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政治上冊《直面挫折》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七年級政治上冊《直面挫折》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級政治上冊《直面挫折》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認識困難和挫折的價值,學會正確面對人生中的艱難困苦
能力目標:學會戰勝困難和挫折的方法,邁向成功
知識目標:了解挫折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掌握一些戰勝挫折的方法
教學重點:戰勝挫折的方法
教學難點:運用戰勝挫折的方法解決實際中的問題
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討論法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微笑面對生活
教學過程
教學目的(多媒體投影)印度洋海嘯、“9.11”事件、偉大音樂家貝多芬的遭遇、學生考試失敗的經歷等。
以上事件反映了人們生活中可能遇上什么?
導入新課
(知識探究)1、什么是挫折和挫折感?
2、閱讀貝多芬的故事,想一想面對挫折有哪些不同的態度?
(1)消極的態度——畏難止步,向挫折屈服,具體表現為逃避、掩飾、屈服。
(2)積極的態度——迎難而上,勇于戰勝挫折,具體表現為冷靜思考,尋求解決困難的方法,成為生活的強者。
學生自學挫折的含義
引導學生總結面對挫折的不同態度。(榜樣的力量)結合教材P31——P32名人戰勝挫折的事例說說,迎難而上,勇于戰勝挫折需要哪些條件?
(1)積極、樂觀、自信的生活態度,是戰勝挫折、開拓進取的必要條件。
(2)面對挫折,剛毅頑強。
(3)面對失敗,智慧豁達。
(4)面對困難,勇敢無畏。
通過討論,讓學生總結出名人戰勝挫折的條件
引導學生思考能從桑蘭身上學到什么?
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林肯向失敗低頭,他能最終獲得成功嗎?
引導學生了解自己面臨的最大困難,并說明怎樣克服?
(小結)
經受挫折的考驗
教學過程教學目的(思考探究)討論:怎樣才能培養自己的不畏挫折、開拓進取的優秀品質?
師總結:(1)正確認識挫折
明確:對挫折的不同態度會造成不同的結果
教材P35議一議:自我疏導和自我開脫有何區別?
答:自我疏導是認真分析自己的經歷,引導自己往積極的狀態走,使思想保持暢通;自我開脫是尋找借口擺脫責任,原諒自己,是消極的逃避觀。
(2)敢為天下先
明確:勇于探索,積極創新,具備敢為人先的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是應對挫折的重要手段。
(3)培養高尚的志趣
明確:高尚的志趣會使人們更加熱愛自己的事業,并能以此為樂,樂此不疲,能推動去克服困難、戰勝挫折、積極進取。
(4)適當轉化追求目標
明確:如果因不具備某種才能或生理上有缺陷,在實現自己愿望過程中遇到挫折,不應一味強求,可以調整追求目標,尋求更合理的努力方向。
引導學生從名人戰勝挫折的事例、從自己的經歷入手,討論分析怎樣培養戰勝挫折的優秀品質?
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培養高尚志趣。
(小結、名言欣賞)
1、海上沒有礁石,就不能激起美麗的浪花。
2、避免失敗的最好辦法,就是下決心獲得成功——拿破倫
讓學生自行小結
七年級政治上冊《直面挫折》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和要求:
使學生懂得面對挫折,我們要勇于接受挫折的考驗,尋找應對挫折的方法,努力增強面對挫折的能力,千方百計克服困難,征服挫折。
教學重點難點:
怎樣培養自己不畏挫折,開拓進取的優秀品質?
教學方法:
小組討論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教材P33,并設問:茅盾和富蘭克林一例說明了什么(學生回答,老師歸納),那些為人類作出貢獻的成功者,他們身上大都具有勇于戰勝挫折,積極開拓進取的確良寶貴品質,那么,怎樣才能培養自己不畏挫折,開拓進取的優秀品質呢?
