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要的是葫蘆公開課教學設計優秀
作為一名老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要的是葫蘆公開課教學設計優秀,歡迎大家分享。
我要的是葫蘆公開課教學設計優秀1
學習目標:
1、認識“葫、蘆”等11個生字,會寫“棵、謝”等8個字,會寫“從前、細長”等10個詞語。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通過對比朗讀,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了解中混入的人最后沒有得到葫蘆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
評價任務:
1、借助拼音認讀生字詞,交流識字方法,讀準字音,正確書寫生字“棵、謝”等生字。
2、通過教師范讀,學生仿讀、齊讀、指讀等形式,結合插圖,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范讀、指名讀朗讀的形式,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了解種葫蘆的人最后為什么沒有得到葫蘆的原因,懂得這個故事說明的道理。
學習過程:
一、實物激趣
1、出示實物。同學們,你們認識它嗎?
預設:葫蘆
2、注意:葫蘆的“蘆”單獨成字讀第二聲,但和“葫”組詞時念輕聲,齊讀三遍。
3、葫蘆有很多作用,可以做成葫蘆絲當樂器,可是做成工藝品,甚至可以拿來下藥。怪不得有個人大喊:_____________。
預設:我要的是葫蘆。(板書)齊讀課題
4、這個人不僅只是喊出要葫蘆,他還真種了一棵葫蘆呢?那他種成功了嗎?有沒有得到他想要的葫蘆呢?讓我們走進今天的課文。
二、復習回顧引入學文
師:首先,老師先檢查一下同學們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加拼音讀、去拼音讀、開火車讀:葫蘆、瓜藤、蚜蟲、盯著、比賽、鄰居、奇怪、慢慢地、自言自語、治病、每天。
師:生字詞同學們掌握的都很不錯。咱們還要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課文,回憶一下:本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解內容學習表達
師:這棵葫蘆開始時長什么樣子?(停頓)我們來看第一自然段。誰愿意來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勾出相關的句子。
“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花謝以后,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哇!”
師:一顆葫蘆有這么多部分,有(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雪白的)小花、(可愛的)小葫蘆。
咱們一起來把這棵葫蘆種起來吧。
我們種好了一棵葫蘆,也結出了像老師手中這樣的小葫蘆。所以那個人贊嘆說-----(出示句子: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哇!)生齊讀。
我們再來贊嘆贊嘆!男生讀、女生讀“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啊!”
從你們的朗讀中,老師聽出你們對于葫蘆的喜愛
師:看到這么可愛的小葫蘆,你會做些什么?
所以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出示“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特別是哪些詞語我們可以看出那個人很喜歡葫蘆?
生:“每天”“看幾次”
師:這足以說明他喜歡葫蘆。所以我們再把第一自然段完整地讀一讀,讀出葫蘆的可愛以及種葫蘆的人對葫蘆的`喜愛之情!
(通過教師范讀,學生仿度、齊讀、指讀等形式,結合插圖,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評價目標二)
師:同學們,這個人他眼里只盯著葫蘆,一心只盼著葫蘆快長大。可是,我們再看看后來,葫蘆怎么了?
生:“一個一個都落了。”
師:是啊,原本長得那么好的小葫蘆,為什么“一個一個都落了”呢?
生:有蚜蟲
師:種葫蘆的人和鄰居都看到了蚜蟲,他們有什么反應?請同學們自由讀2-3自然段找一找答案,把相關的句子用橫線勾畫下來。
生:“有幾個蟲子怕什么!”
師:什么意思?讀出他對蟲子的滿不在乎來
生:“他盯著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
師:從“盯著”這個詞,我們體會到什么?
生:這個人的眼中只有葫蘆。
師:所以他才說“有幾個蟲子怕什么!”
我們盯著大屏幕觀察“盯”字,你會用什么方法記住它
(1、借助拼音認讀生字詞,交流識字方法,讀準字音,正確書寫生字“棵、謝”等生字。評價目標一)
現在你就是那個人,他是怎么自言自語的?誰來讀讀這句話?
生:朗讀“他盯著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多找幾名)
師:鄰居看到蚜蟲又是什么反應?
師:出示“有幾個蟲子怕什么!”
生:有幾個蟲子不可怕。(多找幾名說)
師:同學們看,這兩組句子有什么異同,小組討論
師:對了,第一句的語氣更強烈,所以我們要讀出這種語氣,自己試著讀出每組句子不同的語氣來。展示
師:仔細觀察下面兩幅圖,說說你的發現
師:此時,看到小葫蘆都落了,種葫蘆的人是什么心情?
