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設計7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設計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課共有3頁彩色插圖,其中第一頁的主題是“不懂就問”,第二頁和第三頁的主題是“勤于搜集資料”。第一頁四幅小圖,分上下兩塊安排。上面一塊圖的右下方是頁頁插圖的主題,左邊是一位小學生遇到疑難問題向老師請教,右上方是兩位小學生參觀校史館,向老師詢問有關問題。可以看出兩位小學生參觀的興趣很濃,問得很仔細并很有禮貌。下面一塊有兩幅小圖,左上角方框內是課間同學之間相互請教,相互交流。右下方框內是兩位同學在校園里向花工請教培育花卉有關知識從本頁圖上可以看出這些小學生都很愛動腦筋,善于學習。第二頁和第三頁是通版圖畫。第二頁上面一幅圖是一位學生在閱覽室查閱資料,并將查到的資料內容抄錄到筆記本上。下面的方框圖是幾位小學生在學生校圖書館(室)搜集資料,他們有的正在查閱,有的正在摘抄,可以看出他們都很專心。左上角圓形圖內是一位學生將搜集到的資料粘貼到活頁紙上。第三頁上面有四幅小圖,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內容分別是在閱覽室讀書讀報并相互交流;上網搜集資料;參觀有關展覽;邊參觀邊記錄;采訪老人時認真聽,仔細記,有的還作錄音。下面圖畫是幾位小學生向老師展不他們搜集的有關資料,匯報搜集資料的心得。老師認真地欣賞著學生們搜集的資料。
二、學情分析
指導觀察第一頁插圖,可以先由老師闡述“勤學好問,不懂就問”的道理。還可以發動學生交流不懂就問的好處,說說自己的體會,老師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學生的討論交流。可舉一些實例,說明有“不懂就問”好習慣的人后來對國家對社會作出的貢獻,如果孔子不恥下問,程門立雪等小故事,也可舉班級或學生校里好學生多問的同學生進步很快的例子,說明“不懂就問”的意義,然后依次觀察插圖。
三、教學要求:
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結合平時的學習生活,使學生懂得勤學生好問、不懂就問的道理,引導他們逐步養成不懂就問的良好習慣。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結合平時搜集資料的意義和作用,初步掌握搜集資料的方法,并逐步養成習慣。
四、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勤于收集資料的常用方法;知道處處皆學問,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問題,都應虛心向人請教,爭取弄懂弄通。激發學生收集資料的興趣,培養學生勤學好問的好習慣。
五、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結合平時的學習生活,使學生懂得勤學生好問、不懂就問的道理,引導他們逐步養成不懂就問的良好習慣。
2.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結合平時搜集資料的意義和作用,初步掌握搜集資料的方法,并逐步養成習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人,使學生明白收集資料的重要性
1.老師這里有幾個問題,想請教一下同學們:
(1)老師打算寫一篇關于張家港歷史文化的'文章。請問同學們,老師現在需要做些什么準備?
(2)老師的一個朋友要參加“愛護家園,保護環境”的辯論會,她該提前做些什么準備?(收集有關資料等)
2.引導學生談談收集資料的重要性。
3.老師小結:收集資料可以拓展我們的知識面,增強記憶,為學習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們應當養成勤于收集資料的好習慣。
二、指導觀察,適當講解,讓學生掌握收集資料的方法
1.指導觀察第1頁的圖。
(1)上面一幅圖的女同學在哪兒?在干什么?
(2)圓形圖上的女同學在干什么?態度怎樣?
(3)下面一幅圖上的男同學在做什么?
