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精選20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正確讀寫“神圣、悠悠、莊重、儀式、抱歉、溜走、介意、追問、荒唐、聲望、割舍、大吃一驚”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本文內容,學會欣賞本文優美詞句。
3、深刻理解老教授的言行對“我”心理和行為上的影響。
4、通過老教授的神態描寫,體會她的人格魅力,懂得對他人給予關愛與幫助。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2、促進學生獲得情感和思想上的提升,懂得對別人表示欣賞、關懷與幫助。
教學難點:
體會老教授的言行、神態所包含的意義,以及對“我”的影響。
教學方法:
討論、演示、啟發等教學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播放音樂《月光奏鳴曲》,讓學生感受音樂之美,引入主題:這是一個關于音樂的故事。
2、提問學生:剛剛在聽音樂中,你們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演示文稿顯示:觀眾。請看課文標題:唯一的觀眾,齊讀標題,讓學生解釋“唯一”,并提問:為什么這么美妙的音樂卻只有一個觀眾?而這位觀眾又是誰呢?
二、初步感知課文:
1、默讀課文,讀準生字詞的注音,會組詞及注意文中的表達,并解決剛剛的兩個問題。學生自由發言,引發多種思考,使學生初步了解文中“我”學音樂的境況和這位老婦人。
2、通讀全文后,誰能試著簡單概述文章的內容?
三、從寫人文章的手法上理解課文:
1、提問:寫人的文章一般會從那些方面描寫人物?
2、默讀課文,畫批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并把自己最喜歡詞語、句子念給全班同學聽,并表述你對這些詞語、句子的理解和你喜歡的原因。
四、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課學習的內容,為這節課深入學習做好鋪墊。
二、研讀課文,歸納內容:
1、研讀課文1——7自然段,找出我的處境、老婦人的話、我的感受、老婦人的用意:
。1)第一次:(老師引導學生歸納)
我的處境:一開始,我的父親和妹妹都認為我是個音樂“白癡”,我感到沮喪和灰心,我不敢在家里練琴,躲到了后面的小樹林里練琴。
問題一、這時候,老婦人說了什么?
老婦人的話:“是我打攪了你嗎?小伙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里坐一會兒。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的話,請繼續吧。”
問題二、聽了她的話,我有什么感受呢?
我的感受:提問:課文沒有具體文字描寫此時作者的感受,那么我們怎么體會呢?
根據老婦人未開口前我的心理和行為——a、心想,這么難聽的聲音一定破壞了這林中的和諧,一定破壞了這位老人正獨享的幽靜。b、我抱歉地沖老人笑了笑,準備溜走。
可以推測出:我因為聽到老婦人是聾人而負疚感減輕、心情放松……
問題三、老人真的耳聾了嗎?為什么她要這樣說?
老婦人的用意:出示詞語“介意”,體會老婦人是在鼓勵我,讓我不要懊惱,灰心。
。2)第二次:(學生自己歸納,并回答、交流)
我的處境:我躡手躡腳,第一次到林中練琴,見到老人嚇了一跳
老婦人的話:“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就在每天早晨!
我的感受:我被老人詩一般的語言打動了。我羞愧起來,同時有了幾分興奮。
為什么既羞愧又興奮?(體會文中“畢竟有人夸我了”)
老婦人的用意:老人是鼓勵“我”要持之以恒地練琴。
(3)第三次:
我的處境:每天清晨,我都到林中去練琴,面對我唯一的觀眾,一位耳聾的老人。
老婦人的話:“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伙子。”
我的感受:我心里洋溢著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
這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喜滋滋的,有了繼續努力的信心)
老婦人的用意:鼓勵我,催我上進。
2、研讀課文第八自然段至末段,感受在老人的鼓勵下我的變化、家人的反應、我的成就:
我的變化:a、很快,我就發覺我變了。我又在家里練琴了。
b、我不再坐在木椅子上,我站得很直,我站著練琴了。
c、盡心盡力地演奏。
(一種向上的力量催我奮進)
家人的`反應:a、妹妹大吃一驚
b、追問我
。y以置信,反襯我的進步)
我的成就:在各種文藝晚會上,我有機會面對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小提琴趨。
3、從描寫老婦人神態的句子中,發揮想象,體會老人的心理活動:
。1)、讓學生尋找有關“平靜的三個句子”有感情地朗讀出來:
課件出示:
一位極瘦極瘦的老婦人靜靜地坐在木椅上,平靜地望著我。
她一直很平靜地望著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
。2)、平靜的神態背后,老人在想什么呢?請同學們聯系上下文,發揮想象,自由發言自己對老人當時的心理活動的想象:
課件出示:
當我沮喪地想離開小樹林時,她平靜地望著我,仿佛在說……
當我每天去小樹林拉琴時,她平靜地望著我,仿佛在說……
當我漸漸奏出真正的音樂時,她慈祥的眼睛平靜地望著我,仿佛在說……
。3)、教師評議
三、總結課文
提問學生,情感升華:
1、我的成功得益于什么?
老婦人的熱情鼓勵和真誠關愛,使我找到了自信,并由此獲得了成功。
2、從老婦人身上,我們領悟到了什么?
愛,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禮物,是世界上最具感染力的催化劑,它能使人振奮,它能激人奮進,能促進人成功。對于落魄、迷茫等需要幫助的人,我們更應該給予他們鼓勵、幫助,和關愛。
四、作業:
找一篇得到別人鼓勵、幫助而獲得成功的人物故事,講給同學們聽,并談談你的體會。
五、板書:
第一課時:
(唯一的)觀眾
一、唯一的觀眾:老婦人
二、故事的大體內容:
我對音樂熱愛、沮喪→老教授鼓勵、幫助→我成功了
三、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
第二課時:
唯一的觀眾
一、歸納內容:
1、我的處境、老婦人的話、我的感受、老婦人的用意:
我的處境老婦人的話我的感受老婦人的用意
第一次沮喪、灰心“是我打擾你了嗎——請繼續吧”負疚感減輕、心情放松不要懊惱,灰心
第二次躡手躡腳,第一次到林中練琴“也許我會用心——就在每天早晨”既羞愧又興奮持之以恒地練琴
第三次每天清晨,我都到林中去練琴“真不錯——小伙子”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催我上進
2、我的變化、家人反應、我的成就:
我的變化家人反應我的成就
在家里練琴大吃一驚各種文藝晚會
站得很直追問成百上千觀眾
盡心盡力演奏
3、“平靜”的三次出現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3、培養學生的關愛品質,使他們學會祝福、學會寬容、學會忍耐、學會感恩,讓自己的心靈多些善意。
教學重點:
1、“聽眾”形象與心理的評析與探究。
2、對本文揭示的人生哲理的深層領悟。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關愛品質,使他們學會祝福、學會寬容、學會忍耐、學會感恩,讓自己的心靈多些善意。
教具準備:
MP4(小提琴曲《月光》歌曲《感恩的心》)、重點語句的幻燈片。
教學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時間:
20xx年9月23日上午第1節
教學過程:
(一)激發情感、談話導入。
MP4播放小提琴曲《月光》(多么美妙的小提琴曲啊!我想每位同學都愿意成為它的聽眾(板書)可是,曲子好聽琴難拉。在上一節課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一位小提琴的愛好者,剛開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當作是鋸桌腿的聲音,他感到十分沮喪和灰心,而我們剛剛聽到的這么美妙的音樂正是那位被父親和妹妹認為是音樂白癡的人演奏出來的,是!他成功了。那么這成功的背后是誰制造了奇跡呢?(老教授)是的,這都得益于他的這位--唯一的聽眾。(板書)
。ǘ┱w感知,梳理層次。
1.說一說文章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想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文章通過一個音樂白癡成長為能奏出真正音樂的小提琴手的故事,告訴我們:
A.默默的關懷、真誠的幫助、持久的關注、熱情的鼓勵,能夠幫助一個孩子樹立起自信心。
B.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學習,一定能獲得成功。
2.文章層次
、偌抑芯毲僭饫溆
、诹种芯毲儆鲋
、畚枧_演琴生感慨
3.在遇到老婦人之前,別人對“男孩”的評價是怎樣的?男孩的心情有是怎樣的?
別人對“男孩”的評價:在音樂方面簡直是一個白癡,拉出的小夜曲聽起來就像是鋸桌腿的聲音。
男孩的心情:沮喪灰心
。ㄈ┥钊腴喿x,品悟佳句。
1.唯一的“聽眾”是何時進入我的眼簾的?“聽眾”來林中的前后目的是否一致?因何而改變?
。ㄎ要氉詠砹种欣伲械桨脨溃挥傻迷{咒自己的時候發現了老人!奥牨姟眮砹种械那昂竽康牟灰恢,之前是為了到林中坐一會兒,之后是為了幫助我,因幫我而改變。)
2、以點帶面,品味全文。
。1)瀏覽課文,找出描寫老人神態的關鍵詞。(平靜)
。2)描寫老人神態平靜的句子,總共出現了幾次,在文中畫出來。
幻燈出示:
一位極瘦極瘦的老婦人靜靜地坐在木椅上,平靜地望著我。
她一直很平靜地望著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
A、第一次“平靜地望著我”。
、僭谑裁辞闆r下,老婦人“平靜地望著我”?對我產生了什么影響?
再讀課文,并畫出描寫“我”的心理活動的語句。讀一讀,體會我的心理變化。(沮喪──充滿了神圣感──沮喪──羞愧、興奮)
可以聯系上下文體會人物心理。如,
沙沙的足音,聽起來像一曲悠悠的小令。(環境描寫,側面反映人物心理活動。)
、谑钦l給了我動力,讓我的心理產生這么大的變化?
劃出描寫老教授的語言的詞句,讀一讀。
“是我打攪了你嗎,小伙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兒坐一會兒!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請繼續吧。”
“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每天早晨?”
第一段話是當“我”為在樹林里也拉不好小提琴而感到懊惱,認為這難聽的聲音一定破壞了林中和諧的美,一定破壞了這位老人在幽靜樹林里的平靜心情,深感內疚、抱歉地沖老人笑笑,準備溜走時,老婦人對我“講”是我打攪了你嗎?小伙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坐一會兒。這句話中老婦人自己承擔責任,“是我打攪了你”,讓“我”不要過意不去,老婦人并表示她每天早晨在這兒坐一會兒,可不是今天特地打攪“我”說得非?蜌。接著老婦人又講:“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你不介意我在場的話,請繼續吧”。這是老婦人在鼓勵“我”,讓“我”不要再懊惱,灰心,并打消我的顧慮不要在意她在場,拉好拉壞她都聽不見,對她不會造成任何干憂,讓“我”毫無顧忌地大膽練習。老婦人給了“我”勇氣和力量。
第二段話是當“我”指了指琴,搖了搖頭,意思是說“我”拉不好時,老婦人說:“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就在每天早晨!边@又是老婦人在鼓勵“我”,不管“我”拉成什么樣,老婦人耳朵聽不見,但心里卻能感受到音樂的美妙,她愿意每天都來做“我”的聽眾,目的是讓“我”樹立信心,堅持每天面對自己的聽眾來練琴,“我”一定會越練越來勁。
第三段話是以后每天清晨,“我”都會到小樹林面對“我”唯一的聽眾練琴。每天“我”停下來,老婦人都會說:“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伙子。”這是老婦人不斷地對“我”進行肯定,鼓勵“我”不斷努力,繼續練下去,使“我”開始有了信心。
第四段話是在以后每天清晨,“我”都要全力以赴去面對早早坐在木椅上等“我”的惟一聽眾--老婦人練琴時,有一次她竟說:“你的琴聲能給我帶來歡樂和幸福!边@又是老婦人再次給我信心和力量,她的話使“我”感到:只要刻苦練習,琴聲能給耳聾人帶來快樂和幸福。老婦人是在鼓勵“我”繼續苦練下去。
練習讀好這三句話。
③出示“一位極瘦極瘦的老婦人靜靜地坐在木椅上,平靜地望著我”。
讀一讀,談談自己的感受。(老人在默默地鼓勵我,在給我信心和繼續練琴的勇氣)
B、第二次“平靜地望著我”。
、俪鍪尽八恢焙芷届o地望著我”,從老人平靜的眼神中,你品味到了什么?
、谡页雒鑼懤蠇D人語言的句子,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感謝、稱贊)
③在老人耐心熱情的鼓勵下,“我”的技術在不斷提高。再讀課文,說說老婦人的稱贊和鼓勵使“我”發生了什么變化?(信心倍增,行動、心理均發生變化)
C、第三次“平靜地望著我”。
、龠@次老人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平靜地望著我”的?找到有關句子讀一讀。
引導體會“手指悄悄打著節奏”等隱含的信息。(琴藝長進)
②出示“她慈祥的眼神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為什么說老人的眼神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你體會到了什么?
