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

時間:2021-02-19 08:39:4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合集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合集15篇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1

  一、復習

  1、分角色朗讀課文,邊聽邊想:

  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從中你學到了什么?

  2、戴頭飾表演這故事。

  (課外還可多分幾組表演)

  二、讀字讀詞

  1、讀下面詞語,給帶點的字注意:

  咬住蚊子想掙斷甩著游水高興壁虎爬到墻角伯伯阿姨轉身。

  2、讀要學會的6個生字。

  3、指導學生識字形:

  虎是半包圍結構的字,部首是虎字頭。

  4、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三、練習

  1、指導學生完成課后第2題和《課堂練習》第3題。

  2、指導學生完成《課堂練習》中的第4題:

  ⑴ 先讀句子,找出要用的詞語。

  ⑵ 比較三組詞語不同點,想為什么各有不同,與它們所在的地方有什么關系。

  ⑶ 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先想這地方,再寫句子。

  四、指導學生閱讀《課外閱讀》中的《小壁虎》

  五、總結語(略)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冀教課標版一年級下冊19課。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借助形象化擬人的手法,通過小壁虎向小魚、老黃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向我們介紹了小魚、老黃牛、燕子、尾巴的用途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揭示了動物尾巴都有用這樣的一個道理。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深入淺出;引人入勝,把小動物有禮貌和它們之間真誠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使孩子們既學習了科學知識,又受到了美的熏陶。符合一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不僅對學生進行了科普教育,而且還發展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

  設計理念:課標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朗讀訓練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項語言基本訓練。它既是理解語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強語感,發展語感。

  學生學習書面語言,主要途徑是范文語言的內化,所以,在本課教學中,教師盡量做到讓學生直接去感受語言,積累語言。

  一年級的小學生正處在閱讀的起始階段,根據本課的課型特點及語言特色,在教學方法的總體構想上,可采用情景教學法,運用生動形象的多媒體等教學手段,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產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躍躍欲試的狀態下進入閱讀。在整個閱讀過程中,使學生始終保持主動參與的角色意識,激發學生通過這個故事,認識到小魚、老黃牛、燕子尾巴的作用,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功能,課文淺顯易懂,線索明了,人物對話角色鮮明,是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培養良好語感的最佳范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自主探索,了解小壁虎尾巴易斷、可以再生的特點,及小魚、老黃牛、燕子尾巴的特點。

  3、在語感訓練和表演中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語文實踐能力。

  2、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朗讀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

  教育學生禮貌待人

  教學重點:

  1、讓學生在學習小壁虎借尾巴的經過中,理解小魚、老黃牛、燕子尾巴用途的詞、句子,并了解它們尾巴的功能。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夠表演這個故事。

  教學難點:通過看圖,讓學生理解小壁虎尾巴的功能和可以再生的特點。

  教學準備:教師:

  1、動畫片《小壁虎借尾巴》。

  2、制作小壁虎、小魚、老黃牛、燕子頭飾。

  3、壁虎、小魚、老黃牛、燕子圖片。

  4、多媒體課件。

  學生:通過請教、查找資料等方法,了解各動物尾巴的作用。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放錄像,小壁虎爬在墻上捉蚊子的情景。)

  小朋友,剛才你們看到錄像捉蚊子的動物是誰?

  師板書:小壁虎想不想和它打招呼?那么你試一試吧!

  小壁虎想問問你們:

  1. 師:你們平時除了喜歡學習,還喜歡干什么﹖

  生:幫媽媽洗碗,給爸爸倒茶。

  師:真是個孝順的好孩子。有沒有不同的愛好呢﹖

  生:唱歌,畫畫,跳繩。

  生:看電視動畫片。

  師:喜歡看什么動畫片呢﹖

  生:《喜羊羊和灰太狼》、《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 相關內容:《漢語拼音11 ie üe er》教學設計13《蘭蘭過橋》教學反思《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教學反思《小山村》教學設計《a o e》教學案例與反思放小鳥教案《j q x》片斷賞析《北風和小魚》評課稿查看更多>>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師:小壁虎說你們這么喜歡看動畫片,今天也帶來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動畫片,喜歡看嗎﹖

  生:(齊)喜歡。

  熓Ψ擰緞”諢⒔櫛舶汀返畝畫。

  師:動畫片好看嗎﹖

  生齊答:好看

  2、師問:你們看懂動畫片上的動物是誰?它在干什么嗎?

  生答:小壁虎, 它在借尾巴 <同時師板書>

  3、你們想知道:

  小壁虎為什么借尾巴?都向誰借了?借到了嗎?為什么?

  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學習這篇童話故事吧!

  二、細讀課文,讀中悟文。

  (一)學習第一、第二自然段。

  l、學生自己輕聲讀1、2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思考:小壁虎為什么借尾巴?

  板書:斷 保護

  2、小壁虎是怎樣掙斷尾巴逃走的呢?學生演示“小壁虎一掙,掙斷尾巴逃走了。”

  3、小壁虎沒有尾巴了,他是怎么想的?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第二段找一找。誰找到了?

  4、小壁虎沒有尾巴心情怎樣?那就請你們難過地讀一讀,比一比看誰讀得最難過。

  (自己練習讀、指名讀、教師指導讀。)

  (二)學習3、4、5自然段。

  1、小壁虎沒有尾巴認為很難看,它都向誰去借尾巴了?

  快速讀讀3、4、5自然段。(誰來說?)

  教師貼圖:

  小魚圖

  老黃牛圖

  燕子圖

  2、誰能用“先……然后……最后……”把這句話說完整。

  (三)學習第3自然段。

  1、教師導語:小壁虎是怎樣向小魚借尾巴的呢?(投影出示小壁虎向小魚借尾巴的畫面)

  指名讀第3自然段,

  邊讀邊想:小壁虎爬到什么地方?小壁虎看見小魚在干什么?小壁虎向小魚借尾巴時的對話。

  2、學生邊說教師邊板書:

  搖 撥水

  3、比較句子:

  (1)請聽老師朗讀下列句子,看哪一個句子讓你覺得小壁虎有禮貌。

  電腦出示:1.小壁虎說:“小魚姐姐,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2.小壁虎說:“小魚,你把尾巴借給我。”

  (2)請平時最有禮貌的同學來讀第一句。

  (3)男女賽讀第一句比比男生棒,還是女士棒。

  下面,我們進行現場借物,看哪位同學最有禮貌。

  師:老師這里有一枝鉛筆,誰來跟我借鉛筆?

  生:老師,您把鉛筆借給我行嗎?

  師:說得好,真有禮貌!老師這枝鉛筆獎給你。以后大家互相借東西的時候,要記得用上禮貌語“您”“行嗎”。

  4、教師指導朗讀這段,應讀出小壁虎難過和小魚快活地在水里游的樣子。

  5、電腦出示借尾巴的對話(錄音)。分角色朗讀這段話?(小壁虎組讀小壁虎說的話 小魚組讀小魚的話。其他同學讀其余部分。)

  6、小魚把尾巴借給小壁虎了嗎?為什么?

  (四)學習第4、第5自然段。

  l、教師導語:小壁虎又向誰借尾巴啦?指名讀第4 、第5自然段。

  電腦出示:小壁虎向老黃牛、小燕子借尾巴圖片。

  2、提問:老黃牛的尾巴是干什么用的? 小燕子的尾巴是干什么用的?

  教師板書: 甩 趕蠅子

  擺 掌握方向

  3、電腦出示借尾巴的對話(錄音),小組模仿分角色朗讀課文,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教師給予指導。《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 相關內容:《漢語拼音11 ie üe er》教學設計13《蘭蘭過橋》教學反思《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教學反思《小山村》教學設計《a o e》教學案例與反思放小鳥教案《j q x》片斷賞析《北風和小魚》評課稿查看更多>>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4、哪一個小組愿意來展示你們的風采?

  (五)學習6、7自然段:

  1、教師過渡語: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難過。它爬呀爬,只好回來找媽媽,結果怎么樣呢?

  2、自己出聲讀讀這6、7兩段,你讀懂了什么?

  教師板書: 長出一條新的尾巴

  3、小壁虎長出一條新尾巴心情怎樣?如果你是小壁虎,想想應該怎樣讀?

  (自由讀、教師指導讀、指名讀。)

  4、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特點?

  教師板書:再生

  三、分角色表演:

  讓學生戴頭飾分角色表演全文。出示投影字幕:

  小壁虎:沒有尾巴多難看呀!向誰去借一條尾巴呢?

  小壁虎:小魚姐姐,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小魚: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撥水呢。

  小壁虎:黃牛伯伯,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老黃牛: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趕蠅子呢。

  小壁虎:燕子阿姨,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燕子: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小壁虎:媽媽,我的尾巴斷了,向小魚姐姐、黃牛伯伯、燕子阿姨借,他們都不肯借給我。

  媽媽:傻孩子,你轉過身子看看。

  小壁虎:我長出一條新尾巴啦!