2.指導觀察第2頁上的圖片。
(1)第2頁上面的圖中,同學們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覺得他們的態度怎樣?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2)認真觀察第2頁下面的圖,然后,清你說說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收集資料。(可以通過看報刊、網絡、參觀展覽、采訪和訪問來收集資料)除了這些,你認為還可以通過什么方式來收集資料呢?(小組討論,交流)
3.講授收集資料常用的方法。
第3頁上面的四幅圖,都是同學們收集資料的成果,那么收集資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
(1)做摘抄筆記。把你認為有價值的、有意義的、感興趣的文字摘抄下來,可以把它們分門別類地摘抄。為了便于查閱,分類不要雜亂。
(2)制作資料卡片。這樣有利于資料分類。
(3)拍照片。把一些不能持續的畫面或不能保留的事物拍成照片。
(4)編輯剪報。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資料,以制成小報的形式來積累。
三、引導觀察第3頁下面的一幅圖,學生暢談學習收獲。
教學后記:
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很多學生都能認識到平時收集資料的重要,他們都很有興趣地忙于做收集資料的準備,我相信只要在以后的日子里,老師不斷加以引導和督促,一定能讓學生體會到收集資料的樂趣,并養成這一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勤于收集資料的常用方法;知道處處皆學問,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問題,都應虛心向人請教,爭取弄懂弄通。2.激發學生收集資料的興趣,培養學生勤學好問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觀摩收集的資料,激發學生收集資料的興趣。
1.展示優秀的收集資料的作品,讓學生仔細觀摩。
2.教師告訴同學們,這些都是收集資料的主人優秀的學習成果。
3.學生展開討論:我們從現在開始,應該怎么做?
二、引導學生嘗試收集資料。
1.分發課外閱讀材料,每個學生一份。
2.學生閱讀材料,收集資料。
要求:
(1)認真閱讀材料。
(2)用上常用的四種收集資料的方法。
3.教師巡視指導,多作點撥。
4.學生小組交流所收集的資料,相互取長補短。
5.展示同學們收集資料的成果。
三、教師小結學生收集資料的情況,重在鼓勵,希望同學們貴在堅持,養成勤于收集資料的習慣。
指導看第4頁上的圖,讓學生感知“不懂就問”的重要性
1.齊讀“不懂就問”。
2.指導學生先按從上到下,再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觀察。
(1)第1幅圖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
(2)第2幅圖是在哪里?從哪里看出來?圖上有哪些人?分別在干什么?
(3)第3、4幅圖表現的是哪里?怎么知道的?有哪些人?他們正在干什么?
(4)看第5頁左上方的一幅圖,這是在哪里?兩名同學正在干什么?老師呢?
(5)看第5頁右上方的一幅圖,這幾名同學在哪里?他們在干什么?
(6)最后兩幅圖表現的是哪里?同學在干什么?老師又分矧在做什么?
四、組織討論,使學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問”
1.看完第4、5頁的8幅圖后,你明白了什么?
(1)遇到不懂的問題、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膽地向他人求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問,不管是在學校,在家里,在展覽廳,走廊上,在教室里,在校園里,還是在其他任何地方。
(3)可以問老師,問家長,問解說員,問本班同學,問其他班同學……一句話,問所有懂的人。
(4)可以問課本上的問題,也可以問報刊上的問題,還可以卜觀察到的所有書本外的其他問題。
(5)留心處處皆學問。
2.假如遇到不懂的問題不問,或者不懂裝懂,結果會怎樣?
3.我們今后應該怎么辦?
五、發出號召,希望學生早日養成“不懂就問”的好習慣。
教學后記:
不懂就問,說起來是很容易的事,但真正能做到卻是很難,這關系到老師平時對這一事情的關注程度及其對學生提問的態度,不斷鼓勵,民主教學,我相信不懂就問的人會不斷增多。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設計 篇2
教學設想
這一冊教材一共安排了兩項內容:第一是“勤查字典”;第二是“主動識字”。前者側重于操作能力的培養,而后者則側重思想意識的強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對于側重操作層面的內容,除了要注意具體方法的指導之外,也要重視“符合客觀規律思維模式”的建構,而對側重思想意識培養的內容,除了要充分重視“符合客觀規律思維模式”的建構之外,同樣要注意“操作技能”方面的指導和練習。有的東西看起來并不起眼,但它卻一輩子有用;有的東西一時有用,但它卻一輩子無用。諸如“勤查字典”、“主動識字”之類的習慣大概都屬于前者。
教學要求:
1 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彩圖或教學掛圖,并結合平時的教學,使學生了解勤查字典的重要性和應具備的態度。在掌握有關查字典的方法的基礎上,培養學生逐步養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書的良好習慣。
2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彩圖或教學掛圖,并結合課內外教育教學活動,使學生了解主動識字的意義和應有的態度,結合勤查字典的教學,培養學生逐步養成主動識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訓練學生勤查字典和有關工具書。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意識、態度,了解主動識字的途徑。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內容:指導看圖,知道養成勤查字典的好習慣的重要性。
要求:培養學生養成勤查字典的好習慣。
重點:使學生充分認識到養成勤查字典的好習慣的重要性,并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加以運用。
一 回顧,導入新課。
1回憶以前我們學過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
2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4”
3齊讀課題。
二學習第一個好習慣:勤查字典(板書、齊讀)
1、出示第一頁的三幅圖,自己看看圖上畫了誰在干什么?
