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教學設計1
一、教學內容
分數與除法
教材第66頁的例3及做一做。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2,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三、重點難點
1、理解、歸納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2、用除法的意義理解分數的意義。
四、教具準備
圓片。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
老師:5除以9,商是多少?(板書:5÷9=)如果商不用小數表示,還有其他方法嗎?學習了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后,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板書課題: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二)教學實施
1、學習例3。
(1)板書例題。
小新家養鵝7只,養鴨10只。養鵝的只數是鴨的幾分之幾?
(2)指名讀題,理解題意并列出算式。板書:7÷10
(3)利用除法和分數的關系得出結果。
7÷10=
所以養鵝的只數是鴨的。
四)思維訓練
1、把8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13段,每段長多少米?
2、把一個5平方米的圓形花壇分成大小相同的6塊,每一塊是多少平方米?(用分數表示)
(五)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觀察、操作,同學們發現了分數與除法之間的關系。分數的分子相當于除法的被除數,分數的分母相當于除法的除數,除號相當于分數的分數線。
2、真分數和假分數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真分數和假分數
教材第69頁的例1、例2及第70頁的“做一做”。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及特征,并能辨別真分數和假分數。
2、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概括的能力。
3、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三重點難點
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及特征。
四教具準備
例1及例2中圖形的`教具。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復習:什么叫分數?
2、用分數表示出下面各圖的涂色部分。(出示教具)
請學生分別說出每個分數的意義。
(二)教學實施
1、提問:比較上面三個分數的分子與分母的大小?這些分數比1大還是比1小?并說明理由。
2、學生觀察后,試著回答。
學生:(第一個圓)平均分成了3份,這樣的3份也就是一個整圓,表示1,而陰影部分只有1份,所以比l小。
再請學生分別說出另外兩個分數。
3、老師指出:像上面的3個分數都是真分數。我們過去接觸過的分數,大都是真分數。那么,你能說說什么叫真分數嗎?
4、讓學生獨立思考后,與同桌交流一下,再指名回答。
5、小結: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小于1。
6、老師再出示例2中圖形的教具。
7、請學生分別用分數表示每組圖形中的陰影部分。
提問:第一幅圖中,把一個圓平均分成幾份?表示有這樣的幾份?怎樣用分數表示?
老師強調:第二組圖和第三組圖中每個圓都表示“1”。
8、比較,,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再與1比較。學生觀察圖,試著進行比較,與同桌交流。老師指名回答:所表示的陰影部分占據了整個圓,所以等于1;所表示的陰影部分占據了1個圓還多,所表示的陰影部分占據了2個圓還多,所以和都比1大。
9、老師指出:像,,這樣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于1或等于1。
請學生舉出一些假分數的例子,引導學生多舉一些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假分數。
10、引導學生完成教材第70頁的“做一做”。
(l)學生先獨立完成第1題,然后訂正。
(2)學生再獨立完成第2題,引導學生觀察:表示真分數的點和表示假分數的點,分別在直線的哪一段上?
(四)思維訓練
1、在分數中,當a小于()時,它是真分數;當a大于或等于()時,它是假分數。
2、在分數(a>0)中,當a小于或等于()時,它是假分數;當a大于()時,它是真分數。
3、分數單位是的最小真分數是(),最小假分數是()。
4、寫出兩個大于的真分數()和()。
(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真分數和假分數的特征,真分數的分子比分母小,真分數小于1;假分數的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數相等,假分數大于或等于1。通過學習,要會正確區分哪個分數是真分數,哪個分數是假分數,并會正確應用概念靈活解題。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假分數
教材第70頁的例3。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帶分數,學會把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的方法。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三重點難點
掌握把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的方法。
四教具準備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教學設計2
一教學內容
假分數
教材第70頁的例3。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帶分數,學會把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的方法。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三重點難點
掌握把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的方法。
四教具準備
投影。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提問: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什么叫真分數?什么叫假分數?
學生回憶并回答。
(二)教學實施
1、出示例3中的插圖。
提問: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分數信息?其中一個同學說:“我吃了一個半”,怎樣用分數表示一個半?
老師隨著提問,出示下圖。
學生觀察圖,先獨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一個半”是l+的和。
老師提示:1+的和可以寫成1。(板書:1)
2、再讓學生觀察插圖中其他幾個同學吃了多少個橙子?怎樣用分數表示?