  (提問:小壁虎、小魚、老黃牛、燕子的尾巴各有什么用處?)

  四、拓展延伸。

  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的作用?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學生自由:(投影出示)猴子,狗等動物的尾巴的作用。

  五、作業 看誰棒!

  小壁虎看見自己長出一條新尾巴,多么開心啊!它會告訴誰?請同學們插上想象的翅膀。

  續編故事:

  小壁虎會怎樣把這件事告訴朋友呢?朋友又會對小壁虎說些什么呢?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3

  一、導言激趣,交代任務

  1、教師先請同學們看一幅圖(出示壁虎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小動物呀?

  2、介紹壁虎的外形、習性。

  3、(拿掉壁虎尾巴)問:小壁虎的尾巴沒了,他該怎么辦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7課,《小壁虎借尾巴》。

  (板書:17小壁虎借尾巴)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看拼音自由讀課文:

  要讀準字音,特別是表里的6個字,用筆標出來多讀幾遍。

  2、看漢字自由讀課文:

  看看課文有幾個自然段用筆標上序號。

  3、指名讀全文,邊聽邊想:

  這篇課文寫了誰的什么事?

  (板書、貼小壁虎圖)

  三、逐段理解課文內容,指導朗讀

  1、學習第1、2自然段:

  (指名讀第1、2自然段)

  ⑴ 想想:

  小壁虎為什么要去借尾巴?

  ⑵ 出示投影片:

  小壁虎在墻角捉蚊子發生了什么事?蛇咬住了他的尾巴,他是怎么做的?

  ⑶ 理解掙斷的意思:

  如果壁虎不掙斷尾巴,會怎么樣?

  ⑷ 指導朗讀:

  要用很難過,很不好意思的語氣來讀。

  2、學習第3自然段:

  ⑴ 自由讀第3自然段,看看書上的第二幅圖,想想黑板上的問題(小壁虎來到什么地方,向誰借尾巴,借到沒有,為什么?),邊想邊畫出這些總是的答案。

  ⑵ 看投影片回答黑板上的問題。

  ⑶ 小壁虎是怎樣來到小河邊的?從爬呀爬可以看出什么?

  ⑷ 他看見誰在做什么?他是怎么說的,小魚是怎么回答的?

  (貼小魚圖)

  ⑸ 指導朗讀:

  指導學生用有禮貌、商量的語氣讀小壁虎的話,用講道理的語氣讀小魚說的話。

  ⑹ 小魚為什么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呢?

  (板書:撥水)

  ⑺ 看板書說說學習了第3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3、總結學法:

  第3自然段我們是按照這樣的方法學習的:先讀讀課文,再看看圖,想想黑板的問題,邊想邊畫出這些問題的答案。下面請同學們用這樣的方法自學第4、5自然段,你們愿意嗎?

  4、自學第4自然段:

  ⑴ 自由讀第4自然段,看書上第三幅圖想想黑板上的問題,邊想畫出問題的答案。

  ⑵ (出示投影片)看,看書回答問題。

  (貼黃牛圖,板書:趕蠅子。)

  ⑶ 老黃牛怎樣用尾巴趕蠅子呢?跟教師做動作。

  ⑷ 指導朗讀:

  指導學生讀小壁虎的話要用很和氣、商量和問的語氣來讀,讀老黃牛的話要用誠懇講道理的語氣來讀。

  ⑸ 看板書說說學習了第4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5、自學第5自然段:

  自學方法同第4自然段。

  6、學習第6、7自然段:

  (指名讀第6、7自然段)

  ⑴ 想想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難過,后來怎么又高興啦?

  (板書:長出新尾巴)

  ⑵ 指導朗讀:

  指導學生用和氣、親切的語氣讀媽媽的話,用驚喜的語氣讀小壁虎的話。

  ⑶ 把第1段和最后一段連起來讀?想想你又知道了什么?

  四、總結全文

  1、引導學生看板書總結全文。

  2、說說學習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4

  【教學目的】

  1、理解重點詞句,讓學生了解魚、牛、燕子尾巴的用處和壁虎的尾巴的再生的特點等有關科學常識,并受到文明禮貌教育。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利用課文提供的知識和敘述方式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

  【教學過程】

  一、謎語激趣,引入新課

  1、師:四肢短短,身體扁平;墻上爬行,專吃蚊蠅;尾巴易斷,斷了再生。

  2、學生猜出后出示“壁虎”圖。

  師:今天我們一齊來學習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評:根據小壁虎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和生理特點編成謎語,喚起學生頭腦中小壁虎的表象。“壁虎”一詞用謎語引出,可以避免生硬地介紹有關知識,然后由壁虎自然引出課題。教學環節的銜接流暢有趣,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開始新課的學習。

  3、看看壁虎的外形,再讀讀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評:教會學生由題目提出問題,既訓練思維,又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第1遍讀課文:

  要求遇到生字看清拼音讀準確, 邊讀邊畫出文中有幾個自然段。

  2、第2遍讀課文:

  指名7個學生,一人讀一個自然段,要求把音讀準,盡量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讀錯字。

  讀后老師正音。

  3、第3遍讀課文:

  要求正確流利,邊讀邊想,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問題。

  師:我們讀3遍課文,每遍的要求一樣嗎?

  評:教師要給學生較多的讀書時間,培養學生讀書的習慣。此處設計的三讀課文,各有要求,而且逐步提高,對一年級學生來說,這是最基本的讀書方法的指導。

  三、深入學習,讀議課文

  1、出示圖一:

  大家先看一看課文中的第一幅插圖,思考:

  要想知道“小壁虎為什么借尾巴”得從哪幾個自然段找答案。

  ⑴ 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

  學生選第1、2自然段,各自輕聲讀。

  出示活動投影片《小壁虎掙斷尾巴》。

  讀后判斷:

  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斷的?

  ① 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斷的。(×)

  ② 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住后,自己掙斷的。(√)

  ⑵ 假如小壁虎不掙斷尾巴,會出現什么情況?

  從壁虎掙斷尾巴,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評:一年級的學生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大都是說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斷的。為了培養學生認真讀書的習慣,通過投影的動態演示,使學生明白,小壁虎的尾巴是掙斷的。并在此基礎上講清了壁虎的尾巴,有保護自己生命的作用。

  2、老師范讀第2自然段:

  ⑴ 要求學生從課文內容及老師讀的語氣,體會小壁虎當時的心情,說說標點符號“?”所起的作用。

  ⑵ 學生練習有感情的朗讀。

  評:讓學生聽聽,說說,練練,引導他們開動腦筋,認真讀書。

  3、看圖,聽第3~5自然段的課文錄音:

  ⑴ 思考:

  小壁虎向誰去借尾巴?

  附圖。

  ⑵ 用“先……然后……最后……”連起來說一句完整的話。

  評:結合看圖聽讀課文,從整體入手,了解課文內容,并使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同時得到訓練。

  4、讀議第3~5自然段:

  ⑴ 學習第3自然段:

  ① 用引讀法讓學生理解第3自然段每句話的意思和敘述順序。

  教師引讀:

  小壁虎爬到哪?→看見誰?→他怎么說?→對方怎么回答?

  ② 學生比較下面的句子和標點:

  ┌小魚,你把尾巴借給我!

  └小魚姐姐,把您的尾巴借給我行嗎?

  引導學生理解用上“姐姐、您、行嗎”等詞語,及詢問的語氣,說明小壁虎十分有禮貌。

  ┌小魚說:“不行!我要用尾巴撥水。”

  └小魚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撥水呢。”

  引導學生體會加上“氨“呢”這些語氣詞,可以表現小魚是友好拒絕,和因不能把尾巴借給小壁虎而為難的心情。

  ③ 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對話。

  評:通過2組對話的比較和反復誦讀,引導學生進入角色,帶著情感去朗讀,這樣,既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又進行了文明禮貌教育。

  ④ 演示活動投影片:

  理解“搖著”、“撥水”并讓學生做動作演示。

  ⑤ 小結:

  課文第3段先寫小壁虎爬到哪里,看見什么,再寫小壁虎怎么說,最后寫小魚怎么答。這樣就寫清了小壁虎是怎樣向小魚借尾巴的。

  評:教“小壁虎向小魚借尾巴”這一段,采用“扶”的辦法,初步引導學生理解句子之間的聯系。

  ⑵ 半扶半放,教學第4自然段:

  ① 學生自讀:

  說說這一段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體會到第4段與第3段寫法相似,只是地點變了,借尾巴的對象變了。

  ② 指名學生用手勢做“甩”的動作。

  ③ 用課文中的一句話,說說老黃牛為什么沒有把尾巴借給小壁虎。

  ④ 師生分角色朗讀。

  ⑶ 以放為主,學生自學第5自然段:

  ① 學生自學本段:

  想一想1、2兩句寫什么?3、4兩句寫什么?