了解這三幅圖是老師在教同學們查字典。
2、你知道都有哪些字典嗎?(教師出示字典、詞典)你用過哪些?對我們有什么用?
3、出示第二幅圖,自己看看圖上畫了誰在干什么?
了解這三幅圖是同學們自己在認真地查字典。
4、練習查字典。
教師出示一段文字,學生拿出自己的字典查出不認識的字。
三 總結:
今后我們在看書學習的時候,遇到不認識的字又多了一個好老師——字典,讓我們在它的幫助下,一步步邁上知識的'高峰。
第二課時
內容:指導看圖,知道養成主動識字的好習慣的重要性。
要求:培養學生養成主動識字的好習慣。
重點:使學生充分認識到養成主動識字的好習慣的重要性,并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加以運用。
一 回憶,導人。
上節課我們學了什么好習慣?
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個好習慣:主動識字(板書,齊讀)
二 學習第二個好習慣。
1、出示第一幅圖,說一說圖上畫了什么?
我們以前是怎樣學習生字的?
這就是主動識字的內容。
2、出示第二幅圖,說一說圖上畫了什么?
一個學習小組的同學在給老師講他們學習的結果。
3、出示第三幅圖,說一說圖上畫了什么?
兩個同學在放學的路上讀路邊的商店招牌。
4、你在主動識字方面是如何做的?
三 總結。
教學反思:
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長期地、不懈地訓練、堅持。第一課時,我結合本學期的目標之一——學習部首查字法進行教學,使得空洞的說教變得豐滿起來,變得有血有肉,孩子動起來了,注意力更集中,效果更好。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設計 篇3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認真觀察插圖,使學生了解讀書做筆記的意義與作用,初步掌握做讀書筆記的方法,逐步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學習習慣。
2、指導學生認真觀察插圖,讓學生了解在小學階段應使用哪些工具書和為什么要使用工具書,逐步養成使用工具書的良好習慣。
3、教育學生懂得平時要認真、持之以恒地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在做筆記時要專心、認真,初步掌握做讀書筆記的方法,養成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學習習慣。
2、訓練學生使用工具書解決讀書時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指導學生認真觀察插圖,使學生了解讀書做筆記的意義與作用,初步掌握做讀書筆記的方法。
2、教育學生逐步養成勤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1、講述故事。
從前,有人叫汪得凈的人,非常喜歡讀書,而且態度很認真,分析起他人的文章來頭頭是道,朋友們都很佩服。他有一個缺點,就是懶得動筆墨,不愿寫讀書筆記。有一次,他看到一首詩,認為寫得特別好,就認認真真地研究了一番,把這首詩記在腦子里,準備適當的時候介紹給朋友。一天,朋友來看他,他就說,兩個月前讀過一首詠虎的詩,雖然只有四句,卻把老虎寫活了。朋友請他說出來聽聽,他想了想,說:“第一句好像是什么什么虎,第二句大概是什么什么苦。”朋友不滿地說: “既然前兩句忘了,就說后兩句吧�!彼痤^,來回踱著方步,好半天才說:“第三句真是忘了,好在第四句記得明白些,是狠得很的意思�!�
2、聽了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引導學生說說讀書做筆記的重要性。
3、教師小結:讀書做筆調可以鍛煉我們動手動腦的能力,積累與豐富我們的知識,加深對讀物的理解,鍛煉分析概括能力,提高理解和表達能力。因此,我們應當掌握讀書做筆記的方法,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二、觀察插圖
1、觀察第一頁的圖。
�。�1)上面一幅圖上的學生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老師又在做什么?黑板上寫了些什么?“不動筆墨不讀書”是什么意思?
教師提示讀書筆記的幾種形式:摘抄卡片、文章,編寫提綱,寫讀后感等等。
(2)下面這幅圖上的女同學在干什么?態度怎樣?
�。�3)觀察圓形放大圖,從中你知道了什么?
