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山水多美麗》教學設計2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祖國山水多美麗》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祖國山水多美麗》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了解祖國山水的美麗景色,初步培養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仿照課文中的句式,把“什么像什么”的句子寫完整。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木課生字、新詞,讓學生感受祖國山河的美麗。
難點:理解文中幾個句子的意思。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
小朋友,你們喜歡旅游嗎?到過哪些地方?能說給大家聽聽嗎?
(在學生講述后小結):哦,我們班的同學,到過那么多的地方,真不錯,你們覺得到過的那些地方,好嗎?美不美?——
是呀、我們的祖國很大,景色秀美;今大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向我們介紹祖國的美麗山水的(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聽課文錄音,初步感知課文。
讓學生聽課文錄音,聽錄音前出示學習要求:
1、邊看課文邊聽錄音,聽清帶拼音字的正確讀音。
2、想一想:課文介紹廠哪些美麗的景色? (讀一讀,讓學生明確要求。)
三、再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要求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拼音的生字多讀幾遍,想想怎樣記住它,并聯系文中的句子想想意思;)
四、檢查自學,討論交流。
1、檢查生字注音,重點正音:撒、富;
2、字形分析,重點分析下列字的字形:肩,寬、岸、撒。
3、分節指名讀課文、正音
五、指導書寫生字。
(重點指導寫好“窗、望”兩個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卡片認讀生字;
二、學習課文。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學習廠生字,也大致了解了課文所寫的美麗景色。那么,寫祖國美麗景色的是哪幾段課文呢? (讓學生找到相應的課文)
1、學習課文第一段
①齊讀第一段。
②討淪,理解:
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講什么? “轟隆隆”是什么發出的.聲音?
出示句子:火車象駿馬,在原野上跑的歡。
理解:怎樣的馬叫駿馬?這一句把什么比作什么?為什么這樣比?
怎么樣的地方叫“原野”?為什么說“跑的歡”,而不說“跑的快”?
出示句子:車窗象照相機,拍下了一張張活動的照片。
理解:照相機拍下的照片,原來是不動的,但這里為什么說拍下了一張張活動的照片?
出示活動幻燈片(板書:活動的照片),通過演示,讓學生明白課文為什么把窗口看到的景色比作一張張活動的照片。
③齊讀這一段課文;
2、繼續讀議,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在車窗里小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色呢?
(板書:田野高山綠水)
它們分別是哪一節? (讓學生找到相應的課文)
①學習第2段,指名讀課文
理解“一張照片是田野”這句話的意思:
田野美麗的景色是怎么樣的呢?書上是怎么寫的?用“——”劃出,齊讀2、3兩句。(板書:望不到邊)
出示畫片,理解“望不到邊”。“望不到邊”說明田野怎樣?還有哪些地方也是望不利邊的?
小結,整體理解:這一段有幾句話?第一句寫什么?2、3兩句寫什么?練習感情朗讀課文,
②用學習第2段的方法學習第3段課文;
出示學法:1、細讀課文。
2、想一想“我”從車窗里看到什么。
3、景色怎樣美?用“~~~~~”劃出有關句子。
4、感情朗讀課文。
師扶著生學第三段課文。
檢查,反饋:出示圖片,理解“手牽著手,望不到頂、肩挨著肩”的意思:
板書:手牽著手肩挨著肩
③用上面的方法門學第4段課文。
反饋、交流:
出示圖片,理解“望不到岸”、“星星點點”的意思,說說這些詞語寫出了什么。
三、指導完成課后題3。
四、完成《課堂作業本》上的相應習題。:
第三課時
一、復習導人。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知道作者在火車上通過車窗看到了祖國的美麗景色。下面我們一起把2、3、4段課文一起讀一遍,(采用引瀆的方法朗讀)
二、學習第5段課文。
課文中的“我”坐在火車上,看到的景色是不是只有這些呢?
1、齊讀最后一段課文,
(板書:山山水水看不完,祖國山水多美麗! )
2、找出課文中與這一段相同的句子,想一想,這些句子說明火車還在怎樣,小朋友還會看到窗外哪些美麗的景色。
3、總結:火車在前進,我們的祖國這么大,美麗的山山水水這么多,看是看不完的,寫也是寫不完的,所以作者說一一再次齊讀最后一句。
三、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總結,延伸。
說說讀了課文,你現在最想說的是什么。
小朋友,我們的祖國:土地廣大,景色優美,我們為有這樣的祖國而感到自豪,我們都愛自己祖國:
欣賞歌曲《祖國、祖國我愛你》、
四、完成課堂作業本上未做的作業。
附板書:
田野:望不到邊
活動的照片 < 高山:望不到頂 手牽著手 山山水水看不完
肩挨著肩 祖國山水多美麗
綠水:望不到岸 星星點點
撒網捕魚
《祖國山水多美麗》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省編義務教材六年制第三冊第六課
教學目標:通過比較、悟讀、表演、看錄像,讓學生領略祖國山水的美麗,激發他們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 海洋、森林、草原等圖片。
2. 錄音機、配樂磁帶。
3. 有關祖國山水的課件。
4. 水彩筆、纖畫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字詞
二、學習二、三、四自然段
上節課,我們知道了小作者從車窗往外望,看到了田野、高山、綠水,他用自己的雙手把美景寫下來,畫下來送給了我們,讓我們好好地去讀一讀,看一看,好嗎?