學生試著說一說,老師分另”板書:1,2,。
3、老師指出:像1,1,…這樣的分數,叫帶分數。觀察這些帶分數都是怎樣組成的?你會讀出這幾個帶分數嗎?
4,請學生獨立舉出一兩個帶分數,讓學生讀一讀。
5、老師小結:帶分數都是由整數部分和分數部分組成的,帶分數都比1大。
6、指出:有時根據需要,要把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
(三)思維訓練
做同一種零件,王師傅2小時做15個,李師傅3小時做20個。誰做得快一些?(化成帶分數再比較)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什么是帶分數,并會正確地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
第三課時
一教學內容
第71頁的例4及“做一做”。
二教學目標
1、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2、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
三重點難點
掌握把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的方法。
四教具準備
投影。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例4,請學生看圖說出假分數。
老師指出:這里都把一個圓看作單位“1”。
提問:(l)它們的分數單位分別是什么?它們各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2)怎樣把這幾個假分數化成帶分數?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第(2)個問題。
請小組代表發言:=1=2
請問:你是怎樣得到這兩個結果的?
學生匯報,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說:一種是看圖直接得出=1=2,一種是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得到結果。
老師強調指出:因為4個是1,而8÷4=2,所以8個是2,也就是=8÷4=2
提問:這兩個結果都是什么數?你發現在什么情況下,假分數能化成整數了嗎?
小結:當分子是分母的倍數時,假分數可以化成整數。
提問:的分子還是分母的倍數嗎?這種情況怎樣化?學生回答: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計算7÷3,商2表示7份中的6份,還剩1表示1份,是所以結果是2。
提問:化成帶分數,怎樣化?
學生獨立完成,寫在練習本上,然后集體訂正。
=6÷5=1
(二)小結。
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的方法是什么?
(1)分子是分母的倍數時,化成整數,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整數。
(2)分子不是分母倍數時,化成帶分數,用分子除以分母,數的整數部分,余數是分數部分的分子,分母不變。
9、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71頁的“做一做”。
學生口述方法及結果,全班同學判斷。
(四)思維訓練
在中,a是非0自然數。當a時,它是真分數;當a時,它是假分數;當a_時,它能化成整數。
第四課時
一教學內容
真分數和假分數的練習課
教材第72一74頁練習十三的第1一13題。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鞏固學生對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的`認識,并能正確地把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
2、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復習的良好習慣。
三重點難點
綜合應用分數的意義及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的知識解題。
四教具準備
投影。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談話:前幾節課,我們研究了有關分數的哪些知識?
學生回憶并回答。
老師:今天,我們就來應用這些知識解題,看誰掌握得好。
(二)教學實施
1、完成教材第72頁的第1題。
讓學生在課本上填一填,并讀一讀。
2、完成教材第72頁的第2題。
老師提示:把一個橢圓或一個六邊形看作單位“1”。
讓學生看圖在課本上寫出分數。
提問:還可以把誰看作單位“1"?涂色部分占幾分之幾?學生自己確定單位“1",再看圖寫出分數,集體交流。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含義,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探索并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會用分數表示計量單位換算的結果,會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認識真分數和假分數,知道帶分數是整數和真分數合成的數,會把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會進行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2、使學生探索并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知道最簡分數的含義,掌握約分和通分的方法,能正確進行約分和通分,會進行分數的大小比較。
3、使學生經歷分數意義的抽象、概括過程以及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分數與小數互化的.探索過程,進一步發展數感,培養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等能力。
4、使學生初步了解分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增強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意識,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分數的含義,重點是建立單位“1”的概念。
2、以分數單位為新知識的生長點,教學真分數和假分數。
3、用分數表示同類兩個數量的關系,擴展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4、通過操作活動感受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5、先特殊后一般,通過改寫假分數,教學帶分數。
6、優化小數與分數相互改寫的教學。
7、理解分數的性質并進行通分和約分。
第1課時分數的意義
教學內容:
教材第52頁例1和“練一練”,第58頁練習八的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含義,經歷分數意義的概括過程,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能根據具體情境表示出相應的分數,聯系實際情境解釋或說明分數的具體意義;認識分數單位,能說明分數的組成。
2、使學生經歷有具體到抽象的認識、理解分數意義的過程,感受分數的來源與形成,體會數的發展,培養觀察、比較、分析、綜合與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數學學習的信心。
教學重點:
認識和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認識和理解單位“1”。
教學方法:
探究合作法、講解分析法、練習法等。
教學用具:
ppt。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喚醒已知
在三年級,我們曾經分兩次認識分數,今天這節課,我們要在以前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分數。
二、合作探索,理解意義
1、教學例1
出示例1中的一組圖
請大家根據每幅圖的意思,用分數表示每個圖中的涂色部分。寫出分數后,再想一想:每個分數各表示什么?在小組內交流。
學生匯報所填寫的分數,你認為這些圖中分別是把什么平均分的?