O教師小結:如果說老教授善解人意的語言是有聲的鼓勵,那么她平靜的'神態,特別是每天早晨作“我”唯一的忠實聽眾的舉行,就是無聲的激勵,從而使“我”最終能面對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
引讀:“只看見老人微笑著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著節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
那雙眼睛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里,那雙眼睛使“我”戰勝自卑,重樹信心。齊讀文章最后兩句。配樂(感恩的心)引讀最后一段:“后來,拉小提琴成了……”
3.“聽眾”的關注、鼓勵、幫助、寬慰對我的心理變化作用如何?
使我有了信心勇氣和毅力:暗暗有了幾分信心、心里洋溢著一種從未有過的的感覺、一種力量在我身上潛滋暗長、我漸漸感覺我奏出了真正的音樂。
。ㄋ模┳x寫結合,拓展延伸。
1、課件出示三組句子,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一位極瘦極瘦的老婦人靜靜地坐在木椅上,平靜地望著我。
她一直很平靜地望著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
2、平靜的神態背后,老人在想什么呢?請同學們聯系上下文,發揮想象,描寫一段老人當時的心理活動,可選一兩處寫。
幻燈出示:
當我沮喪地想離開小樹林時,她平靜地望著我,仿佛在說……
當我每天去小樹林拉琴時,她平靜地望著我,仿佛在說……
當我漸漸奏出真正的音樂時,她慈祥的眼睛平靜地望著我,仿佛在說……
3、交流所寫的內容,簡單評議。
4.當“我”初次遇到“老婦人”時,如果老婦人告訴“我”她是音樂學院教授的話,“我”的情形將怎樣?
5.文中妹妹這一角色可以刪去嗎?你的理由是什么?
。ㄎ澹┢纷x評點、創新思維。
任選一段令你動心、與你情感、生活貼近,易誘發你創想思維的場景片段進行研讀,品味作品的特色和方法,為下面構想生活故事打基礎。
(六)生活故事、感悟人生。
在你的的生活中,是否也遇見過這樣一位能理解你、關愛你、寬慰你的“聽眾”,使你擺脫了困難、困境、困惑,請你以“感恩”為題,把它記述下來,講給大家聽。
教后反思
《唯一的聽眾》一文主要寫了“我”--一個琴藝糟糕、喪失自信的年輕人成長為一名成功的小提琴手的歷程。而創造奇跡的幕后高手是一位耳“聾”的老人,她的真實身份是音樂學院的教授,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她以一個美麗的謊言,在不知不覺中給予了作者真誠無私地幫助。課文情節很有戲劇性,極具感染力,很多孩子都很感興趣。結合教學實踐反思如下:
一、努力使學生在實踐中運用學法。
作為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六年的閱讀經驗了,尤其本組課文已經學習了兩篇寫人的文章。課堂上學生的確是在實實在在的實踐著,他們用筆批注著老婦人的語言、神態、動作,以及“我”的心理描寫,并或多或少地在旁邊寫下自己的感受。學生在發言地過程中也能抓住重點詞、聯系上下文,進行對比等等運用多種學習方法進行綜合實踐,我也及時進行了肯定和點撥,強化了學習行為,努力體現了六年級學生語文學習的特點。但在這點上,沒能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情,對學生的知識儲備了解不透,沒能按預期達到教學效果。也導致課堂上對學法的指導這環節,顯得欠缺靈活,把握不準,今后有待加強。
二、盡力使學生在朗讀中提煉內涵。
在朗讀形式上,我在教學設計中,設計了范讀、默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配樂讀,這六種朗讀形式交替使用,力求豐富多樣,與教學需求密切聯系。思考劃批時用默讀;自由讀易于打開思路;齊讀增強氣勢;配樂讀渲染氣氛;示范讀指明方向等等。本課默讀時學生能安靜畫批;指名讀前學生帶著體會可以自由自在地朗讀;最后的部分,全班齊讀,把氣氛推向了高潮。但在實踐中由于對學生的朗讀缺乏信心,導致整節課只單純地運用了齊讀和配樂讀,但明顯能感到學生朗讀的太少,完全把課堂交給了老師,突出了教師的主導地位但并沒有體現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原有的朗讀水平并不應該成為這節訓練學生朗讀感悟的障礙,在這里我只考慮了老師的感受而沒有充分為學習本節課教學內容而舍棄公開課的“花架子”。以后在閱讀感悟文章時還是應該把課堂交還給學生,不管他讀的水平如何,畢竟是在拓展語文閱讀宣泄情感的空間,給學生升華課文內涵的境地。
三、大力使學生在理解中感悟真情:
這篇課文兩條主線,以老教授為主,我的變化為輔。截然分開不可取,但又不能混為一談。于是,學生劃批、匯報時應以老人為主,輔之以我的變化,一主一次,一明一暗。重點突出了,又無遺漏,學生在閱讀時,除了匯報對老教授的特點品質以外,也談到了我成功的原因,即:不能獲缺的是自己的努力。在實際授課過程中,學生更感興趣的是小提琴手的變化,所以,當大家交流時,很多學生都談到了“我”的變化,而我沒有打斷他們的發言,在尋找到合適的機會后,我指出了應該先找到老教授的描寫,談自己的體會。于是,學生抓住了主要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談出了不同的體會。但整個課堂教學形成“擠牙膏式”,變成師生的問答式,而且幾乎所有的理解都是在老師的一個個的問題羅列出來的,學生只是順著老師的思路走,沒有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理念。
縱觀本課閱讀教學,除了以上思考外,我認為學生的發言面較窄,有一部分學生充當了聽眾的“角色”,導致課堂氣氛不理想,略顯沉悶;拖堂的問題一直是我的頑癥,沒能在40分鐘內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我將深鉆教材,提高設計水平,找準學生起點,提高教學藝術,使閱讀教學不斷進步。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 3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使學生體會到“我”對老教授真誠無私幫忙的敬仰之情,并懂得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信心、有毅力,只要經過刻苦努力,必須獲得成功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閱讀中理解讀懂課文的方法。
教學重點:理解老人是如何幫忙“我”學會拉小提琴的,體會“我”對老人的敬仰之情。
教學難點:認識老人不僅僅幫忙我步入音樂的殿堂,更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圖、文字、音響)
教學過程:
一、教師導語,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人的一生中,總會有一些事使人難以忘懷,總有一些人是不能忘記的。這節課,我們就隨著課文的深入學習,去感受那使文中的“我”難以忘懷的事,去結識“我”不能忘記的“唯一的聽眾”。[點擊課題]
二、回顧文章的主要資料
指名讀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1、提出問題:
“我”拉小提琴,由不敢拉——小提琴成了我不可割舍的愛好,是什么原因使我產生了這巨大的變化?
。ò鍟鹤兓遥
2、征求意見:對這個問題還有沒有其他看法?
引出學生質疑問題:老人并沒有教他琴藝,他怎樣會有那么大的進步和成就?
3、教師小結:老人的.確是幫忙了我,可她的幫忙是與眾不一樣的。
。ò鍟豪先藥兔Γ
四、學習重點段落
導語:我來到這片鋪滿落葉的幽靜而美麗的小樹林里,心里異常興奮,可很快我便灰心了,因為我又把那鋸床腿的聲音帶到了林子里。在我懊惱之時,我與這位不尋常的老人相遇了。
[點擊課件:背景——小孩、老人——鋸床腿的聲音]
1、老人是怎樣幫忙我的?她的幫忙使我產生了哪些變化呢?默讀課文第二大段。[出示“閱讀思考題]
閱讀思考:老人怎樣幫忙我的?
自學提示:
。1)默讀2——5自然段,用“—”畫出老人說的幾句話。
。2)聯系上下文想一想:老人都是在什么狀況下說這些話的?“我”聽后有怎樣的感受?
。3)把你的體會批注在書上。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2、老師提示:在個人體會和小組討論中,能夠結合預習中的質疑問題展開學習。
3、小組討論、交流。
4、全班學習、讀書、交流:
(1)學習體會的重點:
A、老人用心良苦的四次話語[見課件]和三次“平靜地望”。
B、“我”心理變化的過程。
沮喪——懊惱極了——有了幾分信心——洋溢著從未有過的感覺。
。2)教師點撥重點:
A、“用心去感受”“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
“竟說:帶來快樂和幸!
B、我:詩一般的語言從未有過的感覺,全力以赴地演奏。
C、三次“平靜地望”的含義。
。3)引導環節設計
在此設計師生配讀的讀書方式:
師:當我認為自我這輩子甭想拉好小提琴時,老人說:
生:“是我打攪了你嗎?小伙子,但是我每一天早晨都在那里坐一會兒。”
師:當我灰心的表示自我拉得很糟糕時,老人說:
生:“我猜想你必須拉得十分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的話,請繼續吧!
師:當我演奏了一段,停下來時,老人說:
生:“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就在每一天早晨!
師:當我全力以赴地為老人演奏后,老人說:
生:“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多謝你,小伙子!
過渡:
師:老人用善解人意的誠心,用了鼓勵的話語使我走向成功。不止這些,她還用欣賞和期盼的目光在無聲的鼓勵我。再默讀課文,找出文中反復出現的“平靜地望著我”,想想這平靜目光中的含義。
1、生畫出相關句子
2、匯報交流
。1)“一位極瘦極瘦的老婦人靜靜地坐在木椅上,平靜地望著我!
此時的老婦人她心里正想著——
(她這樣做是讓“我”——大膽練習。)
師:所以老婦人就這么平靜地望著,望著,這樣的情景只是發生在這一天嗎?是啊,堅持了好久好久,你從哪兒看出來?
(2)她總是很平靜地望著我。(總是)
師:此時的老婦人她心里正想著——
。ㄋ@樣做是鼓勵“我”不斷努力。)
(3)她慈祥的眼神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
此時的老婦人她心里正想著——
。ㄋ届o地望著我,體現對我的更高要求。)
五、點明中心,升華情感
1、練筆前的情感鋪墊
師:為什么“我對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時,總是不由自主地想起我那唯一的聽眾”?
師:是。 拔摇痹跄芡洝◣熞I學生滾讀)
當我灰心、沮喪時,
一位極瘦極瘦的老婦人坐在一張木椅上,她雙眼平靜地望著我。
并且對我說:
“是我打攪你了嗎?小伙子。但是,我每一天早晨都在這兒坐一會兒!
“我猜想你必須拉得十分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你不介意我在場的話,請繼續吧!
當我有了幾分信心時,
她總是很平靜地望著我。
并且對我說:
“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多謝你,小伙子。”
“你的琴聲能給我帶來快樂和幸福!
當我奏出了真正的音樂時,
她慈祥的眼睛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
2、點明中心,升華情感
師:在老教授的與眾不一樣的幫忙下,我的小提琴演奏水平連專修音樂的妹妹都刮目相看。老人對我的幫忙僅僅是在音樂方面嗎?
。ㄟ讓我懂得了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信心、有毅力,只要經過刻苦努力,必須獲得成功的道理。)
六、小練筆
1、學生在音樂聲中書寫心聲
師:一滴小小的水珠,能夠折射出太陽的光輝,一句溫情的話語,能夠給人心靈上的撫慰。一個善意的眼神,能夠給人增添力量,催人奮進。應對老教授對“我”的無私而真誠的幫忙,“我”必須有許多話想對她說,拿起手中的筆,寫下“我”的心聲吧!
(指名讀,師評價。)
2、老師總結
師:老教授不僅僅以她的藝術魅力使我樹立了信心,引導我步入了音樂的殿堂,更以她人格的魅力引導我懂得了人生的真諦。那從琴弦上飛出的不僅僅僅是一首首悅耳動聽的小提琴曲,更是震撼人心的心靈之聲。
七、作業(略)
板書設計:
7、唯一的聽眾
敬仰
變化我老人幫忙
真誠無私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 4
教學要求
1、記憶學會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2、理解初步理解課文資料
3、應用理清文章結構
4、教育學生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毅力,有信心。做事堅持不懈的情感。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課文資料,理清文章結構。
教學難點
理清文章結構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一個頗有名望的教授,以一種特殊的身份,鼓勵幫忙一位失去信心的小提琴手,使他最后能夠應對成千上萬的觀眾成功的演奏,這就是我們這天要學的課文。(板書課題:16、唯一的聽眾)
二、范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資料。
要求:認真聽老師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學生思考后發言:
本文記敘了“我”在一位音樂教授真誠無私的幫忙下,由沒有信心學會拉小提琴,到能夠在各種文藝演出上為成千上萬的觀眾演奏的事。
三、自讀課文,檢查預習狀況。
請同學自由讀課文,然后交流預習結果。
練習:
1、正音:
沮喪大攪甭想
調弦躡手躡腳
2、寫出下列字的部首:
喪()幽()
置()舍()
學生用自我喜歡的方式交流匯報,教師行間巡視,適當點撥。
3、組詞:
鋸沮躡擾溢授
據咀鑷饒益受
4、多音字組詞:
傳舍樂覺
5、填上適當的詞語:
真正的()可憐的()
和諧的()美妙的()
慈祥的()唯一的()
有聲望的()
成千上萬的()
6、填關聯詞:
(1)()每一天早晨,那位婦人都準時到樹林聽演奏,()我每一天演奏都極為認真,()兩臂累得又酸又痛,()不間斷。
。2)我()能夠應對觀眾演奏小提琴,是()得到了一位老婦人的幫忙。
四、默讀課文,理清思路認真默讀課文,討論課文的思路。
一(1)。二(2-5)。三(6)
默讀交流,理脈絡,為講讀做好準備。
五、質疑問難邊讀文邊思考,看有什么問題不明白?從不一樣角度提出問題,并解決較易問題。
六、作業: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
這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6課:唯一的聽眾
二、復習舊知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對課文資料有了哪些了解?誰來說一說。
2、還有不懂的問題嗎?(肯定學生的提問)
學生提出問題:
1、課文為什么總是寫到“平靜地望著我”這句話?