生:傷心、難過、后悔。
師:那他會想些什么?
生:我真應該聽鄰居的勸告。
生:看到葉子上有蚜蟲,我真應該快點治一治。
師:帶著這種心情再來讀一讀最后一段。
師:小葫蘆為什么都落了呢?
師:是啊,植物的果實和葉子是有聯系的。當葉子被蚜蟲吸食了汁液枯死,葫蘆得不到營養,就慢慢變黃,一個一個都落了。畢竟一個葫蘆只是一顆葫蘆上的一部分。
師:學習完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生:我們知道了果實和葉子之間是有聯系的。
生:以后再遇到問題應該多聽聽別人說的話。
師:是的。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我們要想得到好的果實,就應該呵護好植物生長的每一個環節,不要等問題嚴重了再后悔。
我要的是葫蘆公開課教學設計優秀2
教學目標:
1、認識“葫、蘆”等11個生字,會寫“棵、謝”等8個生字,會寫“從前、細長”等8個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對比朗讀,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了解種葫蘆的人最后沒有得到葫蘆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的道理。
教學重點:
1、體會反問句、感嘆句的表達特點。
2、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的道理。
教學難點:
了解種葫蘆的人最后沒有得到葫蘆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的道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葫、蘆”等11個生字,會寫“棵、謝”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葫蘆的樣子,體會種葫蘆人對小葫蘆的喜愛之情。
3、學習課文第1至4自然段,思考葫蘆的變化,初步體會植物生長過程中枝、葉、果實等的內在聯系。
教學過程:
一、觀賞葫蘆,揭示課題。
1、出示課件,激發學生認知興趣。這個詞誰會念?
húlu
葫蘆
葫蘆的“蘆”單個字讀第二聲,可以組詞“蘆葦、蘆花”,但和“葫”在一起時念輕聲。
2、你們認識葫蘆嗎?誰來介紹一下?(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可作補充,如葫蘆嫩時可以用來做菜;老了之后掏空內部,可以作為容器來裝東西,如制作成酒葫蘆用來裝酒;還可以制作成工藝品、樂器等。
3、認識“葫蘆藤”。
課件中出示“葫蘆藤”的圖片。(教師指著葫蘆藤)這是葫蘆的什么?提醒學生讀好“藤”字。
4、導語: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則和葫蘆有關的寓言故事。
板書課題,讀課題,注意停頓,突出“我要的是——葫蘆”。
5、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誰要的是葫蘆?最后他得到葫蘆了嗎?)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整體感知。
1、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課件出示下列生字,學生認讀,相機正音。
課件出示:
謝蚜盯啊賽感怪慢
3、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在學生匯報識字效果時,教師相機激勵,并鼓勵他們根據字的偏旁,判斷該字的字義與什么有關。
(1)“蚜”是蟲字旁,與昆蟲有關。“盯”是目字旁,和眼睛有關,演演這個動作。“怪、慢”是豎心旁。“感”是心字底,跟心里的想法、感受有關。
(2)“賽”與“寒”進行比較識記。
(3)“啊、謝”通過加一加的方法識記。
4、再讀課文,想一想:種葫蘆的人想要葫蘆,最后他得到葫蘆了嗎?
5、反饋交流,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三、抓住首尾,變序研讀。
1、學習第1自然段的第1~3句。
(1)課件出示課文第1~3句。
從前,有個人種了一棵葫蘆。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花謝以后,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
思考:句子中“一棵葫蘆”和課題中的“葫蘆”意思一樣嗎?
(2)結合觀察葫蘆圖(課件出示課文第一幅插圖),聯系上下文,明白“一棵葫蘆”是包含:葫蘆藤、葫蘆葉、葫蘆花、小葫蘆。
(3)感受葫蘆的生長順序。
①思考:這棵葫蘆長得怎么樣呢?動筆畫出短語并課件出示:
②用“△”標出一連串的.動詞。(教師相機板書:種了葫蘆;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小花;掛了小葫蘆。)
③利用查字典選義項的方式,理解“謝”在文中的意思。
在日常生活中,“謝”大多表示“謝謝,感謝”的意思,而在這里指葫蘆花開過了、花枯萎的意思,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完全不一樣。
(4)指導朗讀,規范學生語言。
①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對葫蘆的喜愛之情。
②借助以下關鍵詞,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自己的種植經驗,嘗試有序表達。
課件出示:
種了、長滿了、開出了、花謝以后、掛了
2、學習第1自然段第4至5句,感受種葫蘆人對葫蘆的喜愛之情。
課件出示:
四、抓住尾段,了解結局。
(課件出示:課文的第二幅插圖及最后一個自然段。)
1、導語:可是,沒過幾天,原本長得這么好的葫蘆卻有了很大的變化,這棵葫蘆怎么了?