�。�4)小結:“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書做筆記是良好的學習習慣,無論是摘抄好詞佳句和相關的知識,還是編寫讀物提綱,或者是寫讀后感,對我們的學習都是有好處的。
2、指導觀察么2、3頁的插圖。
�。�1)觀察左上角的插圖,同學們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你覺得他們的態度怎樣?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2)觀察右下角的插圖,圖上畫了什么?看了這幅圖,你明白了什么?
�。�3)觀察左下角的讀書筆記,讓學生讀一讀,說說讀書筆記的主要內容。
教師講解:讀書筆記的標題可以直接寫“讀某某文”或“讀某某書有感”,也可以在標題下面再加一個副標題,副標題前要用上破折號,但無論是什么題目,行款都與寫作文相同。另外,要寫好讀書筆記,必須深入了解所讀的書或文章的內容,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4)觀察右上角的卡片,了解卡片的內容,比較這幾張卡片在形式上的不同。
小結:卡片的種類較多,最常用的有兩種:一種是標準卡片,上面有“類別、編號、文題”等等,摘抄時要填好;一種是自制卡片,但也要注明摘抄內容的出處。摘抄的卡片要歸類保存好,以便需要時查找。如果我們從小養成摘抄卡片并分類保管的習慣,知識量就會大大增加,作文內容也會更加豐富多彩。
三、指導嘗試
1、分發課外閱讀材料。
2、學生閱讀,做讀書筆記。
要求:
�。�1)認真閱讀材料。
�。�2)用上常用的三種做讀書筆記的方法。
(3)讀后可以用三言兩語的形式寫出自己的收獲和感想。
3、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4、交流。
四、總結
讀書做筆記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讓我們努力做到長期堅持培養好習慣,這樣會終身受益。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指導學生認真觀察插圖,讓學生了解使用工具書的意義和作用,掌握選擇和購買工具書的方法。
2、教育學生逐步養成使用工具書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看圖揭題
1、出示掛圖:讀讀框內上下兩行文字,說說圖上是誰,他手里拿的是什么,明確圖的主題。
2、小結:知識是無窮無盡的`,一個人不可能門門知識都精通。要學習各種知識,就離不開書本和老師。工具書就是我償不說話的老師。遇到疑難問題,如果老師不在身邊,就可以通過查字典、語典等工具書來解決。
二、指導看圖,學習使用工具書
1、觀察第4頁下面的插圖,說說圖上有哪些工具書,你現在有哪些工具書,還準備購買什么工具書。
2、觀察第5頁上面的兩幅圖,說說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們是怎樣選擇和購買工具書的?
小結:購買、借閱工具書應去書店或圖書館專門的柜臺或書架旁選擇,要先確定自己需要的工具書屬于哪一類,按類型找到后再看書脊上的名稱,最后將要購買或借閱的工具書輕輕抽出來。
3、觀察第5頁下面的兩幅圖,說說這兩位小學生是怎樣使用工具書的?結合自己平時的學習,舉例說說在什么情況下怎樣使用工具書的。
三、實踐掌握
1、出示:浩hàn,查出“hàn”的字形和這個字的意思。
2、“洋溢”這個詞語中的“溢”怎么讀?它的意思是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在字典里查找的?
3、總結評比。
四、總結
1、通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9)》這一課的學習,你們懂得了什么?
2、老師相信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一定能認真學做毳筆記,根據需要查找工具書,培養自己良好的學習習慣。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使學生了解各種朗讀、背誦的形式,訓練正確的朗讀、背誦的姿勢幾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及背誦習慣。
2、了解課外閱讀的內容和形式,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逐步養成閱讀健康的課外書報的習慣。
3、使學生逐步了解查字典的意義,逐步養成勤查字典的習慣。
教學重點:
訓練學生掌握正確的讀書、背書姿勢及方法,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朗讀、背誦習慣。
教具學具準備:
掛圖、投影。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觀察圖畫
1. 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 圖上的小朋友是怎樣朗讀的?
二、小結要領
身正肩平,雙手拿書。
左右兩臂,自然平放。
目光課本,保持距離。
眼睛課本,距離一尺。
三、模仿評判
1. 請幾個學生模仿練習,并由大家給予評判。
2. 評判中指出一些錯誤姿勢的危害。
四、集體訓練
1. 觀察下圖。讓學生說說圖上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
2. 讓學生說說圖上的小朋友朗讀時身子怎樣,兩臂怎樣,怎樣拿書,眼睛和課本的距離怎樣。
3. 復習要領,全體學生參與姿勢訓練。
4. 指名幾個學生擺正姿勢,朗讀一篇短文。
5. 集體評判。
6. 學生齊讀已學過的課文,看學生是否達到要求。
7. 小結。
第二課時
一. 整體感知圖畫
1. 指導觀察順序:從上到下,從左到右。
2. 簡說圖意。
二.指導學生觀察集體背誦圖(一、二幅)
1. 提問:背誦時課本和文具盒怎么擺放?
