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

時間:2021-02-24 09:56:1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15篇)

《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1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認9個生字。

  2、讀懂課文,練習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助人為樂是一種美德。

  教學重難點:

  1、懂得助人為樂是一種美德。

  2、懂得李麗為什么不接林園園的鉛筆,及林園園看著李麗畫的藍樹葉,為什么不由得臉紅了是教學的難點。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9課,齊讀課題:藍色的樹葉。

  2、復習詞語。

  二、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思考:這篇課文講了誰和誰的一件什么事?

  過渡:李麗為什么跟林園園借綠鉛筆呢?我們一起學課文第1自然段。

  三、細讀理解課文內容。

  1、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

  思考:李麗為什么要向林園園借綠鉛筆?

  (2)生邊讀邊找答案,用“ ”劃出來。

  (3)看圖1,找哪個是李麗,哪個是林園園。

  (4)指名說答案。

  過渡:林園園借給李麗綠鉛筆了嗎?最后她畫的樹葉是什么顏色的?(藍色的)。你從課文的第幾段看出來的?(第5自然段)。下面我們就學習第5自然段。

  2、學習第5自然段。

  (1)指名讀。問:林園園看見李麗畫了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

  (2)觀察圖2。

  問:林園園看什么?臉色怎么樣?心情怎樣?又是怎么想的?

  (3)觀察完圖后,討論林園園為什么臉紅了?

  (4)指導朗讀。

  我們讀這段應該把李麗認真畫的態度讀出來,還要把林園園羞愧的語氣讀出來。

  試讀,指名讀,齊讀。

  過渡語:為什么李麗沒有接林園園的綠畫筆?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學習2~4自然段。

  3、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第2自然段。

  問:李麗向林園園借畫筆,林園園愿意不愿意借給她,你從哪看出來?

  理解:“已經、吞吞吐吐”的意思。

  (2)看圖1。

  先看林園園畫的樹葉,再想林園園說的話,說明什么?(不愿意借彩筆)

  (3)指導讀對話。(有語氣)

  過渡語:李麗再次提出向林園園借綠筆時,林園園又是怎么說的?我們學習第3自然段。

  4、學習第3自然段。

  (1)指名讀。

  (2)問:李麗再次提出向林園園借綠畫筆時,林園園又是怎么說的?李麗聽了之后說了什么?

  (3)請2名同學分角色讀第3自然段,把當時的情景讀出來。

  過渡語:當李麗說:“我小心一點兒”,林園園聽后借給李麗鉛筆沒有?我們繼續往下學。

  5、學習第4自然段。

  (1)自學第4自然段。

  思考:

  ①林園園說話時用了三個什么詞?說明什么?

  ②當李麗說還要畫小草時,她又說什么了?怎么說的?

  ③“皺著眉頭”說明什么?

  (2)分小組討論3個問題。

  (3)指3個小組匯報結果。

  (4)分角色有語氣地讀第4自然段。

  6、指3名同學每位同學讀一段,讀2~4段。

  思考:李麗為什么沒有接林園園的綠鉛筆?指名回答問題。

  四、分角色朗讀全文。

  討論:如果你在她們旁邊,你會對林園園說什么?

  老師看板書總結全文。

《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2

  【教材簡說】

  互相幫助,不應成為一句口號。在別人需要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每個人的一種責任,一種行為習慣。但要能做到這一點,是不容易的。

  本課中的林園園,舍不得把自己的綠鉛筆借給同學,說明她在幫助別人方面做得不夠好。教學時既要讓學生看到林園園的不足,又要讓學生相信林園園會成為一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

  【設計思路】

  從整體上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能通過恰當的語氣表現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從而理解課文中包含的思想內容。

  【教學目標】

  1、認識“術、鉛”等9個生字,會寫“由、術”等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仔細體會人物的語言,了解人物的內心活動。

  【教學重難點】

  1、正確讀寫本課生字,讀準字音,區別字形。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教育學生要有助人為樂的好思想。好品德。

  【教學準備】

  生字卡多媒體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導入

  同學們,你看見過什么顏色的樹葉?(演示各種顏色的樹葉)

  看看填填:最后出示出示一片畫好的藍色的樹葉。

  提問:看到這片樹葉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有的可能問:怎么會是藍色的樹葉?還有的更驚奇地問:真有意思,我從來沒見過藍色的樹葉,怎么會是藍色的?)

  對呀?樹葉怎么會是藍色的?讓我一起走進第19課《藍色的樹葉》學習完課文后你們就會明白了!一起讀讀題目。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

  自讀要求: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后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畫出生字詞,結合“水果”和“樹葉”,試試自己拼讀。同桌合作,讀一讀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

  2、檢查反饋

  (1)課文中有幾個人物?他們是誰?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學習生字

  1、問題回答得這么好,相信生字也學得不錯。誰愿意當小老師教大家認讀生字?(課件演示)如果他讀得正確我們早就這樣跟讀三遍:對對對,術、術、術。

  2、開火車鞏固認讀所教生字。

  3、獨立思考:用什么方法識記這些生字最快。

  4、全班交流思考的結果。(說得好的教師給予表揚,同時重復強調,讓生加深印象。)

  5、變字魔術。

  6、對生字進行擴詞訓練。

  7、一起爬山吧!

  四、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要寫的字。學生自主觀察、識記下面的字:術、吐、桌、注、鉛、已、筆、景、由、年、拿。

  2、教師請學生說說怎樣寫好這些生字,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之后教師和學生通過比較,總結出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的字在書寫時要注意的幾方面:

  ⑴ 左右結構的字要寫的左窄右寬;

  ⑵ 筆,寫竹頭時不要把短橫寫成點;

  ⑶ 鉛,右上不是一個“幾”字。

  3、師重點指導“拿”字的寫法:

  “拿”字是上下結構,上部“合”字的撇起筆靠近豎中線,然后要往左斜,“口”要寫扁一點;下部“手”字的彎鉤要寫在豎中線上。

  4、生在書上描紅,然后臨寫,(提醒:寫字注意三個一。)老師發現問題,應及時糾正。寫完后大家共同評議,比比誰寫的工整美觀。同時教師要對表現好的同學或者小組一定形式的獎勵。

  五、朗讀課文

  1、分節試讀課文。

  (1)課文會讀了嗎?那么誰想起來大聲讀?現在請舉手的同學站起來,想讀下面的同學就趕緊站起來,爭取機會喲,讀書的機會是靠自己爭取的,第一段開始讀。

  (2)現在全部都讀過了,我就想問一下,有誰敢舉手,說我是全班讀得最好的?

  (3)她這么說是驕傲嗎?不是,是自信,是勇敢,是有膽量的孩子!把你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吧。

  2、小結:課文讀的這么好,夸夸自己吧!

《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寫10個生字。

  2、領悟同學之間應該互助互愛。

  過程與方法

  觀察字形結構,然后正確規范的書寫生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明白了課文中的道理,怎樣運用到實際行動當中。

  教學重點:

  1、教寫10個生字。

  2、多種方式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明白了課文中的道理,怎樣運用到實際行動當中。

  教具準備:

  課件

  教法運用:

  講授法 朗讀法 示范書寫

  學法指導:

  朗讀法 小組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開火車生字認讀:術 鉛 惹 吐 桌 盒 注 削 皺

  2.讀讀詞語:風景 房子 近處 遠處 鉛筆 旁邊 已經 惹人愛 借我 桌上 現在 弄斷 小心 注意 連忙 吞吞吐吐 皺著 眉頭 自己 用心 不由 臉紅

  3.同桌說說,讀了這篇課文,你讀懂了什么?(領悟同學之間應該互助互愛)開火車認讀

  二、感情朗讀

  1.教師范讀,學生欣賞。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可以是一個人讀,可以找伙伴一起讀,

  三、讀說練習

  1.讀一讀,體會商量的語氣。

  你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

  現在可以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了吧。

  2.同桌互讀互聽,練習讀這兩句話。

  同桌之間互讀互聽,練習語句對重點語句進行朗讀、賞析

  四、拓展學習(深入探究)

  識字、寫字

  1.出示“由 術 吐 注 課 鉛 筆 桌 景 拿”請學生讀一讀。

  2.小組為單位觀察字形的特點,自己想辦法記住字形。

  3.你能寫好什么字,告訴大家你寫時會注意什么?