一個餅可以稱為一個物體,一個長方形是一個圖形,“1米”是一個計量單位,而左起第四個圖形是把6個圓看成一個整體。
左起第四個圖形與前三個圖形有什么不同?
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或由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我們把它叫做單位“1”。
(1)在這幾個圖形中,分別把什么看成單位“1”的?
(2)分別把單位“1”平均分成了幾份?用分數表示這樣的幾份?
(3)從這些例子看,怎樣的數叫作分數?
拿12根小棒自已創造一個分數
說說你是怎么做的?
如果老師要表示6根小棒可以用什么分數表示?
2、完成“練一練”
第1題各圖中的涂色部分怎樣用分數表示?請大家在書上填空。說說是怎樣想的。
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是多少?各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第2題,觀察直線上是把哪個部分看作“1”的?直線上表示是怎樣想的?
引導:分數也可以在直線上表示。這里從0起到1是1個單位,同樣地從1到2也是1個單位,這1個單位就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就可以用直線上的點表示分數。
讓學生在( )里填上合適的分數。
交流:你是怎樣填的?為什么這樣填?
三、巧妙聯系,深化理解
1、做練習八的第1題
先讓學生在每個圖里涂色表示三分之二,再說說是怎樣涂的、怎樣想的。
同樣是三分之二,為什么涂色桃子的個數不同?
2、做練習第2、3、4題。
第2題先讀出每個分數,再說說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
第3題讓學生填,交流時說說是怎樣填的。
第4題在研究分數時,把哪個數量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數量就是單位“1”
四、全可總結,延伸拓展
這節課學習了哪些內容?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教學設計4
一、教學內容
1、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2、真分數與假分數
3、分數的基本性質
4、最大公因數與約分
5、最小公倍數與通分
6、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二、教學目標
1、知道分數是怎樣產生的,理解分數的意義,明確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2、認識真分數和假分數,知道帶分數是一部分假分數的另一種書寫形式,能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
3、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能找出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能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5、會進行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三、編排特點
1、多側面地展現了分數的來源。
現實需要和數學需要。
2、把因數、倍數的有關知識與分數的相關知識結合起來教學。
3、關注數學的.抽象過程,從現實問題情境引出數學問題,得出數學知識。
4、部分內容作了適當的精簡處理或編排調整。
四、教學建議
1、充分利用教材資源,用好直觀手段。
2、及時抽象,在適當的抽象水平上,建構數學概念的意義。
3、揭示知識與方法的內在聯系,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方法。
五、具體安排:
略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通過整理和復習,幫助學生鞏固對分數的意義、基本性質以及分數加減法的認識理解,提高學生對這些知識的掌握水平,增強知識的運用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結合整理和復習,回顧學習過程和方法,體會將知識條理化的作用,逐步養成整理和反思的習慣。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分數的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分數的意義,分數的加減法運算的算理、算法。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知識整理,整體回顧
1、知識梳理。
教師:關于分數,本學期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能說一說、寫一寫嗎?
(1)學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寫一寫,組內交流。
(2)學生匯報,老師補充并同時在黑板上整理,形成下圖。
【設計意圖】總復習是對一個學期所學知識的全面整理和鞏固,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形成完整、系統的知識網絡。這樣既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已學的知識內容,也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復習整理習慣。
2、概念回顧。
(1)復習分數的意義。
教師:分數的意義是什么?
學生:一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我們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表示,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叫分數單位。
教師:單位“1”與分數單位有什么不同?請舉例說明。
學生:把一塊月餅平均分給5個同學,每位同學分到這塊月餅的。這塊月餅就是單位“1”,就是分數單位。
教師:分數與除法有什么關系?
(2)復習真分數和假分數。
教師:什么是真分數和假分數?
