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灰雀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灰雀教學設計1
【教學思路】
本課為精讀課文,分為兩課時。
第一課時,重點講解字詞,初讀課文,讓學生大致了解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以列寧的故事引出本課。重點指導學生朗讀列寧與小男孩的兩次談話,從中體會列寧對灰雀和對小男孩的喜愛,以及列寧的教育藝術和語言藝術。從小男孩知錯就改的事實,提示學生要愛護鳥類,愛護大自然。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郊外、散步、胸脯、仰望、一定、或者、肯定、面包渣、歡蹦亂跳、惹人喜愛、自言自語等。
2、能知道課文的主要內容,懂得做錯了事就要改正,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誦讀人物對話,體會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體會列寧對灰雀、對男孩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1、認識列寧對男孩的'關愛和教育,滲透保護鳥類的教育。
2、從人物的語言及神態描寫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教學難點】
從列寧與小男孩的談話中體會列寧的心理活動。
【教學媒體】
掛圖、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文導入
出示列寧的照片或掛圖,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列寧的故事,由以前的故事引入新課文。
二、初讀課文,大致了解課文內容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或聯系上下支理解詞義。
3、檢查自學情況:
⑴
檢查讀音:
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認讀。特別注意以下讀音:
白樺
胸脯
面包渣
惹人喜愛
⑵字形難點:
散:左下“月”的第一筆是“”。右邊的反文要寫小一些。
惹:上中下結構。中間是“右”不是“古”。
或:左下方口的下面是“”。右邊一撇不要丟掉。
⑶理解詞語:
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
可惜:值得惋惜。
誠實:言行跟內心思想一致。
自言自語:自己跟自己說話。
歡蹦亂跳:形容健康、活潑。
三、朗讀課文,思考課后的問題
四、板書
灰雀
字音:白樺
胸脯
面包渣
惹人喜愛
字義:郊外
可惜
誠實
自言自語
歡蹦亂跳
灰雀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通過人物的對話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2.體會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和對兒童的保護,懂得做錯事情應該改正的道理,同時受到保護鳥類等動物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與關鍵:
1.列寧發現灰雀消失之后,通過耐心、得體的交談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經過;
2.通過言語和神態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教學方法:
通過學生的讀讀、想想、寫寫、議議親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列寧非常喜歡這三只灰雀?
二、學習新課
(一)出示第一次學習目標
默讀課文,用橫線畫出列寧的話,用波浪線畫出小男孩的話,并分別寫出他們當時的心情?
1.學生默讀課文,寫批注;
2.小組交流;
3.學生匯報
(1)出示列寧說的`話,并思考列寧說那幾句話時,心情怎么樣?
指導朗讀
(2)究竟灰雀到哪里去了?出示男孩的話,說說男孩的心情以及說說當時他是怎樣想的?并指導朗讀
4.小結:課文沒有一處寫到列寧怎樣想,小男孩怎樣想,但從人們的語言中,我們卻能充分體現人物心理的變化。
三、拓展提升
1.出示課外閱讀文段;
2.學生閱讀思考:他們在說話時心里是怎樣想的?
四、小結
怎樣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呢?
在描寫前首先明確人物的內心世界,然后再組織形象的語言以對話、動作、細節描寫等形式,把人物的心理活動表現出來
【灰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灰雀》教學設計07-22
人教版灰雀教學設計04-02
《灰雀》教學設計(精選12篇)01-11
《灰雀》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3篇)12-27
《灰雀》重點語句評析12-09
課文《灰雀》的重點語句12-17
《灰雀》第二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1篇)07-29
《灰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5篇)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