  4.學生練寫容易的。“由 術 吐 注 課 桌 景”

  寫美觀。四個左右結構的字中(吐、注、課、鉛)要寫得左窄右寬

  5.有哪個字要老師書寫的?(鉛 筆 拿)

  “鉛”字應寫得左右基本相等。注意提醒學生,“鉛”字的右上不是“幾”字;

  “筆”字的書寫。寫竹字頭時,應避免把短橫寫成點;

  “毛”字的撇要盡量寫平,豎彎鉤的起筆在豎中線上。

  “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個短橫,可以讓學生采用會意的辦法記憶:“合手”才能拿住。

  6.學生練寫。(注意書寫姿勢。)觀察字形

  自由發言說說寫字時應注意什么教寫“我會寫”的生字

  五、課堂小結(梳理歸納)

  小朋友們,學完了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學生自由發言,說出自己的想法對全文進行總結

  六、作業布置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藍色的樹葉

  由 術 吐 注 課

  鉛 筆 桌 景 拿

《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教學重難點:

  1.學習生字新詞。

  2. 理解園園為什么臉紅了,從中體會到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幫助。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看過的樹葉一般是什么顏色的?(綠色、黃色、紅色)怎么會有藍色的樹葉呢?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由讀,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2. 教師范讀,想想課文有幾個自然段,每一個自然段的前面標上序號。

  3. 說說課文講的是什么事。

  三、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1. 看實物識字:鉛筆筆盒課桌美術課本

  2. 讀句子識字

  (1)她把鉛筆削好,放進鉛筆盒,準備上美術課。(鉛、削、盒、術用紅色區別)

  (2)她皺起眉頭,吞吞吐吐地說:“我怕你不注意把筆尖弄斷了。”(皺、吐、注用紅色區別)

  3. 分辨翹舌音:術、惹、桌、注、皺。

  4. 分辨多音字:吐吞吞吐吐嘔吐削鉛筆剝削

  5. 比較形近字:術、木吐、土注、住盒、和削、消由、甲

  6. 畫出文中生字組成的詞語,讀一讀

  美術課綠鉛筆惹人愛吞吞吐吐桌子盒子注意皺眉頭風景

  四、指導寫字

  1. 分析字的結構特點

  2. 描紅

  3. 說說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的字在書寫時要注意什么?

  4. 指導(1)左右結構的字要寫的左窄右寬。

  (2)筆,寫竹頭時不要把短橫寫成點。

  (3)鉛,右上不是一個“幾”字

  5. 學生練習寫字,寫后共同評議,比比誰寫的工整、美觀。

  五、作業設計

  填上合適的詞

  一()鉛筆一()樹葉一()同學

  一()椅子一()刺猬一()板凳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 認讀生字、詞(課件出示)

  2. “撿綠樹葉”游戲。每片綠樹葉后藏著若干個生字,全部認對了這片綠樹葉就送給她。

  二、朗讀感悟

  1. 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一讀

  (2)用“什么時候、誰、發生了什么”講講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

  2. 學習第二至四自然段

  (1)出示課文插圖,請學生仔細觀察李麗和林園園的表情,想想他們說了些什么。

  (2)自由讀,邊讀邊用鉛筆圈圈畫畫:李麗和林園園有幾次對話?

  (3)讀第一次對話。李麗的話讀出謙和、禮貌的語氣;林園園的話讀出不愿意的語氣。理解“吞吞吐吐”

  (4)讀第二次對話,看看林園園是怎么說的?她“怕”什么?說明什么?

  指導讀李麗的話,分別讀出請求、商量和誠懇的語氣;林園園的話讀出不樂意語氣。

  (5)讀第三次對話

  a.林園園說話中的幾個“不要”說明了什么?

  b.林園園為什么要皺著眉?聯系她說的話“還要畫小草”,想象她心里在想什么?

  c.示范讀。林園園的話分別讀出不放心,出乎意料、不滿的語氣。李麗的話讀出連忙答應的語氣。

  (6)分角色朗讀三次對話。從對話中你認為林園園不想借綠鉛筆給李麗的原因是什么?

  3. 學習第五自然段

  (1)出示第二幅插圖,說說這副圖畫的是課文哪部分的內容。

  (2)看圖說一說,李麗和林園園分別在做什么,他們可能想些什么?

  (3)讀第五自然段

  (4)討論:林園園看著李麗畫的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

  (5)假如你當時在李麗和林園園旁邊,你會對林園園說什么?從“臉紅”這個詞中可以看見林園園以后會怎樣呢?(也會成為一個樂于助人的好孩子)

  4.小結: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每個人的一種責任,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做到這一點,不容易啊!

  三、指導完成“讀讀說說”中的練習

  1.讀句子,讀出疑問的語氣。注意語氣詞“嗎”

  2.說一個問句,用上“嗎”

  3.讀句子三,讀出請求的語氣。注意語氣詞“吧”

  4.說一句“請求”的話,用上“吧”

  板書設計

  19 藍色的樹葉

  李麗 林園園

  小聲借 吞吞吐吐

  等借 怕 不要 不要 不要

  只畫 皺著眉頭 還要

  用心畫 看(臉紅了)

  (應該相互幫助)

《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鞏固9個生字,會寫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養成助人為樂的美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1、讀詞語,指名讀,開火車,齊讀。

  2、回顧課文。上節課上,我們知道了李麗他們班正在上美術課,讓我們再回到那一節美術課上去吧,一齊來讀第一小節。

  二、學習第二小節。

  1、引:李麗沒有了綠鉛筆,于是向林園園借,但是林園園舍不得借。今天我們來讀讀想想,到底哪些地方看出園園舍不得借。先請大家讀一讀第二小節,想一想,你是從哪里看出她舍不得借筆。

  2、學生讀。

  3、交流:

  (1)吞吞吐吐。不肯借,答應不下來。讀一讀。

  你有過說話吞吞吞吐吐的時候嗎?當我們感到很為難的時候,我們說話就會吞吞吐吐。帶著這種心情來讀一讀這句。

  仿寫詞語。

  **再讀讀林園園的話,你還從哪里知道他舍不得借。

  (2)我還沒畫完呢。是不肯借,在找借口。

  把她的不愿意借的語氣讀出來,讀一讀。

  (3)讀第二小節,從哪里能看出她是在找借口。樹葉那么綠,真惹人愛。讀。

  如果你是李麗,看了林園園的樹葉,你會怎么想。

  你又會怎么說呢?

  (4)是啊,李麗也這么說,讀一讀李麗的話,你從中知道了什么?

  小聲、借、行嗎?看出李麗有禮貌,在與林園園商量。

  有感情地讀一讀這個句子。

  出示句式,你能不能學著李麗的樣子來說一句話呢?學生仿說。

  4、齊讀第二節。

  引:李麗看到園園的畫很美,就很有禮貌地向園園借筆,可是園園以沒畫完為理由舍不得借出鉛筆。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第二小節,回味一下他們說的話。

  三、學習第三小節。

  1、第一次沒借成,李麗沒有辦法,只好趴在桌子上等園園都畫完,那么園園這次又是怎么來說舍不得的呢?請大家讀一讀第三小節,想一想。

  2、學生讀。

  3、交流:

  林園園說的話

  (1)怕、弄斷。說明林園園不樂意借鉛筆,擔心、小氣,這是她內心真實的想法。

  (2)有感情地讀一讀。

  讀一讀李麗的話,想一想,從李麗的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李麗的話:

  (1)現在、可以。李麗在向林園園請求、商量借筆的事。

  (2)有感情地讀一讀這個句子。

  (3)出示句式,大家讀得真不錯,那你能不能看著句式自己來說一句呢?學生仿說。

  李麗的話:

  (1)小心一點兒。看出李麗很誠懇,她會很小心。

  (2)有感情地讀一讀。

  4、讀一讀第三小節。

  引:當李麗再次著急而又誠懇地向園園借筆時,園園又以要弄斷為名,不舍得借筆。現在同桌的二個同學一個當李麗,一個當林園園分角色來讀一讀第三小節。其它的部分可以一起讀。

  (1)同桌練讀。

  (2)指名學生讀。

  四、學習第四小節。

  1、那么園園的第三次又是以什么理由舍不得借筆的呢?請大家認真地讀一讀第四小節,想一想讀了以后,你知道了什么?