2、自由讀,同桌交流。
3、比較發現,感受表達的生動。課件出示句子:
小葫蘆變黃了,都落了。
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都落了。
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
指導重音朗讀,抓住“更、慢慢地、一個一個”,感受蚜蟲、葉子、葫蘆三者之間的聯系。
五、指導書寫,練習寫字。
1、整體觀察,區分結構。
(1)引導學生觀察本課要求會寫的8個生字,其中有6個是左右結構,包括5個左窄右寬,1個左右等寬。另外1個是上下結構,1個是獨體字。
(2)發現結構規律后,提示左右結構的字的書寫要領,其中“鄰”左右等寬,左邊“令”的捺變點。范寫“謝”字,引導學生先仔細觀察每個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板書示范三部分的高低寬窄。“棵”左窄右寬,撇捺要舒展。“盯”字橫畫間距均勻,“丁”的橫較長。“治”左窄右寬,下部的“口”稍扁。“怪”左邊宜窄長,右邊“又”橫撇、捺蓋住下部。
(3)練習書寫6個左右結構的字。
2、范寫“想”,學寫“言”。
(1)教師范寫“想”字,并提示“心字底”要托住上半部分,寫時注意“左點臥鉤一直線,中點略低右點高”。
(2)“言”字第一筆的點在豎中線上,三橫中第一筆最長,要寫得長而平正,蓋住下面的筆畫。
(3)學生練習書寫,教師輔導。
3、展示評價,適時指導。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復習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之間的不同語氣。
3、學習課文第2、3自然段,對比插圖,聯系上下文,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借助圖片,復習導入。
1、老師為你們請來了上節課認識的詞語老朋友,你能準確又親切地叫出它們的名字嗎?(課件出示本課的生字)
2、出示課件,創設情境,玩葫蘆游戲:你能找來恰當的詞語跟它們做朋友嗎?
填上合適的詞語。
()的葫蘆藤(細長、美麗、綠色……)
()的葫蘆花(雪白、美麗、可愛……)
()的小葫蘆(可愛、綠色……)
小結:美好的語言能帶給人們美好的感受。把你對這棵葫蘆喜愛的情感填入到句子中,讀一讀這段話。
課件出示:
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花謝以后,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
二、探究原因,朗讀感悟。
這么可愛的葫蘆,最后為什么會落了呢?
1、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第2、3自然段,從中找出答案吧!請你把種葫蘆的人心里想的話用橫線畫出來。
2、學生交流,教師相機出示句子。
課件出示:
1、有幾個蟲子怕什么!
2、他盯著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
3、一個鄰居看見了,對他說:“你別光盯著葫蘆了,葉子上生了蚜蟲,快治一治吧!”
4、“什么?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
3、指導朗讀第1句話。
4、他盯著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說:“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
什么叫“盯”?(睜大眼睛,一直看著一個地方,比“看”更進一步。)
他盯著小葫蘆,在想什么?(有蚜蟲,關小葫蘆什么事啊!小葫蘆,快點長吧!)
誰來讀一讀這句話,聲音能讀高嗎?
練讀句子。(自讀、男女生賽讀、齊讀)
5、鄰居看到了葫蘆葉子上的蚜蟲時是怎么說的?課件出示鄰居說的話,指名讀。
課件出示:
“你別光盯著葫蘆了,葉子上生了蚜蟲,快治一治吧!”
指導重音朗讀“別光盯著、快治一治吧”,從中體會鄰居急切的心情。
6、面對鄰居的勸告,他是怎么想的?(感到很奇怪)
(1)“感、怪”都是生字,我們常常說“感覺”,是哪里感受到的?(心)“奇怪”呢,是從哪里感受到的?(心)所以“感、怪”都跟心有關,種葫蘆的人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呢?
(2)那個人感到很奇怪,說:“什么?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他的意思就是: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3)課件出示句子:
7、組織討論:他想的對不對?葉子上的蟲到底要不要治呢?
