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美術教案設計《大家都來做》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認識生活中的“線”,了解各種線的形態(直線和曲線、硬線和軟線)及其在美術造型表現中的運用與作用。運用生活中的各種線材,通過拼擺組合成各種有趣的形象,發展學生的聯想、思維和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
過程與方法: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學生選擇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通過拼擺、組合的方法,創造出各種有趣的形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欣賞、體驗、交流和實踐,學生充分體驗美術造型活動所帶來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生認識了解線條對美術表現所起的作用。
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選擇生活中的線材進行創新。
三、教學策略
運用“觀察比較法、啟發式談話法”,引導學生認識自然界中線的特性,比如軟材和硬材,以及了解線材的拼擺組合規律;讓學生學會用線材的組合規律拼擺出各種與眾不同的形象;通過欣賞評述,利用“簡介強化法”,使學生在欣賞、觀察與體驗中,充分感受線材的魅力,積累豐富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促進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四、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大家都來做》 |
一年級 |
一年級 上冊 |
執教 |
唐書涵 |
教學程序 |
教學活動(含過程與方法) |
設計目的和說明 |
||
1.課前準備
|
教師::多媒體、圖片;吸管、牙簽、鉛筆、毛線、跳繩等各種特性的線材。 學生:鉛筆、彩色水筆、干樹枝、毛線、繩子等身邊容易找到的線材。 |
|||
2.組織教學: 賞析圖片、認知生活中的線材 |
自主閱讀教材,思考問題 請同學們打開第2頁第2課,看一看,想一想,這些有趣的形象是用彩筆畫出來的嗎?如果不是,你見過這些材料嗎? 同桌討論。匯報交流 結合知識窗,引導學生認知線的特征和組合排列規律。根據線的長短,可分長線、短線;根據線的粗細,可分粗線和細線;根據線的形狀,可分為直線、波浪線、折線。 線的組合:在創作時,根據物象的特征,啟發學生巧用生活中的線材進行有目的自由排列組合 |
讓學生認識生活中的線材,學會用線材拼擺組合一些圖形 |
||
3.組織教學: 學生分組用線材集體拼擺圖形。 |
學生分組活動(第4~6人為一組),各組選取自己喜歡的材料,對造型方法、內容進行討論,并作嘗試,作品以組為單位開展評比(自評、互評,優秀者得小紅旗一面),相互觀摩,鼓勵發散性思維,對不同的創造性思維給以肯定。(教師在學生活動中適當對各組進行指導。) |
學生認知線材,感知線材特征,展開聯想 |
||
4.組織教學: 互動評價、取長補短
|
引導學生客觀地交流評價,對造型方法、內容進行討論,作品整體進行評比,相互觀摩,取長補短
|
讓學生在互相評價中,提高審美能力 |
||
5.歸納小結、提升內化 |
看學生能否課前觀看一些行為藝術作品,及名家作品,從中得到一些啟發;學生能否就地選取線材,會利用廢舊物品或當地物產,如:小石頭、沙、泥、貝殼……運用于主體造型之中。
|
|||
6.教學檢測 |
1.檢測學生能否收集生活中的各種不同特性的線材。 2.檢測學生能否很巧妙地選用合適的線材,拼擺各種有趣的立體圖形。 3.檢測學生能否與小組其他同學合作,集體完成學習任務 |
學習效果檢測,檢測學生對線材特性的了解,巧用線材拼擺圖形的能力及團隊協作能力 |
||
7.教學拓展
|
讓學生從身邊尋找更多的材料(線材、板材、塊材等),自己獨立拼擺自己喜歡的造型 |
讓學生更多的關注可拼圖的材料 |
http://www.shddsc.com/
【小學美術教案設計《大家都來做》】相關文章:
《做爸爸媽媽的小幫手》教案設計12-31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 小學音樂教案設計03-07
小學美術評語06-15
小學美術教學設計 小學美術教學設計教案03-28
謝謝大家的祝福句子08-10
帶大家去玩的說說01-29
感謝大家的祝福的句子03-22
太陽是大家的教學設計08-21
好書大家讀征文11-11
《太陽是大家的》教學設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