  2、學生讀。

  3、交流。

  林園園的話

  (1)注意、不要、不要、不要。說明園園很舍不得,很不放心,怕太費了,提了很多要求。原來園園舍不得借的原因是怕筆被用多了,

  (2)有感情地讀一讀。

  林園園的話

  (1)皺著眉頭,還要畫小草?他的意思是,畫得太多了。園園沒想到李麗還要畫小草,覺得畫得太多了,心里很不滿意。

  (2)有感情地讀一讀。

  讀讀這一小節,你還知道了什么?

  李麗的話

  (1)連忙、只。說明林園園只要把筆借給李麗,李麗都會答應下來的。

  (2)有感情地讀一讀。

  4、分角色男女生來讀一讀第四小節。

  引:李麗和園園,一個是那么的誠懇,一個是那么的不放心,不樂意。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第四小節,把他們各自己的特點讀出來。

  5、說說心里話。

  (1)引:聽了園園的話,李麗沒有說話,也沒有接園園的鉛筆,她在想些什么呢?園園方面(小氣,他舍不得,怕我用多了,不肯把鉛筆借給我),自己方面(還是拿藍的畫一畫算了)。

  (2)學生說。

  五、學習第五小節。

  引:李麗終于明白了園園舍不得把筆借給自己,所以她——(出示第五小節)

  1、請大家讀一讀第五小節,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2、學生自學。

  3、交流:

  (1)用心畫。可能是因為生了林園園的氣了。

  (2)不由得、臉紅了。說明園園從心底里認識到自己錯了,她會學著改正錯誤的。

  4、有感情地讀一讀這一小節。

  5、藍樹葉對園園說話。

  引:是什么讓園園知道自己錯了呢?藍樹葉。當園園看著藍樹葉時,她聽到了藍樹葉在跟自己說話呢。你知道藍樹葉對她說了些什么嗎?

  5、對小伙伴說。

  引:老師相信,藍樹葉對園園說的話,也正是你想對園園說的話。那么讀了這個故事,你想對周圍的小伙伴說些什么嗎?

  六、小結課文。

  原來藍色的樹葉在向我們講述著這樣的一個故事,告訴我們這樣的一個道理呢。看著藍樹葉,讓我們想到了他對我們說的,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啊。

  七、寫字指導。

  1、出示要寫的字,認讀4個生字,并口頭組詞。

  2、仔細觀察田字格,覺得哪個字較難寫。

  3、老師范寫二個字,學生跟寫。

  4、說說另二個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5、學生練寫,教師巡視。

  5、展示臺展評。

《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體會李麗的小心翼翼和林園園的小氣。

  3、懂得同學之間應該互相幫助的道理。

  4、學會寫“鉛、筆、景、拿”三個字。

  教學重點:讀課文中兩人的對話,體會兩人的性格特點。

  教學難點:讀懂說話的提示語,理解體會李麗與林園園說話時的心里活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小黑板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平時我們看見的樹葉是什么顏色的?學生回答:(綠色、黃色、紅色)可是今天,我發現了一些異樣的樹葉,現在我請大家欣賞小朋友畫的一幅風景畫,課件出示:李麗畫的樹葉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是啊,這幅畫中的樹葉為什么卻是藍色的呢?讓我們就一起走入課文《藍色的樹葉》。

  板書:藍色的樹葉 請大家讀一讀(生齊讀)

  二、初次朗讀感悟

  1、自由讀:大家都在奇怪,為什么這位小朋友畫了一些藍色的樹葉?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李麗向林園園借綠鉛筆。)

  (2)課文哪幾個小節寫了李麗向林園園借綠鉛筆的過程?(2、3、4小節)

  (帶著學習問題初讀課文,可以讓學生的朗讀有所指向和目標,讓學生盡快地找到課文的重點部分。)

  2、讀后反饋:分小節指名讀課文。請一組同學,讀后請學生評議。

  剛才大家讀得比較流利,現在老師要檢查你們究竟有沒有讀懂課文,對剛才的問題進行反饋。

  二、再讀課文,領悟人物的對話

  1、學習課文的2、3小節

  讓我們來仔細地讀一讀2、3、4小節,找一找:

  李麗是怎樣向林園園借綠鉛筆的?

  林園園愿意把綠鉛筆借給李麗嗎?

  2、悟讀對話:

  [對話一](出示第一幅插圖)

  請同學們在圖上找一找,哪個是李麗?哪個是林圓圓?你能猜出她們正在說什么嗎?

  學生看圖說話。

  過渡句:你仔細觀察李麗和林園園的表情,找出課文中描述這幅圖的話。誰來讀?

  指名學生反饋。

  圖上,林園園已經把樹畫完了。林園園畫的綠色樹葉可愛嗎?讀一讀有關的句子。(樹葉那么綠,真惹人愛。)樹葉是那么綠,那么討人喜歡!于是李麗對林園園說:

  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課件出示)

  這句話李麗是怎么說的?(小聲地說/輕輕地說)誰來當李麗向林圓圓借借鉛筆?(指名讀2至3人) 大家一起來小聲地向林圓圓借借鉛筆,齊讀句子。

  這個句子還可以怎么說?

  指名學生回答后出示或者自己出示:請你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好嗎?

  我能用一下你的綠鉛筆嗎?

  面對李麗誠懇地借鉛筆,林園園有沒有答應李麗?她是怎么說的?

  我還沒畫完呢。(課件出示)

  林園園說這話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吞吞吐吐的)你能讀出吞吞吐吐的樣子嗎,誰來試一試?(指名讀)

  “吞吞吐吐”就是說一下停一下。教師范讀:我/還沒/畫完呢。學生模仿老師的樣子讀一讀,指名齊讀。

  林圓圓真的沒有畫玩嗎?你是從哪兒知道的?她為什么要這么說?(她舍不得,不愿意借綠鉛筆給李麗。)

  過渡: 既然林園園說自己還沒有畫完,李麗只有等了。她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園園畫。

  現在可以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了吧。(課件出示)

  “現在”是什么時候?從課文中找一找。(“林圓圓都畫完了”)李麗會怎樣向林圓圓借鉛筆?

  李麗—————————說:“現在可以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了吧。”(課件出示)

  李麗再次提出向林園園借綠鉛筆,她應該借了吧。林園園又是怎么說的?

  林園園———————說:我怕你把筆尖弄斷了。(課件出示)

  請大家讀一讀,你覺得林圓圓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她會怎么說出這句話?

  你讀出了什么?你讀的時候,心里想的是什么?(我真不想借/我舍不得借)

  李麗聽了,立刻說:我小心一點兒。(課件出示)說明李麗還是希望能借到綠鉛筆的。一次又一次借不到鉛筆,李麗說話的聲音變得越來越輕。再讀這句話。

  [對話三]

  過渡句:當李麗說“我小心一點兒”,林園園聽后應該馬上把鉛筆借給李麗,可是,大家齊讀第四小節。

  學生齊讀。然后讓我們來完成一個選擇題。

  (課件出示)林園園從盒子里———————[選一選:慢吞吞地/飛快地/爽氣地]拿出綠鉛筆。指名選擇,并說明理由。

  是呀,林圓圓的心里一直舍不得借這支綠鉛筆,她還說:你要注意,不要削,畫的時候不要用力,不要畫得太多。

  讀這些話的時候,你覺得應該突出哪些詞?(要……不要……不要……不要……)學生練習讀,齊讀。

  李麗連忙說:我只畫樹葉和小草。

  她說話的時候還是————————————(小心/誠懇/輕輕地)

  李麗一直都是那么小心、誠懇地向林園園借綠鉛筆,林園園到最后樂意借了嗎?(不樂意)

  你從哪里看出林園園不樂意的?