2、為什么結尾說我總是不由得想起那個“耳聾的老人”?
教師根據學生了解和疑問,進行教學,做到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人為本。
三、瀏覽課文
1、請同學們打開書,快速瀏覽課文,看一看課文幾次寫到“平靜地看著我”這句話?用筆在書上勾出來。
2、引:課文為什么三次寫到這句話,這句話有什么含義呢?下方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采用你們喜歡的方式,研究探討。生快速瀏覽課文,用筆勾畫。(三次)
以小組為單位,采用你們喜歡的`方式,研究探討。每個小組重點研究一次“平靜地望著我”。
四、小組匯報,深入學文
引導學生按順序匯報
師:“我”為什么會有這種心理變化?
師:老教授對“我”說了些什么?讀一讀,談一談你的感受。
小結:老人詩一般的語言打動了我,給了我繼續練琴的勇氣和信心。第一次“平靜地望著我”。
(1)“她雙眼平靜地望著我”—在給我信心和繼續練琴的勇氣。
。2)情緒變化的句子:
興奮-灰心-內疚-信心
我鋸床腿的聲音并沒有打攪老人,她反而平靜地看著我,她在默默地鼓勵我。
語言:(三句)
。1)感受:從老人的幾句話中,能夠體會到老人的良苦用心,她說自我是聾子,實際是在消除“我”的心理障礙。
。2)練習讀好這三句話。同學試讀,互相評議。指讀、齊讀。
邊朗讀邊交流匯報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讀文,自主感悟,自由交流。
引導學生讀出每句話的不一樣語氣,培養學生的語感。
找到有關的句子讀、體會
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談一談。
指導讀好老人的語言第二次“平靜地望著我”。
(1)“她總是很平靜地望著我”:她一向在鼓勵我不斷努力。
。2)“我”行動上的變化:“我”不在乎別人怎樣看,有毅力,這些都來自老人的鼓勵。
。3)找出人物語言,讀出語氣。(感謝、稱贊)指讀、齊讀。
邊朗讀邊交流匯報
小結:在老人耐心熱情的鼓勵下,我的技術在不斷提高,這也正是老人所期望的,她發自內心地感到無比的喜悅。
師:經過努力,“我”最后取得了成功。思考同學們提出的另一個問題。
第三次“平靜地望著我”。
(1)“聾”為什么加引號?
。2)老人雙眼平靜地望著我:好像對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填詞練習:
詞的特點:疊詞
練習讀好:
齊讀最后一層:
回答問題:為什么總想起?(鼓勵、幫忙)
填詞練習,訓練學生的語感,幫忙理解課文資料。
回答問題,水到渠成。
五、回歸全文
1、激情朗讀:課文“平靜地看著我”等句子。
2、語言訓練:向老人說些什么?教師引讀,學生接讀。
生發自內心地表達自我的感情。
朗讀法師生共讀,升華情感。
六、全文總結
“我”對老人是一種什么情感?
板書設計
16、唯一的聽眾
老教授平靜地望著“我”
應對成百上千的觀眾
感激敬佩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容,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給予他人真誠無私幫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體會作者對老教授的感激與敬佩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的關愛品質,使他們懂得幫助別人,學會感恩。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老教授的感激與敬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關愛品質,使他們懂得幫助別人,學會關愛。
【教具準備】
小提琴曲、歌曲《感恩的心》視頻。
【學習目標
了解課文內容,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給予他人真誠無私幫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體會作者對老教授的感激與敬佩的思想感情。培養關愛品質。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語:
課間播放小提琴曲,剛才你們聽的這首小提琴曲美嗎?
可是,曲子好聽琴難拉。有一位小提琴的愛好者,剛開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當作是鋸桌腿的聲音,他感到十分沮喪和灰心,但是后來,他成功了,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聽眾。
二、掃清文字障礙,教師正音
悠儀、謙、溜、嘿、割、神圣、莊重、介意、追問、荒唐、聲望、大吃一驚。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唯一的聽眾” 是指誰?“唯一的聽眾”她做了什么事情?
2、她使我在拉琴方面產生了怎樣的變化?(使我有了自信,從而不斷努力,最后成功。)
四、再讀課文
1、質疑:
同學們,讀了課題,你最想問什么?(小組合作,全班交流。)
2、將表現老婦人的句子畫出來,說說老婦人有哪些可貴的品質。
(教師引導學生認識自信心的作用,從而明確鼓勵的價值。)
3、作者對老婦人有著怎樣的思想感情?她對作者的影響僅僅在拉琴方面嗎?
五、主題升華
1、教師小節:同學們,老婦人的優秀品質貴在她給予了一個陌生人無私的幫助,使得作者在拉琴與做人方面都受益匪淺,這篇課文也同樣教育了我們要如何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同時,也提醒我們要心懷感恩,懂得關愛。說到這,我要給同學們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歌曲《感恩的心》的由來。
2、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3、學生談感受。
4、引導學生感恩父母,給自己的父親或母親寫上最想說的一句話。
六、作業
1、寫一篇小作文,內容:自己幫助別人或被別人幫助的經歷。
2、為自己的父親或母親洗一次腳。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一、繼續訓練抑揚頓挫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二、體會“我”對一位頗有聲望的音樂學院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學設計
一 課時安排:一教時。
二 教學過程:
。ㄒ唬 聽課文錄音(或老師范讀),感知課文內容。
。ǘ┧娜艘唤M討論,再交流。
1.課文主要寫了些什么?
。ㄎ乙蚶缓们,感到沮喪和灰心;一位耳聾的老人用詩一般的語言打動我,鼓勵我每天早晨練琴;我從妹妹那兒知道,我那位唯一的聽眾,原來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曾是樂團首席小提琴手,根本不是聾子;為感謝這位耳“聾”的音樂家,我依然每天早晨用我的心去為她演奏。)
2.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ɡ先藧圩o、鼓勵年青人成才的美德,表達了我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謝之情。)
(二) 默讀課文,對照注音,讀準字音。完成自讀檢測題一、五。
。ㄈ┳宰x課文。
1.結合自讀檢測題二先自讀,后可小小組討論。
提示:1、2句表達了我對練琴依然是認真嚴肅的,從“神圣”“偉大”“莊重”“隆重” 這些詞語看出。這些詞語該讀重音。
第3句,寫我得到了鼓勵,有了幾分興奮和信心。第4句寫我演奏成功了, 感謝那位唯一的聽眾,依然每天早晨去為她演奏。
2.從課文第二自然段中找出描寫老人語言的句子讀一讀。再從課文第三自然段中找出妹妹說的話讀一讀。體會各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想一想該用怎樣的語調讀。然后完成自讀檢測題三。
提示:老人的話要讀得親切平緩些。
“我猜想......只可惜我的`耳朵聾了。”讀平直調!笆俏掖驍嚵四銌幔』镒樱俊笨勺x降調。
妹妹說:“求求你,饒了我吧!”是一種奚落挖苦的語氣,也可讀降調。
“......而你竟說她是聾子!笔且环N驚訝激動的語氣,可讀升調。
(四)討論自讀檢測題四,然后自己完成。
建議:這道填充題,要學生獨立用文字表達恐怕有一點難度,教師應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稍作點撥。
(五)感情朗讀課文。把自己最喜歡讀的,讀得最好的片斷錄在音帶上,放給自己和同學、老師聽。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 7
一、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轉述故事,把握文章主要信息。
2.由“靜”入手,讀懂老婦人這一形象。
3.感受人物高尚的情操和人與人之間美好真摯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尋章摘句,品讀詞語,悟出老婦人靜的外表下隱藏的豐富情感。
難點:讀懂老婦人舉動的深層原因。
三、教學過程
。ㄒ唬
古人說:“頤天地之和,莫先于樂,窮樂之趣,莫過于琴!惫湃苏J為琴是傳遞心曲最好的途徑。正因如此,范仲淹一生愛琴,且一生只彈一支曲子《履霜》;也正因如此,才有了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美談。今天我們也將看到一個有關于琴的故事,但這琴不是七弦古琴,而是一把小提琴。……
書寫課題特意將聽眾寫成繁體字:唯一的聽眾
(雖然我們現在已不用繁體字,但我還是希望大家一起來看一看聽眾的聽的繁體字,當中有一個“心”,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用心去貼近這篇課文,走進這個故事中。)
。ǘ┬馁N故事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成語,并嘗試運用這些成語以第一人稱簡要地復述本文的故事。
離家 躡手躡腳
回家 難以置信 自信
演奏 盡心盡力 潛滋暗長
琴技 大吃一驚
觀眾 成百上千
(三)心貼心
1.從大家剛剛的復述當中我們發現文中的“我”后來有了成百上千的觀眾,可為什么要稱這位老婦人為“聽眾”而且是“惟一的聽眾”? 讓我們尋章摘句,先找到描寫老婦人的句子,試著用文中的一個字形容老婦人這位惟一的聽眾。(靜)
2.你能讀懂老婦人的靜嗎?讓我們一起靜靜地品味這些句子,心貼著老婦人的心去思考,在這靜的外表下隱藏著怎樣的心情?以這樣的句式來表達:
她的靜是一種(靜是一種嫻靜儒雅之氣,靜是一種肯定鼓勵之意,靜是一種溫柔呵護之情,靜是一種聰明智慧之舉。)
3.這樣一位頗有聲望的教授,為什么能一直堅持每天一大早就來到樹林里,一個人靜靜地聽“我”拉琴?
老婦人對音樂的愛
老婦人對青年一代的愛
“我”對音樂的愛
追求音樂的執著勁兒
。▽λ囆g的鐘愛讓他把這份愛也灑向了熱愛藝術的青年,人格越偉大的人越平和。)
。ň矗
4.老音樂家為何要編織謊言騙“我”,為何不親自教“我”技術要領?
。ň竦慕逃h勝于知識的傳授)
。ň常
(四)心飛揚
。ǹ闪魹樽鳂I)“我”一直珍藏著這個秘密,珍藏著一位老人美好的心靈。當“我”得知真情后,還是一直早早地來到林子里,為這唯一的聽眾演奏,請發揮自己合理的想象,“我”在得知真情后第一次為老婦人演奏會有怎樣的心情,又會有怎樣的表現?
(真正從心底流出來的音樂來到世上,不是為了錢財,而是為了尋找聆聽的耳朵;真正用心創造的音樂來到世上,不是為了贏取名利,而是為了尋找知音。)
四、回扣題目,總結
老婦人帶著對音樂深深的敬意,把愛灑向了一個鐘愛藝術的青年,她用平靜的.眼神、平和的話語,給“我”創造了一個充滿愛的美好境界,她用心聽出了“我”的心中之曲,所以她稱得上是“我”唯一的聽眾。
此時我們再來看題目,我寫的這個繁體的“聽”。它的右半部分不僅有“心”字,更有一個“德”字的右半部分。之所以這么寫,是因為我們通過用心貼近故事,貼近人物,看到了這位老音樂家從心中迸發出的智慧,從心里流淌出的品質。
板書:略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容,感受老人真誠無私幫助他人的美好心靈,體會作者對老人的感激與敬佩的思想感情。
2、體會側面描寫隊表現主題的作用。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內容,感受老婦人的美好心靈。體會作者對老夫人的感激與敬佩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讀悟法、討論法。
【教學準備】
1、小提琴樂曲磁帶,錄音機。
2、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環境,導入新課
1、播放小提琴曲。
2、師談話:同學們,這是什么樂器演奏的?
對,是小提琴曲是多么美妙動聽,可是要演奏出這樣美妙的音樂得付出多少的艱辛,盡力多少的磨難,而一個別人以為是音樂白癡的人卻能在舞臺上為成百上千的聽眾演奏,這成功的背后是誰創造了這個奇跡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這位小提琴手的成長經歷。
3、扳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請同學們打開書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詞畫出來,與同桌交流。
2、學生匯報字詞的認知 、理解情況。
3、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文章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4、學生匯報、交流。
5、“唯一的聽眾”中“唯一”是何意,“聽眾又是何意?(“唯一”:獨一無二的,聽眾:老婦人。)
6、讀完文,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老婦人?
