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愛》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圍繞“父母的愛”這一話題進行口語交際,交流時做到內容充實,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聽他人說話時,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
2、根據提示,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口語交際,能說出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表達自己真情實感。
3、讓學生在交際與溝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愛母愛,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增強學生口語表達的自信心。
評價任務
1、引導學生關注口語交際的表達方法,通過方法的引領,促使學生有條理地進行思考和敘述。
2、提醒根據學生自己實際生活選擇話題,說出自己最真實、迫切的感受。
3、充分贊揚學生的發言,對學生的感受繼進行總結提升,讓學生感受父愛母愛的不同表現,更深刻地理解父母。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把話說具體生動,把意思說清楚。
2、能正確理解父母的愛,學會體量父母、尊重父母,受到思想的教育。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回憶自己生活中父母對自己關愛的事例。
教學過程
一、欣賞視頻,談話導入
1、觀看《媽媽的等待》公益廣告,說說你的感受。
2、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在父母的關愛中成長,在平凡的生活中,我們的父母又是怎樣愛我們的?有哪些不同的'形式呢?今天,就讓我們把自己感受到的愛表達出來,與同學、老師一起分享。(板書課題:父母的愛)
3、口語交際,表達自己觀點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聲音洪亮、儀態大方、用普通話)聽的同學應該注意什么?(認真傾聽)
4、有時候我還要請小評委來評價,從哪些方面來評價呢?
(1)、講述者的普通話是否響亮、標準、流利。
(2)、講述的故事是否完整、是否體現出父母的愛。
二、引出話題
1、你對自己父母的愛有什么感受?誰第一個表達?(學生談自己的體會,體會到父母嚴格、無微不至、堅強、偉大、細膩的愛。適時板書。)
2、父母的愛真是無處不在啊!每一位父母愛的方式也不盡相同。什么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呢?請大家閱讀幾則小故事。
3、小組討論:這三個例子中的父母的愛是一種什么樣的愛?會給孩子的發展帶來什么影響?在四人小組內進行討論,每組只討論一個例子并選代表來發言。
4、出示例子,全班討論、交流。(在交流中引導學生明確第一個小故事,媽媽的包辦,使劉明養成了丟三落四的不良習慣。應該像《學會看病》中的母親,有意識地鍛煉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第二個故事中的爸爸教育方式不當,使馮剛畏懼考試。爸爸應該幫助他找出失敗原因,鼓勵他盡力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提高。第三個小故事中,李路杰的成功是爸爸正確引導的結果。從而讓學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父母之愛。)
5、通過學生們的交流,引導學生懂得理解父母,做一個孝順、懂事的好孩子。
三、聯系實際,暢所欲言
1、從文本中提煉寫作方法:同桌交流思考本組課文是怎樣把情感表達的淋漓盡致的。(通過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的描繪表達自己的情感。)
2、小組內講述故事。把自己與父母之間發生的小故事講給同學聽,并談談看法。
3、代表交流。每個小組代表交流,要求把內容盡量說具體。
4、學生評價,指出發言的優點和不足。
四、拓展延伸,溝通情感
1、拓展延伸。今天回去我們將這三個小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并請他們談談看法。
2、學完這一課,你想對爸爸媽媽說些什么,勇敢地告訴他們吧!
【《父母的愛》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感受父母的愛作文12篇04-27
《荷花》的教學設計03-03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燈光》的教學設計06-12
趙州橋的教學設計04-23
《背影》的教學設計范文04-09
《毫米的認識》教學設計04-07
《散步》的教學設計范文03-30
《郵票的張數》教學設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