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花》優秀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散文《養花》優秀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養花》優秀教學設計篇1
教學目標
能正確讀寫文中的一些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體會養花給人們帶來了樂趣。能從課文中能夠找出點明中心的句子,能說出課文是從那幾個方面表現中心的。
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通過對課文內容理解,體會養花既須勞動,又長見識,能給人們帶來樂趣。
重難點: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
2、理解課文如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培養熱愛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Ppt課件
教學設計
一、課前談話,引入課文
1、同學們:你們喜歡花嗎?交流一些你所收集有關“花”的詩句、詞語。
2、那誰說說養花有什么好處?那么我們看文中老舍先生是怎么看待養花的。
二、預習檢查
同學們交流預習的方法。交流有關作者老舍的一些資料。檢查詞語的理解:
奇花異草大雨傾盆三年五載秉燭夜游
置之不理(結合學生預習情況,做一總結)
那預習了課文,那誰來說一說《養花》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給課文分段落,并說一說每一部分講什么內容。(可以用課文中的語句來概括)
三、學習課文,理解課文
(一)繼續讓學生交流通過預習,你還從文中獲得了那些信息。從而引出本文的中心句。
(二)學習課文的中心句
1、課件出示中心句。
2、這個中心句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養花的樂趣的?(“有喜有憂,有笑有淚”間的是對花的關心,情感體驗;“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講的勞動成果;“既須勞動,又長見識”講的養花的意思)
3、課文從3個方面寫了養花的樂趣,哪每一方面
內容又是課文中的哪幾個自然呢?有喜有憂,有笑有淚:第五、六自然段。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第一、二自然段。既須勞動,又長見識:第三、四自然段。
4、指導朗讀課文第7自然段。
(三)學習第五、六自然段
1、齊讀課文(5、6自然段)
2、思考:作者為什么“喜”“笑”?又為什么“憂”“淚”?畫出相關的句子來讀一讀。并思考作者為什么把“憂”和“淚”也作是養花的樂趣?
3、再次讀五六自然段。第五自然段可分為幾層?第五、六自然段是怎樣緊密連接起來的?這樣些有什么好處?
4、指導朗讀五六自然段。
(四)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句子。
2、思考:哪些語句寫出作者愛養花,把養花當成一種樂趣?讀語句談感受。
3、哪一、二自然段又是如何緊密的連接起來的?
(五)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四、學習課文安排材料的方法
1、齊讀第七自然段。
2、討論:第七自然段與第二至六自然段有什么關系?與第一自然段有什么關系?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3、體會本文中的過渡句的作用。
五、總結全文
1、讀中心句。
2、從《養花》中,你對老舍先生有什么了解。
3、引導學生概括,文章中抒發了作者愛花、愛養花,從而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養花》優秀教學設計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3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5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搜集信息,以及預習課文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培養熱愛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搜集關于老舍養花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花草能裝點自然,美化生活。人們都愛賞花,有的人更愛養花。哪些同學自己養過花,把你養花的感受說一說。養花是件非常有樂趣的事,今天,我們學習《養花》,看看老舍先生對養花有哪些獨到的感受。
二、介紹寫作背景。
本文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發表在《文匯報》上的一篇散文。老舍旅美時得了“腰脊骨軟組織粘連”,動了手術。后來在回國途中,病情加重,到香港已不能走動,只好留在香港。到北京后,一直留下了“坐骨神經痛”癥——即課文中說的“腿病”。老舍養花,是從33歲結婚組織家庭后開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興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別愛養菊花,經常與愛養花的朋友互相交談,致使花的品種達到100多種。大風、暴雨來臨,全家就搶救花草。到了群花盛開的時候,老舍先生總是邀請好友前來飲酒、賞花,他覺得這是非常有樂趣的。
三、驗收預習第一項,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出示預習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語句,勾畫出生詞及其他不理解的地方,運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進行理解。把易讀錯的字音和難寫的生字記在預習本上,并想辦法記住它。
(2)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3)搜集有關老舍及老舍養花的資料。
1、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驗收預習第一項。
過程:4人小組學習,由小組長負責組織輪讀課文,互相傾聽,匯集預習中讀音、生字詞問題,并互助解決,解決不了的由組長負責記錄在預習本中。
2、全班交流自學成果與遺留問題。
a、教師出示整理的本課生字詞和易讀錯的詞語
計較、門道、曇花、菊秧、大雨傾盆、狂風暴雨、奇花異草、三年五載、秉燭夜游、有益身心、勝于吃藥、置之不理、自生自滅
(注意矯正計較的“較”、曇花的“曇”傾盆大雨的“傾”的讀音。)
b.說說自己弄懂了哪些詞語。
(注意弄懂“計較、門道、秉燭夜游、置之不理、三年五載”的意思。)
四、驗收預習第二項,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概括大意。
1.指生按自然段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給每一自然段列一個小標題。)思考:作者圍繞養花講了哪些內容?
(為什么養花;養什么花;養花要摸門道;養花有益身心;養花使人喜悅;養花使人傷心;養花的樂趣。)
2.談談自己已經讀懂了什么?
預設:
(1)老舍先生養的都是好種易活的花。
(2)養花很辛苦。
(3)養花能增長知識。
3.提出不懂的問題。
預設:
(1)“花草自己會奮斗”是什么意思?
(2)養花其實很辛苦,而老舍先生為什么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養花到底有哪些樂趣?)