7、學生各抒己見。
三、研讀重點 、感悟中心
過渡:這樣一個心靈美好的老人形象,作者通過刻畫人物的什么展示在我們面前呢?
1、瀏覽課文,劃出描寫老婦人的句子,想一想,你從中讀懂了什么?讀懂的,在旁邊打上勾或者寫幾句感受,讀不懂的可以問同桌。
2、交流所畫的句子,師相機點撥:
、 “是我打攪了你嗎? ……請繼續吧!
① 他真的耳聾了嗎?他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他為什么那么說?
、 她會用怎樣的語氣說,這時你覺得她是一個怎樣的老婦人?
、 “也許我會用心 ……就在每天的早晨。”
、 “你讀明白老人的用意嗎?
、 在作者看來,這是什么樣的語言?你能讀出來嗎?
⑶ “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伙子。”
① “老人說的.什么真不錯?她的心已經感受到了?
② 讀到這兒,對老人。你有沒有更深的認識,這是一個怎樣的老人呢?
(懂得教育方式,真誠無私地幫助鼓勵年輕人)
、 “老人平靜的望著我”
、 老人平靜地望著我的時候,他會想些什么?
② 假如你是文中的我,從那平津的眼神里,你能看到什么力量?
(老人對“我”的關切、鼓勵。“為我”的點滴進步而感到高興。對“我”提出更高的要求。)
過渡:此刻,一位關心鼓勵年輕人,懂得教育方法的老人鮮活的站在了我們面前,而作為文中的另一位主人公“我”,作者則主要通過人物的什么是刻畫形象的?(心理活動)
3、用“波浪線”畫出描寫“我”心理活動的句子。病讀一讀。
4、“我”心里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老婦人的關心和愛護鼓勵和支持。)
四、品讀課文,體會寫法
1、文中描寫“我”的心理活動目的是什么?
(為了更好,更真實地襯托出老婦人的美好的心靈。)
2、教師總結寫法:
這種寫法叫做側面烘托,今天,老師在告訴同學一個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寫作小竅門)
寫作小竅門:刻畫人物形象通常會抓人物的語言,心理神態,動作,外貌的描寫,有時,也采用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相結合的方法,都是為了表現人物特點揭示文章主題。
3、生齊讀小竅門。
4、文中還有一個人物角色也是側面烘托,你們嫩找出她是誰嗎?
5、同桌兩人合作讀文,再次體會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的寫法。
五、讀寫結合,擴展延伸
1、師總結全文:同學們,老人那善解人意的話語,是對“我”真誠的鼓勵,她那平靜的眼神,則是對“我”我省的鼓勵,正因為有這些力量才是作者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取得了成功,此時此刻,你有什么想法對這位唯一的聽眾嗎?
2、生自由抒發。
3、出示句子,生讀。
4、平靜的神情后,老人在想些什么?請同學們聯系上下文發揮想象描寫一段老人當時的心理活動,可選一兩段描寫:
、 當我沮喪地想離開時,她平靜地望著我,仿佛再說……
、 當我每天去樹林拉琴時,她平靜地望著我,仿佛再說……
、 當我漸漸走出真正的音樂時,她慈祥的眼睛平靜地望著我,仿佛再說……
5、交流。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 9
一、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正確讀寫“溜走、割舍、抱歉、悠悠的小令”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老人的敬佩、感激之情。
4、學習作者是如何通過對環境、人物心理活動等方面的描寫,抒發美好情感的。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老人的敬佩、感激之情。
三、教學準備
課件
三、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唯一的聽眾》(板書課題)。
2、檢查預習
課件出示詞語,教師重點指導“割、歉”的寫法。
理解“悠悠的小令”,讀所在的`句子,體會“反襯”這種寫作方法。
讀“悠悠的小令”所在的段落,體會并理解寫作方法:“一切景語皆情語”。
。ǘ、初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我”先后在哪些地方拉小提琴?都有哪些聽眾?心情有哪些不同?請你用心讀一讀課文,然后概括地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家人是如何評價“我”的琴聲的?這樣的評價對我來說猶如什么?“我”的心情如何?
(四)、品讀文字,體會情感
過度:后來一個人的出現改變了“我”,她是?
1、品味描寫“我”發生變化的句子,引出老人的“三次望”,體會人物情感。
2、最美不過初相見
讀課文的4—6自然段,引導學生體會“我”心情的變化,老人語言的魅力。
3、升華情感,體會“我”對老人的敬佩之情。
引讀:在許多年后,當你遇到各種困難時,你的耳畔總會有一個聲音對你說:“真不錯......小伙子!
小結:也因為這種情感,他發現自己變了,我們一起來讀:(課件出示句子)。
。ㄎ澹⒔议_美麗的謊言
1、當你知道老人的真實身份后,你會說( )。
2、拓展:讀一讀原文。
3、大聲的對老人說一句,“謝謝你,那清晨里我唯一的聽眾”。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的:
1、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給予他人真誠無私幫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體會作者對老教授的感激與敬佩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運用寫人文章的學法深入研讀。
2、理解文中老人的語言與神態描寫。
教學難點:
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小提琴曲,教師引導:同學們,小提琴曲是多么美妙動聽,可是要能演奏出這樣美妙的音樂付出多少艱辛,經歷多少磨難!而一個別人認為是音樂白癡的人卻能在舞臺上演奏,這成功的背后是誰創造了這個奇跡呢?(老教授)
板書課題:唯一的聽眾好,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這位小提琴手的成長歷程。
二、研讀:
(一)引導學生回憶寫人文章的學習方法:
1、我們已經是六年級的學生了,對于這樣一篇寫人的文章,該如何學,相信同學們自然心中有數了,該如何讀,如何畫批,請你用行動回答老師吧!
2、學生默讀,畫批人物的言、行、神。
(主要人物:語言、神態、動作。次要人物:心理描寫.)
(二)重點交流.
1、品味老婦人對“我”講的話,想一想她是在什么情況下講的?體會每句話的含義。
、佟笆俏掖驍_了你嗎?……一會兒”“我猜想你一定拉的非常好……請繼續吧!”“我能做你的聽眾嗎?”
(聽到了“我“糟糕的琴技,老婦人的語言里充滿了尊重和理解。
她故意裝聾,是為了讓我練琴時無所顧忌,減輕負擔,鼓足勇氣。
這種善意的欺騙是一種真誠的鼓勵。
主動做聽眾,這是對我練習琴技的一種無言的督促。)
問:那么我聽了這樣的話,心理有什么變化嗎?
我由懊惱羞愧變得有了幾分信心。
從一開始的灰心,到現在有了信心,這是一個多么大的轉變啊!這正是由于老人詩一般的語言打動了我。
能否把不同的人物的口吻讀出來嗎?
②“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到了,謝謝你小伙子!
(這是對我練琴的一種肯定,一種鼓勵,讓我產生了從未有的感覺,那種感覺是一種信心,一種勇氣,一份執著,一股力量。)
③“你的琴聲能給我帶來快樂和幸!
(她的贊揚鼓舞,是我發奮練習的不竭動力,老教授善于循循善誘,使我愛上了小提琴。)
問:我的反應如何?
我常忘記她是聾子。
(我演得如此投入,得益于老教授真誠無私的'幫助。)
過渡:
老人的語言是真誠的,作為一個自稱耳聾的音樂教授,她鼓勵、幫助我的另外一種形式就是平靜、深沉、明澈的眼神。也就是神態描寫。
2、找出老教授的眼神描寫,重點交流。(三次“平靜地望”)
1)當我拉出像鋸床腿的聲音時,她的平靜,給我勇氣和力量,讓我毫無顧忌的大膽練習.
2)當我有了幾分信心,每天去練琴.她的平靜,鼓勵我不斷努力.
3)當我漸感奏出了真正的音樂,她的平靜,體現了對我更高的要求,告訴我不要滿足,繼續提高.
3、解決學生的問題:
、贋槭裁床徊鸫┻@個謊言?
聯系《我看見了大!,因為這體現了老教授教育方法的獨特,她并沒有給予我琴技上的指導,只是給予了我最寶貴的信心。其實老教授的“不教而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啊!
、跒槭裁串斘以诔汕先f的觀眾面前演出時,總是忘了那唯一的觀眾?
表達了我對老教授無限欽佩,敬仰之情.是她的循循善誘,積極鼓勵,真誠無私地幫助,使我樹立了信心,刻苦練習,最終獲得成功.
配樂朗讀最后一段。
板書:真誠無私 敬佩感激
三、拓展:
這篇課文我們已經學完了,你認識了一位怎樣的老教授和一位怎樣的小提琴手?
填空:(二選一)
(真誠有愛心的老教授 勤學苦練有信心的小提琴手)
我想對老教授說(你真是高明的教育家),我還想對小提琴手說(你真幸運,遇到了伯樂),我更想對自己說(我要努力,做事相信自己,努力做到最好)。
四、升華:
說實話,我們作為讀者都為文中的“我”感到由衷地慶幸,他遇到了伯樂,這位老教授外表優雅,有藝術修養,有學者風范。她真誠無私的幫助給予了我無限的信心和勇氣,讓我最終愛上了小提琴,站在了萬眾矚目的舞臺中央。
王老師也希望六(1)班的同學們擁有自己的最精彩的人生舞臺!
板書設計:
唯一的觀眾
真誠無私
老教授 我
敬佩感激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1、通過初讀,感知文本大意,回顧人物描述方法。
2、通過讀劃,梳理人物的心理變化。
3、通過整體反復讀,補充人物心理活動。
重點:學寫人物心理活動。
難點:在整體把握文本的基礎上,寫出貼合文意的人物心理。
一、游戲導入
先來考考大家,你能根據我的提示猜猜這是哪位人物嗎?聽仔細哦。
1、懸崖峭壁攀山越嶺京張鐵路全線竣工(詹天佑)
2、醉打蔣門神大鬧飛云浦血濺鴛鴦樓(武松)
3、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大意失荊州(關羽)
4、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王熙鳳)
你很會聽,是位不錯的聽眾。你的思維十分敏捷,一下子就答對了,真是位優秀的聽眾。
這天就讓我們走進一位特殊的聽眾,板書:唯一的聽眾,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1、根據拼音寫字:
聾子沮喪溜走抱歉
興奮慈祥荒唐割舍
最后一起讀一遍這些詞語,你們讀一個老師擦一個,所以要認真讀用心記哦!
剩下“聾子”。這位“聾子”真是聾子嗎?她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曾是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就是唯一的聽眾。
她是課文中的一個主要人物,還有一位主要人物是“我”。
2、你能說說我與這位唯一的聽眾之間的故事嗎?
3、課文重點描述了這兩位人物,在描述人物上我們常用的方法是?
4、請你瀏覽一遍課文,課文描述了這兩位人物主要采用了哪些方法?
“我”——心理、動作,唯一的聽眾——語言、神態、動作
三、畫心理變化
1、首先讓我們走進“我”的內心世界,請再次默讀課文,仔細劃出有關“我”心理活動的`詞句。
2、“我”的心理是怎樣一步一步發生變化的呢?你能畫一畫變化的過程嗎?請邊默讀課文,邊完成“心理變化圖”。
沮喪——充滿神圣感——沮喪——自卑——羞愧、興奮——自信
3、結合文本,進行交流,完成變化圖。
四、寫心理活動
1、課文用了許多筆墨描述了“我”的心理變化,就像一條美麗的項鏈把文章串了起來。是什么深深地打動了“我”,使“我”從沮喪自卑逐漸走向了自信呢?
2、請你默讀課文,勾畫出老人鼓勵“我”的語句。
3、讀中反饋,明確共有三大塊。
4、老人是通過一言一行鼓勵著“我”的。這一言一行,其實也蘊含著老人和“我”一樣豐富的內心世界,讓我們試著去走進。
A、生讀第4自然段,老人叫住了“我”,她看到什么,聽到什么?聯系上文。
生答。
B、于是老人叫住了我,說,誰來讀?
C、“我”的小提琴真的拉得十分好嗎?她的耳朵真的聾了嗎?
D、那她為什么要說謊呢,她的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呢?請你反復地默讀這段話,想一想,再說一說,把當時老人的內心想法補充上去。出示:
我抱歉地沖老人笑了笑,準備溜走。老人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人叫住了我,說:“是我打擾了你嗎,小伙子?但是,我每一天早晨都在這兒坐一會兒!币皇柟馔ㄟ^葉縫照在她的滿頭銀絲上,“我想你必須拉得十分好,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請繼續吧。”
E、交流。
F、老人是這樣想的,于是她叫住了我,說,一起讀。
5、之后老人又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她的心里又是怎樣想的,又是如何鼓勵“我”的呢?請你選取其中的一處,聯系上下文寫一寫。
①我指了指琴,搖了搖頭,意思是說我拉不好。
老人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每一天早晨?”
