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余映潮《孔乙己》的整體閱讀教學設計
1. 在課文教學的初讀階段,設計安排了這樣一個主問題:說說孔乙己與“酒”。
要求:同學們圍繞“孔乙己與‘酒’”自讀課文,從課文的人物、場景、情節、結構等等方面讀一讀,寫一寫,并說說自己的閱讀所得。
這是一個巧妙的問題設計。這個問題及學習要求的出現,打破了那種讓學生泛讀課文、抄寫字詞、標明段落、理解層次的習慣性講讀思路。它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情緒,把學生引入了課文,也把學生引入到專心致志、全神貫注的閱讀心理境界。學生會立即被這個問題所吸引,目光深深地進入課文,開始對課文進行整體性感知閱讀。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可以感知到如下的內容:
①孔乙己是一個酒客,是一個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
②作者設置了孔乙己活動的特定場所——表封建社會一角的咸亨酒店。
③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小說著重描寫了孔乙己喝酒時,酒客對他的兩次無情嘲弄。
④在酒店里,他在周圍的人們包括孩子們的眼中,都只是一種笑料,得不到一絲一毫的同情和溫暖。
⑤他最后出場是在咸亨酒店里,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說笑聲中,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了”……
2. 在課文教學的進行階段,設計安排了這樣一個主問題:談談孔乙己的“偷”
要求:同學們圍繞“孔乙己與‘偷”’自讀課文,從課文中任選一個點進行品析,寫出自己的簡短發言稿,以準備參加課堂討論。
“孔乙己與‘偷’是一個極有吸引力的教學問題,視點集中,內蘊深厚。這個問題及課堂教學要求的出現,改變了那種逐段串講、多講多問、處處落實、面面俱到的陳舊教法。教師此時不是著眼于自己的講解而是著眼于學生自己確有必得的“談談”,同學們就能在深刻感知課文的基礎上繼續懷著極大的興趣和繼續保持著長久的注意,對課文的關鍵之處、重點之處進行著整體性理解閱讀。在老師的點撥之下,在課堂上進行的討論之中,同學們能夠從如下側面對課文進行理解:
1) 由“偷”引出“酒”。偷——孔乙己喝酒的經濟來源之一。
孔乙己替人抄書,只能混口飯吃,但他好喝,便免不了做些偷竊的事。由于“偷”,他那雙有特有的形狀和極富個性特征的動作的手便別有用途。小說中不論寫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錢”,還是寫他“借出四文大錢”,其目的都是表現孔乙己的錢消耗在酒杯之上。為喝而偷,深刻揭露了孔乙己好喝懶做的性格。
2) 由“偷”引出“笑”。偷——旁人取笑的中心內容。
小說中濃墨重彩地描繪了眾人、酒客、掌柜的幾次無情嘲笑和無聊哄笑,都與“偷”字有關。“偷”成了人們取笑、挖苦、揭短的把柄,由“偷”引出的笑,表現了社會環境的冷漠。
3) 由“偷”引出“打”。偷——挨打的直接原因。
小說中的孔乙己、不管是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還是臉上又添新傷疤,以至被打折了雙腿,他始終都沒有醒悟過來,世人也沒有停止對他的“打”。具有悲劇意義的是,成了舉人的讀書人丁某沒有打折孔乙己那雙偷東西的手,卻殘酷地打折了他的雙腿,最終斷了孔乙己的生活之路。孔乙己這樣一個寫得一筆好字的人,其功夫的最后顯現,竟是在一個中了舉人的“讀書人”面前寫認罪書;孔乙己那雙本應具有謀生本領的手,最終成為他爬向死亡的工具。這其中的含義該是多么深刻。
4) 由“偷”引出“情”。
文章通過寫孔乙己的“偷”,深刻揭示出孔乙己性格上的弱點,表現作者對孔乙己又怒又哀的態度。
5) 由“偷”劃出學生對作者寫“偷”的表達目的的理解。