  ——林園園皺著眉頭,說:還要畫小草?(出示課件)

  你能把她不樂意的語氣讀出來嗎?(學生試讀,指名讀,齊讀)

  3、分角色讀對話。李麗向林圓圓借鉛筆的過程共有三次對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課件出示全部對話)

  (1)指名讀:要把李麗的小心、誠懇和林園園的自私、小心眼都讀出來,我來請兩位小朋友讀讀這些對話。

  (2)表演讀:剛才同學們都讀得很精彩,誰想來演一演林園園和李麗這兩名小朋友?

  讀得很好。演得也精彩。大家的朗讀仿佛把老師帶到了那節美術課。

  過渡:李麗也感覺到了林圓圓是不愿意把綠鉛筆借給自己的,所以“李麗看了看林園園,沒有接她的綠鉛筆”。此時李麗心里在想些什么呢?想象討論,并指名說說。

  4、學習第五小節(出示第二幅插圖)

  課文的第幾小節是寫這幅畫的?

  (課件出示)李麗拿起自己的藍鉛筆,用心地畫著一片片樹葉。林園園看著這些藍樹葉,不由得臉紅了。

  林園園為什么臉紅了?她心里會想什么?(我太自私了,應該把綠鉛筆借給李麗/同學有困難應當熱情幫忙,可自己沒有那么做……)

  她以后會怎么做?(樂意把自己的東西借給別人/會幫助需要自己幫助的同學/向李麗道歉……)

  四、課后拓展

  你要是林園園的同學,你想對她說什么?(我想對林園園說:你應該大方些,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同學之間應該互相幫助,知錯就改是個好孩子。)

  我們來讀這一小節,把林園園羞愧的心情讀出來。

  讓我們對園園和所有的同學說:“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與人方便,于己方便。

  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1、出示要寫的生字:鉛、筆、景、拿

  2、學生讀一讀生字,說說生字的特點:

  鉛:左窄右寬,右上部分的“幾”不帶鉤。

  筆:上下結構,上窄下寬,“毛“字的豎彎鉤特別長。

  景:上下結構,上面“日”字較扁,下面的“京”字一橫特長。

  拿:上下結構,人字頭向兩邊舒展,像一把傘罩住了下面的“手”。

  3、教師范寫,學生跟著書空。

  4、學生臨摹,練習。

《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7

  教材分析:

  本課中的林園園,舍不得把自己的綠鉛筆借給同學,說明她在幫助別人方面做得不夠好。教學時既要讓學生看到林園園的不足,又要讓學生相信林園園會成為一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切忌把她當作批判的對象。

  課文中的事與學生生活十分貼近,教學時,還要引導學生聯系生活進行反思,豐富內心的感受。

  學情分析:這篇課文內容與學生生活十他貼近,學生學習起來會很感興趣,輕松易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9個生字,會寫18個生字,會用“嗎、吧”造句子。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幫助。

  情感目標:繼續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能正確、端正、整潔的書寫生字。

  教學重點:

  1.認識本課的9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會用“嗎、吧”語氣詞造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幫助。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悟課文,懂得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幫助,培養責任感。

  2.細心體會“林園園看著這些藍樹葉,不由得臉紅了”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導入

  同學們,你看見過什么顏色的樹葉?(演示各種顏色的樹葉)

  看看填填:最后出示一片畫好的藍色的樹葉。

  提問:看到這片樹葉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有的可能問:怎么會是藍色的樹葉?還有的更驚奇地問:真有意思,我從來沒見過藍色的樹葉,怎么會是藍色的?)

  對呀?樹葉怎么會是藍色的?讓我一起走進第19課《藍色的樹葉》學習完課文后你們就會明白了!一起讀讀題目。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

  自讀要求: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后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畫出生字詞,結合“水果”和“樹葉”,試試自己拼讀。同桌合作,讀一讀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

  2、檢查反饋

  (1)課文中有幾個人物?他們是誰?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學習生字

  1、問題回答得這么好,相信生字也學得不錯。誰愿意當小老師教大家認讀生字?(課件演示)如果他讀得正確我們早就這樣跟讀三遍:對對對,術、術、術

  2、開火車鞏固認讀所教生字。

  3、獨立思考:用什么方法識記這些生字最快。

  4、全班交流思考的結果。(說得好的教師給予表揚,同時重復強調,讓生加深印象。)

  5、變字魔術。

  6、對生字進行擴詞訓練。

  7、一起爬山吧!

  四、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要寫的字。學生自主觀察、識記下面的字:術、吐、桌、注、鉛、已、筆、景、由、年、拿。

  2、教師請學生說說怎樣寫好這些生字,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之后教師和學生通過比較,總結出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的字在書寫時要注意的幾方面:

  ⑴ 左右結構的字要寫的左窄右寬;

  ⑵ 筆,寫竹頭時不要把短橫寫成點;

  ⑶ 鉛,右上不是一個“幾”字。

  3、師重點指導“拿”字的寫法:

  “拿”字是上下結構,上部“合”字的撇起筆靠近豎中線,然后要往左斜,“口”要寫扁一點;下部“手”字的彎鉤要寫在豎中線上。

  4、生在書上描紅,然后臨寫,(提醒:寫字注意三個一。)老師發現問題,應及時糾正。寫完后大家共同評議,比比誰寫的工整美觀。同時教師要對表現好的同學或者小組一定形式的獎勵。

  五、朗讀課文

  1、分節試讀課文。

  (1)課文會讀了嗎?那么誰想起來大聲讀?現在請舉手的同學站起來,想讀下面的同學就趕緊站起來,爭取機會喲,讀書的機會是靠自己爭取的,第一段開始讀。

  (2)現在全部都讀過了,我就想問一下,有誰敢舉手,說我是全班讀得最好的?

  (3)她這么說是驕傲嗎?不是,是自信,是勇敢,是有膽量的孩子!把你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吧。

  2、小結:課文讀的這么好,夸夸自己吧!

  第二課時

  一、自主閱讀。

  1、復習導入:上節課我們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學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走近李麗和林園園。

  2、邊讀課文邊思考下列問題:

  ⑴ 李麗為什么要向林園園借鉛筆?林園園答應借了嗎?

  ⑵ 李麗不是需要綠鉛筆嗎,為什么會 沒有接林園園的綠鉛筆?

  學習方法:在段中逐句找出,畫上波浪線。

  二、細讀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李麗為什么要想林園園借鉛筆?

  ⑴ 學生自由讀課文。

  ⑵ 教師請學生用“什么時候、誰、發生了什么事”講一講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

  3、學習第二至四自然段:

  ⑴ 出示課文插圖,請學生仔細觀察李麗和林園園的表情,想想他們說了些什么。讀讀課文的2-4段,畫出她們的對話讀一讀,并說說從對話中體會到什么。

  ⑵ 自由讀,邊讀邊用鉛筆圈圈畫畫:李麗和林園園有幾次對話?

  ⑶ 讀第一次對話。李麗的話讀出謙和、禮貌的語氣;林園園的話讀出不愿意的語氣。理解“吞吞吐吐”,并說說為什么林園園吞吞吐吐地說,她當時會想些什么?

  ⑷ 讀第二次對話,看看林園園是怎么說的?她“怕”什么?說明什么?

  指導讀李麗的話,分別讀出請求、商量和誠懇的語氣;林園園的話讀出不樂意的語氣。

  ⑸ 讀第三次對話:

  ①林園園說話中的幾個“不要”說明了什么?

  ②這時李麗在想什么?

