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火車》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乘火車》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乘火車》教學設計1
學習內容:
教材p32—p33 乘火車。
學習目的:
1、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結合具體的情境,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培養學生遷移,類比推理能力。
學習過程:
一、情境導入:
放暑假了,老師組織同學們參加夏令營,今天他們就準備乘火車去北京了,我們也去為他們送行,好嗎?
一、探索新知:
1、提出數學問題。
出示“乘火車”掛圖。
(1)理解圖意。
先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問: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你想提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可能會提:①5節臥鋪車廂可乘多少人?②7節硬座車廂可乘多少人?③這列火車一共可乘多少人?
學生提的問題只要合理教師都給予肯定。
(2)選擇問題。
教師引導學生選擇,問題①:5節臥鋪車廂可乘多少人?
2、列出算式,探索算法。
(1)獨立計算,小組內交流。
學生列出算式后,讓學生獨立計算,并在此基礎上小組內交流,鼓勵學生勇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2)全班交流。
請小組同學派代表板書計算過程,并口頭說明計算過程,只要學生的算法是正確的教師都要給予肯定。
全班交流時,教師讓學生再討論豎式上的“0”漏寫得“36”是否正確,引導學生關注積的個位上的“0”處理問題。
(3)比較歸納。
將本題與上節課例題(出示16×4的豎式計算過程)相比較,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這兩題的豎式計算過程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1、 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讓學生獨立嘗試解決問題②:7節硬座車廂可乘多少人?
學生在獨立解決的基礎上交流,并說一說計算過程。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第33頁“練一練”中的1、2、3、4題。
1、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進行全班交流。反饋時引導學生注意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2、第2題。
讓學生根據題意先獨立解決問題,全班交流時,指名板演,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3、第3題。
讓學生獨立用豎式計算,教師巡視,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4、第4題。
先讓學生理解題意,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進行全班交流。
第(1)個問題,可以將小朋友家站點到最后一個站點的.鐵路長度,進行5等分后確定出發3小時后火車的大概位置。學生可能還有其他的方法,如結合過站停車等因素確定位置,只要學生分析有道理,都應該得到肯定和鼓勵。
第(2)個問題解決過程可參考如下:
120×5=600(千米),45×2=90(千米),600+90=690(千米)。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乘火車》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在“買車票”的情境中,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經歷“買車票”的過程,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
3.結合具體情境,逐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4.在數學活動中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并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數學學習的自信心。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學生在學習了表內乘法和百以內數的兩位數乘一位數(口算)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乘法,主要內容是三位數乘一位數,編排順序是:先學習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然后在發現有關0的乘法規律的基礎上學習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最后學習連乘。
教學當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在小組合作中交流探索的能力。
3.體驗算法多樣化。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在新課程沐浴下成長的三年級學生,在市級實驗校的環境中,在靈活開放的課堂中,已養成了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能夠熟練地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并且在計算的靈活性、策略性上也有明顯的提高。學生們的好奇、好勝是教學的大好契機。
因此,本節課我的教學基本思路如下。
1.創設情境,激qing導入。
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學的實際背景,我創設了“十一”黃金周的活動情境。在大家暢談游玩的樂趣,體會名山大川的景色時,激發了他們的興趣,自然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來。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新課程的特點之一是:注重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在教學中創設了“買車票”的廣闊思維空間,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體驗發現和解決問題的多樣化,始終把他們放在主體的地位。讓他們去自由選擇、自主探索,使合作探究能力得以培養,創新精神得以發展。
3.鞏固深化,解釋應用。
練習設計有層次性、針對性、綜合性和實踐性,以活動為背景依托,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訓練的興趣,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實踐能力,激發學生課外學習數學的欲望。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qing導入
同學們,愉快的“十一”黃金周就要來到了。告訴老師你們都想去哪游覽一番?給大家介紹一下好嗎?(教師根據學生的介紹,利用多媒體出示一些風景優美的名勝景色。)
學生興奮地告訴大家旅游的目的地,有的說去黃山,那里有許多奇石;有的說去北京,那里有很多名勝古跡……
(點評利用“十一”黃金周的情境,創設輕松、愉快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愉悅的心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在我們準備旅游的時候,都要買車票,現在我們來幫爸爸、媽媽來了解一下各旅游景點的車票價格吧!(利用多媒體出示火車票價格表)
遼源至各旅游城市價格表
地點價格(元)大連58千山86秦皇島117北京189上海264
2.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提問:如果我們一家三口去大連,那需要多少元錢呢?
(評析由出游引入買車票的思考,注重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重視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師把學生提出的問題做為全班共同討論的話題。下面就請大家幫助他來估計一下,大約需要多少元錢?再算算。
【《乘火車》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海燕》教學設計04-03
《zcs》教學設計03-26
草原教學設計03-11
《景陽岡》教學設計03-05
蝗蟲教學設計03-05
《蛇》教學設計03-05
《心愿》教學設計03-02
《數數》教學設計03-02
《下雨》教學設計03-02
夾竹桃教學設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