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語文《背影》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清課文結構層次,理解背影的線索作用。
2、著重學習在敘述和描寫中抒發感情的方法,理解融于字里行間真
摯深沉的父子之情;
3、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特征刻畫人物的方法,品味樸實簡潔的語言。
4、培養學生珍愛親情,善于理解父母,積極與父母交流、溝通。
一、導入新課
1、播放Flash動畫歌曲《父親》
2、導入:是啊,正如歌中所唱“父親是那拉車的牛,父親是那登天的梯”,如果說母愛如涓涓細流滋潤著我們的心田,那么父愛便是一首永遠不老的歌,時時震撼著我們的心靈。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敘事記實散文《背影》,就是一片體現父子之情的典范之作。請同學們把書翻到92頁,讓我們一同走近作者,共同感受這份濃濃的父愛吧。
二、整體感知。
播放《背影》視頻錄音,回答下面問題(1—4為搶答題)
1、“我”與父親最后一次相見于什么時候?什么地點?
明確:(二年前的冬天,徐州)
2.“我”與父親見面的背景如何?
明確:a、祖母死了
b、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
3.用一句話概括課文寫的主要事件?
明確:浦口車站送別兒子
4.找出本文的行文線索?
明確:背影
5.全文共寫了父親的幾次背影?每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并依次劃分課文結構層次。
開篇設疑惦記背影(思念父親)1
回憶往事悲涼氣氛(別時家境)2-3
鋪墊背影(細心關照)4-5
刻畫背影(望父買橘)6
惜別背影(父子分手)6
別后思念再現背影(別后懷念)7
6.體會作者用“背影”做題目好在哪里?
a.具有代表性。
b.是作者感情的觸發點和凝聚點
c.角度新穎,給作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
d.符合當時人物所處的特殊位置關系。
四、精讀賞析
在送行過程中,父親為兒子做了許多事,比如:親自送行,照看行李,講定價錢,揀定座位…….其中哪一件事最讓你感動?為什么?齊讀這一部分,學習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
明確:望父買橘最讓人感動。
1、請找出描寫父親外貌神態及動作的句子讀一讀,并體會其中的含義。
明確:父親的穿戴:黑、深青(沉重的背影)
走路的姿勢:蹣跚(蹣跚的背影)
爬月臺的動作:攀、縮、傾(艱難的背影)
2、請找出父親送兒子上車的過程說的四句話,并體會它所含的意思。
明確:<1>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3>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ㄟ@些話含有著許多憐惜、體貼、依依不舍的意思)
3.“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抒情散文貴在以情感人。文中有幾次作者的`淚在悄悄地流,為什么?請找出來讀一讀
明確:a、悲哀之淚:見父親,睹家境,想祖母
b、感動之淚:望親買橘
c、惜別之淚:父子離別
d、傷心之淚:再現背影,淚光瑩瑩
過渡:失去親人,父親的內心是悲痛的;失業借貸又是他內心充滿憂愁;社會衰敗,民不聊生、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朝不保夕的社會境況又使他深感痛苦和絕望。日漸蒼老的父親卻并不怨天尤人,一如既往地愛護著兒子,寬慰兒子。有些事本來不是他非做不可的,有的既不是他非做不可,又不是他所能勝任的,但他不做便于心不安。為了兒子,什么災禍,什么勞累,都置之度外,父親在千難萬險中為兒子做的一切,比平常順境中更難能可貴。“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兒子當然會感動得多次流淚。
4.可這篇文章在選入中學課本時,有人卻認為,父親穿過鐵道是違反交通規則,不宜當作教材,你怎樣認識?(合作交流)
過渡:父愛是一座山,偉大而堅強,嚴酷的現實扭曲了他的情感,沉重的負擔壓彎了脊梁,甚至于以透支生命的方式為兒女開出一條成功之路。
五、情感遷移(打出齊讀)
。R讀)世間的愛千萬種,唯有父母之愛最無私。時間的長河可以帶走一切,但帶不走父母的愛。它已深入我們的骨髓,溶入我們的血液。這愛留在我們心中,時刻溫暖著我們的生命歷程。
過渡:同學們,至愛親情是我們無上的財富,一桌準備好的飯菜,一個鼓勵的微笑,一沓零碎地學費,一句體貼的話,都凝聚著親人對我們的期望和關懷,正像父親的背影一樣,永遠的感動著我們。讓我們申請的對他們說一聲:我懂你們,我愛你們!
打出字幕背景,播放歌曲《懂你》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背影》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背影》的教學設計范文04-09
人教版灰雀教學設計04-02
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09-18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04-26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隆中對》教學設計12-03
語文《莫高窟》教學設計10-09
語文《荷花》教學設計08-06
語文《長城》教學設計04-20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荷葉圓圓》的教學設計05-31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設計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