  ② 指名學生有感情朗讀本段:

  讓學生找出說明燕子尾巴作用的詞語。

  (擺、掌握方向)

  ③ 讓學生做手勢,幫助理解“擺”,“掌握方向”的意思。

  評:對于敘述順序相似的3、4、5自然段,教師采用教──扶──放的方法指導,不僅使教學環節避免了重復,而且也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興趣與能力。

  ⑷ 總結3、4、5自然段:

  讓學生把3、4、5自然段連起來朗讀,用“因為……所以……”這個句式說說小魚、黃牛、燕子為什么沒把尾巴借給小壁虎。

  5、讓學生把手當作動物的“尾巴”,演示辨析“冶、“甩”、“擺”三個動詞,體會幾個詞的意思,以及它們之間的差別。

  評:讓學生用這樣的方法理解詞語,有很強的直觀性,把這幾個重點詞放在一起,學生自己演示,自己感受,再一次加以領會,效果很好。

  6、讀議第6、7自然段:

  ⑴ 指名讀課文:

  要求學生找出一組反義詞,說說小壁虎心情起先怎么樣,后來怎么樣。

  ⑵ 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

  讀出從“難過”到“高興”的心情。

  評:通過抓一組反義詞,把兩個自然段的內容全概括了,教學環節簡潔,又抓住了關鍵。

  ⑶ 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訴了媽媽,誰來扮演小壁虎把借尾巴的經過告訴媽媽,想一想該怎樣說?

  評:這樣等于讓學生復述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訓練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了“告訴”一詞的意思。

  四、小結全文,課堂練習

  1、說說學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哪些動物尾巴的作用?

  2、填空練習:

  ⑴ 小魚(搖)著尾巴,在(河里)游來游去。

  ⑵ 黃牛(甩)著尾巴,在(樹下)吃草。

  ⑶ (燕子)擺著尾巴,在(空中)飛來飛去。

  ⑷ 小魚用尾巴(撥水),黃牛用尾巴(趕蠅子), 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小壁虎的尾巴斷了以后,還能(長出來)。

  評:總結課文,既要歸納課文,又要進行語言訓練。

  五、知識延伸,相機進行語言訓練

  1、閱讀短文《有趣的尾巴》了解文中提到的松鼠、啄木鳥、猴子、響尾蛇等動物尾巴的作用。

  2、選擇上述短文中提到的一種小動物,照書上第3至第5自然段的順序,說一說小壁虎怎樣向這些動物借尾巴。

  評:這樣訓練學生說話,既拓寬了知識面,又依照課文進行成段說話的訓練,將增長知識和有條理地說話訓練結合起來。(點評:王秀榮)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會認15個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初步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作用及特點。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朗讀能力及自學合作學習能力。

  過程、方法目標

  經歷閱讀、分角色朗讀等,感知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對學生進行禮貌教育。

  教學重點:

  分角色朗讀課文及感知動物尾巴的作用。

  教學難點:

  能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

  教學準備:

  課件、圖片、頭飾。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質疑導入

  (課件出示小壁虎。)

  師:這是什么動物,哪位小朋友認識呀?(生答,師板書。)

  師:看了課題后,你們想知道什么?

  學生提出:“小壁虎為什么去借尾巴,小壁虎向誰借尾巴,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嗎?”等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向老師請教。

  2、再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3、閱讀課文,畫出人物對話。

  (生自讀課文。)

  4、同桌讀文,相互評價。

  5、檢測學生初讀課文的情況。(師出示問題。)

  ⑴小壁虎為什么借尾巴?

  (生匯報,課件出示第一幅圖。)

  教師讓學生弄清兩個問題:一是,小壁虎的尾巴不是被蛇咬斷的,而是被蛇咬住后,自己掙斷的,并通過表演來理解“掙”的意思;二是,小壁虎認為沒有尾巴很難看,所以借尾巴。

  ⑵小壁虎向誰借尾巴了?借到了嗎?

  (指名回答,師隨著生的回答,貼出小魚、老牛、燕子的圖片。)

  三、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小壁虎的尾巴斷了,他的心情如何?

  生:很難過,很傷心。

  師:試一試讀出小壁虎當時的心情。

  (課件出示課文第二自然段:“沒有……尾巴呢?”,指導讀好感嘆和疑問句。)

  2、小壁虎先向誰借尾巴?

  (課件出示第二幅圖,請學生讀小壁虎說的話,思考:小壁虎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從哪里看出的?)

  (生匯報,師適時引導。)

  師:為什么小魚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

  (生答,并表示理解小魚為什么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的原因。)

  3、分角色讀小壁虎與小魚的對話。

  4、自由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交流:小壁虎又向誰借尾巴,結果怎樣?(課件出示:小壁虎向 借尾巴,結果。)

  (生匯報,師課件出示第三、四幅圖。)

  5、為什么他們都不肯借尾巴給小壁虎,他們說的話應該怎樣讀?(生練習讀。)

  6、分角色朗讀第四、五自然段。(生戴頭飾朗讀。)

  7、用“因為……所以……”句式練習總結。

  8、小壁虎到處借不到尾巴,結果怎么樣呢?

  (生匯報,課件出示第六幅圖,思考:從這里你知道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9、指導朗讀全文。(生戴頭飾朗讀。)

  四、積累內化,拓展延伸

  1、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尾巴的作用?

  2、你知道他們尾巴的作用嗎?(課件出示其他動物,引導學生觀察動物的尾巴。)

  3、假如小壁虎向他們借尾巴,他們會怎么說呢?試著說一說。

  五、總結

  這節課,同學們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課程標準理念指導下進行的。回顧本課的教學,有以下三處較成功的地方,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1、創設趣味盎然的學習氛圍

  新課導入時,我利用電腦課件引出了課文中的小壁虎,讓學生身臨其境,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習中,我運用了學生喜聞樂見的頭飾、圖片等道具,把他們一下子帶入了故事情境當中。這一情境的創設,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還發展了學生的潛在智慧。

  2、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細細品悟課文第二自然段后,我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學第四、五自然段。學生在充分朗讀、理解的基礎上,匯報自己的感受、想法。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還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

  3、以讀為核心,激發學生的潛質

  以讀為核心,通過各種形式的讀,使學生一步一步地走進小動物的感情世界,明白了動物的尾巴不僅有美觀作用,還有其他用途。在此基礎上,我又引導學生說說小壁虎在向其他小動物借尾巴時,他會怎么說?他們會怎么答?這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留足了空間。

  不足之處,我對學生的語言評價不夠準確。如果對學生的語言評價能夠富有激勵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定會更高。

  教學評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童話故事,是以畫的形式呈現的。教師能利用課件演示課文的內容,學生借助圖畫自主地學習。教師在整個故事中充當了一個引路人,將學生帶入這個故事中,學生在讀中感悟,體會小壁虎在“失去尾巴——借尾巴——尾巴再生”這個過程中感情的變化,并能讀懂故事。

  1、通過敘述,培養想象能力

  本節課教師設計了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敘述小壁虎向老黃牛、燕子借尾巴的經過,用“因為……所以……”說一句話,加強了“說”的訓練,鍛煉了學生的說話能力,又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留足了空間;最后的續說故事,也體現了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2、以讀為本,讀中感悟

  教學中,讓學生借助拼音讀課文,再讀課文標自然段,第三次讀課文找一找對話,每次讀都有目的,讓學生一次次地了解課文,指導學生讀課文,讓學生體會讀課文的語氣,指導得很好,學生經過多次練讀,去體會讀課文的語氣,分角色朗讀時舉手非常踴躍,都想扮演小動物的角色,學生愛讀。

  3、以學生為主,自主學習

  第三自然段教師引導學習,而四、五自然段讓學生自學。整堂課以學生為主,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很愛學習。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了解小壁虎尾巴易斷、可以再生的特點,及小魚、燕子、老牛等尾巴的特點。

  2.在語感訓練和表演中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3.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會認9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作用。

  教學難點:理解壁虎尾巴的功能以及可以再生的特點。

  教具準備:圖片、生字卡。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一份禮物,想知道是什么嗎?……通過談話揭示課題,板書課題。然后聽讀課文,學生閉上眼睛想象情景。

  二、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1、 借助圖畫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圈出來,想辦法認識。

  2、 同桌互讀課文,比比誰讀得最通順。

  3、 出示詞語,檢查認讀情況。(先帶拼音認讀,再去掉拼音認讀)學生先自由讀、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

  三、 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 小壁虎向誰借尾巴了?借到了嗎?請大家帶著問題再讀課文。

  2、 指名回答。板書:小魚、老牛、燕子。

  小壁虎為什么借不到尾巴呢?讓我們跟著小壁虎一起去看看吧!

  3、 學習第3小節(出示小魚圖及第3段的文字)

  小壁虎是怎么說的,找出小壁虎說的話,讀一讀。

  哪位小朋友也能很有禮貌地替小壁虎向小魚姐姐借借尾巴呢?