  (6)讀第四次對話:

  ①林園園為什么要皺著眉?聯系她說的話“還要畫小草”,想象她心里在想什么?

  ②教師播放資源中的范讀。讓學生體味林園園和李麗的心理活動。

  (7)分角色朗讀四次對話。從對話中你認為林園園不想借綠鉛筆給李麗的原因是什么?

  4、學習第五自然段:

  ⑴ 出示第二幅插圖,說說這副圖畫的是課文哪部分的內容。

  ⑵ 看圖說一說,李麗和林園園分別在做什么,他們可能想些什么?

  ⑶ 讀第五自然段

  ⑷ 討論:林園園看著李麗畫的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從“臉紅”這個詞中可以看出林園園以后會怎樣呢?

  ⑸ 假如你當時在李麗和林園園旁邊,你會怎么做?你會對林園園說什么?

  4、教師小結:

  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每個人的一種責任,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相信我們的小朋友都能做到這一點。

  三、拓展練習

  1、以“我想對林園園說……”為題,讓學生和林園園“對話”,加深對此問題的體驗。

  2、讀完課文后,你覺得林園園和李麗是兩個怎樣的孩子?(注意不能將林圓圓當成批判對象。)

  3、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有什么收獲?

  4、我會說。

  例1:你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

  ( )嗎?

  例2:現在可以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了吧。

  ( )吧。

  四、課后實踐

  1、畫一幅你見過的最美麗的風景畫,并涂上恰當的顏色。

  2、和好朋友一起排練課本劇。

  3、收集同學之間互相幫助的小故事,開一個 “夸夸 同學”的主題會。

  板書設計:

  19 藍色的樹葉

  李麗 林園園

  小聲借 吞吞吐吐

  等借 怕 不要 不要 不要

  只畫 皺著眉頭 還要

  用心畫 看(臉紅了)

《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8

  教材分析:

  本課包括一篇課文,9個會認的字,10個會寫的字,兩道課后題。本課使我們懂得互相幫助,不應成為一句口號。在別人需要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每個人的一種責任,一種行為習慣。

  但要能做到這一點,是不容易的。我們每個人心中都裝著“自己”和“他人”這兩樣東西。在許多情況下,這兩樣東西都在進行著斗爭。斗爭的結果,要么是自私,要么是無私。經過不斷的自我修養,人應該逐步達到無我的境界。雷鋒心中裝著他人,唯獨沒有自己,成為世人效仿的典范。

  本課中的林園園,舍不得把自己的綠鉛筆借給同學,說明她在幫助別人方面做得不夠好。教學時既要讓學生看到林園園的不足,又要讓學生相信林園園會成為一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切忌把她當作批判的對象。

  課文中的事與學生生活十分貼近,教學時,還要引導學生聯系生活進行反思,豐富內心的感受。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8個生字,會用“嗎、吧”造句子。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幫助。

  3.繼續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能正確、端正、整潔的書寫生字。

  教學重點:

  1.認識本課的9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會用“嗎、吧”語氣詞造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幫助。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悟課文,懂得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幫助,培養責任感。

  2.細心體會“林園園看著這些藍樹葉,不由得臉紅了”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準備:

  1.掛圖

  2.學生朗讀課文,準備畫筆。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認識生字,學習課文,朗讀感悟體會互相幫助的可貴。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幫助。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悟課文懂得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幫助,培養責任感。

  2.細心體會“林園園看著這些藍樹葉,不由得臉紅了“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懸念導入:

  1.課前板書:19 藍色的樹葉

  2.設懸念:讀了課題,你有問題嗎?(樹葉怎么會有藍色的呢?)學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學生自學:

  1.以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

  2.成果匯報:

  (1)生字

  (2)接讀課文

  3.質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

  三、學習課文:

  1.老師(出示插圖1)講述故事起因:(第一自然段)

  2.師:李麗看看旁邊的林園園,她已經把樹畫好了。小朋友看,林園園畫的綠色的樹葉可愛嗎?(指導看圖)

  3.(出示第二自然段句子)“樹葉那么綠,真惹人愛”你一定會讀了!指導朗讀。

  4.出示第一幅插圖,仔細觀察李麗麗和林園園的表情,想想她們說了些什么。找出課文中的對話讀一讀,并說說從對話中體會到什么。

  李: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讀出謙和、禮貌的語氣;可結合課后“讀一讀、說說”進行擴展練習)

  林:我還沒畫完呢。(讀出吞吞吐吐的樣子,聲音較低緩)

  李:現在可以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了吧。(讀出請求、商量的語氣)

  林:我怕你把筆尖弄斷了。(讀出不樂意的語氣)

  李:我小心一點。(讀出誠懇、小心謹慎的態度)

  林:你要注意,不要削,畫的時候不要用力,不要畫得太多。(讀出不放心的語氣)

  李:我只畫樹葉和小草。(讀出連忙答應的語氣)

  林:還要畫小草?(讀出出乎意料、不滿的語氣)

  5.出示第二幅插圖,說說這幅插圖畫的是課文哪部分的內容,李麗和林園園分別在做什么,她們可能在想什么。

  6.出示課文最后一段:你讀懂了什么?指導朗讀。

  7.假如你當時在李麗和林園園旁邊,你會對林園園說什么?(注意結合林園園“不由得臉紅了”,要想到她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所以林園園會用行動改正錯誤的。)

  四、實踐活動:

  1.讓我們和林園園一起畫一張有綠綠葉子的圖畫送給李麗好嗎?

  2.作品展示會。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復習鞏固生字,詞語,會寫10個生字,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目標:

  1.能正確、端正、整潔地書寫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寫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詞

  1.讀字組詞(同位配合完成)

  2.有感情地讀文。

  二、指導書寫

  1.請同學們看字帖,觀察每個字在字帖中的位置,想想寫時應注意什么。

  2.教師出示生字帖(投影儀)

  請同學上臺與臺下同學交流體會。

  3.重點指導:

  四個左右結構的字(吐、注、課、鉛),前三個要寫得左窄右寬,“鉛”字應寫得左右基本相等。四個上下結構的字中,可以重點指導“筆”字的書寫。寫竹字頭時,應避免把短橫寫成點;“毛”字的撇要盡量寫平,豎彎鉤的起筆在豎中線上。注意提醒學生,“鉛”字的右上不是“幾”字;“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個短橫,可以讓學生采用會意的辦法記憶:“合手”才能拿住。

  4.同學自己看字帖寫字,師巡視指導。

  三、完成課后練習

  1.出示:你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嗎?

  現在可以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了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

  (1)指名讀

  (2)你能用“嗎”、“吧”也說一句話嗎?

  (3)把這句話寫在書上。

  (4)指名讀讀。

  2.把兩個造句寫在作業本上。

  四、抄寫生字詞。

《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教學重難點:

  理解園園為什么臉紅了,從中體會到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幫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認讀生字、詞。

  2.、“撿綠樹葉”游戲。每片綠樹葉后藏著若干個生字,全部認對了這片綠樹葉就送給她。

  二、朗讀感悟。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一讀

  (2)用“什么時候、誰、發生了什么”講講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

  2、學習第二至四自然段

  (1)出示課文插圖,請學生仔細觀察李麗和林園園的表情,想想他們說了些什么。

  (2)自由讀,邊讀邊用鉛筆圈圈畫畫:李麗和林園園有幾次對話?

  (3)讀第一次對話。李麗的話讀出謙和、禮貌的語氣;林園園的話讀出不愿意的語氣。理解“吞吞吐吐”

  (4)讀第二次對話,看看林園園是怎么說的?她“怕”什么?說明什么?

  指導讀李麗的話,分別讀出請求、商量和誠懇的語氣;林園園的話讀出不樂意語氣。

  (5)讀第三次對話

  A、林園園說話中的幾個“不要”說明了什么?

  B、林園園為什么要皺著眉?聯系她說的話“還要畫小草”,想象她心里在想什么?