我被老人詩一般的語言打動了。我羞愧起來,同時有了幾分興奮。嘿,畢竟有人夸我了,盡管她是一個聾子。我拉了起來。
、谝院,每一天清晨,我都到小樹林去練琴,應對我唯一的聽眾,一位耳聾的老人。她一向很平靜地望著我。我停下來時,老人想:_________________她總不忘說上一句:“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多謝你,小伙子!蔽倚睦镅笠缰环N從未有過的感覺。
6、寫的過程中連起來讀一讀,思考一下是否填得既恰當又連貫。
7、交流評價,整體連起來讀一讀。
8、我們從老人的一言一行,感受到老人與“我”同樣豐富的內心世界,這唯一的聽眾,她是用心靈在傾聽,他們的心靈是相通的。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 12
【教材簡析】
文章通過一個“音樂白癡”成為能“奏出真正音樂”的小提琴手的故事,告訴人們:默默的關懷,真誠地幫助、持久的關注、熱情的鼓勵,能幫助一個孩子樹立起自信心。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由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學習,一定能成功。
【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內容,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給予他人真誠無私幫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體會作者對老教授的感激與敬佩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關愛品質。使他們懂得幫助別人,學會關愛。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聽眾”理解詞語。出示:唯一的聽眾。齊讀課題:質疑:同學們,讀了課題,你最想問什么?同學們可真會提問題,老師把大家的問題歸納一下,“唯一的聽眾”是指誰?“唯一的聽眾”她做了什么事情?帶著這幾個問題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
1、那么,聰明的你,有什么好辦法解決這兩個問題呢?
2、下面就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要求能夠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老師提醒大家,讀的時候也不要忘記想想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哦!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3、現在這兩個問號,你能解決了嗎?
⑴“唯一的聽眾”是指誰?相機板書:老婦人。
這是一個怎樣的老婦人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文中相關的句子。
交流:()的老婦人。
⑵“唯一的聽眾”她做了什么事情?
同學們可真聰明,第一個小問號輕輕松松就擦去了,但要把這第二個小問號擦去,還得回到我們的書本上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2~9自然段,畫出老婦人言語的句子,并想想她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說的。一邊讀,一邊想,并在書上留下你思考的痕跡。學生默讀課文,畫句子。
三、深入理解課文
1、一開始,我的父親和妹妹都認為我是個音樂“白癡”,我感到沮喪和灰心,我不敢在家里練琴,躲到了后面的小樹林里練琴,這時,老人對我說了什么?(學困生)
相機出示:
“是我打攪了你嗎?小伙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里坐一會兒。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的話,請繼續吧!(出示詞語)介意 指導朗讀。 老婦人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我”為什么要溜走?
引導生體會老婦人是在鼓勵“我”,讓“我”不要懊惱灰心。老婦人給我“我”勇氣和力量。
這時,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老婦人?()的老婦人。再讀老婦人的話。
2、當我指了指琴,搖了搖頭,引說──(齊讀句子)。
(出示):“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就在每天早晨!敝笇Ю首x。
是呀,老人的語言如詩一般,他的話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增添了幾份信心,此時此刻,她心里在想──?(引導學生體會老人是鼓勵“我”要持之以恒地練琴。)
3、你還找到了哪句(出示):“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伙子!敝笇Ю首x。
讀了這個句子,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嗎?想象什么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什么?(優秀生)
(引導學生體會老婦人感受到小伙子的進步很快,不斷地對他進行肯定,鼓勵他不斷努力,繼續練下去。)
聽了老人的話,我的心里洋溢著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這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喜滋滋的,有了繼續努力的信心。)
讓我們再一起來讀5~8自然段,體會老人對我說的每一句話其實都是在鼓勵我,催我上進。
4、過渡:老人的鼓勵,給我了信心和力量,很快,我就發覺我變了,家里人對我的變化,也流露出一種難以置信的表情。(出示詞語):難以置信(理解)。
我又在家里練琴了,我不在乎妹妹對我的評論了,我也不再坐在木椅子上,而是站著練琴了,家里人對我的這一變化──難以置信。
當我感覺到這一點時,一種力量在我身上潛滋暗長。(出示詞語)潛滋暗長(理解)
有一次,她竟說──引說 這時,老婦人又在想些什么呢?
(引導學生體會這是老婦人再次給我信心和力量。)
5、同學們,學到這里,我們對這個老婦人有了更深的了解,現在,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老婦人呢?(中等生、優秀生)()的老婦人(由外貌上升到品質)
6、此刻,小伙子有多少話想對這位“耳聾”的老婦人說啊!所有的話,都凝聚在他的琴聲中,(相機出示12自然段) 指導朗讀,讀了這段話,你能體會到小伙子此刻的心情嗎?(感激、激動)
四、總結課文
1、情感升華:“我”,從老婦人這里,找到了自信,并由此獲得了成功,能熟練地拉出許多曲子,能面對成百上千的觀眾,這都要感謝這位慈祥的老婦人,感謝老婦人的熱情鼓勵,感謝老婦人的真誠關愛。愛,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禮物,是世界上最具感染力的催化劑,它能使人振奮,它能激人奮進,從而獲得事業的成功。這也是我們同學要學習的一種精神:懂得鼓勵,懂得幫助懂得關愛。
2、同學們,在你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像老婦人一樣,一直默默地鼓勵和支持著你的人?(老師、同學、爸爸媽媽等)學到這里,你有什么收獲呢?
五、作業設計
你能給文章添上一個結尾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唯一的聽眾
音樂白癡──真正的小提琴手
鼓勵關愛幫助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 1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文中的心理描寫和語言描寫。
【過程與方法】抓住重點語句,通過老婦人的語言和眼神,體會“我”練琴過程中心理、行動上的變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悟老婦人的美好品德,鼓勵學生建立自信,努力進取。
二、教學重點:
通過老婦人的語言和眼神,體會“我”練琴過程中心理、行動上的變化
三、教學難點:
合理想象老婦人的心理活動。
四、教學過程 候課活動:
用“美”組成詞語來填空:
( )的心靈 ( )的曲子 ( )的早晨
一、談話導入,復習激趣。
(導入)同學們,人世間最動聽的話語是關愛的話語,最感人的故事是真情故事,最偉大的力量是愛的力量。今天這節語文課,我們繼續學習這篇令人心動的文章——《唯一的聽眾)
1、談談上節課的收獲。
說話練習:
開始,“我”連一支曲子都拉不好,后來
開始,“我”害怕拉小提琴。后來
開始,“我”被家人稱為音樂白癡。后來
2、說說上節課時自己提出的質疑。
二、研讀琢磨,體會情感
1、默讀文章2—13自然段,思考:
。1)作者和老人是怎樣相識的?
。2)他從老人那里,獲得了什么?
2、研讀文字,反復誦讀。
。1)找出老婦人的語言,思考:老人在什么情況下,對作者說了什么?為什么這樣說?產生了什么作用?
。2)創設情境,指導朗讀。
。3)說話練習,揣摩內心:
當小伙子準備溜走的時候,老婦人看到他尷尬的樣子,心想:
,于是她說:“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的話,請繼續吧!
。4)找出“我”變化的句子,感受老婦人的美好心靈的巨大力量。
(5)找出描寫老婦人眼神的句子,體會其中情感。
說話練習,感受平靜:
當“我”拉出像鋸床腿的聲音時,她的平靜,
當“我”有了幾分信心,每天去練琴,她的平靜,
當“我”逐漸拉出真正的音樂,她的平靜,
。6)寫法指導:
明確寫人時,可以通過其語言和神態來突出人物的內心世界。
(7)一詞兩意,體會情感
文章中“這個秘密”出現了兩次,它分別指的是什么?細讀11—13自然段,體會其中感情。感受老婦人的金子般的心靈和我對其敬佩與感激。
三、總結全文。
這是一個關于成長的`故事,這是一個關于變化的故事,它告訴我們人在困難的時候,最需要的是真誠的幫助,熱情的鼓勵。一個“音樂白癡”的“我”,沒有琴藝上的指導,沒有竅門的講解,就是因為有了傾聽,有了鼓勵,成長為“能面對成百上千的觀眾”“能熟練地拉出許多曲子”的小提琴手,我們在感嘆老婦人那金子般的心靈的同時,也會明白,信心,努力,就能成功!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 1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唯一的聽眾”是誰。
3、體會老婦人對年輕人的鼓勵、尊重、關心與愛護,感受人與人之間真情的美好。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出示語段,學生自由朗讀。讀一讀課文的開頭和結尾,說說我在音樂方面發生了什么變化。
2、導入、質疑。
你們發現了嗎?這位原先被家人稱為音樂白癡的青年,后來能從容走上舞臺,演奏出悅耳的小提琴曲了。我們不禁要問:是什么創造了這個奇跡?
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故事,走近一位可敬的老人——唯一的聽眾。
3、釋題:
釋詞:什么是“唯一”?
讀了課題后你有什么想問的嗎?(這唯一的聽眾是誰?她做了什么事?為什么是“唯一的聽眾?……)
4、過渡:讓我們一起到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大聲地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思考剛才提出來的問題。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巡視。
2、“唯一的聽眾“是指誰?相機板書:老婦人(老教授)
“唯一的聽眾”她做了什么事?
。ㄋ嬲\無私地幫助、鼓勵一位酷愛拉小提琴的年輕人,使他由沒有信心學會,到能夠在各種晚會上從容演奏。)
3、認讀詞語。
沮喪躡手躡腳抱歉溜走介意(讀了詞語,你仿佛看到了一個怎樣的音樂學子?)
神圣悠悠莊重無法割舍大吃一驚(透來這些詞語,你體會到了這位年輕人有什么變化?)
4、過渡:是啊,年輕人從一個音樂白癡走向成功,這一切都緣自于老人的影響,那么,老人主要是用什么來影響“我”的呢?(語言、神態)
三、研讀課文,感受鼓勵與尊重。
1、研讀老人詩一般的語言。
。1)師:是啊,老人詩一般的語言令“我”感動,也令所有的讀者感動。請同學們小聲朗讀課文,用“——”劃出描寫老人語言的句子,反復讀這些句子,說說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學生讀、劃、說。
。3)集體交流。
句子一:老人叫住了我,說:“是我打擾你了嗎,小伙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兒坐一會兒!薄拔蚁肽阋欢ɡ梅浅:,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請繼續吧!
句子二:“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每天早晨?”
句子三:我停下來時,她總不忘說上一句:“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伙子!
句子四:有一次,她說我的琴聲能給她帶來快樂與幸福。
(4)出示四個句子,師生接讀。
2、研讀老人平靜的眼神。
(1)師:老人如詩般的語言讓人感動著,老人那平靜的眼神也令人難忘。讓我們再回到課文中,快速默讀課文,找到描寫老人眼神的句子,用“~~~”劃出,反復讀,想一想從老人的心靈的窗戶中你讀懂了什么?
。2)學生讀、劃。
。3)交流:
出示句子:
一位極瘦極瘦的老婦人靜靜地坐在木椅上,平靜地望著我。
她一直很平靜地望著我。
她慈祥的眼神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
。4)齊讀3個句子。
此時無聲勝有聲,老人平靜的眼神背后,又在想些什么呢?請同學們聯系上下文,發揮想象,寫一寫老人當時的心理活動,可選一兩處寫。(音樂起)
當我沮喪地想離開小樹林時,她平靜地望著我,仿佛在說……
當我每天去小樹林拉琴時,她平靜地望著我,仿佛在說……
當我漸漸奏出真正的音樂時,她慈祥的眼神平靜地望著我,仿佛在說……
學生寫后交流。
四、總結升華。
。1)好一位了不起的老人!她用真誠關愛的眼神,詩一般的語言鼓勵年輕人、培養年輕人。怪不得成才后的年輕人在舞臺上面對成百上千的觀眾,面對鮮花和掌聲時,會不由自主地想——那清晨里我唯一的聽眾。
。2)最后,送同學們兩段話:(屏幕出示)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我們每個人都有要感謝的,其中不僅有物質上的給予,而且也包括精神上的支持。對很多給予者來說,也許這種給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常常難以估量。因此,我們每個都應盡自己所能,給予別人。
五、布置作業:
1、完善課堂小練筆,寫在日記本上;
2、朗讀課文1遍,完成《黃岡小狀元》;
3、課外閱讀30分鐘。
六、學生質疑。
七、板書設計:
品讀老人詩一般的語言二
教師:同學們,人世間最動聽的話語是關愛的話語,最感人的.故事是真情故事,最偉大的力量是愛的力量。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學習一篇令人心動的課文。請同學們翻到47頁,我們先聽一聽課文的主人公,在文章的開頭向我們訴說了什么。
【幻燈出示第一自然段】(請一生讀)
教師:你讀懂了什么?