學生1: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
學生2:真分數小于1,假分數大于或等于1。
學生3:假分數可以轉化為整數或帶分數。
(3)復習分數的基本性質。
教師:什么是分數的基本性質?它與什么相似?
學生: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分數的基本性質。它與商不變性質相似。
教師:如果的分子加6,要使分數的大小不變,分母應該怎么辦?為什么?
學生:分母應該加16,因為分子加6之后擴大到原來的3倍,分母也要相應地擴大到原來的3倍,所以應該加16。
(4)復習約分和通分。
教師:什么叫約分?什么叫通分?它們分別有什么作用?
學生1:把一個分數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約分可以把一個分數化成最簡分數。
學生2:把異分母分數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分數,叫做通分。通分便于比較異分母分數的大小,也便于異分母分數相加減。
教師:什么是最簡分數?
學生: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1,這樣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5)復習分數和小數的相互轉化。
教師:分數如何化成小數?小數如何化成分數?
學生:分數化小數,可以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盡按要求取近似數;小數化分數,一位小數就是十分之幾,二位小數就是百分之幾……
教師:怎樣的最簡分數可以化成有限小數?為什么?
學生: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質因數,這個分數就能化成有限小數。因為分母只含有質因數2和5,可以通過分數的基本性質把分子、分母同時乘若干個2或5,使分母變成整十或整百、整千等,一定可以化成有限小數。
(6)復習分數的加減法。
教師:分數的加減法運算要注意什么?
學生:要先把異分母分數化成同分母分數,計算結果要化成最簡分數。能簡算的要簡算。
【設計意圖】通過對概念的回顧與復習,可以加強知識間的聯系。通過問答的形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記憶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的相關內容。例如,約分與通分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它們都是依據分數的基本性質,保持分數的大小不變;它們的區別在于,約分只對一個分數進行,而通分至少要對兩個分數進行。再比如,利用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既可以將假分數化成帶分數,也可以解決分數化小數的問題(分數化小數既可以利用分數與除法的關系,也可以利用分數的基本性質)。
(二)應用拓展,發展技能
1、分數的意義與性質練習。
(1)分數單位是的最簡真分數有();分子是3的假分數有(),其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2)把一條6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長()米,每段是全長的()。
(3)()÷()=0、6=()÷35。
(4)用直線上的點表示下面各數,估計一下哪個更接近2。
(5)先填空,再把各數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6)下面哪些數是最簡分數,哪些數不是最簡分數,把不是最簡分數的化成最簡分數。
【設計意圖】第(1)小題至第(6)小題是關于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的綜合練習,其中第(4)小題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數,有助于進一步理解分數與小數的聯系,并通過估計培養學生的數感;第(5)小題既能幫助學生復習分數的基本性質,還涉及分數的大小比較,其中與的大小比較需要學生選擇合適的策略,是對學生思維靈活性的考查。
2、分數的加減法練習。
【設計意圖】同時出現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以及加減混合運算,旨在幫助學生切實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聯系和區別。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適當增加簡便運算的練習,提高學生計算的熟練程度和技巧。
3、拓展練習。
(1)為幫助四川地震災區的小朋友,小紅捐獻了自己壓歲錢的,小剛捐獻了自己壓歲錢的,小剛捐的錢一定比小紅多嗎?請說明理由。
(2)在等式=+的括號里填入適當的數,使等式成立。
【設計意圖】第(1)小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單位“1”的掌握情況,為六年級學習分數乘除法解決問題做鋪墊。第(2)小題重在考查學生對分數的基本性質掌握情況,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如果括號里填相同的數,那么=+;如果括號里填不同的數,則有多種選擇,=+=+=+=+。對五年級的學生而言,不需寫出所有答案,只要能有意識地先將分子、分母乘以相同的數,再分成兩部分,最后化簡為最簡分數即可。
(三)課堂小結,回顧反思
1、通過今天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在練習的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出現什么錯誤?
2、回憶今天復習的方法,對今后的復習有什么啟示?
【設計意圖】對于復習課,教師要關注兩點:一是查漏補缺,發現問題是改進教學的起點,也是幫助學生進步的方向;二是關注反思,培養學生整理與復習的方法。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教學設計11-09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數學教學設計04-17
“比例的意義和性質”的教學設計范文03-07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設計03-05
《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及特征》的教學設計04-11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設計推薦02-06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設計集合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