  C、示范讀。林園園的`話分別讀出不放心,出乎意料、不滿的語氣。李麗的話讀出連忙答應的語氣。

  (6)分角色朗讀三次對話。從對話中你認為林園園不想借綠鉛筆給李麗的原因是什么?

  3、學習第五自然段

  (1)出示第二幅插圖,說說這副圖畫的是課文哪部分的內容。

  (2)看圖說一說,李麗和林園園分別在做什么,他們可能想些什么?

  (3)讀第五自然段

  (4)討論:林園園看著李麗畫的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

  (5)假如你當時在李麗和林園園旁邊,你會對林園園說什么?從“臉紅”這個詞中可以看見林園園以后會怎樣呢?(也會成為一個樂于助人的好孩子)

  4、小結: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每個人的一種責任,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做到這一點,不容易啊!

  三、指導完成“讀讀說說”中的練習。

  1、讀句子,讀出疑問的語氣。注意語氣詞“嗎”

  2、說一個問句,用上“嗎”

  3、讀句子三,讀出請求的語氣。注意語氣詞“吧”

  4、說一句“請求”的話,用上“吧”

  板書設計

  藍色的樹葉

  李麗

  林園園

  小聲借

  吞吞吐吐

  等借

  怕 不要 不要 不要

  只畫

  皺著眉頭 還要

  用心畫

  看(臉紅了)

  (應該相互幫助)

《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10

  一、聽辨質疑,導入新課

  1、小朋友,我們來一次聽力大比賽,看看誰最精神,注意力最集中。老師說四句話,說得對,你就鼓掌,說得不對,你就搖頭。

  (1)、眾人拾柴火焰高。

  (2)、同學之間應互相幫助。

  (3)、稱贊別人是一種美德。

  (4)、樹上長著藍色的樹葉。

  2、第4句被你們否定了,能說說理由嗎?學生責疑:樹上怎么會長出藍色的樹葉呢?

  3、是呀,書中卻有一篇文章課題就叫——藍色的樹葉,(板書課題:藍色的樹葉)這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一起去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借助拼音讀準生字,數數自然段標好。

  2、教師范讀,想想課文講的是什么事。

  3、說說課文講的是什么事。

  4、分自然段接讀課文,評價。

  三、認讀生字。

  1、看實物識字:鉛筆筆盒課桌美術課本

  2、讀句子識字

  (1)她把鉛筆削好,放進鉛筆盒,準備上美術課。

  (鉛、削、盒、術用紅色區別)

  (2)她皺起眉頭,吞吞吐吐地說:“我怕你不注意把筆尖弄斷了。”(皺、吐、注用紅色區別)

  3、分辨翹舌音:術、惹、桌、注、皺。

  4、分辨多音字:吐吞吞吐吐嘔吐削鉛筆剝削

  5、比較形近字:術、木吐、土

  注、住、往削、消由、甲

  6、畫出文中生字組成的詞語,讀一讀。

  美術課綠鉛筆惹人愛吞吞吐吐桌子盒子注意皺眉頭風景

  三、指導寫字

  1、分析字的結構特點,說說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的字在書寫時要注意什么?

  2、指導(1)左右結構的字要寫的左窄右寬。

  (2)筆,寫竹頭時不要把短橫寫成點。

  (3)鉛,右上不是一個“幾”字

  3、學生練習寫字,寫后共同評議,比比誰寫的工整、美觀。

  四、作業

  1、填上合適的詞

  一()鉛筆一()樹葉一()同學一()椅子

  一()刺猬一()板凳

  2、完成作業本第1、2題。

《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11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

  2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

  3正確、流利、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4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助人為樂是一種美德。

  二、教材說明

  本課講了一件發生在美術課上的事。李麗和林園園是同桌同學,李麗要畫樹葉時找不到綠鉛筆,她向林園園借,林園園找出各種理由不愿意把自己心愛的綠鉛筆借給她,后來李麗只好用藍鉛筆畫出一片片藍樹葉。林園園看到后,感到很難為情,不由得臉紅了。

  課文內容真實、生動,貼近兒童生活,有著較強的生活氣息。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朗讀課文,懂得要有助人為樂的好品德。

  三、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生字、生詞卡片,教學掛圖或投影片,課文朗讀錄音磁帶。

  (二)識字、寫字教學

  1識字教學。

  重點指導以下生字。

  趴:不要讀成bā。

  吐:多音字,在本課讀tǔ,不讀tù。

  “借、吐、趴、削、由”幾個字,可借助熟字“錯、土、八、消、田”識記字形。注意提示“眉”的外邊不是尸字頭。“吞”要和“蠶”區分字形。

  2寫字教學。

  “等、斷、盒”三個字不容易寫好,要重點指導。

  等:第九筆“橫”要長。

  斷:先寫“”,再寫“”,最后寫“”。

  盒:上面的“合”要寫扁一些,整個字體不能太長。

  (三)詞句教學

  詞語教學要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切忌讓學生死背詞語解釋。注意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體會、想象詞語的意思,不必要求學生清楚地說出某個詞的意思,如“連忙”一詞,可采用讓學生換詞的方法理解,“連忙”就是馬上、立刻、急忙、趕快的意思。理解“吞吞吐吐”一詞時,可以讓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通過朗讀體會,知道林園園不愿意把筆借給李麗。

  二至四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要抓住李麗向林園園借綠鉛筆時,林園園說的四句話和說話時的態度、動作來理解。

  課文第五自然段,理解林園園看見李麗畫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是本文的難點。可以指導學生觀察第二幅圖。課文結尾以“藍”、“紅”作對比,說明林園園已經認識到自己的做法不對。教師要結合課文內容,使學生知道林園園不借綠鉛筆給同學,只是有些舍不得,并不是存心不幫助別人,并且她已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相信她以后會成為一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

  (四)朗讀指導

  本文內容比較簡單,學生理解起來沒有多大困難。教學時老師應注意留足時間讓學生多讀,通過朗讀去體會林園園不愿借筆而多次找借口,后來看到李麗畫的藍樹葉時又不免有些內疚的心情以及李麗急于借到筆的誠懇態度。進行朗讀指導時,可借助書上的彩圖和老師描述性的語言把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中,讓學生去體會林園園和李麗的不同心情,然后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可組織學生同桌分角色讀,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全班分角色讀時,可讓學生自由選擇讀的角色。

  這篇課文主要是通過人物的對話來反映人物的思想,讀好對話是這篇課文朗讀指導的重點。如李麗說的三句話分別要用請求、商量、誠懇的語氣來讀;林園園的四句話分別讀出矛盾、擔心、吝嗇、不樂意的語氣。教師要指導學生扣住人物說話前的提示語,練習朗讀,例如:李麗說話時是“小聲”地、“連忙”說;林園園是“吞吞吐吐”、“皺著眉頭”說。反過來,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再指導讀。例如:林園園說“還要畫小草?”就不能只讀出問話的語氣,還應讀出不高興的語氣。在教學中,教師不要簡單強調學生用什么語氣讀,而應讓學生在反復讀中去充分感受、體會。

  (五)練習提示

  第一題,有表情地朗讀課文。可在學習課文,了解內容的基礎上練習。

  第四題,讓學生談談在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事會怎樣做。要啟發學生說真話。即使有不當的想法或做法也沒關系,教師可以給予引導。

  (六)擴展活動

  收集同學之間互相幫助的小故事,開一個“夸夸XX”的主題會。

  (七)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一)引題激趣。

  教師可以從學生生活實際入手,提問:你們見過的樹葉有什么顏色?在學生回答后,教師出示課題,請學生找疑點質疑:樹葉為什么是藍色的呢?喚起學生對學習課文的好奇心,促使他們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

  (二)初讀課文。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充分去讀。其目的:(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三)再讀課文,抓住人物語言理解課文內容。

  1讓學生自由輕聲地讀課文,勾出李麗和林園園說的話,并思考:(1)這句話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2)是怎樣說的?(3)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通過抓對話,使學生了解李麗和林園園的想法,并在朗讀中感受體會。