孔乙己地位的低下,是由于他的貧窮潦倒、好喝懶做和行為不端。作者在小說中不厭其煩地描寫他的“偷”,在于用一個“偷”字貫穿全文,從而更廣泛、更深程度地從不同的地方揭示作品的思想內涵。
由這個“主問題”組織起來的課堂閱讀教學,相對于以教師為主的講析,相當于一般的談話式、答問式的課文分析教學,有著突出的優點。從教學思路看,教者選擇了一個內涵豐富的點并以此形成一個“主問題”,這個“主問題”就是一條教學線索,牽動著學生閱讀和思考。從教學過程來看,學生首先帶著明確的問題,懷著探求的興趣進入課文,圈點勾畫,品評咀嚼,思考表達,接著又帶著學習的興趣和表達的欲望,參加討論,聽取點撥,深化認識。課文教學在這一環節中可以說是讀、寫、聽、說、思融為一堂,能力提高和技巧訓練合為一體,學生的活動和教師的點撥相映生輝。此時的教學是真正把培養學生的能力放在課堂教學的首位,是切實可行地進行了課堂教學結構的改革.生動活潑的立體式雙向交流的課堂教學結構在此得到了明確的體現。
3. 在課文教學的深化階段,設計安排這樣一個主問題:議議孔乙己這個人。
要求:同學們對孔乙己這個人發表自己的看法。發表看法時最好有課文的依據,最好能說出一點兒道理。為了讓同學們順利發言,教師建議同學們進行“一句話人物短評”。
議議孔乙己這個人,又只需要“一句話人物短評”,這是幾乎每一個同學都能做到的事情。課堂上形成了學生發表見解的高潮。他們的發言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1) 第一個層次,是從身份、外貌上對孔乙己的真接認識
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是一個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有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的人,是一個有著睜大眼睛的樣子、不屑置辯的神氣、頹唐不安的模樣、極其惋惜的表情、懇求掌柜的眼色的人。
2) 第二個層次,是從習慣、性格、命運上對孔乙己的進一步的認識
他是一個對人說話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人,他是一個酒客,是一個偷東西的人,是一個經常挨打的人,是一個迂腐的人,是一個生活在極其冷漠的環境之中的人,是一個受到無情嘲弄的人,是一個地位低下到不如當時的一個“短衣幫”的人,是一個精神和肉體上受到巨大摧殘的人。他身上有許多無價值的東西,迂腐、卑瑣、好喝懶做、偷偷摸摸、自命清高、麻木不仁。封建教育的病毒滲入他的血脈,嚴重扭曲了他的靈魂。他身上還有人生有價值的東西,還不時有善良天性的閃光,表現出一定的真誠、老實、品行好。
3) 第三個層次,是從人物塑造,從小說人物的典型性上對孔乙己深入認識
他是一個沒有爬上去的讀書人,是一個人生的價值連十九個錢都不如的人,是一個在笑聲中出場,在笑聲中演出了一幕更比一幕慘的悲劇,又在笑聲中凄然消逝的人,是一個可笑可憐的多余的人,是一個“是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么過”的人。
“議議孔乙己這個人”所引起的,實際上是學生對《孔乙己》的整體性評鑒閱讀。學生發言細膩、熱烈的程度,課堂上思想火花到處迸發的情景,決非肢解式的分析、答問式的串講以及教師的一講到底所能比擬。教學“主問題”在激發學生積極參與高層次的課中活動、形成課堂教學良好的學習氣氛、凝聚學生學習活動板塊等方面表現出了足夠的力量。
http://www.shddsc.com/【余映潮《孔乙己》的整體閱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余映潮《白楊禮贊》教學設計01-11
余映潮木蘭詩教學設計01-29
余映潮木蘭詩教學設計(精選10篇)02-20
《孔乙己》教學設計(精選17篇)04-11
語文閱讀教學設計06-25
二泉映月教學設計08-19
《孔乙己》教學設計(通用16篇)09-21
搭船的鳥閱讀教學設計11-26
群文閱讀教學設計03-28
《二泉映月的誕生》教學設計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