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動物朋友》教學設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動物朋友》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1、學會介紹動物朋友,抓住動物鮮明特點進行形象、生動的介紹。
2、有條理地描寫自己的動物朋友,在具體情境中寫清楚動物的特點。
3、學會在描寫動物朋友的語言中,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通過具體的情境寫清楚動物朋友的特點,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
【課前準備】
①前期準備。
實踐活動:觀察小動物
a、如家中有小動物,可長期觀察并簡單記錄其外形、習性、日常活動等;
b、可借助網絡,查閱自己感興趣的動物視頻、圖片、文字資料等,了解其外形、習性、行為特點等。
②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介紹動物朋友,抓住動物鮮明特點。
2、學會在具體的情境中寫清楚動物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了解特點
1、教師導入:回顧我們第四單元學過的課文,都寫了哪些動物,有什么特點?
預設1:《貓》寫了大貓的性格古怪,小貓的可愛。
預設2:《母雞》既寫出母雞的淺薄、欺軟怕硬、又寫成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辛苦的特點。
預設3:《白鵝》抓住了白鵝“高傲”的特點來寫的。
2、教師引導:你怎么看這些作家和他們筆下動物的關系?
3、師生達成共識:朋友。
4教師過渡:這節課,我們也來寫一寫自己的動物朋友。板書:(我的動物朋友)
二、明確要求,理解情境
1、明確習作要求。
(1)教師引導:這次習作的要求是什么呢?趕快打開課本看一看吧!
(2)課件出示習作要求。
出示課件1:
2、教師指名讀習作要求,并引導學生整理關鍵信息:
(1)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動物朋友哪些方面;
(2)在一定情境中寫清楚它的特點,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3)寫完后,同桌交換閱讀,提出修改意見,修改自己的習作。
3、分析情境,明確表達方向。
(1)教師引導: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介紹自己的動物朋友呢?讀讀課本中列舉的幾個情境。
(2)課件出示課本中的情境。
出示課件5:出示課件6:出示課件7:
(1)教師指名讀;學生小組內交流。
(2)師生交流,將三種情境表達進行梳理。
a、觀其形。(介紹動物的外形特點)
b、知其性。(介紹動物的習性,包括進食、活動、休息等)
c、述其事。(介紹動物身上發生的小事、“我”和動物之間的互動以及“我們”之間發生的故事等)
(設計意圖:教學時,引導學生認真審題、自主整理習作要求,這之后,再梳理一定情境所需要表現的動物特點。提升審題能力有助于后續習作構思,這比教師的直接告知要求更有效。)
三、創設情境,精讀課例選文引路寫法
1、教師引導:除了情境中給出的三種動物朋友,你還有哪些熟悉的動物朋友?
小組交流,教師巡視參與交流,全班分享:
(1)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熟悉的動物朋友。
(2)簡單交流其外形、習性、互動故事。
2、情境演練,列出提綱。
(1)情境演練:借助思維導圖構思。
教師引導:想一想,在具體情境中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來介紹的動物朋友呢?
預設:學生選定情境后,可借助思維導圖,繼續探究從哪些方面繼續延伸,直觀了解詳略。
示例:
(2)列出提綱:依據思維導圖,整理寫作思路,確定寫作順序。
教師引導學生選擇或創設情境,并簡單列出習作提綱。
出示課件15:
3、回顧精讀課文章法引路
(1)教師引導:回顧我們學習的課文,作者都是怎樣介紹在具體情境中的動物朋友的特點?
示例1:《貓》
出示課件20:
示例2:《白鵝》
出示課件21:
(2)師生交流:關于這篇習作,你還有什么好的想法嗎?
出示課件24:
(3)教師主張學生自主習作:依照自己列出的寫作提綱,采用合適的寫法快快寫起來吧!下節課,我們一起來欣賞大家的習作!
