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活動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活動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活動教學設計1
一、活動意義
幼兒長到5、6歲時,原來的乳牙開始逐漸脫落,換上將影響孩子一生的恒牙,如任其自然往往會產生一些不良后果,及時教給幼兒換牙的知識,則可使他們盡快適應這一生理變化,學會科學地保護牙齒。美觀、整齊、健康的牙齒將有益于孩子將來的生活與工作。
二、活動目標
(一)知道不健康的牙齒會給人們帶來身體的痛苦,給生活和工作帶來不便。
(二)認識牙齒,了解換牙的知識,了解牙齒的功用,讓幼兒知道怎樣才能長出美觀、整齊的牙齒。
(三)懂得如何保護牙齒,并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三、活動項目與方式
活動一:參觀牙科診所
(一)教育目標
1、通過參觀牙科診所,使幼兒知道不健康的牙齒會給人們的身體帶來痛苦,給生活和工作帶來不便。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及思考能力。
(二)教學準備
與牙科診所聯系,獲得診所工作人員的同意和支持。
(三)教學過程
1、教師帶領全體幼兒觀察牙科診所的環(huán)境,牙科醫(yī)生的工作。
引導幼兒觀察這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人?有些什么器械?那些牙科醫(yī)生在干什么
2、觀察牙科診所的宣傳欄。
引導幼兒觀看宣傳欄里的圖片并說說內容。
3、觀察哪些病人到牙科診所看病。
(1)引導幼兒觀察這些病人怎么了?他們得了什么病?
(2)引導幼兒談論他們?yōu)槭裁匆堘t(yī)生治好牙病?
(3)教師小結:這些病人得了牙病后,牙很痛,吃東西會很不舒服,疼痛也會影響他們的工作,所以他們要請醫(yī)生幫助他們,治好牙病。
4、活動結束,就幼兒參觀的所見所聞組織談話,并引導幼兒思考議論:“他們?yōu)槭裁磿啦。俊苯處熜〗Y:“由于病人沒有保護好自己的牙齒,所以生牙病了,小朋友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牙齒”。
活動二:律動“刷牙歌”
(一)教育目標
1、以音樂活動的方式,引起幼兒對刷牙的興趣。
2、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3、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的能力。
(二)教學準備
1、怎樣刷牙的教學掛圖一張。
2、律動音樂錄音帶。
(三)教學過程
1、讓幼兒看圖說說怎樣刷牙是正確的。
2、給予音樂,啟發(fā)幼兒將刷牙的正確動作編成律動。
3、教師匯編幼兒的動作,進行正確示范。
4、教幼兒做律動《刷牙歌》。
活動三:認識牙齒
(一)教育目標
1、認識牙齒,了解牙齒的功用。
2、了解換牙的知識,認識乳牙、恒牙。
3、消除對換牙的恐懼感。
(二)教學準備
《成人的牙齒》和《幼兒的牙齒》掛圖各一張。
(三)教學過程
1、觀察牙齒。
兩人一對,互相數數對方有多少顆牙齒;仔細觀察對方牙齒的顏色、大小、形態(tài),發(fā)現門牙、犬牙、臼牙的不同。
2、介紹門牙、犬牙、臼牙的不同功用。
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門牙、犬牙、臼牙吃食物時各有什么作用。小結:門牙比其它牙齒薄,它們可以切開和咬斷食物,犬牙比較尖、長,可以撕裂食物;臼牙又寬又厚,可以磨碎食物。
3、出示掛圖,引導幼兒比較成人與幼兒的牙數,找出不同處。
4、引導幼兒討論:有的幼兒掉了牙,還會長出來嗎?
5、介紹乳牙、恒牙。
6、了解換牙的知識。
引導有換牙經驗的`幼兒說說牙齒是怎樣掉落的,掉牙時有些什么現象,教師告訴幼兒乳牙到5、6歲時就會脫落,然后長出新牙――恒牙。掉牙時會有點疼,流一點點血,小朋友不要害怕,流血時,用涼開水漱口,就會止住。每個小朋友都要常常注意自己的牙齒有沒有松動,如果有,就是要長新牙了。
活動四:怎樣才有整齊潔白的牙齒
(一)教育目標
1、知道怎樣才能長出美觀、整齊的牙齒。
2、懂得如何保護牙齒。
(二)教學準備
有關保護牙齒的系列圖片。
(三)教學過程
1、引導小朋友互相比較觀察,誰的牙齒好,為什么好?