五、布置作業
1.摘抄體現作者愛花的句子。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瞄準感覺。
從課文中,我們感覺到,花兒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繽紛的色彩,給了我們豐富而敏銳的感受。自古以來,詩人作家寫花的很多,不同的詩人和作家對花的感覺也不一樣。我們已經初讀了《養花》這篇課文,知道著名作家老舍正因為愛花,所以才養花。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走進大作家的業余生活,去盡情體味一下老舍先生養花到底有哪些樂趣?(板書:養花——樂趣)
二、深入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出示中心話題:
老舍從養花中獲得了哪些樂趣?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結合中心話題自己默讀、感悟。
2、小組交流自己的學習收獲、討論疑點。
3、全班匯報。
采取一人發言,其他人補充及教師點撥的形式。
預設:著重理解以下內容:
(1)“花開得大小好壞都不計較,只要開花,我就高興”,“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滿是花草”。(可以體會出作者愛花,確實把養花當成了生活中的一種樂趣,表達了作者熱愛生活的情感。)
(2)作者養的花沒有奇花異草,只養些好種易活的自己會奮斗的花草。(這句話中“自己會奮斗”是擬人的修辭手法,指有些花草不怎么選擇天氣,不怎么需要養花技術,就能自己生長。作者愛花,養花,不是為了研究和試驗,而只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樂趣。所以作者“只養些好種易活的自己會奮斗的花。”)
(3)作者養花,不是對花“置之不理”,而是天天照管它們,像好朋友似地關心它們。(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對花有感情。作者在照管花的過程中,摸出了一些規律,增長了知識,從中得到了樂趣。)
(4)“不是亂吹,這就是知識呀!”(這是作者學會養花后的自豪之情的流露,這就是樂趣。)
(5)如此循環,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適當的調節,有益身心,勝于吃藥。(“如此循環”指“像這樣循環”。指作者工作的時候,總是寫一會兒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澆澆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寫一會兒,然后再出去……這句話是說養花付出的勞動可以使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調節,對身體和精神都有好處,比吃藥效果還要好。在辛苦中了解了勞動的意義,得到了樂趣。表達了作者熱愛勞動的感情。)
這里有兩點值得進一步探討。
a.作者為什么說得感謝它們?(因為養花,作者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了調節,消除了久坐或久站帶來的腿部不適,代替了吃藥,自然身體好,心里更高興,這就是“有益身心”的意思。)
b.作者兩次使用“腰酸腿疼”、“熱汗直流”,你認為作者是在抱怨養花勞累嗎?為什么?(作者不但沒有抱怨養花的勞累,反而從辛苦中體會到了樂趣。“這多么有意思呀!”這就是作者勞累后的感受,這是苦中有樂,是勞動帶來的快樂。)
(6)、投影出示句子: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a.讓學生不改變意思,換一種說法:(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是真理。)
b.這句話說明什么道理?(勞動可以創造一切;幸福生活是勞動創造出來的;人活著,就應該勞動。)
c.補充空白,強化感覺。
師:
a、老舍在勞動中發現了真理,其實我們還可以從他的文中發現不少真理,繼續讀下去,你也會發現不少真理的。不勞動,就(),這也是真理。
b、你的生活中也有不少真理,聯系你的生活說說:
不勞動,就(),這也是真理。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4自然段。
(7)作者養花能得到別人的贊賞,并與朋友分享勞動果實,心里自然特別喜歡。這也是養花給作者帶來的樂趣。
(8)菊秧遭災,不怪暴雨,也不抱怨鄰家,只是自己默默承受。說明作者寬厚待人。當花受到摧殘時,養花的人難免憂傷,這說明作者對花產生了特殊的感情,傷心中表現了作者愛花、惜花之情。
(9)從小貓上房看出了院子里的花草很多。菊秧有“三百棵”,“砸死三十多種、一百多棵”。還養著曇花……說明:老舍養的花不僅數量多、而且品種多。“送牛奶的同志進門就夸‘好香’,”這些都說明老舍的花養得很好。對養花充滿了樂趣。
(10)養花的樂趣,歸結起來就是: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作者從養花中得到這些樂趣。正說明作者愛勞動、愛生活。)
教師引導學生感情朗讀此段并隨機板書:
有喜有憂有笑有淚
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熱愛勞動熱愛生活
即須勞動又長見識
小結:作者通過養花,掌握了養花的門道,在他眼里,花草就像孩子一樣需要呵護,這足以看出他對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的熱愛。走近自然,珍惜自然,關愛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正是我們所提倡的。
三、回顧全篇,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總結養花的樂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向生活延展。
a結合自身實際,談談你對養花的新認識。
b、從《養花》中,你對老舍有什么了解?
(熱愛生活,熱愛勞動,探求知識,積極奮斗。)
3、向課外拓展。
推薦閱讀:老舍的《勞動最有滋味》或《勞動的開端》
四、布置作業
選擇一種喜歡的花草寫一篇短文,要寫出這種花草的特點和你為什么喜歡它。如果你養過花,也可以寫寫自己的感受。
【《養花》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養花》教學設計15篇03-04
《荷花》優秀教學設計04-14
白鵝優秀教學設計04-04
《松鼠》優秀教學設計04-03
《老王》優秀教學設計12-25
《挑山工》優秀教學設計07-01
小學音樂優秀教學設計03-07
《咬文嚼字》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7-02
初中數學優秀教學設計04-21
《荷花》優秀的教學設計范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