  2在學生抓住每一處對話,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后,再進行朗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人物思想,從而達到理解課文內容,并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練習有表情地讀對話。

  3緊扣課文最后一段,以“林園園的臉為什么會紅”這個問題展開討論,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認識到當別人需要幫助時,找借口推卻是不對的。我們從小就應養成助人為樂的好品德。

  (四)指導朗讀。

  1放課文朗讀錄音磁帶。

  2指導學生進行對話練習。

  3同桌練習分角色表情朗讀。

  (五)進行識字、寫字教學。

  (六)完成課后練習。

  對于課后第四題,教師可適當創設情景,再讓學生回答。如:在街上遇見了一個走失的小弟弟,你該怎樣做?如果你的同桌忘帶橡皮了,你該怎樣做?盡量使學生的回答有針對性。

《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4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幫助。

  教學重難點:

  1正確讀寫本課生字,讀準字音,區別字形。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教育學生要有助人為樂的好思想。好品德。

  教學準備:生字卡多媒體

  設計思路:從整體上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能通過恰當的語氣表現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從而理解課文中包含的思想內容。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板書:樹葉,學生認讀。

  提問:如讓你在樹葉前加一個適當的詞?你會加什么詞?(請學生舉手回答)

  師點評

  看老師加上的:藍色的

  提問:你看行嗎?生議論

  今天我就學習:19課藍色的樹葉,請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思考:樹葉為什么是藍色的呢?示多媒體

  2學生聽完朗讀后,同桌交流問題答案

  (因為美術課上,李麗的綠鉛筆不見了,她向林園園借,林園園舍不得借給她,李麗只好用自己的藍鉛筆畫藍樹葉了)

  三、深入課文,激發情感

  芝麻開門,智多星評選

  1。讀一讀請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詞,不理解的詞句畫出來。

  2。聽一聽:

  請學生說說,(示多媒體)你讀這篇課文的感受?相機引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中印象很深刻的段落或語句

  3。理解詞:吞吞吐吐;…不要…不要…不要…。并能用這些詞說話。

  4。評一評評選智多星

  5。指導學生分角色讀

  6。讓學生小組自由分角色讀

  7。比一比自薦或推薦小組上臺表演,評選最佳組合。

  四、展示臺

  述:最佳組合的評選,讓我看到了集體的團結協作。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群體中,在集體生活中,我該怎樣與身邊的人相處呢?(示多媒體)

  請拿出你手中的筆,描繪出你心中的世界吧!(在優美的音樂聲中讓學生自由繪畫。或寫一段話)

  1。作品展示

  2。師點評或學生自評

  五、小結

  在這節課中,我們認識了李麗和林園園,你有什么話對她們說嗎?

  感謝同學們,在你們身上,讓老師看到了一個五彩繽紛。充滿友善的美麗世界。

《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認識9個生字,會寫6個字

  教學難點:

  把課文讀流利,知道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字卡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美麗的樹葉。(黃色)的銀杏葉,(綠色)的梧桐葉,(紅色)的楓葉,(藍色)的葉子,你們見過藍色的樹葉嗎?今天,我們學習19課,(板題,學生舉手一起寫)藍色的樹葉。

  (設計意圖:以生動的圖畫引起學生的興趣,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

  二、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詞認讀。

  3、去拼音讀(同桌互讀)

  (設計意圖:互相促進,提高學習效果。)

  4、讀生字。(學習兩個多音字)

  (設計意圖1:學生先讀詞語后讀單個的生字,體現由易到難的學習過程,因為學生在詞語中認字容易些,把生字拎出來認反而難一點。)

  (設計意圖2:雖然這兩個多音字不是本課需要重點掌握的,但要讓學生知道這兩個字的其他讀音,在生活中遇到也能正確地發音。)

  5、游戲:找朋友。

  (設計意圖:針對低年段學生心理特點,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鞏固識字,也利于學生保持專注。)

  三、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1、出示帶生字的句子,要求正確朗讀。

  (設計意圖:考查學生在語言環境中的識字能力,鞏固識字。)

  2、同桌合作讀課文。

  (設計意圖:學生互相糾正,便于讀正確。)

  3、小組比賽讀課文。(老師要適時鼓勵)

  (設計意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4、提問: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師根據生所說的進行板書及小結)

  (設計意圖:體現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學生說不完整也不緊要,因為學生才處于二年級上學期,說到主要人物也行。)

  四、指導寫字(由、術、注、吐、課、鉛)

  1、認讀生字。

  (設計意圖:再一次鞏固,重復是低年級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方法,利于加深印象。)

  2、觀察生字結構。

  3、重點指導:鉛

  4、師強調寫字習慣后,生寫字,師巡視指點

  (設計意圖:這個步驟跟我們的課題研究有關。)

  5.評價

  (設計意圖:多讓學生評價,引導學生學會欣賞。)

  五、布置作業:

  讀課文,思考:林園園看到李麗畫了藍色的樹葉,為什么臉紅了?

《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教學重點·

  正確掌握本課生字新詞,并學會應用;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啟發導入

  (一)出示:美術課上,老師教同學們畫風景,要畫上小樹、房子和小山。(出示:畫著綠樹葉的圖片)這是我們班張雨舜同學的作品,我們看,他的樹葉畫得怎樣?(學生:樹葉那么綠,真惹人愛。)

  (二)出示:畫著藍樹葉的圖片。

  教師:看到這片樹葉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學生有的可能問:怎么會是藍色的樹葉?還有的更驚奇地問:真有意思,我從來沒見過藍色的樹葉,怎么會是藍色的?)對呀?樹葉怎么會是藍色的?(教師邊說邊把藍色的樹葉粘在黑板上)。那我們就一起學習19課《藍色的樹葉》好不好?

  二、初讀課文

  (一)那我們就快快讀課文吧,邊讀邊標出生字,劃新詞。借助漢語拼音讀一讀。喜歡讀的段落多讀幾遍,不認識的字請教你的“好伙伴”幫忙吧!

  (二)大家讀得太認真了,誰能勇敢地給大家讀一讀呢?(教師獎給勇敢者一顆勇敢星)

  (三)大家讀得真棒,而且在自由讀的過程中,很多同學幫助伙伴是那么認真,老師真為大家感到高興。

  (四)那我們把課文中自己會的生字大聲地讀一讀吧,不會的你也一定會有好辦法解決的,是嗎?

  (五)我想考考你們,同意嗎?

  1.指名讀喜歡的段落,檢查自學效果。(讀音指導重點:“術”“惹”“桌”“注”“皺”都是翹舌音;“吐”是多音字,在本課讀tǔ。“削”也是多音字,在本課讀xiāo。)

  2.教師出示會認字的字卡指名讀,開火車讀。

  3.課件演示摘蘋果游戲,識記生字: 術、鉛、惹、吐、桌、盒、注、削、皺

  4.課件演示青蛙過河游戲,讀詞語:

  皺眉 借鉛筆 趴在 削鉛筆 不由得 吞吞吐吐 盒子 惹人喜愛 臉紅

  5.同學們讀得這么好,寫得也一定不錯,再讀“術”“鉛”“吐”“注”四個生字的卡片,這四個字特別想和我們交朋友,你們有信心寫好嗎?

  (1)這四個字你是怎樣記住字形的?把好辦法告訴你的同桌。

  (2)指導書寫。

  ①認真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關鍵筆畫。

  ②教師要有重點地進行指導:4個左右結構的字“吐”“注”“課”“鉛”,前3個要寫得左窄右寬,“鉛”字應寫得左右基本相等。四個上下結構的字中,可以重點指導“筆”字的書寫。寫竹字頭時,應避免把短橫寫成點;“毛”字的撇要盡量寫平,豎彎鉤的起筆在豎中線上。注意提醒學生,“鉛”字的右上不是“幾”字;“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個短橫,可以讓學生采用會意的辦法記憶:“合手”才能拿住。

  ③教師范寫(請學生幫老師找不足)同學臨寫,組內互相展示,說說你有什么話要提醒你的伙伴。

  三、再讀課文

  (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你們知道樹葉為什么會是藍色的了嗎?

