也有用湊十法等多種計算方法。)

  (3)師小結:同學們可真會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有的同學一瓶一瓶地數;也有的同學用接數的方法,從9瓶接著數;還有的同學更聰明,從右邊拿1瓶放到左邊箱子里,使左邊箱子里湊成10瓶,10瓶再加上右邊剩下的4瓶,就是14瓶。這么多方法,你最喜歡哪一種方法?

  (策略建議: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計算9+幾,體現了算法的多樣化,使學生感覺到在多種算法中,湊十法最簡便。)

  2、探究算法。

  (1)小芳送完牛奶回到家,媽媽給她買來了9個蘋果,5個梨,一共有幾個水果?應該怎樣列式?(生:9+5=?)

  (2)師:怎樣計算9+5=?請同學們利用你手中的小棒來擺一擺、算一算,互相說一說。

  指導學生操作:左邊擺9根,右邊擺5根。然后,把右邊的1根移到左邊,使左邊的小棒湊成10根,左邊的10根與右邊剩下的4根合起來就是14根。

  生匯報9+5得幾的計算方法。

  師板書:9+5=14

  (3)除了9加1可以湊成10,還有別的方法能湊成十嗎?

  指名學生上前演示,并口述操作過程:5+5=10,從9里拿走5,湊成十,9里面就剩下4,結果還是等于14。

  板書:9=5=14

  (4)動手操作

  試一試: 9+3= 7+9=

  首先讓學生用小棒擺一擺,算一算,再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理解湊十法的意義。

  (策略建議: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從直觀上了解“湊十法”的算理,并通過敘述計算過程,內化為計算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圈一圈,算一算。

  教師先做示范,引導學生弄清題意,然后讓學生獨立完成,最后集體反饋。

  2、比比誰算得快。

  9+5 9+6 9+9 9+8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反饋。

  3、“小貓數魚”

  指導學生看圖,提數學問題。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反饋。

  4、數學游戲。

  乘車到蘭溪公園去游玩:(1)師介紹蘭溪公園。(2)4名學生當小導游,手中分別舉著寫有13、15、18、19的數字牌。 (3)學生每人一張“9加幾”的算式卡片。(4)請對號上車。(得數分別是上面幾個數字的卡片就是車票。)

  (策略建議:練習題的設計由易到難,生動活潑,充滿樂趣,有利于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學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有幾瓶牛奶》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有多重》教學設計12-12

吃飯有講究教學設計02-20

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設計01-12

大樹有多高教學設計12-17

《我們有新玩法》教學設計05-06

植物媽有辦法教學設計05-11

《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設計08-04

有特點的人臉教學設計08-28

《生活處處有哲學》教學設計04-18

教學設計的基本方法有哪些04-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州市| 新丰县| 昌江| 开原市| 布尔津县| 简阳市| 阿勒泰市| 专栏| 白银市| 北安市| 石台县| 安化县| 琼结县| 石河子市| 五台县| 竹山县| 兴义市| 伊宁市| 乌海市| 安远县| 格尔木市| 安庆市| 抚远县| 泰来县| 神池县| 泾阳县| 兴宁市| 上林县| 威海市| 苏尼特右旗| 望都县| 张掖市| 宁都县| 柯坪县| 金阳县| 阜南县| 军事| 江津市| 郎溪县| 拜泉县| 樟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