2. 這些同學怎樣坐的,他的雙肩和雙臂怎樣?眼睛向著什么地方,態度神情怎樣?
小結:身正肩平 交臂平放
眼向前方 態度認真
3. 背誦時還要注意什么
聲音響亮 邊背邊想
正確流利 富有感情
4. 全班學生模仿圖上的學生,集體背誦一段已學過的課文,教師檢查評判。
5. 圖上的小朋友背誦的是哪篇課文,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圖背誦有什么好處?要注意什么?(圖中有文,文中有圖,按序背誦)
三.觀察三幅小圖,按圖模仿訓練
1. 觀察左下方小圖。
讓學生說說:圖上的同學是怎樣站立的?態度怎樣?老師要他干什么?老師表情怎樣,為什么高興?指名學生模仿表演。
2. 觀察中間小圖。
讓學生說說:這是在什么地方?家長要孩子干什么?孩子表情怎樣,是怎么做的?
3. 觀察右邊小圖。
讓學生弄清:學生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態度怎樣,姿勢怎樣?選取一段課文片段,然后交換檢查同桌的背誦。
四.小結。
第三課時
一. 觀察上邊三幅圖
1. 從第一幅圖你們看到了什么?
2. 圖上的一位小朋友借到一本心愛的課外書,他笑的多開心啊!閱讀課外書的好處真多,意義真大啊!
學習兩條格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3. 觀察第二幅圖。
讓學生先演示朗讀時正確的姿勢、態度、表情,然后告訴學生讀課外書報與朗讀的姿勢一樣,態度認真,神情專一,但是為了保護閱覽室的安靜,閱讀時要做到眼看、心記、不出聲。
4. 觀察第三幅圖。
5. 圖上的幾個同學在干什么?他們的表情則怎樣?
6. 小結三幅圖: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
二.觀察下邊三幅圖
1. 從第一幅上可以看出這是在什么地方?同學們在干什么?
2. 說說去閱覽室看書的過程。
3. 在閱覽室看書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
4. 觀察第二、三幅圖講解。
三.小結。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本插圖,使學生了解字典的用途,掌握基本的查字典的方法,逐步養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書的良好習慣。
2.指導學生觀察課本插圖,使學生初步養成主動識字、樂于課外閱讀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勤于查字典的習慣及主動識字的習慣,學會學習。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上學期你養成了哪些好的學習習慣?
2.本學期還要重點培養兩個學習習慣,其中一個為勤查字典(板書)。
二、指導看圖
1.看第一頁上面的插圖,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2.師述:我們已經是二年級的學生了,知道了多讀課外書的好處,可是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我們不認識的字。怎么辦呢?
3.仔細看上面的小圖:圖上的老師在向我們推薦什么?(字典)
4.看下面兩副圖上畫了什么?他們分別在什么情況下使用字典呢?
5.從整體入手,仔細看下面的小圖,完整地說說圖上學生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
6.先按從上到下、再按從左到右的順序看圖,說說同學們在干什么?
7.看第二頁圖,說說還有哪些情況下我們經常用到字典的?{在學校,在家中}
8.談談你平時是如何使用字典的?
三、總結板書,進行練習
1.說說新學期里自己準備怎樣培養自己勤于查字典的習慣?(小組交流)
點評:讓學生在小組里交流交流,既可以在別人的討論中得到啟發,也可以由小組長組織同學們在學習中展開競賽,更快的養成良好的習慣。
2.閱讀課外讀物。
第二課時
一、簡介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魯迅先生嗎?他曾經給一位小學生寫過一封信,信中有這樣一句話:讀書就如同采蜜,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這句話就告訴我們,樂于課外閱讀對于一個人的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這樣,他才能獲得課堂上所學不到的.知識。在課外閱讀中我們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我們的字典朋友,可是如果不認識的字太多的話,那就肯定會影響我們的閱讀效率了。怎么辦呢?我們一起來看書。
二、指導看圖
1.看第3頁上面第一幅圖,從照片上你看出了什么?