2、引導幼兒思考、討論:為什么有的人牙齒不整齊、發(fā)黃、發(fā)黑和爛牙。
3、介紹怎樣才會生長出整齊美觀的牙齒。
(1)換牙時注意不用手搖松動的牙齒;不用舌舔松動的乳牙和正在生長的新牙;如果乳牙沒掉,新牙就長出來了,要及時請牙醫(yī)拔掉乳牙。同時引導幼兒思考談論為什么要這樣做。
(2)討論:“換牙時要吃軟食嗎?”教師小結:小朋友換牙時不必吃軟食,平時多吃粗食、粗纖維食物,可以鍛煉牙齒,堅固牙根,幫助長出端正的牙齒,補充鈣片、維生素D,幫助生牙。
(3)平常堅持早晚刷牙,如果牙爛了,牙根發(fā)育不好,就會長出奇形怪狀的恒牙。
4、看系列圖片,說一說如何保護好我們的牙齒。
(1)睡前不吃酸甜食物,它們能破壞牙齒的保護層,使牙齒受到細菌的侵害。
(2)堅持早晚刷牙,清除口腔、牙縫中的食物殘渣,殺滅口腔中的細菌。
5、小結:小朋友換好牙后,就不會再換牙了,所以小朋友一定要保護好牙齒。
活動五:欣賞故事“換牙的時候”、“朱童和朱重”
(一)教育目標
1、通過欣賞故事,使幼兒了解一些換牙的知識,懂得為什么要保護牙齒。
2、引導幼兒用完整連慣的語句回答問題。
3、能集中注意力聽成人講述故事,理解故事內容,掌握故事名稱。
(二)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換牙的時候》,以及故事錄音帶。
(三)教學過程
1、引入故事《換牙的時候》。
2、聽故事錄音《換牙的時候》。
3、看圖回答問題:
(1)榮榮小朋友的牙為什么松動了?
(2)牙齒松動了,為什么不要用手指去搖動。
(3)新牙剛長出來的時候,為什么不要用舌頭去舔。
(4)如果乳牙沒掉,新牙就長出來了,應該怎么辦?
4、討論:如何保護牙齒。引入故事《朱童和朱重》
5、講述故事《朱童和朱重》。
6、提問:“聽了這個故事后,小朋友覺得今后應該注意些什么?你是朱童(蛀蟲)和朱重(蛀洞)喜歡的孩子嗎?
7、活動結束。
活動六:兒歌表演“小熊拔牙”
(一)教育目標
1、以兒歌表演的形式,教育幼兒愛護牙齒,堅持早晚刷牙,不偏愛甜食。
2、能清楚、正確地朗誦兒歌,并用動作、聲音、表情表現兒歌內容。
3、培養(yǎng)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陶冶幼兒的藝術情趣。
(二)教學準備
課前熟悉兒歌內容,準備熊媽媽、熊寶寶、小白兔等動物頭飾若干套,各種主題的音樂帶。
(三)教學過程
1、給予情節(jié)、音樂,鼓勵幼兒自編自演表現兒歌中的小動物。
2、教師匯編補充小朋友的動作,配上不同角色的音樂,帶領幼兒有表情地表演兒歌中的重要段落。
3、引入兒歌內容。引導幼兒根據場地、道具、人數選擇表演方式,并分配角色。提問:“小朋友都來表演兒歌《小熊拔牙》好嗎?怎樣表演呢?”讓幼兒充分發(fā)表意見,教師選擇好的方法并補充一些建議。
4、幼兒表演,啟發(fā)幼兒運用不同的聲音表現不同角色。
5、自由組合表演。
6、結束活動。
大班活動教學設計2
一、活動目標:
1、了解不同動物的過冬方式,學會把過冬方式相同的動物進行歸類。
2、能用自然清楚的語言描述關于動物過冬的經驗。
3、激發(fā)幼兒探索動物生活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課件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了解動物過冬的四種主要方式。
難點:歸納操作,講述理由
四、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下雪了,小豬佩奇要去找她的動物朋友一起堆雪人。來到小刺猬和小青蛙的家里,發(fā)現他們都在睡覺;
那么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為什么刺猬和青蛙在冬天會一直睡覺呢?
(二)介紹動物的過冬方式
刺猬和青蛙是怎樣過冬的?(介紹冬眠)
大雁的過冬方式(介紹遷徙)
松鼠的過冬方式(介紹儲藏食物)
綿羊的過冬方式(介紹換毛)
(三)提問幼兒分類其它動物的過冬方式
儲藏食物——松鼠、蜜蜂、螞蟻等。
冬眠——蛇、青蛙、烏龜、熊等。
遷移過冬——大雁、燕子等。
換毛過冬——兔子、綿羊等。
(四)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你們是怎樣過冬的呢?可以和身邊的朋友們一起說一說。
《動物過冬》活動反思
首先從微課課題選擇上來說,我選擇的是孩子們都很喜歡的小動物,針對當前的季節(jié)變化,動植物都進入了過冬的狀態(tài),如燕子南飛、青蛙冬眠都是他們關注的事情。我選擇這一課題,就是為了滿足幼兒對這方面的探究欲望,使他們對動物過冬有一個系統(tǒng)的了解。其次,從微課的設計思路上來說,《綱要》中指出,幼兒科學教育的首要任務是精心呵護與培植幼兒對周圍事物、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此,在活動中我緊緊圍繞“激發(fā)幼兒探索動物過冬的興趣”。在對這一點的突破中,我主要借用大量的圖片和動畫輔助教學。如從開始的導入,我就把幼兒的`思維集中到對青蛙和刺猬過冬方式的探討上來,根據平時的觀察和體驗,促使幼兒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經過探討后,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孩子們主動地獲取了知識。在微課的制作上,我選擇用小豬佩奇這個小朋友們都很喜愛的卡通動物來引入主題,在闡述問題的時候也多采用動畫、卡通圖片相結合的方式,更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讓孩子們在看中思考,在思考中建構新知。
【大班活動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活動教學設計07-24
大班美術活動《我的小書包》教學設計01-07
活動教學設計05-17
大班美術教學設計11-23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學設計11-24
大班體育活動教學設計:跨跳(通用14篇)03-16
大班安全教育活動教學設計(通用18篇)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