1.自由朗讀。
2.找出寫田野、高山、綠水的話。
3.想想田野、高山、綠水分別有什么特點。
4.在文中各找出一個字概括。(板書:大、高、寬)
5.指名7.找出課文中的話讀一讀。
8.比較理解。
課文中為什么不直接寫田野大、山高、水面寬呢?請你讀一讀,比一比。
出示投影:
田野大田野大得望不到邊。
山高山高得望不到頂。
水面寬水面寬得望不到岸。
水面寬得望不到岸也可以怎么說?小作者為什么不這樣寫呢?(用詞富有變化,讀起來就更有味道了)
練習:
a.馬路長。
b.老奶奶高興。
9.指導感情朗讀(出示課文3句話)
a. 指名讀并評議。
e. 齊讀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下面,我們來做個猜一猜的游戲,老師用動作表演照片內容,請你猜猜是哪張照片。想一猜就對的有什么好辦法?對,讀懂課文是關鍵。
自由朗讀,提出不懂之處。
游戲。(師表演,生猜)
學生試著表演,表現田野、高山、綠水的美。
自己試------指名表演------師引讀,生表演
四、深化課文,拓展延伸
火車繼續往前跑,小作者從車窗往外看,看到的僅僅是田野、高山和綠水嗎?齊讀最后一段,想一想,還會看到些什么呢?學著小作者的方法介紹一下。(出示圖片:森林、大海、草原等圖片,自由選擇一張,模仿課文說話,說得好的以圖片做獎勵)
五、在音樂聲中觀看祖國美麗的山山水水(出示課件)
六、回歸整體,品讀課文
是呀,祖國的山山水水看不完,祖國的山山水水美如畫,讓我們為擁有這樣美麗的祖國而自豪吧,讓我們懷著對祖國的喜愛之情,來美美地讀一讀這篇課文。
七.展開想象,自由作畫
讓我們拿起手中七彩的畫筆,用靈巧的雙手畫下你喜愛的祖國美景吧!
教學札記:
新課程理念提出了:課堂教學不僅僅是一種信息傳遞和反饋的交流過程,更是師生雙方情感交融與共鳴的過程。鑒此,課前,教室里播放《我把祖國愛在心窩里》的歌曲旋律,屏幕上投影著美麗的山水畫面,黑板上飛駛著一列長長的火車。我認為,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進入作者描述的情境中,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1、找一找。讓學生通過自由朗讀,在文中各找出一個字概括田野、高山、綠水的特點,這不僅是在訓練學生初步的概括能力,而且也是一種讀書方法的訓練。
2、比一比。從概括的語言又回到課文中具體的語言,然后進行三組句子的比較理解,這樣,孩子們在老師的幫助下,得到了寫作上的啟發,(不光要把句子寫具體,還要富有變化,這樣,讀起來才更有味道。)快樂的表情洋溢在他們臉上的時候,這難道不是教師最快樂的事情嗎?
3、猜一猜。小學生愛比試,以游戲的形式來“猜一猜”,激發學生質疑的興趣,達到理解文中詞語的意思,讀懂課文。
4、演一演。學生在深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再提高一個層次,以自身的理解來進行動作表演,既適合兒童好動的特點,又開發了學生智力,活躍了課堂氣氛,達到了一舉三得的目的。
5、說一說。這是熟悉課文,理解課文的進一步延伸。學生詞匯的積累,語言文字的運用,是應該得法于課內的。因此,模仿課文片段進行說話訓練,這也是口頭作文的一種形式,它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而且對深化課文理解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6、看一看。從課文中的語言轉換為屏幕中的圖片,把抽象變成了具體,從而提高了學生的鑒賞審美能力,使學生在深層次上又大大邁進了一步;也激發了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7、畫一畫。從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來看,學生具備了初步的鑒賞審美能力后,應該把這一種能力進一步拓展提高,讓它們轉化為實踐動手能力,這也符合新課程理念中變“死課堂”為“活課堂”的一種具體體現,達到了動口、動腦、動手的目的。
【《祖國山水多美麗》教學設計2篇】相關文章:
《祖國山水多美麗》教學設計3篇03-02
《祖國祖國我們愛你》教學設計03-08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范文04-08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15篇10-28
《愛祖國》教學設計3篇03-05
《美麗的顏色》教學設計10-18
美麗的小路教學設計04-27
美麗的小路教學設計15篇12-07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范文03-25
《美麗的小路》教學設計集合15篇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