學生:我從“鋸床腿”這個詞中讀懂了作者拉的琴非常難聽。
學生:我從“音樂白癡”這個詞中體會到作者很不會拉琴。
教師:同學們很會讀書,能抓關鍵詞來體會。我們再聽一聽作者在文章結尾寫什么。
【幻燈出示最后一自然段】(請一生讀)
教師: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開始,作者害怕拉小提琴,現在,拉小提琴成了作者無法割舍的愛好。
教師:“無法割舍”什么意思?讓你無法割舍的是什么?
學生:“無法割舍”的意思是“無法放棄,無法忘掉”。讓我無法割舍的是親情。
教師:說得好!你還發現了什么?
學生:之前,作者拉琴很生疏,后來他能熟練地拉許多曲子。
學生:作者一開始被稱為“音樂白癡”,后來,他成為能在成百上千的觀眾面前演奏的小提琴手。
教師:這樣一個被稱為音樂白癡的人怎么可能稱為小提琴手呢?同學們預習了課文,你知道嗎?
學生:是一位耳聾的老人幫助了他。
教師:這位耳聾的老人其實就是——音樂學教授。老人是用什么幫助“我”的呢?
學生:用語言和眼神。
教師:也就是說是老人用詩一般的語言和平靜的眼神幫助了我。
教師:接下來,就讓我們細細地品讀老人詩一般的語言,用心去體會老人平靜的眼神。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 15
教材分析
本課是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的第二篇主題課文。單元圍繞“美與丑”這一主題,引導學生崇尚真、善、美,摒棄假、惡、丑,努力成長為有美好心靈和高尚情操的人!段ㄒ坏穆牨姟吠ㄟ^講述“我”――一位“音樂白癡”在素不相識的老教授真誠、無私的幫助下,獲得成功的故事,贊頌了老教授美好的心靈,同時也告訴讀者,無論做什么事,條件有多差,但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努力,就一定能獲得成功。因此,學習本課時,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大意的基礎上,正確把握文章脈絡,用心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并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認真思索“美與丑”這人人不可回避的問題。
學情分析
六年級是小學最后一個學年,通過前五年的語文學習和積累,學生已初步具備在語文實踐中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然而“美”與“丑”是兩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必須在生活中去體驗、去感受,才能理解其內涵。作為農村的孩子,生活在非常良好的環境里,淳樸、善良、勤勞,自立能力強,大是大非認識明確,但是對于細膩的生活,缺乏敏感的認識,對生活的感悟也比較淺,所以,在學習本課時,教師要做必要的指導。
設計理念
新課程理念要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绷昙墝W生重點要致力于綜合性學習活動,本設計要求教師要進一步組織、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學習目標
1、積累:懊惱、沮喪、詛咒、和諧、洋溢、荒唐、介意、難以置信、潛滋暗長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老人幾段話的深刻含義。
3、用“美”組成詞語,形容課文中或身邊的人和事物,再進一步體會這些詞語的意思。
4、感受老人對我的默默的關懷,真誠的幫助,持久的關注,熱情的鼓勵;培養學生學會祝福,學會寬容,學會寬慰,學會忍耐的美好品質。
5、引導學生根據對課文的理解,想象老人的心理活動,并把它寫下來與同學交流。 第一天: 第二天: 不久以后:后來:
教學重點:讓學生懂得,無論做什么事,只要樹立起自信心,有毅力,刻苦學習就一定能獲得成功,這是一種美好的品質。
教學流程:
一、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
(1)朗讀課文,圈畫本課的生字、新詞,對照文中的句子大概能夠理解生詞。
。2)先想一想,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交流搜集的資料
。c評:作為課前的準備,中高年級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的習慣是很重要的,有利于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喜歡學習語文的興趣;通過預習,學生疏通了字詞,感知了課文,為分析課文,解決課文中的問題,留下了空間。交流搜集的資料,也為學生學習課文拓展了視野,也是一項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
二、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聽過小提琴曲《梁!穯幔亢寐爢幔康拇_,小提琴曲美妙動聽,可是,要演奏出這樣美妙的音樂,需要付出無數的艱辛,經歷無數的磨難。今天就讓我們學習一個被人認為是音樂白癡的小提琴手,是如何最終走向成功的故事。
板書課題:唯一的聽眾
是誰創造了這個奇跡呢?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這位小提琴手的成功歷程吧。
。c評:由提問導入,設置懸念,引發學生的思考和濃厚的學習欲望,為深入理解課文的寫作意圖做好了鋪墊。)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
1、反復朗讀課文,說一說文章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文章講了一個“音樂白癡”成長為能“奏出真正音樂”的小提琴手的故事。)
2、“我”在遇到老人之前,是怎樣的一種情況?
(板書)別人的評價: 白癡 ……像……
“我”的心情: 沮喪和灰心 不敢
3、唯一的聽眾是何時進入“我”的眼簾的?(圈畫出相關的詞句。)
4、默讀課文,圈畫老人的語言、神態和動作描寫的詞句,以及“我”的心理變化的詞句,然后小組內進行交流。
5、再讀課文,理解文章的思路。
。ò鍟
“音樂白癡”——林中練琴遇“老人”——成功后的感慨
。ㄖ攸c)
。c評:誦讀課文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通過反復誦讀,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整體感知了課文的內容,同時把握住了關鍵的語句,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正所謂“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
四、品讀課文的主要部分
1、讀課文,簡明復述一下“林中練琴遇老人”的場景。
2、具體品味老人對“我”講的幾段話,說說每一段對“我”的心理變化有什么作用?分組討論交流,然后匯報。
第一段話:“是我打攪了你嗎?……一會兒!薄拔也孪肽阋欢ɡ梅浅:谩埨^續吧!
。ɡ先说恼Z言里充滿了尊重和理解,故意裝聾,這種善意的欺騙是對“我”真誠的鼓勵。)
。ò鍟├先耍 “拉得非常好” “請繼續吧”
“我”:溜 —— 搖頭 (有點勇氣)
第二段話:“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就在每天早晨。”
。ㄟ@又是老人對“我”的鼓勵,目的'是讓“我”樹立起信心。主動做唯一的聽眾,是對“我”練琴的無言督促。)
。ò鍟├先耍涸娨话愕恼Z言
“我”: 羞愧——有了幾分信心
第三段話:“真不錯!x謝小伙子。”
。ㄟ@是對我練琴的一種肯定,一種鼓勵,讓我產生了從未有的感覺,也就是一種信心、一種勇氣、一份執著、一股力量。)
。ò鍟├先耍浩届o 總不忘說一句
“我”:洋溢 從未有過的感覺
第四段話:“我”的琴聲能給她帶來快樂和幸福。(轉述句)
(這又是老人再次給“我”的信心和力量,她的話使感到自己刻苦練琴,功夫沒有白費,琴聲能給唯一的“聽眾”帶來快樂和幸福,自己也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ò鍟├先耍 早早 等
“我”: 潛滋暗長盡心盡力忘記
。c評:抓住文章的重點部分,在充分地朗讀、討論、交流和探究學習的基礎上就能更好的把握住文章的主旨。在閱讀教學中,特別是高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中“讀”是前提,“思”是基礎,“議”是關鍵。通過各種綜合性學習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五、質疑,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
1、為什么“我”一直珍藏著這個秘密?(老人不是聾子,她是著名的音樂教授。)
珍藏著這個秘密,就是珍藏著一位老人美好的心靈。老人沒有在琴技上給“我”指導,只是不斷給予“我”最寶貴的信心。這種“不教而教”的教育是最高境界的教育。
2、為什么每當“我”拿起提琴面對成千上萬的觀眾時,總是浮現出那位唯一的聽眾?
表達了“我”對老教授無限敬佩、敬仰之情,耐人回味。
3、文中妹妹這一角色可以刪去嗎?為什么?
不可以刪去。一是妹妹這個角色有烘托、反襯作用。二是妹妹這個角色自然地解開了真實的謎底,烘托出了課文的中心人物。)
(點評:學生學會質疑是保證完成閱讀的重要方法。在質疑的過程中更加完整地了解文章的內容。摸清作者寫作意圖,把握文章的脈絡。)
六、對課文的理解,想象老人的心理活動。
1. 回顧課文內容(可以靜想,可以同桌對話,也可以借助板書復述)。
2. 想象老人的心理活動。
師:老人初次面對我這樣一個“音樂白癡”心里會怎樣想?以后呢?
3. 動筆寫下來。
4. 同桌或4人小組交流。
5. 指名反饋。
七、說說自己學完這篇課文的感受。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學習,一定能獲得成功。)
(點評:心理活動描寫是本冊教材的一個知識點和訓練點。仔細揣摩、回味人物的心理活動,對于深入揭示人物的內心風貌,展現人物的精神品質、理解課文內容具有巨大的作用。同時,心理活動描寫也應是學生刻劃人物時必須運用的一種好方法。)
反思:
作為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重點應放在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上,致力于綜合性的學習活動,使學生綜合運用已學到的和積累的知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反思本課的教學,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值得注意的方面:
1、努力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這是學習語文和學好語文最基本的方法。課前預習做得好,為課堂的討論、交流、探究爭取到了更大的空間和時間,所以,預習是語文閱讀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之一。
2、“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語文閱讀教學要堅定不移地放手讓學生去“讀”。讀得多,品得多,感悟自然就強烈。
3、學會質疑,以疑促讀,讀中解疑,直到情感升華,才會更完整地把握課文的主旨,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4、語文閱讀教學要努力體現“三維目標”,實現語文閱讀教學的全面突破,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 16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本課生字,并能正確地書寫。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3、抄寫描述生動傳神的句子。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有關小提琴演奏的影像資料。
學生:課前欣賞一些小提琴演奏的曲子。
教學設計
一、導入課文,聚焦重點
繼續學習《唯一的聽眾》。如何學習這篇文章呢?(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神等)
二、細讀課文,感受真誠
1、默讀課文,把文中描述老教授的語句勾畫下來,并進行簡單批注和交流。
2、第一次交談:讀句子“一位瘦削的老婦人靜靜地坐在一張木椅上,她雙眼平靜地望著我”,并體會其意思。(應對這難聽的琴聲,老婦人沒有受到影響。從那里我們能夠體會到她有修養……)“平靜”的神態給了“我”怎樣的力量?(繼續練下去的勇氣)“是我打擾了你嗎?”(這句話告訴“我”難聽的琴聲沒有打擾她;從“滿頭銀絲”、“格外晶瑩”能夠看出她待人和藹可親。)“你必須拉得很好”(這句話給了“我”肯定、鼓勵,讓“我”沒有負擔,大膽練習),思考:老婦人說這話時表情怎樣?語氣怎樣?心里會想什么?“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就在每一天早晨!保◤倪@句話能夠看出她主動要求做聽眾,關愛“我”,支持“我”,同時也告訴“我”要天天練習。)
再讀,你感受到什么?(鼓勵,期盼,堅定,用心良苦)
3、第二次交談:“她一向很平靜地望著我……從未有過的感覺!保ū容^讀,指名讀,體會老教授的真誠)
4、第三次交談:在老人的鼓勵下,“我”刻苦練習,拉的曲子越來越動聽,老教授竟然對“我”說,“我”的琴聲給她帶來了快樂和幸福。
再讀這句話,說說自我的體會。(“我”的.進步;“我”堅持不懈,刻苦練習的精神;以“我”的進步為快樂幸福;體會到老人的真誠無私……)
5、當“我”從妹妹的話中得知,老婦人不僅僅不是聾子,而且還是最有聲望的教授,又是首席小提琴手時,“我”被震撼了,感動了,“我”突然明白了什么?(老人與“我”素昧平生,卻給“我”了信心,使“我”的技藝提高,讓“我”感受到老人的真誠和無私,讓“我”看到了老人那寬廣的胸懷;老人對“我”的幫忙很巧妙,是在不知不覺中督促著“我”,讓“我”感受到老人的偉大)從“安詳”、“微笑”體會到什么?(表揚“我”,鼓勵“我”,用投入的欣賞,說明“我”進步了,使“我”信心十足)從“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體會到什么?(“我”進步了,但仍然需要努力,再攀高峰。)再讀對話體會“我”與老人之間的默契。
三、精讀課文,理解“秘密”
出示句子“我一向珍藏著這個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鳴曲讓專修音樂的妹妹大吃一驚!薄拔乙幌蛘洳刂@個秘密,珍藏著一位老人完美的心靈!边@兩個“秘密”有什么不一樣,從中我們能感受到什么?
四、回顧全文,升華情感
1、老教授使原本失去信心的“我”愛上了小提琴,小提琴成了“我”難以割舍的愛好。在各種文藝晚會上,“我”有機會應對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小提琴曲,但“我”總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聾的老人——每一天清晨里我唯一的聽眾。這是為什么?