  (二)反復練習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對話語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進行朗讀訓練,培養學生有語氣朗讀的能力。

  3.通過課文中林園園認識到自己沒有幫助同學而感到羞愧這件事,使學生懂得同學之間要助人為樂,互相幫助。

  ·教學過程·

  一、復習詞語

  (一)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生字。

  (二)出示詞語,學生自由讀,記憶生字。

  美術 鉛筆 桌子 注意 吞吞吐吐 惹人喜歡 皺著眉頭

  (三)聽寫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互相訂正。

  二、朗讀感悟

   (一)讀悟第1自然段。

  1.自由讀,讀流利,體會語氣。

  2.指導朗讀。

  (1)指導長句子的停頓:美術課上,老師教同學們\畫風景,要畫上樹、\房子和小山。

  (2)指導讀出語氣:她正要畫樹,可是綠鉛筆找不到了。(先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體會李麗找不到綠鉛筆時的焦急心情,再聽教師范讀,模仿讀。)

  (二)讀悟第2至4自然段。

  1.自讀課文,數數兩人有幾次對話,用——畫出李麗的問話,用波浪線畫出林園園回答的話。

  2.指導讀第一次對話。

  (1)抓住“小聲”“行嗎”“吞吞吐吐”這幾個關鍵詞語,先讓學生自己體會兩人說話時的不同預期,自讀自悟。

  (2)指名讀,師生給予評價。

  (3)教師范讀:讀李麗的話“小聲”讀,用商量的口氣;讀林園園的話,讀出不想借又不直接說的語氣。學生看老師表情,聽老師語調。

  (4)學生模仿練讀,分角色讀。

  ①用抓住關鍵詞語體會感情的方法,在學習小組內讀悟其余對話。

  ②檢查自讀自悟情況,相機指導朗讀。

  ③教師引讀李麗與林園園的對話。

  ④分解色讀2—4自然段。

  (三)讀悟第5自然段。

  1.讀讀說說:出示畫,讀讀課文,說說藍樹葉的來歷。

  2.想想說說:林園園看著這些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

  3.說說議議:你們想對林園園說什么?

  三、拓展活動

  (一)讀讀背背。

  惜校譽 敬師長 愛學友 守規章

  樂助人 有雷鋒 少索取 多奉獻

  (二)續編故事:如果你是作者,在課文的結尾你還會寫些什么?

  ·板書設計·

  18. 藍色的樹葉

  小聲 吞吞吐吐

  只好 我怕你……

  連忙 你要注意……

  皺著眉頭

  (藍色的樹葉) (臉紅)

《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15

  教材分析:

  互相幫助,不應該成為一句口號。在別人需要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每個人的一種責任,一種行為習慣。但是能做到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本課中的林園園,舍不得把自己的綠鉛筆借給同學,說明她在幫助別人方面做得不夠好,但相信林園園會成為一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

  學情分析:課文中的事與學生生活十分貼近,理解課文內容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并不難。但是,引導學生聯系生活進行反思并不容易。

  教學目標:

  1、分析課文,從整體上理解課文內容。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在朗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恰當的語氣表達人物的性格特點。

  2、指導讀好李麗和林園園的幾次對話。

  3、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教學方法:談話法、談論法。

  教學準備:

  1、詞語卡片。

  2、四片紙樹葉(紅、黃、綠、藍)。

  3、三幅畫(林園園的畫、李麗的畫以及一幅有綠色樹葉的畫)。

  4、擴展練習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識字寫字。(略)

  2、初讀課文。(略)

  第二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平時你們看到的樹葉一般都是什么顏色的?(綠色、黃色和紅色)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拿出相應的紙樹葉。

  2、(教師出示藍色的紙樹葉)你們見過藍色的樹葉嗎?(沒有)可是,老師就看見有一位叫李麗的小朋友畫了藍色的樹葉。

  3、板書課題。(19、藍色的樹葉)學生齊讀課題。

  4、樹葉怎么會是藍色的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你一定會知道其中的原因。

  二、教師范讀課文

  要求:認真聽老師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檢查詞語(鞏固生字)

  出示卡片,用多種方式認讀詞語。

  四、朗讀課文

  1、把詞語放到課文中,大家還會讀嗎?(會)

  2、全班朗讀課文,師糾正讀音。

  五、分析課文,朗讀感悟

  1、自讀課文,說說“藍色的樹葉”是怎么回事?(指名回答,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李麗林園園)

  2、(教師出示林園園的畫)問:林園園畫的綠色的樹葉可愛嗎?(可愛)大家找出有關的句子畫一畫,讀一讀,并說說理由。

  3、看課文第一幅插圖,仔細觀察李麗和林園園的表情,想想看她們說了什么?找出課文中的對話讀一讀,并說說從對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小組討論)

  教師檢查:

  (1)李麗小聲說:“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應該用什么語氣讀?(禮貌,而且小聲)為什么?(因為是在課堂上)指名讀,全班讀。(板書:小聲說)

  (2)說話訓練:()嗎?

  (3)林園園把綠鉛筆借給李麗了嗎?(沒有)她怎么說?全班讀。

  林園園吞吞吐吐地說:“我還沒畫完呢。”理解“吞吞吐吐”,讓學生明白林園園是在找借口。(板書:吞吞吐吐地說)

  4、讓學生找出另外的幾次對話,按上面的方法學習。

  5、教師檢查后板書。(借怕只畫不要……不要……不要……皺眉頭沒有接)

  6、看課文第二幅插圖,說說這幅圖畫的是課文中哪部分的內容?(第五自然段)李麗和林園園分別在做什么?

  7、(出示李麗的畫)李麗為什么用藍色的鉛筆畫樹葉?(因為林園園根本不想把她的綠鉛筆借給李麗)

  8、看到李麗的藍樹葉,林園園為什么“臉紅了”?(認識到自己錯了)(板書:不由得臉紅了)

  9、假如你當時在李麗和林園園的旁邊,你會對林園園說什么?(學生自由發言,教師補充,并讓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

  10、分角色朗讀課文。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同學之間應該互相幫助)對,當別人有困難請求幫助時,要熱情幫助。

  七、擴展練習

  1、這些字,我會變!

  木+(、)=(術)土+()=吐若+()=惹

  合+()=拿盒=()+()注=()+()

  2、我會說!

  例1:你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

  ()嗎?

  例2:現在可以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了吧。

  ()吧。

  例3:吞吞吐吐花花綠綠

  ()()()

  (教師發擴展練習卡,巡視學生完成情況,并及時糾錯。)

  八、實踐活動

  (出示一幅已畫好的有綠色樹葉的圖畫)要求學生畫一幅有綠色葉子的樹的圖畫,畫好后送給在學習生活中幫助過自己的同學。

  九、板書

  19、藍色的樹葉

  李麗林園園

  小聲說吞吞吐吐地說

  借怕

  只畫不要……不要……不要……

  沒有接皺眉頭

  不由得臉紅了

【《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15篇)】相關文章:

柳樹葉的作用 柳樹葉的功效07-13

《荷花》的教學設計03-03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燈光》的教學設計06-12

趙州橋的教學設計04-23

《黎明的通知》教學設計08-07

《背影》的教學設計范文04-09

《毫米的認識》教學設計04-07

《散步》的教學設計范文03-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咸阳市| 建湖县| 浑源县| 新巴尔虎左旗| 南皮县| 阿坝县| 双辽市| 阜城县| 禄劝| 甘德县| 丽江市| 新宁县| 长子县| 台北县| 桐梓县| 南投县| 桐城市| 呼和浩特市| 全南县| 嵊州市| 同江市| 莎车县| 甘德县| 建瓯市| 滦平县| 太白县| 郎溪县| 南投市| 淅川县| 保德县| 类乌齐县| 江津市| 蒙城县| 大英县| 林州市| 藁城市| 南澳县| 灵武市| 德清县| 玉溪市| 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