1、正確認識挫折
①材料題:曉琳和李玉上課時都因為沒有很好地回答出老師的提問而受到批評,曉琳認為,老師真挑剔,存心與我過不去,李玉卻認為,老師問得好,正好把我不清楚的挑出來了,兩人的感受和么應不同,這主要是因為什么呢?(學生回答,老師歸納)對所遇到的挫折認識不同。
②生活中,面對同樣的'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有不同的反應,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對所遇到的挫折認識不同。
如果人們總認為遇到挫折是不幸的,不公的,就會產生憤怒、焦慮、躲避、攻擊等消極的情緒反應。如果能正確認識挫折,就不會產生消極的反應。因此學會調整對挫折的態度,及時進行自我疏導,就顯得尤為重要。
③辯一辯:就以下想法發表你的觀點:
A、我只能勝利,不能失敗 B、我是完美無缺的
C、人人都得擁護我、支持我 D、我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
E、我是世界上最笨的人,什么事情都做有好
④議一議:自我疏導和自我開脫有何區別?
2、敢為天下先
①閱讀教材奇倫市一例,談談哥倫布敢為天下先的認識和看法。
②說一說,在遇到困境時,你曾有過的“奇思妙想”
勇于探索、積極創新、是應對挫折的重要手段,我們應處于一個竟爭激烈的時代,需要具備敢為人先的竟爭意識和創新精神。
3、培養高尚的志趣
①志趣就是人的志向和興趣。
②閱讀教材楊振寧一例子,談談自己的認識和感受。(高尚的志趣有力地推動他們去克服困難、戰勝挫折、積極進取、獲得成功)
③志趣不是天生的
志趣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去培養,我們應在良師 益友的指導和幫助下,自覺培養高尚的志趣。
4、適當轉換追求目標
5、法拉第一例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
(面對挫折,可以通過適當轉換追求目標的方式,戰而勝之)
6、填寫下表:
我的目標努力程度實現目標的可能是否需要調整
小結:人生道路上,挫折難以避免,我們要敢于直面挫折,接受挫折的考驗,積極尋找應對挫折的方法,戰勝困征報挫折。作業:回憶自己印象最深的挫折,說一說造成這次挫折的主要原因,談一琰,如何才能從挫折中走出來,從而獲得成功?
板書設計:
1、正確認識挫折
2、敢為天下先
3、培養高尚的志趣
4、適當轉換追求目標
七年級政治上冊《直面挫折》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了解挫折的含義及知道遭遇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2、懂得面對挫折的兩種態度及作用。
3、通過情景分析、材料分析,結合自身的實際學會怎樣面對挫折。
教學重點、難點:“面對挫折,迎難而上,勇于戰勝挫折”。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
教學進程:
一、創設情景:播放“千手觀音”中的片斷
二、導入新課:
1、學習“挫折”和 “挫折感”的含義。
2、展示實例:分析:
①面對挫折,波恩和嘉琳的反應是怎樣的?
②兄弟倆截然不同的態度會有怎樣不同的結果呢?
3、結論:面對挫折常有的兩種態度
4、展示名人圖片:議一議:我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什么?
5、歸納知識點:
迎難而上,勇于戰勝挫折
6、真情講述:①在你成長的過程中經歷過怎樣的挫折呢?當時是如何面對的?
②進入中學以來,你面臨的困難是什么?
三、課堂小結
四、師生共勉:全班齊唱《真心英雄》歌曲,結束教學。
板書設計:
微笑面對生活
畏難止步,向挫折屈服。
迎難而上,勇于戰勝挫折
畏難止步,向挫折屈服
迎難而上,勇于戰勝挫折
面對挫折,剛毅頑強;
面對失敗,智慧豁達;
面對困難,無所畏懼。
面對挫折兩種態度
面對挫折,剛毅頑強;
面對失敗,智慧豁達;
面對困難,無所畏懼。
【七年級政治上冊《直面挫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散步》教學設計04-24
七年級上冊《女媧造人》教學設計5篇12-29
語文一年級上冊教學設計04-22
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教學設計12-23
四年級上冊《買文具》教學設計04-02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12-30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04-26
數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01-03
人教版《爬天都峰》教學設計三年級上冊12-27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隆中對》教學設計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