2、學完課文,我們仍然能夠清清楚楚地看到老教授那慈祥、和藹、真誠的面容,為什么老教授的形象會給我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
板書:
唯一的聽眾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 17
教材分析
這是出自作者岳永利(落雪)先生筆下的一篇文章,講述了一名樂感極差的小提琴演奏男孩,羞于自己的樂技,而避開人群前往人跡罕至的小山上練琴。然而一旁的老人時常光顧聽琴,默默地鼓勵著男孩,使男孩恢復自信,不再羞于在人前拉琴,而日后每當在人群前演奏時都會想起當年那位鼓勵自己的"聾"老人。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給予他人真誠無私幫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體會作者對老教授的感激與敬佩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難點
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聽過小提琴演奏的曲子嗎?好聽嗎?當你們沉浸在美妙的音樂中時,你們,就是那曲子的(生齊:聽眾)師板書兩字。
可是,曲子好聽琴難拉。有一位小提琴愛好者,剛開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當作是鋸桌腿的聲音,他感到十分沮喪和灰心,但是后來,他成功了,這都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聽眾。(板書:唯一的)什么意思?
2、師:來,咱們把題目讀一遍,把“唯一”這個讀好。(生齊讀)
3、師:同學們,讀了課題,你最想問什么?(生提問)
師:同學們可真會提問題,很會學習,老師把大家的問題歸納一下,不外乎這兩個:
(1)“唯一的聽眾”是指誰?
(2)“唯一的聽眾”她做了什么事情?
二、初讀課文
1、師:那么,下面就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聽好要求了: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讀的時候還要認真思考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開始吧!(生自由讀)讀好了可以四人小組討論討論這兩個問題。
2、師:現在,這兩個問題,你能解決了嗎?
(1)“唯一的聽眾”師指誰?(生:老婦人)師板書
師:這是一位怎樣的老婦人呢?不錯,好多同學都有了答案了,但老師相信學了文中的語句你的體會會更深。
3、師:一看題目,我們知道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那我們應該怎樣學習寫人的文章呢?回憶一下我們學過的學習方法。(生:語言、神態、動作、外貌、心理等)師板書。
三、研讀老教授語言
1、師:這節課,我們就重點來學習老教授那詩一般的語言,抓住語言來感受人物。請同學們快速地默讀課文,用波浪線劃出老教授的話,細細地讀讀,看看你能體會到什么?
2、師:好的,誰愿意來展示展示?
(1)“是我打擾了你嗎,小伙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兒坐一會。”“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請繼續吧。”
師:老人真的聾了嗎?她為什么要撒謊呢?(生:是想讓小伙子留下來繼續拉琴,不要灰心。)
師:此時,你感覺到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呢?(善良,板書)再來讀讀這個句子,用心感受老人這番真誠善良的語言。
(2)師:當我指了指琴,搖了搖頭,可老人卻說:(生讀“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每天早晨?”)
師:這句,你又讀懂了什么?你說。此時,你又感覺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呢?(生說)
師:是啊,如此誠懇的老人,如此誠懇的請求啊,我們也來請求一次吧!(生齊讀)
師:誰會拒絕你的要求呢?對于我這音樂白癡,竟有人想當我的聽眾!謝謝你,很榮幸!
(3)師:老人如詩一般的語言,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增添了幾分自信,所以我每天堅持(生:練琴)。而老人也總不忘說上一句:(生:“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伙子!)
師:聽出來了嗎?老人在——(夸你、鼓勵你呢)女孩子當當老婦人,也來夸夸!(齊讀)男孩子也試試.
師:此時,老人的心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呢?(生:我的進步)
師:是啊,我呢?我的心呢?想象一下,此時你就是那位小伙子,你的內心又是怎樣的感受呢?(生:感激老人的鼓勵、肯定)
師:正因如此,我的心里洋溢著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這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生:喜滋滋的,有了繼續努力的信心。)此時,你覺得這又是怎樣的一位老人呢?(生說,板書)
3、師:咱們再一起來感受感受老人那詩一般的語言。(齊讀老人的話)
4、師:現在,第二個問題有答案了嗎?“唯一的聽眾”,這位老人做了什么事情?(指名)
四、小結
師:在老人的不斷鼓勵下,我又發生了哪些變化呢?咱們下節課來揭開謎底。好,下課。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 18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與同學討論。抄寫印象深刻的句子。
2、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小提琴曲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明確目標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又一次坐在這里和我們的校領導和學年組的老師一起來上課,每一次咱班的同學表現都很出色,你們其中的每一位都是班級不可或缺的一員,班級因為有了你而精彩,我相信你們今天這節課一定會表現得更加精彩!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唯一的聽眾》(板書課題)
師:通過上節課學習,大家對課文有了一些了解,我來考考大家。
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為了我們給我們更多人精彩表現的機會,我來給大家一個小小的提示,讓我們每一個都過關。出示課件。(填空完成課文的主要內容)
師:真沒讓老師失望,填得完全正確。其實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就是老師從文中的兩個自然段濃縮來的,你們快速回憶一下課文,想想應該是哪兩個自然段呢?對,首尾兩個自然段。這第一自然段是故事的起因,結尾段是故事的結果。所以我們這篇課文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來記敘的。老師悄悄告訴同學們,對于這樣結構的文章,大多數情況下可以把起因和結果濃縮一下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你們記住這個小竅門了嗎?現在請同學們再細細默讀這兩個自然段,感受一下文章的主要內容。然后看看除了老師濃縮的.主要內容,你還發現了什么?(課件出示首尾段)
板書:我 老教授
師:我們的作者從不敢在自己家里練琴的萬分沮喪到從容的面對各種晚會的成千上的觀眾,這一驚人的變化都來源于這一個聽眾,那么面對這樣的鮮明的對比你最想知道什么呢?
二、精讀課文,解疑探究
出示學路建議:
個人學習:
1、自由讀課文3到8自然段。用——標畫出“我”在學琴過程中心理和行動中發生了哪些變化?
2、用 標畫出描寫老人語言和神態的句子。
小組合作:批注:老人每次說話的原因,感受老人對“我”的幫助。
三、合作探討:
師:現在我們一起追隨著作者的腳步來感受他的成長歷程。
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師:在這幽靜的林子里,我心里充滿著神圣感又開始了我的練琴里程。
一天,“我”躡手躡腳地走出家門,躡手躡腳什么意思?他為什么這么做?對,家人的評價讓他沒有一點信心,所以他躲避家人找到了這么一次幽靜的地方,開始了他的練琴旅程。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遇到了他唯一的聽眾,F在請同學們來分組匯報,一組充當作者“我”,找出我的心理和行動變化,了解一下我當時的感受,一組扮演老人,說出老人的表現,并告知這樣做的原因,下面咱們就同步進行好嗎?比賽一下看看哪組的表現最精彩!
師:同學們的表現都很精彩,這節課你們學習得真專注。老師很幸運有你們這樣的學生,我想和我一樣幸運的還有作者,他遇到了這么一位善解人意慈祥的老人,現在就讓我一起合作重溫一下“我”和老人初次相識的溫馨時刻吧。
。ㄕn件出示,配樂朗讀)
師:背景中悠揚的樂曲就是《月光曲》,那么作者最后成了一位小提琴高手,就是因為這樣的相識拉開了序幕,下面我們繼續探索他的成功之路,請同學們接著匯報。
師:我們清楚的感受到在老人的鼓勵下“我”變化了很多,心里洋溢著一種從沒有過的感覺,我想這已經不是沮喪,而是什么呢?對,是自信,是信心!。
師:讓我們再次合作朗讀再現一下當時的情景。
師:老人不僅僅給我鼓勵,還有每天默默的陪伴。記得咱們的朱校長就說過這樣一句話: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可是我們的老人不僅僅是善解人意,更懂得教育。在他的悉心關愛下,我才有了信心有了這樣巨大的變化。我想他的家人如果留心的話,也會從他的行動上真切的感受到他的變化。下面請同學來讀讀課文中描寫他變化的段落。
課件出示課文第7自然段。
師:難為一下同學們,作者發生了這么多變化,我們能不能用排比句敘述一下。
師:同學們的表現也不遜色。那么請同學們從作者的這些行動中,給作者下一個定義吧,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
師:可見一個人的鼓勵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就是成功的制勝法寶!
師:可是我們文中的鼓勵卻是來自一位“耳聾”的聽眾,那么我們的作者是怎樣感受到了這位聽眾對他無聲的幫助的?關于這一點老師告訴可以從老人的眼神中看出端倪。現在就請同學們把文章中關于老人眼神描寫的句子找出來我們比較一下。(課件出示三次眼神的描寫,感受作者的體會)
師:能給作者這么巨大幫助和鼓勵的唯一的聽眾是誰呢?我們文中另一個人物幫我們為這位看似平凡卻起著不平凡作用的聽眾揭開了面紗,她是(課件出示妹妹的話)
師:如果你是第一次讀到這里,一定也會對這樣的謎底有著深深的震撼!我們身在其中的作者更是這樣,一下角色,充當一下文中的“我”,寫一寫我當時的感受和想法吧。注意該用第一人稱啊!
師:同學們感受的真好,把文中這個省略號補充的真完整!可見這位老人在作者以及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 ),對,是至高無上、無可替代的,所以文章用《唯一的聽眾》為題。
四、積累拓展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追隨著作者的腳步感受到了他成長的歷程,同時也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老教授對“我”的真情的無私的關愛,看來當一個人擁有了真情的關愛和鼓勵,再加上自己不懈的努力,就可以讓從失敗走向成功!
(板書:真情)
師:我想學習了這篇課文之后,作者“我”和老教授的形象一定深深扎根在了我們心中,那么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來介紹這兩個人物的呢?
。ǹ偨Y寫作方法)課件出示
1、抓住人物的語言、心理、神態和動作描寫來刻畫人物的形象。
2、樸實的語言見真情。樸實中蘊含著偉大,細微處見真情!
師:我們要學會這種寫作方法,我們這一單位的主題就是“關愛”其實關愛不用轟轟烈烈的大事,不是必須讓人感激涕零的大事,而是那些我們身邊無處不在的細微小事,比如同學家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個真心的問候,一次無言的幫助等等都融入了真情。所以請同學們認真留意一下,仔細思考,我們也來寫寫發生在我們之間的充滿關愛的故事!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 19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了解梗概
閱讀理解課文1—8自然段。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本課的好詞佳句。
2、有感情朗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與同學討論
3、理解課文2—8自然段,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的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和鼓勵。
教學重點難點:
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的變化兩方面感受老教授愛護、鼓勵年輕人成才的美德。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1、揭題:看到你們那一張張活潑的笑臉,張老師非常高興。今天啊,有這么多的老師聽課,有這么多的聽眾在關注、關心我們,這是一件非常難得、幸福的事。要知道,曾經有一個演奏家,在最初的時候,他只有——(板書課題:唯一的聽眾。
師:來,咱們再把題目讀一遍,把“唯一”這個詞讀好。(生齊讀,強調了“唯一”)
2、質疑:同學們,讀了課題,你最想問什么?
同學們可真會提問題,老師把大家的問題歸納一下,不外乎這三個:
“唯一的聽眾”是指誰?為什么說是“唯一的”?
“唯一的聽眾”她做了什么事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順課文,尋找問題的答案。
2、交流:
。1)這唯一的聽眾是誰?這是一位怎樣的老婦人。(極瘦極瘦的,耳聾的)
。2)簡單概括地說說她為我做了什么事?
。ㄟ@位老婦人通過鼓勵和傾聽,幫助我重塑信心,學拉小提琴,最終我獲得成功)
(3)是的,我從一個音樂白癡走向了成功,這一切的變化都緣自老婦人的影響。
那么老人主要是用什么來影響“我”的呢?(語言,神態)
三、研讀課文,感受鼓勵與尊重
1、默讀課文,畫出描寫老人語言的.句子,并想想她都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
預設一:
老人叫住了我,說:“是我打擾了你嗎?小伙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坐一會兒。”“我猜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你不在意我在場,請繼續吧!
。1)老人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看出“我”很尷尬、缺乏自信的時候。)
(2)“我的尷尬和不自信、沮喪原因有是什么?
。ㄒ龑W生聯系課文第一自然段,明白“我”由于被父親和妹妹說成是音樂方面的白癡而失去學習的信心;明白我好不容易找的自信又因為發覺有人在場而十分沮喪。)
。3)如果是你看見了這一幕?你會怎么做?用語言寬慰她?這樣做有用嗎?
(4)老婦人這樣說,你能讀懂她的用意嗎?
。5)她會用怎樣的語氣來說呢?請你來讀一讀。
(6)此時,你覺得老婦人是一個怎樣的人?(慈祥,關心年輕人)
預設二:
“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就在每天早晨!
。1)你能讀明白老人的用意嗎?
(2)在作者看來,這是什么樣的語言?請你試試讀出詩一樣的韻味,能行嗎?
老人詩一般的語言對“我”使我產生了那些變化?
。ㄒ龑W生找出“我”的心理和行動變化的有關描寫并通過朗讀體會到“我”這時候第一次被人夸獎的興奮心情。)
預設三:
我停下來時,她總不忘說上一句:“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伙子!