  小壁虎這么有禮貌,為什么小魚姐姐還不把尾巴借給它呢?教師相機板書:用尾巴撥水。

  是呀,小魚的尾巴是用來撥水的,如果沒有了尾巴,小魚就不能游來游去了,所以小魚不能把尾巴借給小壁虎。

  4、 分角色朗讀小壁虎與小魚的對話。

  ①同桌分角色朗讀對話。要求記住對白。

  ②帶上頭飾上臺加上動作表演對話。

  小壁虎從小魚那兒借不到尾巴,它又去向老牛和燕子借。(出示老牛圖和燕子圖)出示自學要求:1、有禮貌地讀第4小節和第5小節。 2、找一找,老牛和燕子為什么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呢?

  學生自學第四第五段

  指名朗讀第4小節,為什么老牛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用尾巴趕蠅子。

  指名有禮貌地朗讀小壁虎與老牛的對話。

  (4) 指名朗讀第5小節,燕子為什么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呢?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用尾巴掌握方向。

  指名有禮貌地朗讀小壁虎與燕子的對話。

  男女生分角色朗讀第3、4、5小節。

  ( 四、總結全文。說說學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些什么呢?

  第二課時

  一、讀準字音。

  出示生字卡片,讀準字音。(指名讀、分組讀、開火車讀)

  二、分析記憶字形

  1.利用識字方法記憶字形。

  (1)熟字帶生字。

  (2)熟字加偏旁或換偏旁。

  2.指名讀字擴詞。

  三、指導書寫

  1.教師在田字格里示范寫字。

  2.學生書空仿寫,然后在書本上練習寫字。

  3.展示交流。

  四、作業設計

  1.讀讀說說

  游來游去 飛來飛去 跑來跑去 跳來跳去

  來 去 來 去 來 去

  2.寫出下列漢字的筆順。

  姐:___________________ 呢:___________________

  呀:___________________ 哪:___________________

  3.選擇合適的詞語,把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

  小魚 小山羊 燕子 小鴨子 老鷹 小牛

  (1)( )和( )在水里游來游去。

  (2)( )和( )在空中飛來飛去。

  (3)( )和( )在草地上吃青草。

  五、全文總結

  六、作業:

  回家后,把這個故事講個爸爸媽媽聽。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壁虎、小魚、黃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小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

  【課前準備】

  四種動物的圖片,幻燈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開火車讀字詞。

  2、擴詞:

  虎 借 難。

  3、第1、2段告訴我們小壁虎的尾巴──斷,它想去──借尾巴。

  二、讀講第三、四、五段

  過渡:

  小壁虎向誰去借尾巴,它借到了嗎?

  范讀,分組讀。

  小壁虎向誰去借尾巴?用上和回答。

  板書:

  小魚、老黃牛、燕子圖

  小壁虎怎么去借尾巴?小魚、黃牛、燕子為什么不把尾巴借給它?

  1、第一步:

  ⑴ 指名讀第3段:

  有幾句話?分句讀。

  ⑵ 出示:

  爬呀爬。

  齊讀。

  指讀第一句。

  評:讀得好,使人聽起來小壁虎爬得那么慢,那么艱難,我有一個問題,小壁虎失去尾巴多么著急呀。為什么不快快爬去借,反而這么慢,這不矛盾了嗎?

  師述小壁虎尾巴的功能。

  導讀第一句。

  ⑶ 小壁虎是怎樣向小魚借尾巴的?

  比較句子:

  A、小魚姐姐,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B、小魚,你把尾巴借給我。

  哪種說法好?

  小壁虎這樣問可以看出他怎么樣?怎么看出來的?導讀這句話。

  2、第二步:

  小魚為什么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

  圈出小魚尾巴怎么動、有什么用的詞語。

  板書:搖 撥 水

  3、第三步:

  看燈片:

  ⑴ 小壁虎看見小魚怎么在河里游來游去?

  ⑵ 小魚搖著尾巴,可以一會兒怎樣游,一會兒怎樣游?

  (做手勢)

  小魚( )著尾巴,在( )( )游來游去。

  導讀這句話。

  ⑶ 小魚為什么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

  小壁虎向( )借尾巴,( )要用尾巴( ),所以沒借到。

  ⑷ 小魚怎么回答小壁虎的?

  比較句子:

  A、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撥水呢。

  B、不行,我要用尾巴撥水。

  導讀。

  4、第四步:

  導讀第三段,練習分角色朗讀。

  第3、4、5三個自然段中許多內容一樣,因此讀的語氣完全一樣。

  第一步:

  指讀第4段、第5段,有幾句話?每句分別講什么?

  第二步:

  圈出老黃牛、燕子的尾巴怎么動、有什么用的詞語。

  板書:甩 趕 蠅子 擺 掌握 方向

  第三步:

  看燈片

  ⑴ 老黃牛怎么在樹下吃草?

  老黃牛為什么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

  ⑵ 燕子怎么在空中飛來飛去?

  燕子( )著尾巴在( )( )飛來飛去。

  燕子為什么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

  5、根據上面的內容填空:

  小壁虎向( )借尾巴,( )要用尾巴( ),所以沒借到。

  6、指導分角色朗讀3、4、5段。

  三、讀講第6、7段

  1、指讀6、7段,思考:

  ⑴ 小壁虎開始為什么難過?

  ⑵ 后來怎么又高興起來呢?

  2、讀后交流。

  3、導讀。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齊讀課文

  【板書設計】

  17、小壁虎借尾巴

  斷 小魚圖 搖 撥水

  老黃牛圖 甩 趕蠅子

  長 燕子圖 擺 掌握方向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8

  一、激趣導入,交代任務

  1.教師先請同學們看一幅圖(出示壁虎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小動物呀?

  2.介紹壁虎的外形、習性。

  3.(拿掉壁虎尾巴)問:小壁虎的尾巴沒了,他該怎么辦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7課,《小壁虎借尾巴》。(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師范讀課文:

  2、交流識字方法:

  這課沒有一個注音,遇到生字怎么辦?你有什么方法?

  (借助圖畫;聯系上下文猜字;通過相似的熟字猜字;問老師、問同學……)

  3、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嘗試讀文,學習生字。(采取四人小組學習)

  4、交流學習成果:

  你學會了哪些生字?是怎么學會的?(有借助圖畫學習新字的嗎?聯系上下文你猜到了什么字?……)

  你又發現了什么新方法?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1、指名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2、學生評議。

  3、帶著剛才自己不懂的問題,邊讀邊想想,你讀懂了什么?

  4、交流閱讀情況:

  (哪些問題你已經解決了,說說你的想法。)

  5、教師幫助理一理: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經過、結果。

  6、結合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重點學習第一、二自然 。

  落實知識點:

  小壁虎為什么要去借尾巴?

  理解“掙斷”的意思。如果小壁虎不掙斷尾巴,會怎么樣?

  (了解小壁虎遇到危險時能掙斷尾巴自救)

  四、指導寫字

  1、讓學生觀察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想筆順,然后描寫。

  卡片出示詞語,學生開小火車讀詞語,全班齊讀詞語。

  3、師:上節課我們已經自己讀懂了好多問題,如: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指名學生說說)

  他向誰借尾巴?——

  (學生邊說,教師邊貼出這些動物的圖片)借到了沒有?

  4、你們想幫小壁虎借尾巴嗎?

  今天我們分別組成小壁虎隊、小魚隊、老牛隊、燕子隊,來做一次借尾巴的游戲吧。

  五、細讀課文,讀中悟文

  師:小壁虎隊你們先在課文中找找,哪些段落是講你們怎么借尾巴的,小魚隊、老牛隊、燕子隊,你們找找自己是怎么回答小壁虎的,請仔細讀讀,作好準備。大家作好了準備,我們的游戲就開始了。(學生分別讀相應的段落)

  師:大家準備好了嗎?小壁虎隊,你們先向哪隊借?(這三個自然段的教學順序由學生的情況隨機決定,下面以先教學第三自然段為例。)

  1、學習第三自然段:

  (1)引讀:

  師:小朋友,看課文和插圖,我們做個“我問你答”的游戲,老師問,小朋友找到句子回答老師。

  師:小壁虎爬呀爬,爬到——生:(略)

  師:他看見小魚——生:(略)

  師:小壁虎說:“——”生:(略)

  師:小魚說:“——”生:(略)

  (2)練讀對話的不同語氣:

  小壁虎隊,你們借不到尾巴是因為你們不禮貌嗎?(找出小壁虎的話,讀出禮貌語氣)

  小魚隊,是因為你們很高傲嗎?

  (找出小魚的話,讀出熱情的語氣)

  (3)教師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4)表演讀,品悟“搖”“撥”。

  你們見小魚搖尾巴了嗎?指名一學生用手勢表演。學生站起來邊讀邊自由做小魚搖著尾巴撥水的動作。

  (5)了解尾巴的作用,啟發想象,拓展延續。

  師:小壁虎那么有禮貌,為什么還是借不到尾巴呢?

  ——原來小魚的尾巴有那么大的作用。要是小魚把尾巴借給了小壁虎,那會怎樣?小壁虎借到了小魚的尾巴有用嗎?現在,小魚隊、小壁虎隊你們分別想對對方說些什么?