(設計意圖:構思是習作過程中最重要的基礎。引導學生在選定或創設情境后,借助思維導圖,思考在一定的情境中介紹動物的哪些特點、哪些事。“發散式思維”有助于學生拓展思路,想得更全面。然后根據思維導圖,列出提綱,理清寫作順序及詳略安排,理解在具體情境下側重寫動物的哪些特點。師生回顧精讀課文章法,啟發學生采用合適的寫作手法,鼓勵學生自主習作。)
四、課后作業
具體習作要求:
1、根據課內要求,借助思維導圖構思習作;
2、列出習作提綱,理清寫作順序,展開習作;
3、寫完讀一讀,看一看是否根據需要寫出了動物的特點,及時修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在介紹和描寫動物朋友的過程中,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
2、嘗試修改完善自己的習作。
【教學過程】
一、互評互改,優化行文
1、教師導入:上節課,我們學會在具體情境下如何介紹“我的動物朋友”,列出了提綱并完成了習作。今天我們把習作交換閱讀,共同進步!
2、分享習作,同桌評議。
(1)出示評價標準,教師指導:交換閱讀習作,同桌互相評一評,看看是否根據情境需要寫出了動物的特點。
出示課件32:
(2)同桌互評,借由評價標準,交流修改建議。
預設交流,重點指導:
a、引導學生重點交流小作者寫出的動物特點有幾個?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關注文本的寫作順序,先介紹了什么,再介紹了什么,最后表達了什么。
b、引導學生重點交流小作者寫出的動物特點是否在具體情境中,是否關注了具體情境中對方需要了解動物哪些特點。建議可模擬情境對話演練。
c、引導學生閱讀對方習作是否能感受到這是一段寫的是“朋友”間的故事。
3、根據集體的評議,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并鼓勵學生再次主動讀給同桌聽。
(設計意圖:重視引導學生在自主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此板塊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在互相評議的過程中明白為什么這么修改,在修改完善的過程體會習作進步的成就感。積極鼓勵學生把完善好的習作再次讀給同桌聽,讀的過程既獲得成果分享的滿足感;也是再一次閱讀思考的過程。)
二、改后交流,欣賞佳作
1、欣賞佳作。
(1)教師引導:經過修改之后,不少佳作誕生了。同桌互讀,選出你喜歡的語句。
(2)指名投影展示改后習作,用紅筆標出喜歡的語句并表達喜歡的原因。
2、教師小結:我們在介紹動物朋友時,可以全面地介紹,從外形到生活習性,再到人與動物親密的故事;也可以側重一個方面深入描摹,在一定情境下,選擇我們要表達的內容。
3、實踐活動:課下,請推薦你認為最好的作品,小組合作配圖,形成我們的《動物朋友的故事》。
(設計意圖:欣賞佳作,讓學生找出喜歡的句子,探究喜歡的原因,這既有感性的評價,又有理性的思考,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對佳作的認知水平。習作是學生個體思考、綜合表達的成果,分享成果是為了讓學生樂于進行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享受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課后反思】
習作教學,重在鼓勵學生習作,保護學生的習作興趣。因此,教師應及時捕捉學生語言描述中的精彩部分。當學生在介紹自己的動物朋友時,師生合作及時捕捉習作語言描述中能體現朋友情誼的詞或句,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增強語言感受,為接下來的動筆做好鋪墊。
習作教學,教師應關注學生習作過程中從感性認識到理性構思的過程。像今天學生介紹自己的動物朋友時往往比較隨意,我就引導學生把這樣的隨意演化為思維導圖。直觀的思維導圖,一下子就讓學生了解自己介紹的所有內容,再以此梳理,把散亂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列習作提綱,確定寫作順序和詳略安排。便于學生形成合理的習作思路。
習作是表達。有表達,就有傾聽。因此,習作完成后,“對話交流”尤為重要。第二課時是一節習作評改課。我引導學生通過同桌互聽互評、師生交流、全班分享,讓學生對語言的運用有把握,對和動物朋友的情誼有知覺。在交流與評改中,讓學生主動發現習作中的問題和閃光點,讓學生明白該如何修改、完善自己的習作。通過交流和展示,實現了增加學生的習作語言積累、提升習作水平的目的。
【《我的動物朋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我喜歡的一種動物》教學設計03-03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15篇03-09
動物過冬教學設計03-13
人類的朋友教學設計09-11
《動物過冬》教學設計15篇03-01
《動物兒歌》教學設計10篇01-07
《動物兒歌》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7-02
《我的舞臺》教學設計03-05
《我的信念》教學設計03-17
《動物兒歌》教學設計(通用5篇)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