2.第2、3幅圖畫了什么?
3.他們通過什么途徑識字呢?
4.看下面第一幅圖,同學們在干什么?(津津有味地聚在一起看圖識字)
5.看下面第二幅圖,兩位同學在干什么?(在大街上看鋪名識字)
三、小結
圖上的同學挑選適合自己的,自己喜愛的方法識字。字識的多了,閱讀課外書籍、報刊也就方便多了,這樣就可以從中學到許多課本里沒有的知識,對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都大有好處。
四、討論
1.你想讀課外書嗎,有什么困難?(大家交流解決。)
2.談談你平常讀了哪些課外書?有什么收獲?
3.今后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主動識字?
4.布置一個月后進行識字比賽。(分“個人獎”和“小組獎”)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設計 篇6
教法設想:
既然是培養良好的習慣,那與普通的課文應該區別開來,習慣的培養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通過無數次重復實踐來養成,而不是靠理論學習而養成。所以教學這一課時,應通過具體鮮活的實踐活動,并在以后的教學中都請注意滲入這個實踐活動。
本課教學需要解決兩個問題:
一、是讓學生學寫日記,更重要的是如何讓他們懂得寫日記的重要性,能在今后的學習中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
二、是培養他們熱愛圖書的好習慣。
1.教學“寫日記”
我班已有個別學生堅持寫日記了,只要把這些日記給學生看一下,稍加指導,學生便會明白寫日記的格式。但如何具體地寫,堅持寫等則有一定難度。課前應找那幾個日記寫得不錯的同學,讓他們準備交流自己寫日記的心得與樂趣。
2.愛護圖書
在寒假中已經布置每個學生至少要買一本好書,并要求他們每人還得帶一本書,讓學生對比新書與舊書,同時還得延伸到作業書的保護等,拿出上學期幾本非常破的作業,鼓勵學生愛護保護好自己的`作業,并學會如何修整自己的作業。
教學時應多結合自己的班級的實際情況,書上的介紹讓他們自己有目的看一下即可。
具體設計: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本插圖及掛圖,使學生了解寫日記的意義、要求和方法,培養學生堅持寫日記的好習慣。
2.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本插圖及掛圖,使學生懂得愛護圖書的意義和要求,養成愛護圖書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理解愛護圖書的意義,要求,學會方法。
2.在實踐中養成堅持寫日記和愛護圖書的好習慣。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引入
由寒假的習作作業引入。
二、交流作業,學寫日記
1.讓幾個寫日記不錯的同學交流自己的日記。
2.讓學生明白日記的格式。
3.讓個別同學交流寫日記的心得體會。
4.指導如何寫日記。
a.由上面學生的談得體會引伸如何寫日記,即日記可寫些什么樣的內容?讓學生明白日記就是寫當日有意義的事。
b.讓他們再仔細地讀一下教材,更深入地明白寫日記的方法。
c.現場把自己的習作改成日記格式。
d.互相交流自己的日記。
三、明白寫日記重要性
1.簡單討論寫日記有什么好處?
2.身邊有許多學生已經堅持寫日記了。
3.如何制定好寫日記計劃,互相監督,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
4.小結。
寫日記能夠為自己提供寫作機會,幫助提高寫作水平。
通過對看到的、聽到的事情或者一些問題的思考,幫助自己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明白自己該怎么做、怎么想,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
四、實踐作業
寫一則日記。
要求:
1.寫一日之中值得回味的一事,或針對一些事的想法等。
2.在表達完整的前提下,盡可能短小一點。
第二課時
一、用現實的情境引入
(一)出示上學期的作業本及圖書,有針對性講述:
1.干凈整潔的作業。
2.破爛不堪的作業。
3.雖然試著修理,但修得很糟糕的作業。
4.出示幾本被學生看破的圖書。
�。ǘ┳寣W生針對這些情況談自己的感想。
并由他們的感想引入話題,讓他們明白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是一種不成熟,沒有長大的表現,在新的一年中,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圖書與作業更整潔與干凈?
二、當場指導修理自己的圖書與作業
1.教師現場示范如何修理與保護自己的作業與圖書。
2.找同學當場練習修理。讓學生評議。
3.教師再有針對性地指導。
4.指導教材再深入地感知。
三、說說自己今后打算怎么做
1.同學們,聽了這些破書的哭訴,我們該怎樣幫助他們呢?
