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節》的教學設計范文
一、圖片導入,了解作者
1、同學們,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春節剛過去,老師請大家欣賞攝影展,看到這幾張圖片,你能想起哪兩句詩來形容呢?
師導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對于中國人來說,是最重視的節日,那些傳統的儀式和規矩中充滿了敬畏與守望的意味。老舍眼中的春節充滿了京味兒,令人回味。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名家筆下的多位春節,品味春節文化。
2、介紹老舍
二、快速瀏覽《北京的春節》,思考并填寫表格
1、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分別介紹了北京春節的哪些風俗習慣?哪些是詳寫,哪些是略寫?
2、通讀課文,說說北京的春節整體上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交流展示,完成表格
(1)老舍筆下的春節給你留下的印象?學生回答 板書? 喜慶、祥和、團圓
(2)老舍筆下的春節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展示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和美好,表達了作者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喜愛。那么,在本文中那些部分寫的詳細,那些部分寫的簡略?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呢?
三、品味寫法,感受風俗
1、交流學習,小孩子們:買雜拌、買爆竹、買各種玩意、吃糖、穿新衣、逛廟會買玩具。
2、用以上學習文章的方法學習其他段落,感受濃濃的年味,進一步感受作者的寫法特色。
(1)作者如何將敘事與風俗的介紹穿插進行的?
舉例:熬臘八粥
這種特制的粥是祭神祭祖的,可是細一想,它倒是農業社會的一種自傲的表現,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
(2)元宵節美在何處呢?
美在處處懸燈結彩,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火熾而美麗。
(3)作家抓住一個“燈”字做足了文章,請問他是從哪些方面寫燈的`?
作家抓住一個“燈”字做文章。圍繞“燈”,先寫“燈展”,再寫“觀燈”。寫燈展,先寫哪些地方有燈: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再寫燈的用材:有名的老店的燈常常有幾百盞,“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是紗燈” 。
(4)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一句在這里的作用是什么?
總結上文,揭示這幾段文字的中
心意思,流露出對元宵節的喜愛之情。
(5)文中列舉了大量的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情趣盎然,學生喜聞樂見。全文內容安排有序,脈絡清晰,銜接緊密,詳略得當,推進自然。語言表達樸實簡潔,生動形象,耐人尋味,字里行間處處透出人們歡歡喜喜過春節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四、了解其他文人、詩人筆下的春節
1、《紅樓夢》片段;豐子愷《過年》
2、元日(宋)王安石;鳳城新年詞(清)查慎行
3、學生默讀,讀完以后談感受,進一步感受春節的風俗、文化。
五、了解身邊的風俗
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說說自己家鄉的春節習俗
【《北京的春節》的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北京天安門》教學設計03-04
《背影》的教學設計范文04-09
《散步》的教學設計范文03-30
《荷花》優秀的教學設計范文07-22
《彩色的夢》教學設計范文05-14
《白楊禮贊》的教學設計范文04-23
《秋天的雨》教學設計范文04-20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范文04-01
倒數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03-30
小學口語交際的教學設計范文07-12