  2、合作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學習方法基本與上面相似

  (1)各隊找到段落,四人小組學習。先由一個“小老師”學老師問一問,其他同學答。然后交流自己讀懂及有疑問的地方。再分角色感情朗讀。

  [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學習與人交流,與人合作,培養團結合作精神。]

  (2)引讀。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4)表演讀。品悟“甩”、“擺”。

  (演示老牛甩尾巴,燕子擺尾巴的動作。)

  學生看后出示與畫面中的動作相對應的字“甩”、“擺”。并讓學生用手勢表演。

  3、全體起立,表演第3、4、5段。

  六、學習課文第六、七自然段:

  1、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怎么樣?(很難過)。你什么時候會難過?用難過的語氣讀一讀。

  2、小壁虎難過地爬回家,把它借尾巴的事“告訴了媽媽”。

  課文中有沒有把小壁虎告訴媽媽什么寫出來?(沒有)那你

  們知不知道小壁虎向媽媽說了些什么?老師做壁虎媽媽,誰來做小

  壁虎,把借尾巴的事說給媽媽聽?

  4、課文為什么不寫呢?

  因為前面已經寫過一次,再寫會顯得羅嗦。

  5、媽媽聽了小壁虎借尾巴的事,笑著說小壁虎是“傻孩子”。什么叫“傻孩子”?小壁虎是“傻孩子”嗎?

  預設:

  生1:我覺得小壁虎是個傻孩子,因為它在向牛伯伯,小魚姐姐、燕子阿姨借尾巴時,都不回頭看看自己的尾巴到底怎么樣了。 生2:我不同意,因為小壁虎在蛇咬住尾巴是會掙斷逃走,多聰明啊!

  生3:小壁虎不傻,你們看,它在尾巴斷了之后會向朋友們去借呢!

  生4:我也覺得小壁虎不傻,它向小伙伴借尾巴是很有禮貌,叫小魚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

  生5:我跟你們說,小壁虎有點傻的,那尾巴本來就會斷的,可小壁虎爬了這么多地方都沒發現自己的尾巴在長?

  生6:可能它斷了尾巴心里難受,就沒看。

  生7:可能它覺得沒有尾巴太難看了,不想看……

  指導朗讀媽媽的話。

  5.聽了媽媽的`話,“小壁虎轉身一看,高興地叫起來。”讓我們用高興的語氣讀一下小壁虎的話。

  6.指導朗讀“我/長出一條/新尾巴啦!”(注意感情、停頓、重音)

  7.從這里你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特點?(斷后過一段時間能再長出新尾巴)(板書:再生)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會認壁、虎等9個生字。會寫河、姐等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

  3、初步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作用。

  教學重點:

  1、認識9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初步了解一些動物的尾巴。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展示,檢查復習

  1、出示小壁虎圖片提問:這是什么動物?誰了解小壁虎給大家介紹介紹。交流學生知道的知識。板書課題。質疑:讀讀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呢?學生回答

  2、借助圖畫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為解決大家的問題,我們先讀讀課文,了解一下課文內容。請大家打開17課,看看有什么新發現?(學生回答)

  2)大家的本領真大,請自讀課文,如果遇到不認識的漢字自己解決,一會兒向大家交流。

  3)全班交流:你認識了哪個字?是用什么方法認識的?(學生進行交流)

  (二)分析記憶生字

  1、利用識字方法記憶字形。

  (1)熟字帶生字:準———難祖———姐桃———逃

  錯———借

  (2)熟字加偏旁:幾———虎文———蚊它———蛇

  親———新

  (3)想象字義記憶:壁

  2、拿出自己的卡片讀字記詞。

  3、指名讀字擴詞。

  (三)書寫指導

  1、讀一讀要求寫好的漢字。

  2、觀察描紅尋找關鍵的筆畫。

  3、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請學生上臺描黑關鍵筆畫。

  4、自己臨寫。

  5、同桌互換。

  6、展示交流。

  (四)課堂作業設計

  1、寫出下列漢字的筆順。

  在:變:

  條:有:

  2、比一比,口頭組成詞語。

  蚊()難()桃()蛇()推()逃()

  第二課時

  (一)故事導入,揭示課題

  1、講這個故事。你們想知道小壁虎借尾巴的過程嗎?

  4、聽老師讀,標出自然段。指名讀課文,要求正確。檢查反饋。

  (二)、感知課文內容,朗讀課文

  1、讀課文說一說: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怎樣掙斷逃走的呢?誰來表演一下?(教師出示蛇和小壁虎的圖片請同學上前表演)

  2、沒有尾巴的小壁虎什么心情呢?請同學讀第二段。

  3、小壁虎向誰借尾巴了,它借到了嗎?為什么?(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小魚、老黃牛、燕子的圖片)

  4、為什么借不到尾巴呢?(請學生分角色來表演)

  5、通過小伙伴的表演,你知道了什么?(小魚、老黃牛、燕子的尾巴是有用處的,不能隨便借給別人)

  6、說說小魚、老黃牛、燕子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7、沒有借到尾巴的小壁虎又是什么心情呢?齊讀第6自然段。

  8、請學生分角色扮演小壁虎和壁虎媽媽來演一演后來發生的事情。

  9、他們的表演中你知道了什么?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特點呢?

  10、長出新尾巴的小壁虎什么心情?一起高興地讀最后一句話。

  (三)課后延伸

  1、讀一讀,說一說

  游來游去飛來飛去跑來跑去跳來跳去

  來去來去來去來去

  2、小壁虎的尾巴易斷,可再生,能保護自己,小魚用尾巴撥水;老黃牛用尾巴趕蠅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你還知道其他動物尾巴的用途嗎?回去后收集資料,下一節課交流。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10

  教材簡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教科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八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童話。講述了小壁虎由斷尾巴到借尾巴長出新尾巴的過程。中間又涉及到三個人物,很形象生動。通過故事說明了某些動物的尾巴的作用,借文學形式講解自然科學知識。 學情分析: 童話故事深受兒童們的喜愛。尤其低年級的孩子們好動愛玩,富于想象,當他們捧讀本文的時候,會浮想聯翩,孩子們充盈著有趣的心理會產生許多令人驚異的感想。因此教學中在學生讀好文本的基礎上,給予CAI的輔助教學,視覺的感受給孩子們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力,提高了孩子們學習的參與性,積極性,幫助孩子們理解生活,豐富想象,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手段:

  以給學生介紹朋友的方式,激發學生興趣。采取靈活多樣的讀書方式指導學生進生多層次閱讀。達到讀正確、讀流利。從而促進使學生感知課文內容,感悟借尾巴的過程,了解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達到順暢、有效地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的效果。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會認15個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初步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作用及特點。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朗讀能力及自學合作學習能力。

  過程、方法目標:經歷閱讀,分角色朗讀等,感知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對學生進行禮貌教育。

  教學重點:分角色朗讀課文及感知動物尾巴的作用。

  教學難點:能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

  教學準備:課件,圖片,頭飾。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動物朋友,你們知道是什么動物嗎?(出示圖片)

  生:(壁虎)

  師:壁虎是一種非常特別的爬行動物,它的身體扁平,四肢短,趾上有吸盤,能在墻上,樹上爬行,愛吃蚊子,蠅子等小昆蟲,對人類有益,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是有關小壁虎的童話故事。(板書課題:小壁虎借尾巴。)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讀課文。邊讀邊批準,全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它們的內容是什么?

  師:(課件出示問題板)

  問題:

  小壁虎為什么借尾巴?

  小壁虎尾巴斷了心情怎樣?

  小壁虎都向誰借尾巴了?

  最后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嗎?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全文,看看你找到了那些問題答案。

  生答————————————

  生 答

  生 答

  生 答—

  三、 游戲引入,情感體驗。

  師:數一數,文中一共有幾個動物,喜歡它們嗎?現在假設我們就是這群小動物,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咱們一起做游戲。

  師:小動物們準備好了嗎?

  生:好了。

  師:請小壁虎爬起來,蛇爬出來,同學們想:它們的爬行有什么區別?

  生:答(略)

  師:同學們,我說幾個詞,看誰反應快,游來游去,飛來飛去,甩來甩去,走來走去。

  師:有趣嗎?

  四、 興趣投入,加深感悟

  師:(將小壁虎頭飾掛在胸前)喂!你是小魚姐姐嗎?(邊說邊走到一個小女孩身邊)。

  生:(站起來)我是小魚姐姐。

  師:小魚姐姐你好嗎?你能把你的尾巴借給我嗎?

  生:不能啊!我還得用它撥水呢。

  師:給她掌聲,多溫柔的小魚姐姐呀!

  師:小魚姐姐不能把尾巴借給小壁虎,因為她的尾巴是用來撥水的(師板書:撥水)。緊接著,小壁虎爬到大樹上,看到小黃牛,小黃牛怎樣說呢?(生讀課文)

  生:我想是這樣讀

  生:我的體驗是

  師:我想黃牛伯伯年齡大了,我這樣讀

  師:多有創意呀!同學們都讀出了自己的體會,黃牛告訴小壁虎,他的尾巴是趕蠅子的(師板書:趕蠅子)

  師:小壁虎只好又繼續借尾巴,它看到誰了?