如何修補圖書呢?
2.通過今天的學習,使我們懂得了愛護圖書的意義,該怎樣保護圖書,希望在你們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從愛護課本做起,愛護書、讀好書。
3.在學期最后,將舉行“整潔作業”評比。
四、實踐性作業
晚上回家把自己損壞或不整的作業或圖書好好修理一番。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敝笇W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結合平時的教學實際,使學生了解勤于搜集資料的意義和作用,初步掌握搜集資料的方法,并逐步養成習慣。
⒉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使學生懂得不僅要勤學而且要多問的道理,逐步養成不懂就問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了解勤于搜集資料和不懂就問的意義,掌握搜集資料的方法,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
擬定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了解勤于搜集資料的意義,初步掌握搜集資料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好的習慣可以使一個人終身受益,我們以前就學習了不少,誰能說說?
2、本冊又安排了兩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今天我們先來學習“勤于搜集資料”。板書:勤于搜集資料
二、學習1—3頁內容:
1、師簡介搜集資料的意義:搜集資料的意義在于增加積累,以便運用。就像蜜蜂采花釀蜜一樣,只有采過許多花,蜜蜂才能釀出蜜來。
2、請同學們仔細觀察1-2頁的圖片,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么做的。
(1)認真觀察1-2頁插圖,想想每一幅圖畫的內容。同位或小組之間可互相討論討論。
(2)指名說。
(3)師補充:像圖中那位小學生那樣將搜集到的資料粘貼在紙上,這樣便于分類保管查閱。在搜集資料時要注意:如果在公共場所所查資料,應保持室內安靜,言行舉止要文明,要愛惜資料。如果資料不是自己的就不能剪貼,而可以將需要的資料抄錄或復印下來保存。
3、師述:搜集資料的方法很多,觀察第3頁上面的圖。
(1)指名說資料的名稱。
(2)師小結板書:筆記本、照片、卡片、剪貼
補充:還有復印、錄象、錄音等形式。
4、聯系實際,鼓勵學生積極開展搜集資料的活動。
(1)第三頁最后一幅圖是同學展示自己搜集的資料,以往,你進行了哪幾方面的資料搜集?
你是怎樣搜集這些資料的?
(2)同學們選擇一種樣式,試著搜集資料,下節課進行展覽。
三、作業:
搜集一部分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讓學生懂得不僅要勤學而且要多問的道理,逐步養成不懂就問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培養什么學習習慣?
二、啟發談話,導如新課: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面對萬物,我們對于其中的奧妙感到很新鮮,多么希望知道的多一些��!那么我們該怎么辦?
學生討論。
板書:不懂就問
三、學習第4—5頁版的內容:
⒈師舉例說明不懂就問的道理及重要性。
�、灿^察第4頁上面的兩幅圖,說說他們像老師和家長請教時態度怎樣,老師和家長會怎么想?
⑴討論。
�、浦该f(板書:虛心請教)
�、陈撓祵嶋H,說說自己讀書遇到困難時,是否向家長和老師請教,說說自己的打算。
�、从^察第4頁下面的兩幅圖。
⑴介紹:這是老師帶領學生參觀校史館,左邊是參觀學校模型,右邊是參觀校史照片。
�、普f一說:學生在參觀時會遇到哪些疑難問題,他們會怎樣問老師,老師會怎樣回答?
�、底屑毧吹�5頁的幾幅圖。
⑴說說圖上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茙熓觯�
“不懂就問”,但要注意問的內容,問的時間和問的地點的問題。只要留心,處處皆學問,課本里,自然界的一切,只要自己有疑問,都可以向別人請教,只要自己動腦筋,不能解決,隨時隨地都可以問�!安欢鸵獑枴�,即“多問”,是與“勤學”聯系在一起的,平時我們常說“勤學多問”就是這個道理。
⒍討論。
自己是不是勤學好問的學生,今后應當怎么問這方面努力。
四、師總結:
良好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過程,所以平時的我們就要注意重視,做到長期堅持,長期訓練。
板書設計:
勤于收集資料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不懂就問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心得06-01
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總結06-10
如何掌握正確學習方法培養良好學習習慣02-08
培養學生養成良好讀題習慣數學教學心得06-06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論文08-24
如何養成 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07-31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主題班會09-07
如何培養自己主動學習的習慣?12-12
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培養08-09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廣播稿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