。1)老人說的是什么真不錯?她的心已經感受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體會老婦人感受到小伙子的進步很快,不斷地對他進行肯定,鼓勵他不斷努力,繼續練下去。)
。2)讀到這兒,對老婦人,你覺得這又是一個怎樣的老人呢?
。3)在老人真誠無私的鼓勵下,“我”變了嗎?
感受“我”重新找回自信后努力練琴的過程,并聯系課文開頭進行對比,怕聽到“音樂白癡”沮喪——躲到樹林里拉——在家里拉琴(找回了自信)
預設四:
有一次,她說我的琴聲能給她帶來快樂和幸福。
。1)改為直述句:有一次,她說:“你的琴聲能給我帶來快樂和幸福!
(2)從這句話里,你又能體會到什么?
2、過渡:文章除了多處描寫老人的語言之外,還有哪些描寫?(神態描寫)
請同學們快速找出有關句子,看看有什么新的發現
(“老人平靜地望著我”在文中重復出現三次)
讀一讀,想一想,從那平靜的眼神里,你看出了老人怎樣的內心?
出示“我”在樹林中拉小提琴的畫面并配上曲子,創設問題情境:
。1)老人在平靜地望著我的時候,她會想些什么?
。2)假如你是文中的我,從那平靜的眼神里,你能得到什么力量?
。ɡ先藢Α拔摇钡年P切、鼓勵,為“我”的點滴進步而高興,為“我”提出更高的要求。)
所以,在作者看來,那眼睛,就像深深的潭水。
(3)指導朗讀這幾句話。
四、總結,拓展
與其說,老人對我說的話,是真誠的鼓勵;那么,她的眼神,就是對“我”無聲的激勵,正因為有這些力量,才使作者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取得了成功。同學們,學到這,你有什么話想對這位唯一的聽眾說嗎?
五、板書設計
唯一的聽眾
鼓勵;關心
音樂白癡——小提琴手
自信;努力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 20
教學目標:
1、了解本課出現的生字、新詞,摘錄印象深刻的句子和詞語。了解文中引號的用法。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提出不懂的問題與同學討論。
3、.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4、環境描寫、人物心理描寫的作用。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1、仔細閱讀文章,邊讀邊思,體會“我”學琴的心路歷程,并且補白想象。
2、了解老太太對我一份特殊的關愛和鼓勵,感受她可親可敬的形象。
課堂教學實錄
師:古今中外的名人志士從小就不斷地追求美,從而不斷地完善自我,走向成功。這組課文將告訴我們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今天我們將學習這組的第一篇課文<<唯一的聽眾>>.孩子們通過預習你知道些什么?
生:我知道文中那位教授不是真的耳聾,是假裝的。
生:我知道課文主要寫了:被爸爸和妹妹稱做音樂白癡的“我”,在一位假裝耳聾的老教授的鼓勵和幫助下,成了小提琴演奏家的故事。
生:我還知道作者的寫作思路,是按事情發展順序在寫。
生:我知道課文可以分為四大段。
師:同學們知道的可真不少!說明大家預習得挺認真的!老師這有一個疑問想請大家幫我解答:這篇文章主要是寫誰的?
生:這篇課文主要寫老教授。
生:這篇課文主要寫拉小提琴的這個人。
師:同學們各持己見,沒有人云亦云非常好。這個問題我們呆會再來解決,F在請孩子們讀書并思考:
1.你對文中的人和事有什么感受?能不能用含有美和丑的詞語來形容他們?
2.老教授是怎樣創造奇跡的?(她說了什么?做了什么?)
(整個課堂靜思默想,孩子們拿著筆圈點勾畫寫自己的感悟。老師及時表揚認真的學生激勵他們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
生:“用父親和妹妹的話來說,我在音樂方面簡直是一個白癡”。用“白癡”形容“我”拉小提琴的水平,這對已經能拉小夜曲的“我”來說是個沉重的打擊,更要命的是父親和妹妹只是經受了數次“折磨”之后就下了這樣定義。為此,“我”失去了在家里練琴的自信。文章開頭直接點明父親和妹妹的做法,為下文“我”走出家門,到林中練琴作了鋪墊。
生:“我的臉頓時燒起來,心想,這么難聽的聲音一定破壞了這林中的'和諧,一定破壞了這位老人正獨享的幽靜!边@句話真實地寫出了“我”發現老人后沮喪的心理!拔摇毕M约耗茉谶@優美的環境中拉出好聽的琴聲,可偏偏琴技不爭氣,那聲音“覺得自己似乎又把鋸子帶到了樹林里”;不希望有人聽見自己在拉琴,卻偏偏被老人發現了。文中的兩個“一定”,強調了難聽的琴聲帶來的后果,突出了“我”的沮喪。說明“我”又一次失去了自信。
生:作為一位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老人聽出“我”拉得并不好,更從“我”被人發現后“準備溜走”的舉動中,發現“我”缺乏自信。出于對年輕人的愛護,老人謊稱自己耳聾,為聽不到好聽的琴聲向“我”表示歉意。聽慣了親人對“我”白癡的評價,第一次聽到老人的稱贊,盡管是個聾子,但“我”還是充滿了快樂。老人的話讓“我”有了面對老人拉琴的勇氣。
生:“林子里靜極了。沙沙的足音,聽起來像一曲悠悠的小令!边@句話寫出了早晨樹林的安靜,以及“我”為能找到這樣安靜的練琴環境的興奮心情。沙沙的足音在“我”聽來,竟成了一曲悠悠的小令,形象地說明“我”對拉好琴重新找回了自信。正因為如此,“我”才會莊重地架好小提琴,像舉行一個隆重的儀式,拉響了第一支曲子。
生:“我停下來時,她總不忘說上一句: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著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边@“從未有過的感覺”就是被人肯定的快樂。而這恰恰來自于老人的陪伴,來自于老人的夸獎。她就用自己的語言幫助“我”重新找回自信,激勵“我”刻苦練習。在她的激勵下,“我”終于敢在家里練琴了,而且練得十分認真,十分刻苦。
師:孩子們說得真好,感悟也很深,那么還有沒有疑惑的地方?古人說得好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無疑則無進。
生:為什么文中人物先坐著拉琴后又站著拉?
師:我請我們班在練琴的孩子起來幫他解惑。
生:坐著拉琴,手腳會放不開,也拉不出優美的曲子。但站著拉就不會受約束了,手腳放開了動作優美了。
生:拉小提琴本來就應該站著拉。這是拉小提琴的基本姿勢。
生:文中“我”先拉琴拉得不好,父親和妹妹說我是音樂白癡使!拔摇睂ψ约菏チ诵判乃宰鍪挛肥治纺_的只好坐者拉琴。而后來我得到了老教授的鼓勵使我重新找回自信所以就會站著拉小提琴了。
生:雖然表面上看只是動作的描寫,但同時也表現出作者心理的變化。
師:孩子們解答的都很精彩!誰能用含美的詞語來概括文中的內容。可以用“的”句式來形容。
生:美好的老婦人。
師:板書“美好的老婦人”
生:這是一個美麗的故事。
師:板書“這是一個美麗的故事”
生:優美的旋律。
師:板書“優美的旋律”
生:美妙的音符
師:板書“美妙的音符”
生:美麗的謊言
師:板書“美麗的謊言”
生:美滿的結局
師:板書“美滿的結局”
師:一位美好的老婦人創造了一個美麗的故事,她用美麗的謊言鼓勵一名被父親和妹妹稱做音樂白癡的“我”用小提琴奏出了美妙的音符,優美的旋律。同時也為這個故事劃上了美滿的結局。創造這個美滿結局的是誰?
生:老教授。
師:那文中主要是寫的誰?
生:老教授。
師:這位老教授是怎樣創造奇跡的?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她美好的心靈?
(孩子們自讀自找)
師:可以用“我找到……我從這些句子體會到……”的句式來表達。
生:我找到“老人叫住我,她說:是我打攪了你了嗎?小伙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兒坐一會兒。”有一束陽光透過葉縫照在她的滿頭銀絲上,格外晶瑩。“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的話,請繼續吧!蔽抑噶酥盖,搖了搖頭,意思是說我拉不要緊!耙苍S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就在每天早晨。”我被這位元老人詩一般的語言打動了;我羞愧起來,同時暗暗有了幾分興奮。嘿,畢竟有人夸我,盡管她是一個可憐的聾子。我拉了,面對我唯一的聽眾,一位耳聾的老人!斌w會到這是老人對“我”說的一句話。作為一位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老人聽出“我”拉得并不好,更從“我”被人發現后“準備溜走”的舉動中,發現“我”缺乏自信。出于對年輕人的愛護,老人謊稱自己耳聾,為聽不到好聽的琴聲向“我”表示歉意。聽慣了親人對“我”白癡的評價,第一次聽到陌生老人的稱贊,盡管是個聾子,但“我”還是充滿了快樂。老人的話讓“我”有了面對老人拉琴的勇氣。這是一句善意的謊言。
師:板書“善意的謊言”,并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老教授說完第一句話后,“我”的表情怎樣?
生:有了幾分信心。
師:板書“幾分”,抓住幾分這個詞,并聯系前面內容來體會老教授的話語,對“我”起了什么作用?
師生分角色朗讀
生:我找到我停下來時,她總不忘說上一句:“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伙子!蔽倚睦镅笠缰环N從未有過的感覺。體會到這“從未有過的感覺”就是被人肯定的快樂。而這恰恰來自于老人的陪伴,來自于老人的夸獎。老人并不指點“我”如何拉琴,她就用自己的語言幫助“我”重新找回自信,激勵“我”刻苦練習。在她的激勵下,“我”終于敢在家里練琴了,而且練得十分認真,十分刻苦。這句話反映了老人與眾不同的教育方法。
師:抓住重點詞語“洋溢”“從未有過的感覺”體會句子的意思。找班上會演奏小提琴的學生體會文中“我”得到老教授表揚后的心情。
生:當別人表揚我時我會感到心情愉快
當別人表揚我時我會覺得更加自信
當別人表揚我時我會用更好的表現來報答他的贊美
當別人表揚我時我會更加努力的練習……
師:板書“贊美的話語”后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生:我找到有一次,她說我的琴聲能給她帶來快樂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記她是聾子,只看見老人微笑著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著節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體會到在老人熱情的鼓勵下,“我”的琴技在不斷地提高,這正是老人所希望的。她發自內心地為“我”的進步而高興。在“我”的眼里,老人也不再是一個聾子,她在用心感受琴聲,“我”和她是用音樂在相互交流!拔摇睂先说母屑ぶ橐缬谘员。
“平靜地望著我”這在文中是第三次出現。從相識的第一天起,老人就一直平靜地望著“我”拉琴。從她的眼神里“我”讀出了老人對“我”的關切、鼓勵,讀出了老人為“我”琴技的點滴進步的高興,讀出了老人對“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覺得她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師: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難以置信”“潛滋暗長”詞語意思。
生:分小組進行朗讀比賽。
師:請同學們齊讀十一自然段,感受老教授心理變化過程。一次聽到拉鋸時的琴聲時老教授會怎么想
當老教授說:我聽不見時。她心里是怎么想的?當老教授說:你的琴聲給我帶來幸福和快樂時,她又是怎么想的?
生:自由暢談。
師:這位老教授善意的謊言、贊美的話語,使我增強了信心,讓我父親和妹妹所謂的音樂白癡成為一名小提琴演奏家。
那么我是怎么體會到老教授的良苦用心的呢?請同學們齊讀妹妹所說的這段話,并體會當時妹妹說這段話的語氣及神態。
生:男女分角色感情朗讀。
師:如果你是文中的“我”,當知道老教授不是聾子時,你會怎么想?心理會萌生出什么樣的感情?
生:如果我是文中的“我”,我會想原來老教授是為了鼓勵我才裝聾的,心中回萌生出一種感激之情。
師:用你的朗讀把你體會到的心情展示出來。
生:感情朗讀
師:總結,此時此景他們不用多說什么,他們完全沉浸在音樂之中,用音樂相互交流著。文中前面的有怎么不同?
生:前面的聾子沒有引號,后面的聾子有引號。因為前面作者不知道老教授是裝聾,以為他是真聾,后來聽妹妹的述說,才知道老教授裝聾的良苦用心。所以后面用了引號。
師:朗讀最后一自然段,我在老教授的鼓勵與幫助下,終于有了一點成就,文章到此戛然而止,余音效果耐人尋味。老師作詩一首贊賞老教授。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12-12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01-24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優秀09-19
《唯一的聽眾》精彩教學設計05-08
《唯一的聽眾》讀書心得11-15
讀《唯一的聽眾》有感04-30
唯一的聽眾讀后感12-06
《唯一的聽眾》讀后感10-25
(精品)讀《唯一的聽眾》有感09-01
唯一的聽眾讀后感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