  生:(小燕子)

  師:小壁虎在小燕子那里借到尾巴了嗎?

  生:沒有,小燕子尾巴是用來掌握方向的。

  師:板書;掌握方向。

  師:用什么樣的語氣讀小壁虎的話呢?(懂禮貌)

  師: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小壁虎

  懂禮貌的/

  師:誰能帶著這樣的語氣讀給大家聽聽?

  師:小壁虎最后借到尾巴了嗎?

  生:沒有。

  五、 開發想像

  師:小壁虎最終借到尾巴了嗎?

  師:借了一天尾巴的小壁虎又累又餓,而且還沒有借到尾巴,難過的小壁虎急忙回到家,對媽媽說些什么?媽媽又是怎樣說的?

  師:小壁虎又變得高興了,快大聲告訴小魚姐姐,黃牛伯伯和小燕子呢?

  生:(大聲地)我長出新尾巴了?

  六、 拓展延伸

  師:多可愛的小壁虎呀!同學們,小壁虎在借尾巴的過程中自己又逐漸長出一條新尾巴。這種功能叫做再生。那你們還知道那些小動物有再生功能嗎?

  師:其實,動物世界之中的知識可真奇妙,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關于動物的哪些知識。

  七、 全課總結

  同學們,我們生活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中是多么幸福啊!而大自然的知識更是豐富多彩。希望你們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用你們的聰明才智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吧!

  八、板書設計

  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 小 魚 撥 水 小壁虎

  掙 斷 老黃牛 趕蠅子 長 出

  尾 巴 燕 子 掌握方向 新尾巴

  教學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圖學文的童話故事。課文通過小壁虎向小魚、黃牛、燕子借尾巴的經過,講了小壁虎的尾巴斷了可以再生的特點和小魚、黃牛、燕子尾巴的用處。課文較為簡單、易懂,在教學中我打破以往的按段講解的方法,而是采取了我為輔,學生為主,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們不但理解了課文內容,而且還在較輕松的課堂氣氛中完成了一節課的教學。

  一、讀文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只有多讀,才能真正地理解課文內容和掌握閱讀方法。教學《小壁虎借尾巴》時,我給學生足夠的讀書機會,采用多種形式,如:自由讀文、小組讀文、朗讀、齊讀等,不求形式統一,只求學生真正投入。在開始教學時,我讓學生自由讀文,給每位學生一個比較個體的自由散讀的空間,起到讀通課文,掃清生字障礙的作用;其間,又展開小組讀文,理清課文的主脈,了解文章的內容,知道魚、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最后,女生齊讀,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總之,只有讓學生充分地讀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時也培養了語感。

  二、表演

  表演是語文學習的實踐,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積累。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我讓學生按小組針對課文第三、四、五小節的內容進行演示排練。其間我不斷深入小組,與組員共同探討。在這一個環節中,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并不急于表演交流,而是給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積累語句,把它們牢牢地記在腦子里,在這基礎上,再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反饋給我看。這樣,不但起到了積累的目的,也揣摩文章的寫作思路和表達方法,為說話、寫作打下了結實的奠基。

  三、交流

  我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有充足的交流時間,圍繞課文的重點問題和疑難問題,展開討論,鼓勵學生發表獨到的見解。由于學生思維的不同,對問題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就得通過討論、交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獲得知識。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我針對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斷的,還是自己掙斷的這一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在交流的過程中,同學們通過讀文、演示,取得共識。這樣交流,既有利于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訓練。

  以上是《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后的幾點想法。就在閱讀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還值得我們在今后的課堂實踐中不斷地摸索、研究。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

  2、通過看圖,學習課文,理解詞句和每段的意思,了解小魚、黃牛、燕子、壁虎尾巴用處,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好對話的語氣

  【教具準備】

  1、小壁虎、小魚、老牛、燕子四種動物的圖片和頭飾。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但是大家只需用耳朵聽,不許發出聲音,等老師把這個謎語說完后,看哪位小朋友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把謎底猜出來。

  1、多媒體展示謎語:身體扁平四肢短,模樣丑陋本領大,腳有吸盤墻上爬,專吃蚊子人人夸。

  2、指名猜謎語:小壁虎

  師: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小壁虎結尾吧》(展示課題板書),學生齊讀課題。

  師:當你讀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或者是想知道什么呢?

  預設:a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

  b 它向誰借尾巴了呢?

  c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嗎?

  過渡:是啊,這幾位同學提問的非常好,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它都是向誰借了呢,最終它借到尾巴了嗎?那就讓我們一起去聽聽故事吧!

  二、初讀課文,理解借尾巴的原因(學習1、2自然段)

  1、聽課文錄音。

  2、學生回答: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先用自己的話說,再把課文中相關的句子讀出來)

  3、動作演示理解“一掙”,理解小壁虎尾巴易斷的特點。

  師:同學們想一想,沒有尾巴的小壁虎此時心情會是怎么樣呢,它又是怎么想的呢?假如你就是那只斷了尾巴的小壁虎,你最想做什么呢?引導學生學習第2自然段

  過渡:是啊,沒有尾巴的小壁虎最想去借一只尾巴了,那它都是向誰借了呢?

  三、先扶后放,學習借尾巴的經過。(學習3、4、5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3、4、5自然段。

  2、完成填空 小壁虎向( )( )( )借尾巴。

  (一)指導學習第3自然段

  1、指名學生讀書。

  2、小壁虎首先來到了哪里?它是怎么樣給小魚說話的?

  多媒體展示圖片及句子:“小魚姐姐,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3、對比體會小壁虎的禮貌:①“小魚姐姐,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②“小魚,把尾巴借給我。”

  4、看到那么有禮貌的小壁虎,小魚有沒有把尾巴借給它呢?它是怎么說的呢?

  5、師:從這段話中我知道了( )。

  6、師生分角色朗讀這一自然段。

  過渡:因為小魚要用尾巴撥水,所以它不能把尾巴借給小壁虎,那小壁虎又去向誰借了呢?

  (二)小組合作學習第4、5自然段

  1、要求: a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去學習

  b學習時可以選擇分角色朗讀,也可以選擇表演或講故事。(先學習壁虎爬到哪,看見什么;再學習小壁虎怎么說,小魚怎么答;最后想想:為什么小魚不把尾巴借給壁虎。(學生匯報時教師可以以記者的身份隨機參訪,分別采訪老牛和小壁虎)

  c每個小組的每位成員都必須參與學習

  (三)、鞏固訓練

  1、師:現在你知道為什么它們都沒能借尾巴給小壁虎嗎?

  因為( ),所以(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12

  教學內容

  《小壁虎借尾巴》

  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這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壁虎向小魚姐姐、黃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因為他們各自尾巴都有用處所以沒有借到。通過這個故事,學生認識到小魚、黃牛、燕子尾巴的作用,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點。課文寓科普知識于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之中,深入淺出,引人入勝,使孩子們即學習了科學知識,又受到了美的熏陶。文章反復采用相同的句式,敘述了不同的內容,既易于學生接受,有富有生活情趣,角色鮮明,非常適于朗讀訓練。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能夠表演這個故事。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壁虎、小魚、黃牛、燕子尾巴的用途和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

  3、正確認讀本課十六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

  教學重點:

  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了解動物尾巴的作用。

  教學難點:

  熟練認字,熟讀課文,體會對話的不同語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錄像、課件、生字卡片、動物頭飾。

  學生準備:生字卡片、學生搜集有關動物尾巴的資料。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師出示謎語:活動地盤在墻壁,專門收拾飛蚊蟲,尾斷無礙會再生,醫學名稱是守宮。

  師:這節課我們就學一個關于小壁虎的故事,請同學們看錄像《小壁虎借尾巴》。

  二、初讀課文:

  自讀(學生自己想辦法掃除字音障礙,利于培養自主閱讀的能力)

  師:課文沒有注音,怎樣才能讀懂這個故事呢?學生聯系以前的經驗自己想辦法。(看圖、查生字表、猜讀或請教別人)

  學生活動:同桌互相檢查讀文,重點看字音是否讀準確,句子是否讀通順。

  師:同學們匯報自己新認識的字,并說出自己是怎樣認識的(提倡有創意的識字方式,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指名當小老師領讀讀得準的詞語,并提醒大家應注意的地方。

  (師生角色互換讓學生在主動參與和成功體驗中釋放出巨大的學習潛能,為今后自主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圖文對照讀課文,理解課文。

  師提問:

  1、小壁虎的尾巴哪去了?小壁虎為什么自己把尾巴掙斷了?

  生讀書,思考,回答。

  2、小壁虎都向誰去借尾巴?它是怎樣說的?借到了嗎?