(1)小組討論。
(2)在全班發表觀點,與大家交流自己的想法。
(3)播放光合作用的視頻。
8、小結
9、學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學生自由說,教師引導歸納。(課件出示)
(1)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
(2)要善于聽取別人的勸告。
10、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拓展練習,發展語言。
1、假如讓你來勸說那個種葫蘆的人,你會怎么說服他呢?
2、續編故事:第二年,那個人又種了一棵葫蘆。這一次,他會怎么做呢?結果會怎樣呢?
3、學生交流評價。
我要的是葫蘆公開課教學設計優秀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及其組成的詞語。會用“每天、可愛”造句。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植物的葉子與果實的關系,懂得這個故事
說明的道理。繼續培養觀察能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詞,理解課文內容。明白種葫蘆的人錯在哪里。
教學難點
懂得事物與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的道理。
教學準備投影片生字卡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
2、學習生字詞“葫蘆”。
二、初讀課文。
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圈出生字多讀幾遍。
1、自學。
2、檢查。①。抽讀生字卡。②。指讀,正音。③。齊讀。
三、再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1、自由朗讀,標出課文自然段。
2、分段指讀,師生評價。
四、朗讀課文。
想一想: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五、作業。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送卡片游戲。
2、齊讀詞語。
二、閱讀理解第一段。
1、指讀第一段。
2、出示投影片1。指名說:這棵葫蘆一開始長得什么樣?
(具體說說藤、葉、花、果實的樣子)
3、指導朗讀。
①。你喜歡這棵葫蘆嗎?能把這段話讀好嗎?
出示投影片:
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
花謝以后,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哇!
(由讀、指讀、齊讀)
②。用“可愛”造句。
③。引讀:種葫蘆的人也非常喜歡小葫蘆,所以他每天都——————
④。“每天”什么意思?用“每天”造句。
三、閱讀理解二——四段。
過渡: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哇!種葫蘆的人正美滋滋的看著它呢。那么
結果怎樣呢?
1、范讀課文2——4段。
2、提問:種葫蘆的人最后得到葫蘆了嗎?請你讀出課文中的句子。
出示投影片4.說說小葫蘆什么樣子,種葫蘆的人什么樣子?
齊讀課文最后一句話。
3、自學2、3段課文。
那么可愛的小葫蘆為什么一個一個全都落了?
①、自由朗讀2、3段。
思考:種葫蘆的人看到葉子上生了蚜蟲是怎么想的?
鄰居讓他治蟲,他是怎么說的?
4、檢查學習情況。
①。種葫蘆的人看到葉子上的蚜蟲是怎么想的?
出示投影片2.說說種葫蘆的人表情、動作、心理、語言。
(小結種葫蘆的人不管葉子上的蟲子,一心盼望小葫蘆快長大。)
②。指導朗讀。(注意“!”)
出示句子:有幾個蟲子怕什么!
“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的賽過大南瓜才好呢!”
③。你看到種葫蘆的人這樣做急嗎?你會對他說什么?
④。出示投影片3.他的鄰居什么樣?(表情、動作、語言)
⑤。鄰居讓他治蟲,種葫蘆的人是怎么說的?
出示句子:
“什么?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
⑥。指導朗讀。他為什么會這樣想?點題,齊讀課題。
⑦。分角色讀第三段。
5、小結。鄰居讓他治蟲他聽了嗎?所以葉子上的蚜蟲————,
最后小葫蘆都——————————。
四、你認為種葫蘆的認錯在哪兒?
五、學了本課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六、質疑。
七、練習。
1、在()里填上合適的詞。
()小花慢慢地()黃了
()葫蘆藤自言自語地()
()小葫蘆一個一個都()
2、課后想一想:
種葫蘆的人第二年又種了一棵葫蘆,他發現葉子上生了蚜蟲會怎么做呢?
第三課時
一、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二、說說種葫蘆的人錯在哪里?
三、識記本課生字詞。
1、抽讀生字卡。
2、出示:
滿謝每言治慢變
①自己想辦法記住字形。
②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重點指導:滿謝每慢
③說說這些字的部首?結構?
3、指導書寫。
四、抄寫生字詞。
注意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我要的是葫蘆公開課教學設計優秀】相關文章:
我要的是葫蘆公開課教學設計12-24
我要葫蘆公開課教學設計02-28
我要的是葫蘆優秀教學設計01-03
《我要的是葫蘆》優秀教學設計01-16
語文《我要的是葫蘆》優秀教學設計04-03
我要的是葫蘆公開課教學設計(精選10篇)12-22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12-08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03-06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