  生讀書,思考、回答,互相補充,師適時點撥。

  3、重點指導第三自然段,讀好小壁虎和小魚對話的語氣。

  課件出示句子:小魚姐姐,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小魚,把尾巴借給我。

  通過比較朗讀,學生體會出小壁虎說話很有禮貌,語氣略帶請求。

  4、小魚為什么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學生做動作理解“撥水”,體會小魚的心情。練習有感情的朗讀對話。

  5、方法遷移,學生練習分角色讀好小壁虎和黃牛、燕子的對話。

  評價(自評和互評結合,培養學生閱讀欣賞和評價能力)

  學生帶頭飾分角色表演對話,先自評然后請大家評價。

  第二課時

  一、學生讀說結合,再次感知讀文。

  二、回憶:小壁虎向誰借尾巴了?為什么沒借到?先指名概括的說說,再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三、學習7、8自然段,自讀討論:

  1、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難過,只好爬回家里找媽媽,結果怎么樣?為什么?

  2、指導朗讀:小壁虎這時的心情可高興了,它的話該怎么讀?(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全班評讀、齊讀)

  表演(童話表演不僅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還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

  四、感悟全文,升華認識。

  1、分角色朗讀全文。

  2、以小組為單位,小組長分配角色,學生進行創造性表演。(熟悉角色,加上表情動作練習排練。)

  3、分組表演,全班評議改進。

  (評議標準:表演的連貫性;角色的表情語氣是否恰當。)

  拓展(多種形式的練習設計,激發學生參與合作的積極性)

  五、擴展練習,培養學生發散思維。

  小壁虎還會向誰去借尾巴呢?模仿文中的說法結合查找的資料,再續說一兩個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師: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讓我們把收集到的資料讀給大家聽聽,看看動物的尾巴都有什么作用。

  生匯報交流。

  二、師:同學們把書翻到八十頁,把你能寫漂亮的教給大家。

  生教,生糾錯,師適時點撥。重點教學“身”字。

  師:每個漢字都是很美的,每個字都要講究橫平豎直,都講究“勻稱”。舊像一個人一樣,各個器官的大小、位置都恰倒好處,非常和諧,所以,我們不僅要把字寫對,更要寫好看。

  三、同桌寫給對方看,互相評價。找同學板演,大家評價。

  四、生填寫《寫字》,師面批面改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13

  【教材分析及教學設計思路】

  《小壁虎借尾巴》處于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第17課。本篇課文的難點在于它是本冊書第一篇全文不注音的課文,且篇幅較長。本篇課文的優點是故事性強,富有童趣。敘述及語言簡潔優美,為學生學習語言提供了鮮活的范本。為此,在教學設計中突出三個方面:一是借助插圖激發興趣,加強初讀。二是結合生活情境指導讀書。三是加強語言訓練,展開想象,仿照課文的敘述方式再編童話故事。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結合具體情境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利用課文提供的情境和敘述方式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

  4、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作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課

  1、多媒體或掛圖出示壁虎圖片,引導學生觀察。

  2、請學生結合自己的觀察及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

  你們看見過壁虎嗎?壁虎是什么樣子的?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教師相機補充,引導學生對壁虎有一個生活化的認識,如:壁虎是灰色的,有四條短短的腿,它的腳爪像梅花,還有一條尾巴。因為壁虎的腳上有一輪一輪粗糙的東西,叫腳下趾,所以能在墻上、玻璃上爬。現在把課題上的拼音讀一遍。

  (指“壁虎”上的拼音。)

  3、讀課題,讓學生注意“壁虎”兩個字的寫法。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記住“借”字。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小壁虎不是自己有尾巴嗎?為什么要借尾巴呢?因為這課的生字多,現在聽老師先讀一遍課文。”

  2、學生試讀課文:

  分小組自讀課文,要求:

  ⑴ 先觀察插圖,然后試著把和插圖對應的課文讀一讀。

  ⑵ 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想一想,問一問小組其他同學。

  3、指導初讀第1、2自然段,識字:

  ⑴ 指名讀第1、2自然段:

  指導學生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掉字。

  ⑵ 出示第1、2自然段中的生字詞卡片,識字,鼓勵學生自主識字,如通過發現新字與學過的字之間的聯系識字:

  “錯──借、桃──逃、推──難、蟲──文──蚊、蟲──它──蛇”。

  ⑶ 按照讀通句子的要求,進行讀書訓練和指導,如:

  “小壁虎/在墻角/捉蚊子。”、“一條蛇/咬住了/他的尾巴。”

  不要給學生講在什么地方停頓、斷句,指導學生按照具體的語言情境讀到位即可。

  4、按照以上程序學習3、4、5、6、7自然段。

  三、指導書寫

  1、“呢、呀、哪”三個字左窄右寬,“口”字應寫得小而高。

  2、“姐”:

  “女”字的“橫”變為提,“女”“撇點”的“點”要注意避讓,給最后一筆留出位置,以免左右兩部分不緊湊。

  3、“河”字左窄右寬,左邊位置稍靠上。“借”字左窄右寬,右邊位置稍靠上。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新詞

  二、研讀課文

  1、學習課文1、2自然段:

  ⑴ 壁虎是有尾巴的。課文里的小壁虎,它為什么要借尾巴?

  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⑵ 指名讀第一、二小節。

  ⑶ 同桌互相說一說:

  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

  ⑷ 判斷:

  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斷的?

  ① 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斷的。(×)

  ② 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住后,自己掙斷的。(√)

  ⑸ 假如小壁虎不掙斷尾巴,會出現什么情況?

  相機引導壁虎的尾巴,有保護自己生命的作用。

  ⑹ 指導朗讀:

  重點從體會小壁虎的心情方面指導讀好“多難看哪!”“向誰借一條尾巴呢?”。

  2、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⑴ 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⑵ 比較句子的不同:

  ① 小壁虎爬到小河邊。

  ②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邊。

  第二個句子表現出小壁虎“爬了很遠”、“很費勁”。

  ⑶ 指導學生展開想象,邊做小魚“搖著尾巴”、“游來游去”的動作,邊朗讀,讀好本段第二句話。

  ⑷ 引導學生體會自己平時向別人借東西的語氣應該是怎樣的,讀好小壁虎向小魚借尾巴的話。

  ⑸ 引導學生從小魚很想把尾巴借給小壁虎卻不能借給他的心情,讀好小魚的話。

  ⑹ 有感情地朗讀。

  3、按照學習第三自然段的方法學習課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4、延伸訓練:

  ⑴ 想一想:

  小壁虎還會到什么地方向誰借尾巴?

  按照課文的敘述方法,說一說。

  ⑵ 出示提示: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___________。他看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壁虎說:“____________,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_________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___________。”

  5、指導朗讀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重點指導讀出“難過”和“高興”。

  6、小結全文,課堂練習:

  ⑴ 說說學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哪些動物的尾巴的作用?分別是什么?

  ⑵ 填空練習:

  ① 小魚(搖)著尾巴,在(河里)游來游去。

  ② 黃牛(甩)著尾巴,在(樹下)吃草。

  ③ (燕子)擺著尾巴,在(空中)飛來飛去。

  ④ 小魚用尾巴(撥水),黃牛用尾巴(趕蠅子), 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小壁虎的尾巴斷了以后,還能(長出來)。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能夠表演這個故事。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壁虎、小魚、黃牛、燕子尾巴的用途和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

  3、正確認讀本課十六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

  教學重點:

  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了解動物尾巴的作用。

  教學難點:

  熟練認字,熟讀課文,體會對話的不同語氣。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師出示謎語:活動地盤在墻壁,專門收拾飛蚊蟲,尾斷無礙會再生,醫學名稱是守宮。

  師:這節課我們就學一個關于小壁虎的故事,請同學們看錄像《小壁虎借尾巴》。

  二、初讀課文:

  自讀(學生自己想辦法掃除字音障礙,利于培養自主閱讀的能力)

  師:課文沒有注音,怎樣才能讀懂這個故事呢?學生聯系以前的經驗自己想辦法。(看圖、查生字表、猜讀或請教別人)

  學生活動:同桌互相檢查讀文,重點看字音是否讀準確,句子是否讀通順。

  師:同學們匯報自己新認識的字,并說出自己是怎樣認識的

  指名當小老師領讀讀得準的詞語,并提醒大家應注意的地方。

  三、圖文對照讀課文,理解課文。

  師提問:1、小壁虎的尾巴哪去了?小壁虎為什么自己把尾巴掙斷了?

  生讀書,思考,回答。

  2、小壁虎都向誰去借尾巴?它是怎樣說的?借到了嗎?

  生讀書,思考、回答,互相補充,師適時點撥。

  3、重點指導第三自然段,讀好小壁虎和小魚對話的語氣。

  課件出示句子:小魚姐姐,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小魚,把尾巴借給我。

  通過比較朗讀,學生體會出小壁虎說話很有禮貌,語氣略帶請求。

  4、小魚為什么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學生做動作理解"撥水",體會小魚的心情。練習有感情的朗讀對話。

  5、方法遷移,學生練習分角色讀好小壁虎和黃牛、燕子的對話。

  評價(自評和互評結合,培養學生閱讀欣賞和評價能力)

  學生帶頭飾分角色表演對話,先自評然后請大家評價。

  第二課時

  一、學生讀說結合,再次感知讀文。

  二、回憶:

  小壁虎向誰借尾巴了?為什么沒借到?先指名概括的說說,再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三、學習7、8自然段,自讀討論:

  1、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難過,只好爬回家里找媽媽,結果怎么樣?為什么?

  2、指導朗讀:小壁虎這時的心情可高興了,它的話該怎么讀?(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全班評讀、齊讀)

  表演(童話表演不僅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還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

  四、感悟全文,升華認識。

  1、分角色朗讀全文。

  2、以小組為單位,小組長分配角色,學生進行創造性表演。(熟悉角色,加上表情動作練習排練。)

  3、分組表演,全班評議改進。

  (評議標準:表演的連貫性;角色的表情語氣是否恰當。)

  拓展(多種形式的練習設計,激發學生參與合作的積極性)

  五、擴展練習,培養學生發散思維。

  小壁虎還會向誰去借尾巴呢?模仿文中的說法結合查找的資料,再續說一兩個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師: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讓我們把收集到的資料讀給大家聽聽,看看動物的尾巴都有什么作用。

  生匯報交流。

  二、師:同學們把書翻到八十頁,把你能寫漂亮的教給大家。

  生教,生糾錯,師適時點撥。重點教學"身"字。

  師:每個漢字都是很美的,每個字都要講究橫平豎直,都講究"勻稱".舊像一個人一樣,各個器官的大小、位置都恰倒好處,非常和諧,所以,我們不僅要把字寫對,更要寫好看。

  三、同桌寫給對方看,互相評價。找同學板演,大家評價。

  四、生填寫《寫字》,師面批面改

  板書設計

  小壁虎借尾巴

  向小魚借

  向老牛借

  向燕子借

  長出尾巴

  教學反思

  在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課時,根據低年級學生愛幻想,常把物體擬人化的特點,我先利用多媒體課件呈現出課文的動畫,學生被優美的圖像所吸引,學習熱情隨之高漲起來,我抓住學生熱情較高的有機時機進行教學。在學習過程中課件中展出了小燕子、小魚和老黃牛的尾巴是怎樣擺動的,學生通過觀察形象直觀的圖象,知道了這三中小動物尾巴的作用。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在仔細的觀察中,發現了小壁虎的尾巴的特點:遇到危險時會自己切斷尾巴,保護自己,過一段時間,尾巴可以再生。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提到:"觀察是認識的出發點,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是正常思維的必要條件。"小學生存在著注意力分散,缺乏一定的目的意識支配,帶有情緒性。而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圖文音像資料,鮮艷的色彩,生動活潑的界面,逼真的音響效果,使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且使注意力持續時間延長,利于學生的深度觀察與發現。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會認“壁、借”等15個生字,會寫“孩、爬、姐”等10個生字。

  2、學會新的偏旁,理解詞語,會準確運用,并認識多音字。

  3、進一步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作用。

  教學重點:識字和寫字。

  教具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回顧全文,導入新課

  孩子們,上節課你們已學習了《小壁虎借尾巴》的課文,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小壁虎借尾巴》。請你們伸出小手和我一起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這是一篇很有趣的童話,請你們快速把書翻到103頁,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生讀)

  從你們的表情上,我看出你們很喜歡這篇童話,那誰愿意說說,讀了課文你都知道了什么?(真會讀書)

  讀了課文知道了這么多動物尾巴的用處,那你們還知道其他動物尾巴的用處嗎?懂得的知識可真多,看得出你們很愛學習。

  二、 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孩子們,學習了課文,你們一定認識了許多的字寶寶,不知道有沒有和它們交手朋友?一起來看看誰交的朋友多。

  (一)檢查識字情況

  1、(出示詞語)字寶寶和它的伙伴來了,看認識它們嗎?齊聲叫出它們的名字好嗎?

  2、了不起,交上了這么多朋友,我們男女生比賽讀一讀,看哪組讀得更準確?

  3、字寶寶送走了伙伴,要和你們單獨見面了,還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出示認識的字)齊讀

  4、字音準確,你們已經是朋友了。接下來開火車領讀,讀時給字組個詞。看誰讀得流利,說得準確?

  5、真聰明。孩子們,知道嗎?在這些字寶寶中,“角、尾、轉”字有兩個音,“嗎”字有三個音。像這樣的一個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音的字,我們把它叫多音字。我們再來認識認識它們。(出示)齊讀

  “尾、嗎”這兩個字的其它音我們不常用,今天先不認識了,如果你有興趣也可以課后回家查字典學習。

  這些字隱藏到兩句話中了,還能記得請,讀得準嗎?(輕聲讀,指名讀)

  6、你們真棒!交了這么多的朋友,結交新朋友,別忘老朋友。課文中還有一些朋友,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課件出示字)這是我們今天要學會寫的字。輕聲讀讀,齊讀

  讀得準確,接下來開火車讀,邊讀邊組詞,選字說話。

  (二)識記生字

  1、知道它們的名字,很了不起。但怎樣記住這些字呢?我們先仔細觀察這些字,看看它們的結構上有什么特點?給它們分分類。(指名分類)

  2、歸好類,便于我們觀察。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們嗎?快說給大家聽聽。你想用什么方法記住哪個字?

  (換偏旁熟字組合歌訣)指名匯報

  你們的方法可真多,是善于動腦的孩子,就用你喜歡的方式記住它們吧。

  (三)指導書寫

  既然交了新朋友,那我們給它們照個像,留個影吧。看誰的攝影水平高?

  (出示要寫的字“爬、姐、孩”)先給這幾個照照吧。

  1、先認識一個新偏旁“子”字旁。

  (課件出示“子”與“孩”)請認真觀察,“子”字做偏旁時發生了什么變化?

  生匯報,師強調(“子”獨體字,占田字格中間寫,做偏旁時在左半格,橫變成了提)

  看“子”字旁怎么寫,認真觀察筆順,一起書空。在本子上描寫后再寫一個。

  2、再請大家認真觀察“孩”字筆順,說說在書寫時還應注意什么?

  匯報師強調(左右結構的字,寫時左窄右寬,左右要緊密些。右面對橫撇收筆在橫中線上,下面兩撇寫時,之間的距離不能太近)

  和老師一起寫“孩”字,師范寫,生書空寫。看后在本子上描寫,再在第一格寫一個。

  3、學習“姐”字。

  “子”字旁寫時發生了變化,“女”字做偏旁也發生了變化。(出示“女”和“姐”)誰了說說有什么變化?

  再看“姐”的筆順,說說這個字在寫時還要注意什么?

  匯報,師強調(左右緊密,右面的且下橫要長,兩邊出頭)

  師范寫,生說筆順。看后描寫,再在第一格寫一個。師巡視,提醒重點筆畫的寫法和位置。再寫一個,看有沒有進步。

  4、學習“爬”

  認真觀察這個字的筆順,一起書空。說說這個字寫時,哪筆最重要?

  匯報,師強調(這是左下包圍的字,寫時“爪”的一捺要長一些,托住“巴”字,“巴”字收筆寫在橫中線)

  和老師一起寫,師范寫,生說筆順。看后描寫,再在第一格寫。師巡視。指名板前寫,生寫后觀察、評價。師幫助修改后,生再寫一個。

  5、其他的字指導

  說說字需要注意到部分,再讓學生自己寫一個。

  你們為字寶寶留下美麗的照片,它們可高興了。你們高興嗎?

  四、課堂延伸

  看你們學得高興,小壁虎又推著自選車來了,要你們把這篇文章里的好詞語都裝在這車里帶回家。快行動吧,看誰的收獲大。

  找后讀一讀

  五、總結

  這節課的學習快樂嗎?說說你們都有什么收獲?

  六、布置作業

  1、、回家后把要求寫的生字回家寫,一個音,兩個字,兩個詞。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合集15篇】相關文章: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合集15篇)03-02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合集15篇)03-02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通用15篇)03-03

比尾巴教學設計(15篇)09-05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03-06

《比尾巴》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04-09

《借生日》教學設計(集錦10篇)03-02

《草船借箭》的教學設計05-16

《大還是小》教學設計09-05

《三借芭蕉扇》教學設計2篇03-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依安县| 万荣县| 台州市| 道真| 临高县| 五大连池市| 西青区| 满洲里市| 余江县| 当阳市| 宜州市| 晋州市| 昌吉市| 资溪县| 湖北省| 寿光市| 巩义市| 泰顺县| 长兴县| 广河县| 六枝特区| 女性| 大关县| 项城市| 静乐县| 越西县| 滕州市| 亳州市| 肃南| 阿合奇县| 夹江县| 玉环县| 屏山县| 海口市| 廊坊市| 延安市| 南昌县| 西乌| 衡阳县| 平罗县| 鹿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